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襄阳为何在中华文化中功能独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湖北襄阳作为国务院较早公布的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既得到中华文化持续、全面滋养,也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襄阳元素繁多,地位功能独特。

  悠久历史滋养的襄阳元素。早在西周时期,今襄阳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方国和部族,如谷国、唐国、邓国、卢国等等。早期的众多方国奠定了襄阳行政区划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今襄阳地区纳入楚国统治。楚国在这一地区设立县级政区,如权县、邓县、庐县等等。西汉时期,设立襄阳县。东汉时期,今襄阳辖区内的县级行政区有所增加。公元190年,刘表主政荆州,把荆州治所迁至襄阳,奠定了襄阳在三国及以后历史中的辉煌地位。西晋的开国元勋羊祜向朝廷推荐杜预镇守襄阳,拉开了三国归晋的序幕,加之诸葛亮向刘备献《隆中对》,很多学者把襄阳既看作是三国文化之源头,也看作是三国文化之结尾。说起从东汉到三国这一段重要时期,就不得不提及历史上著名的一个人和一件事。“一个人”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后汉书·光武帝纪》说:“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后汉书》中对刘秀家族在其祖父一代迁至白水乡的事情亦有记载。据有关部门考证,南阳蔡阳是今天的湖北枣阳市,西汉末年,枣阳版图内设有四县,即北有湖阳县,西北有棘阳县,东有复阳县,西南有蔡阳县。关于白水乡的方位,《水经注》记载:“光武帝旧宅在城东南40里即白水村,又曰皇村。”唐代李贤为《后汉书》作注道:“光武旧宅在今枣阳县东南,宅南二里有白水焉。”这些史料是证实光武帝为襄阳人的有力证据。另外的“一件事”指的是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时期,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人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遂有了三足鼎立之功业。这发生在襄阳的“三顾茅庐”(一说在河南南阳),或许是中国历史上世人最熟悉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事件。尽管学界对光武帝的出生地、对三顾茅庐的发生地都存在不同看法,但在客观上、在襄阳人的心里,光武帝和三顾茅庐已与襄阳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了。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传奇人生也带给了襄阳生动传奇的色彩,三顾茅庐这种重贤才、引贤才、尚谋略的政风民俗,也被本区域深深认可并薪火相传,且对中华文化的相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诗书文人中的襄阳元素。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江流域,襄阳作为汉水文化的核心区,为两大文学诗篇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宋玉和王逸是《楚辞》的主要作者,解佩渚(襄阳城老龙堤北面汉江里的一大片林木葱茏、莽莽苍苍的沙洲)则是《诗经·汉广》描写汉水女神故事的发生地。唐诗是中华文化的一座高峰,襄阳也是这座高峰中的抢眼看点。有资料统计,全唐诗近5万首,襄阳籍诗人所作或因襄阳景物而生的唐诗达4000多首,约占1/9左右,这已为清代蘅塘退士所选编、流传较广的《唐诗三百首》所印证。此书中有27首或为孟浩然等襄阳人所写,或为王维等诗人写襄阳而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驰名天下的诗人都来到过襄阳,于是似乎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唐代诗人中,如果既没有到过襄阳,也没有写过襄阳,完全跟襄阳没有“沾上边”的诗人,便不大可能是大诗人。在这一点上,中国数百个城市中,除西安、洛阳外,鲜有城市可以比肩襄阳,享有这份“殊荣”。《昭明文选》为中国文学分类史上的奠基之作,唐宋以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襄阳古城内的昭明台,就是襄阳人为怀念昭明太子网人才、编文选的功德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诸多诗书、文人与襄阳联系之紧,让襄阳美名远播的现象,是今天人们了解襄阳、走进襄阳、游历襄阳的重要捷径。

  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中的襄阳元素。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襄阳总是在朝代更迭过程中扮演着地标性、征兆性角色,得失襄阳成为一个政权兴衰的前兆。正如刻写于南宋时期的《李曾伯纪功铭》铭文所言:“壮哉岘,脊南北;繄墉壑,畿陵谷;乾能夬,剥斯复;千万年,屏吾国。”蒙元与南宋两大统治集团就是为了争取襄阳城的归属,曾打了持续六年的大战,成为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局部战役。襄阳保,南宋存,襄阳失,南宋亡。与此同时还留下了世界兵器史上少有的以地名命名的兵器“襄阳炮”。明末,闯王李自成起义,初期在陕豫鄂毗邻地区四处转战,被明朝政府追杀得东躲西藏,后来起义军在襄阳誓师,得以积聚力量,一路北上,攻克了紫禁城,灭掉了明王朝。金庸先生或许是看到襄阳具有“脊南北”“屏吾国”的地理特征,塑造了郭靖、黄蓉镇守襄阳等系列故事,让读者对襄阳丰富的胜景及军事重镇的神秘心生向往。襄阳虽仅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一座城市,在冷兵器时代成为中国“兵家必争之地”之一,几乎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每个重大转折点都联系在了一起。

