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加快养老保险顶层设计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养老金并轨工作目前研究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研究启动了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在老龄化社会程度日益加深、养老金收支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出台非常必要和迫切。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2016年以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调整动作频密。今年首次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基本养老金,总体上涨6.5%左右。人社部在10月25日透露,今年下半年,养老金并轨工作目前研究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研究启动了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在老龄化社会程度日益加深、养老金收支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出台非常必要和迫切。

  养老服务水平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同时由于养老需求的多元化,需要有效整合不同的养老服务方式,进行有效融合。

  养老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愈来愈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都是新移民较多、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人口结构很独特。例如深圳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却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移民城市,所以它的人口结构非常独特。为了应对这样一个独特的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老龄工作。在深圳市2016年的12项重大民生工程中,养老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为了加快各养老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深圳养老工程专责小组分级与各职能部门建立了沟通机制,每月梳理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资源,推进落实养老民生工程。深圳已经把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全力在打造完成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的两个改革探索任务。在致力于打造养老企业总部经济中心、养老金融创新中心、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科研中心、高科技老年用品研发制造中心、养老用品会展营销和国际分销中心的同时,尽可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优势,将金融、产业、科技、人文等优势,大力发展集“养老+医疗+保险+文化+科技+金融+地产+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养老服务业。

  深圳现在正在创新完善扶持老年人服务事业和产业体系,将在未来几年着重加强老龄服务队伍建设,保障养老设施用地供给,加强财政扶持保障功能,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鼓励自由物业转换养老服务,探索养老保险创新制度,积极应对深圳未来将遇到的老龄化问题,营造尊老、敬老、助老、孝老的社会氛围,提高全市老年人的福利和保障水平。此外,深圳市还在加快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打造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养老需求。积极发动社会各个阶层高度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倡导社会各个层面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016年9月20日,深圳市民政局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面向养老服务等健康产业,致力打造集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档案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深圳还要充分发挥科技企业领先的优势和政府的现代服务理念,推动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深圳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的作用。

  发展老龄产业需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为了“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发展老龄产业和事业需要开阔视野,探索老龄产业和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培育老龄产业的新增长点、创新模式?7月2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老龄产业也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十分需要大力加强和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为支撑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和切实加强。

  深圳在“十二五”规划指标基本完成的同时,坚持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推行规范管理,已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中低收入老人及特殊困难老人群体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构建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实现90%的老人由家庭照料辅以专门机构和人员提供上门服务,7%的老人由社区提供照料、康复、护理和娱乐等服务,3%的老人通过入住机构满足专业照料需求,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9073”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在政策创制和制度建设上,不断出台文件、配套措施,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人民意愿、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养老政策体系,在养老设施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土地供应、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服务补贴、鼓励社会力量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后续发展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深圳发展老年人福利服务项目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居家养老服务面向深圳市老人提供家政、助医、康复、送餐、心理慰藉等上门服务,深圳市政府对其中的低保、优抚、生活不能自理等户籍老人每月给予300元到5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市所有街道。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扩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提升社区服务支援能力。加强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的支援作用,整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星光老人之家”等社区服务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顾、社区食堂、护理、康复训练和文体娱乐等多种类服务

  逐步推行健康体检服务。加强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评估,鼓励各区每年免费为65周岁以上户籍无工作单位老人开展基本体检,为80周岁以上户籍无工作单位高龄老人上门开展基本体检。

  实施“幸福老人计划”。积极引导扶持资助基层老年协会、老年社会组织发展,实现老年人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资助各类老年组织开展老年欢乐节等文体活动项目1000多个,惠及全市20多万老人,有效地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高龄老人紧急呼援救助项目。深圳市已为6000名80岁以上户籍老人免费安装了“呼援通”紧急救助系统,并对老年人紧急呼援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提供紧急救助、走失定位、政策咨询、精神关爱、居家养老、医疗康复、“社工+义工”服务等十大特色的为老服务。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提供扶老、助残、育幼、便民等服务)、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主要供老年人开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等活动)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看护、配餐就餐、健康护理、复康运动、心理咨询、康乐社交、就医购物等综合性服务)。

