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这段时光难得闲下来,走进乡村,从寒冬一直住到春的到来。远离城市的喧嚣后,看看故乡的长江和江对面连绵的群山环绕,一颗浮起来的心慢慢沉淀了下来。在午后的阳光下,懒洋洋的看看书,实在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有时候竟也开始思考一些“人生”的意义和一些哲学意味了。也颇为考究的跳出事物本身开始寻找一些所谓的“规律”。在“必然”和“偶然”中推敲,在“明天”和“意外”中思考。就连写作的一些技巧上,我也想过不拘泥于一格,应该去创新和发展。而不是对传统写法的照葫芦画瓢,也不是对世俗观念的墨守成规。该走着“新”的东西,去继承发展,推陈出新。关于本篇读后感,既然是读后的“感”。便可以分为“感觉”和“感受”,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并不然。这其中包含了“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情感。观后感应该更多的是自己的一种直观性感受和自身经历的契合产生的独一无二的体验,每个人不必有一样的感觉。美人其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才文学的“美”的真实意义。那如何以这种态度去欣赏和品味这部具有恢弘气势和史诗品格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呢?

首先,在谈及《平凡的世界》之前,不得不谈及《人生》这本书。这本书让我与书的作者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我才刚刚大一,一本《人生》在三年间被翻开了十几次。每次书未读到一半便潸然泪下,抱怨命运的不公,感慨人生的无常。梁启超先生曾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你是怎样的人,都无法摆脱人生的诸多“不称意”。我是从乡村里长大,我的情绪当然随着高加林的成长历程而起起落落。当他被开毕的时候,我痛恨所谓的“裙带关系”。当他和巧珍谈恋爱时,我感受到初恋的美好与可贵。当他升职去县里,我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当他生命中出现黄亚萍,我与他一起纠结和矛盾。当他与巧珍分手,我就像失去至宝一样痛苦起来……这便是哪时候的感性感受,正在青春的岁月里,怎么能接受高加林离开巧珍呢?他们本就应该一直相爱,相恋,相知和相守。然而,渐渐大了之后,也逐渐理解了他们或许真的不应该在一起,他们有太多的不同了。

那么《平凡的世界》在《人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那么便会浓墨重彩的勾勒出一个“高加林”式的人物。并且更加有棱有角,有血有肉。书中的孙少平便是今天要拿出来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要了解这个时期人们的状态必须了解这个历史背景。至少粗略了解一下这个时间轴,这是发生在“文革”结束前夕,“拨乱反正”初期直到改革开放展开的“新时期”。这是国家在一步步探索的过程中民众的状态的变化历程。少年的少平在学校里饱尝了学习的苦,直到高中从学校再到黄原城,在从黄原城的揽工再到大牙湾的矿工。他的思想较之与他的哥哥孙少安更多了点“自我”的意识了。不是为了在村里挣多少钱,而是往更高和更远的地方去发展。

与《人生》一样,让我倍受痛苦的是孙少平和田晓霞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精神上有很多的共同点,敢于拼搏,敢于冒险。然而同心不同命的趋势让他们还是有了一层无形的大山将其阻隔。可是孙少平是个农民,错过了大学的契机后他很难打破阶级,去吃一碗公家的“铁饭碗”。他们的爱情孙少平有时候是有感知的,但当田晓霞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便把这些顾虑全然抛到脑后。这正如田晓霞在第一次说的那个苏联故事——《热妮娅•鲁勉采娃》的故事情节一样。她在一次抗洪中牺牲了,她和孙少平是无法在去约定好的地方赴她的两年之约了。我不敢相信她死了,因为没有尸体,就像我不相信河南的矿工班长就这样死了一样。但结局就是他们死了,一直到结尾我都没有等到他们“复活”的消息。

至于少平的结局,应该投身于大亚湾中,做一名永远的矿工。这片没有色彩,只剩下黑煤堆和满目苍凉外还有这一丝人性的温暖。至于田晓霞的死,在我沉着冷静以后,便也理解了她的结局,与其说是结局不如说是一种选择。她聪明智慧,敢于冒险,又充满了爱和道义。洪水来的时候,她肯定会去。

洪水卷了一个小女孩,她肯定会救,去过她不去这样做她就不是那个最美丽,最勇敢的田晓霞。她依旧是那么美好,一直那样美好,从未改变。我们不应该一直想要留住她,她也从未离开过。他还要继续生活下去,带着“新班长”的头衔也在负伤后继续留在那片“宿命”之地。不关是他,还有孙少安,田润叶,田润生,金波,兰香等等。文章的所有任务就像是在那个大背景下的一副活灵活现的“清明上河图”。里面的每一个形象都表现着当时一类人的生活缩影,都是时代变化下的一种专属的符号。正如文中所说:“他们应该意识到,他和他们的处境不尽相同。不同生活处境的人应该寻找各自的归宿。他想等以后适当的时间用另外一种方式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双水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村,村里的第二批能人将响应着国家的号召层出不穷的冒出来。那么平凡的世界究竟是如何“平凡”的呢?是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是坎坷曲折,是荆棘丛生,是重重阻碍……但同时,也是人间烟火,也是人情冷暖,也是人情事故,也是坚韧挺拔,也是岁月蹉跎。无论如何做为我们在校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积累还更需社会实践的锻炼,我们将会有些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人生际遇,别忘了负重前行,任重道远!

这是我第一次写《平凡的世界》的观后感,但不是最后一次写观后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平凡  平凡词条  世界  世界词条  
笔记

 《骆驼祥子》读后感

1、太阳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象一条油腻的长绿的带子,窄长,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展开)

笔记

 《阅读是一种孤独》读书笔记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展开)

笔记

 《小王子》读书笔记

最近,似乎很忙,总是感觉自己被太多的事情框在了原地,内心很烦躁。于是,趁着周末的空闲,我到了图书馆走了一圈。图书馆果然是个能让人静心的地方。来到之后心里没有想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