  城池文化中的襄阳元素。襄阳从“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殊不知在方圆130平方公里内,既有2800年建城史的樊城、襄阳城,还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西周邓城遗址。一个城市内有三座独立建城的古城,全国少有,是中国城池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在冷兵器时代,中国城池修建极其重视防御功能,一是人工修筑厚墙高墙;二是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变为防御屏障。2.5平方公里的襄阳古城将此两点发挥到极致,古城北部以汉江天堑作护卫屏障,东、南、西三面挖掘了历史文化名城中最宽的护城河,最宽处达180多米,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千百年来,因襄阳古城易守难攻,遂留下“铁打的襄阳”之美誉。

  开放包容社会心态中的襄阳元素。襄阳中国地理空间中的重要性,唐太宗李世民用一句话作了高度概括,“天下之要领,襄阳实握之”。处于这一地理坐标上的襄阳人,千百年来开放而包容,民谚道“无论天南海北客,来了便是襄阳人”。东汉初平元年,刘表将荆州治所从常德迁到襄阳。南北朝时期,由于长安一带战乱不止,雍州治所侨立于襄阳,领郡十七。襄阳虽是天生的战略要地,多有战争波及,但也有阶段性的安稳太平之年。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治下的荆州成为一座安宁祥和的世外桃源,数以千计的士人纷纷来到襄阳,诸葛亮、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等一大批谋略精英,经学家宋忠、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才子杜夔等一大批杰出人士齐聚襄阳,使襄阳临时成为中国的学术中心、文化中心。以汉江为交通轴线,中央政权连接、管控南中国广大地区,襄阳占“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便利,墙栀如林、万商云集,至今留有山陕会馆、抚州会馆等20多家会馆,官厅码头等30多个码头。襄阳人、东晋史学家习凿齿邀请高僧释道安住襄阳15年,研究佛学,讲经弘法,统一佛教姓释,确立僧规戒律,首创中国僧制,编撰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对中国文化佛释道格局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在襄阳都能得到包容。

  创新创造文化中的襄阳元素。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中,襄阳亦有精彩表现。楚人先祖熊绎被封荆山脚下,曾为蕞尔小国,经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发展成战国七雄。襄阳处于荆山楚源,千百年来艰苦奋斗的精神如同襄阳人的基因,在不同的时代,都表现出极强的创新创造力。楚国革故鼎新的传统也源于襄阳。宋代大画家米芾也是襄阳奇人,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画派,点墨画法自此起源。

  正统史学观中的襄阳元素。所谓正统史学观就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和平的史学观。正是国人这种史学观、世界观的赓续和弘扬,数千年来,封建王朝更迭不断,割据和统一交替发生,但中国向往大一统的意识占据着主导地位,实现大一统的时间也是居多数。史学家习凿齿对这种正统史学观的坚守和光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著有《汉晋春秋》等著作,他认为国家和民族统一才算真正的朝代,三国时期属于东汉末期乱世;以仁爱治天下才是王道,暴政驭民非治国理政之道;三国时期,刘备在道统上具有合法性,虽然在军事实力上蜀弱,但蜀汉政权为“劲蜀”;治国理政要“尽人事听天命”,始终保持主动进取精神。习凿齿的这种史学观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宋元明清包括朱熹等大学问家,都沿袭了他的正统论观点,著述史学著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襄阳为何在中华文化中功能独特  襄阳  襄阳词条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词条  独特  独特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功能  功能词条  
改革史话

 齐鲁先贤富民思想管窥

 齐、鲁作为先秦文化的重要源头,涌现出吕尚、管仲、晏婴、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先圣先贤,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卓著贡献,仅就“富民”思想而言,齐鲁...(展开)

改革史话

 值得思索的历史“错峰”

 一般读者在谈及近代中国历程时,差不多都有一种“错峰”的感觉,总觉得近代中国的每一步,回头看就是走西方的路,但在当时,却一再耽搁,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这个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