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天价择校费背后的公共资源私人化

  在走基层采访中,北京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把8万元赞助费交出去,儿子挤进了海淀区的一所知名小学。择校费少的6万元,最高达25万元——在北京,一家机构通过家长介绍、教育系统反馈、银行蹲点所见,调查得到的2011年北京市“幼升小”部分重点小学的择校费显示,家长要准备“打点”的择校费用多的竟高达25万元!据介绍,这其中包含了教委统一要求的数额(最高3万)以及人情关系费、中介费等的总和。

  25万元择校费,一时雷倒不少网友。殊不知,即便用钱砸,也进不了北京的一些知名小学,原因很简单,若只有钱而没关系,钱送出去的机会都没有,正如有家长称,“没有关系铺垫,你拿着钱,找谁?”这一点,报道也说得很清楚,想上好学校,得“三拼”:拼爹、拼钱、拼命。

  择校费被称为教育顽疾,中青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择校费是当前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犹记得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刚上任时表示,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基本均衡。但遗憾的是,两年过去了,不少地方的择校费越收越高,已经曝出25万元的天价,以至于不少人抱怨,“择校费涨得比房价还快”。

  择校费大行其道,家长一窝蜂地选择名校,乍看之,与家长不够“理性”有关,实际上,这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体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凸显出了教育资源私人化、公共资源商业化。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当然,在当下,优质教育资源明显不足,谁都想上名校。优质资源少,大家都想“觊觎”,就更需要在分配时,以看得见的公平方式,分配给公众,而不是谁给的钱多让谁上,谁的关系硬让谁上。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怪状。一是,产生了权力掮客,择校已经成为一种商业化运作。比如在北京,有家长透露,要择校,先得花钱请中间人帮着运作,“这些所谓的中间人已经由最初的私人关系,演化成为一种商业运作”。诡异的是,尽管中间人没有办成,但相关费用却是不能少的。没办成,还要掏钱,可以看出权力掮客多么吃香,也可以看出择校多么异化。

  二是,权力变现容易。多年前,媒体称报道了一起著名的小学校长腐败案,时任北京中关村三小的校长王翠娟落马,据其证实,中关村三小的账外流动资金达两三千万元,多年的赞助费累计近亿元,而这部分账外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于片外学生入学缴纳的赞助费。有个细节是,片外学生要进三小,必须掏数万元赞助费,知情人称,不仅要付给学校赞助费,有时候还要付给介绍人两三万元才能办妥。“而这个介绍人,必须极有能量。甚至有的领导开的条子都不管用。”

  欲除择校费,应先均衡教育资源,如果名校多了,或者每个小学都有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家长何需择校。更重要的是,须严厉斩断相关利益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私人化  私人化词条  择校费  择校费词条  天价  天价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公共  公共词条  
教育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