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三国体察历史的温度

  将思维的触角探进故事的内部,走进历史的现场,用一颗平常心去细细体悟,你就能感受到这些故事的温度。读出表象后面的真实,读出堂堂正气、家国情怀,读出斗智斗勇故事中包含的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读出群雄逐鹿时代的舍生取义、忠贞不屈,读出一代贤良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有温度的故事可以砥砺我们的品行,温暖我们的前行之路。

  中国是深具历史感的国家,不仅因为中国有着丰富悠久且从未割断的历史,更因为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的书写,重视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即使普通人平时也喜欢阅读与历史有关的故事。

  在所有历史故事中三国故事无疑最受中国人喜爱。三国是个乱世,持续时间也不长,狭义的三国仅指曹魏建国(220年)到孙吴灭亡(280年)的60年,如果再加上汉末也不过百年左右,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只是匆匆而过的一段。但它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积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脑里几乎都活跃着一些三国人物的身影,千百年来人们看三国、说三国、演三国三国历史成为众多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为什么三国如此充满魅力,以至久盛不衰?有人说三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豪杰并起,每天几乎都发生着战争,在激烈的对抗中人们既斗勇又斗智,将智慧和勇力都发挥到了极致,它的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也有人说三国是个“草根逆袭”的时代,从那些创业者身上可以领会成功学的要义,借鉴他们的权谋可以让自己在职场和官场里无往不胜。

  但也有人警告说“老不看三国”,这句话最早出自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之口,它的上一句是“少不看水浒”。“少不看水浒”好理解,因为水浒里讲的毕竟多是打打杀杀的事,年轻人血气方刚,看了容易错误效仿。至于“老不看三国”,一种看法是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不免会唤起当年纵横四海、气吞八荒的豪情壮志,产生英雄迟暮的感慨,难免流下一把“辛酸泪”;另一种看法是,三国里充满了阴谋诡计、尔虞我诈,读起来会让人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毕竟心机、权谋不等于智慧,为一己之私或小团体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突破道德和人伦的底线,即便取得成功也是庸俗和卑劣的。

  三国的故事究竟能不能看?问题不在历史本身,而在于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情怀去看。站在猎奇或渴求成功的视角看三国,那里只有一场接一场的厮杀,只有一个接一个勾心斗角的故事,充满了背叛与算计,人都是灰暗的,心都是冰冷的。但如果将思维的触角探进这些故事的内部,走进历史的现场,用一颗平常心细细地去体悟,你就能感受到这些故事的温度。绝大多数三国英雄都不是亡命徒,也不是刽子手,他们有奋斗的目标,也有做事的准则和做人的底线,从他们的身上不仅能看到智慧和勇敢,也能看到忠诚、正义和追求。

  在众多三国人物中曹操是被演义、传说扭曲异化最严重的一个,他的头上早早就被扣上了“奸雄”的帽子,许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冷血、残暴、缺乏政治操守。但是,在汉末那个分崩离析的时代,没有曹操这样的“超世之杰”,国家就会陷入谁也拿谁没办法的“恐怖平衡”,在汉末有可能出现另一个春秋战国。曹操依靠努力统一了北方,顺应了时代潮流,他是对历史有杰出贡献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曹操也并不冷酷呆板,他是一个可爱的人,喜欢穿便装,喜欢跟人开玩笑,说到高兴处就“欢悦大笑”,以至头“没杯案中”;他的个人爱好也很丰富,“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还是一个围棋高手和书法家,在城市建筑规划和器具设计方面也有突出才能,史书说“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

  只有全面了解历史,才能避免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诸葛亮是被各种评价推向另一个极致的人,在许多人印象中他的智慧无所不能,以至“近乎妖”,这又让人产生了怀疑,有人检校史籍后宣称要将他“拉下神坛”。考察诸葛亮一生的史迹,重点不应是究竟有没有那些奇谋妙策,也不是关于成败的争论,而应该是他信念的坚定、对事业的执着和忠义之心。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向后主刘禅所上的《出师表》,全文只有600多字,在有限篇幅里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典故,平实中见忠贞,平淡中见真情,不矫饰、不虚伪,一片赤心忠诚可鉴。毕生致力于抗金大业的岳飞亲手书写《出师表》以自励,诗人陆游每读一次《出师表》都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在不同时期先后写出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出师一表千载无”“一表何人继出师”“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等著名诗句。

  还有被后世尊为“武圣”的关羽,有人认为他武力超群、百战百胜,一些文艺作品也是这样描写的。但经过对史料逐笔梳理,会发现关羽一生中直接参加的战斗、战役有17场,真实战绩是4胜、1平、12败,胜率仅为24%。人们热爱和崇拜关羽,显然不是因为他在战场上总有神勇表现,而是他身上那种勇敢精神和忠义品德。

  中国人强调读史在修身明德中的作用,也向来重气节,以“留取丹心照汗青”为荣,能书于史册的先贤志士,其中大部分人无论精神操守还是人生实践都充满着正能量。读他们的言行事迹可以提高器识、升华精神境界,也可以坚定信念、获取精神力量。在三国那个特定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此所展现出来的执着、坚韧和忠信精神超越了阴谋与权谋,更超越了庸俗的成功学,这些才是有温度的,才能打动我们的心灵。

  所以,读三国读的不应是权谋机关、营蝇狗苟,而应读出表象后面的真实,读出堂堂正气、家国情怀,读出斗智斗勇故事中包含的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读出群雄逐鹿时代的舍生取义、忠贞不屈,读出一代贤良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这些有温度的故事砥砺我们的品行,温暖我们的前行之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国体察历史的温度  体察  体察词条  温度  温度词条  三国  三国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  
改革史话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沿革镜鉴

 地方行政制度的研究应由两方面的内容所组成:一为行政区划,二为地方政府,亦即地方行政组织。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行政制度发展十分完善的国家,《周礼》一书就是理想与现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