  积极推动社会活力使其充分激发,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十二五”期间,深圳市获批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在创新建立养老服务多元化社会化供给机制、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全力推动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养老服务产业质态提升。以老年金融服务、老年产品用品、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快推进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原特区外街道敬老院社会化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年底,通过公办民营、公办联营等模式,在3家街道敬老院开展了社会化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深圳市民政局研究拟定街道敬老院改造实施方案,将街道敬老院改造为证照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良、管理有效、服务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改造后的街道敬老院面向社会老人提供服务,优先为“三无”“三失”和“高龄”等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护理、康复、心理疏导、娱乐等养老服务,成为深圳市提供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十三五”期间深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十三五”期间,深圳市老年人口总量增长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独居老人等养老服务重点对象将明显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更加迫切、更加多样。预计到2020年,深圳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数将从2015年年末的25万左右增加到2020年年末的40万,常住老年人口数将从49万增加到76万,深圳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将与自主创新型的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化的社会氛围建设和年轻化社会候鸟式养老需求并存。

  与新的形势要求相比,深圳市养老服务业的基础条件仍然薄弱,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十三五”时期,一系列矛盾问题将集中凸显:一是第一代来深建设者将同步步入老年,随子女来深居住养老的外地老年人也将大幅增加,候鸟式养老特点突出,深圳市养老存在“断崖式”养老压力;二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三是养老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四是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多人等候,民办养老机构因为条件简陋、功能单一而空置率高、门可罗雀;五是专业人才短缺,导致服务主要以生活照料为主,缺乏康复理疗、营养保健、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由于行业流动性大,养老护理员总体上持证上岗率未达到80%的指标要求;六是虽然建立了政府、社会和市场分工制度,但社会和市场配置资源效能发挥不显著,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不足,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健全,养老服务业迟滞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深圳提出了以下应对之策。

  第一,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良、监管到位,与深圳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投资主体多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第二,产业质量规模领先,以老年金融服务、老年产品用品研发、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集群。

  第三,体制机制全面创新,明晰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和非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监管运营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养老服务体系及养老服务事业产业政策、标准体系和供给机制,形成各类市场主体、服务主体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撬动社会和市场力量,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培育养老公益慈善组织,引入基金会治理养老机构,探索社会企业等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广泛开展养老志愿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显著增强,进一步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营造浓厚的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氛围的“亲老文化”。

  第五,养老教育科技研发水平显著提升,养老教育培训能力显著增强,养老助老产品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医中药在老年人预防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进一步发挥,老年服装产业加快发展。

  第六,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和标准进一步完善,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养老企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对老年人健康、收入、家庭、需求等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享受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层级类型、轮候顺序。建立老龄服务专业人才和机构资质评估、认证、管理体系。

  “十三五”期间深圳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

  第一,加快制度和政策创制。

  一是推动养老机构改革创新,加快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继续创新敬老院社会化政策。创建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机构的治理机制,引导公办养老机构分类分级特色化发展,引入基金会、社会组织和公共人物等多元主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采取招投标等方式委托社会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加快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化、效能化的养老服务

  二是激发社会活力参与养老,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制定购买服务目录和实施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并支持养老机构及老年社会福利等组织的发展,提升活力。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管理,提高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水平和标准。

  第二,完善养老硬件设施体系。

  一是加快市级示范性养护设施建设,加快市级供养型、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立项规划深圳市养老创新工程,为建立智能化养老网络提供硬件基础。建设养老创新服务中心,规划、明确本规划目标的功能,主要包含老年人活动中心、示范性老年养护院、养老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养老用品营销中心、老年服务类社会企业展示园等内容。建成并运营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和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址)建设。创建新型治理体制和专业化管理体制,配置设施设备,建章立制、明确职责任务及评估办法。

  二是建设、改造和完善各区(新区)社会福利中心,全面提高各区社会福利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各区(新区)没有福利中心的要建成福利中心,床位满足不了公共服务的,改造升级,在此基础上,要建章立制、配置专业人员,加强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创建国家和广东省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明确养老民生工程项目进度安排,统筹科学推进养老工程完成时间和进度安排;切实提升各区社会福利中心扩建工程等项目选址和规划建设。

  三是完善街道级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在各街道建成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有条件、有需求的街道要规划建设适度的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日间照料中心的,全面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出台补贴、支持政策,在敬老院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各敬老院改革和升级达标。

  四是加快便捷性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按照方便适用、功能配套的要求,充分整合利用社区现有资源,采取新建、扩建、改建、购买、置换等方式,建设一批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临床护理、失能康复、精神关爱、老年大学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以星光老年之家为基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明确社区服务中心的养老功能。加强社区康复中心养老功能建设,从事社区内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信息采集等未病管理、慢病管理,打造健康深圳。

  五是加快功能性养老设施建设,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建设临终关怀医院,积极推动医养结合进程,鼓励多种方式或在医院增加临终关怀床位300—500张,配置医疗器械、康复器具及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及临终关怀服务。入住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发生的符合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分别按照医保相关规定报销结算。探索将针对特定老年人的护理费用采取包干等方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第三,创新和拓展养老服务体系。

  以信息化技术创新智能养老服务,以智能化养老网络为支撑,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构建全方位的养老服务管理中枢,明确数据统计、服务、评估和管理等功能模块,构建开放、高效、低成本的创业空间,促进更多创业者、创新型企业以跨区域、跨领域的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带动产业。

  第四,发展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

  一是重点开发老年人专用智能产品;重点开发具备监控老年人心率、呼吸、血糖等健康指标的“智能”服装;重点开发便携式电子血压计等家用便携产品和便携心脏除颤器等医用便携产品;重点开发和应用老年人智能陪伴机器人、预防老年痴呆机器人、智能导航机器人及相关辅助机器人,智能睡眠监测仪器,老年人助行器具、起居辅助产品、康复辅具、洗浴器械、理疗和保健器材、健身器械、智能护理床、智能药盒、护理用品、专用药品等。重点建设老年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开发应用具备提高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血糖、抗氧化、增强骨密度、改善睡眠等功能的新型老年保健品,老年人专用手机、娱乐器材、服装等。

  二是鼓励发展养生保健领域,发展中医养生。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老年预防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大力推广中医传统疗法,发展中医营养饮食、按摩保健、调理保健、慢病预防等特色养生服务,支持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繁荣中医养生文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动中医养生行业科学、健康发展。发展新型保健品。充分发挥岭南特有动植物资源、深圳市先进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等综合优势,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积极推广先进的生产管理规范,完善国际认证体系,大力推进新型保健品研发和应用,优化产品结构,引导行业集聚,促进新型保健品行业规范化、品质化发展,推动保健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三是推进老年病基因诊断、筛查、干预技术产业化,支持华大基因等机构进行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基因诊断和筛查、老年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和个性化治疗,带动老年人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研发和生产。

  四是发展老年服装产业和养老住宅产业,依托深圳制造业的优势资源,引导产业发展,大力开拓老年服装市场,培育高端老年服装业集群。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优良的设计,打造高性价比的老年服装基地。引导市场建设全龄化、主流化、智能化、环保化宜老住宅社区,打造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引领人性关爱住宅新潮流。探索建设父母与子女同住房屋、同住社区的建房标准和模式,给予购买该类房减税、补贴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或共同居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词条  顶层  顶层词条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  加快  加快词条  
社会保障

 加快完善老年人优待制度

 老年人优待指政府和社会在做好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在医、食、住、用、行、娱等方面,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经济补贴、优先优惠和便利服务。2015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