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好句好段摘抄

1.《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林达。这次这对美国夫妇带去的书叫《九三年》。这个译本的第一版注明是在1957年的5月,但是第一次印刷,却是在1978年4月。中间整整隔了二十一年。这中间的故事,我们只能猜测了。那个年代,说是不出书、没有书,也是假的。今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同代人,对那个时代的“白皮书”、“灰皮书”之类的出版物的介绍。那就是些好书了。只是这些书被购书介绍信限定在一个窄小的阶层和范围里。书是被垄断的、信息是被垄断的,知的权利是被垄断的。

2.乔治·尤金·奥斯曼在1852年到1870年巴黎城市大改建中,担任了主要负责人。这个空前大改造,使当时的巴黎焕然一新。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巴黎,基本就是1870年以后的面貌。其中有60%的建筑,是奥斯曼时期留下的。奥斯曼一生始终毁誉参半,但是,他所主持的规划最没有异议的,是相当现代化的城市上下水系统,使巴黎长期受益。

3.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并不是我们想象中一个仅供参观的历史遗迹。和巴黎几乎所有的其他中世纪教堂一样,它今天依然在正常使用。千年来,只是在革命和战乱的时期,有过短暂的关闭。其余的日子里,它们的钟声每天定时敲响,弥撒定时举行。白天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去,把自己隔绝在教堂里,把世俗世界暂时抛开。失去宗教功能的古教堂,就只是一个被历史抛下的艺术躯壳。而持续千年至今不断的宗教活动,使得巴黎圣母院依然是巴黎圣母院。

4.法国和中国一样,都是历史悠久,可是真正悠久的是土地。土地上的人是在变化,人产生的文化是在交流的,就像我们常常一口一个西方文明,可是西方历史学家细究起来,连一个法国都要追根寻底,细细剖析,追到最后,只有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各个文化堆积层,而法国本身,却不知迷失到了哪里。而我们一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许是相反,不论是什么,只要进了大致这块地盘,就统统“收归国有”。结果,大而化之,一锅烩就有了大中华文化。

5.在东方文化中,帝王永远是“天子”,是神的代表。而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君王也是人。法国教堂中的帝王形象经常是跪着的,和来到教堂祈祷的人们在一起,跪在上帝面前。西方政教合一的文化,曾经既害了“政”的一头,又害了“教”的一头,更祸害了千千万万无辜平民。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帝王深陷于宗教的结果,也使他们自始至终,未能挣脱对于上帝的敬畏之心。这给西方文化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过渡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埋下一个悄悄的伏笔。

6.历史长河,泥沙俱下,精神财富所含有的金砂,不论哪个派别,最后都会沉淀下来。虽然很多流派经历了由弱而强,最后又由强而弱,甚至消亡的历史。可是,哪怕是似乎消失了的,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仍然会被保留。今天的任何一个正在盛行的精神主流,假如有记忆、有历史眼光的话,就会从这样的历史中,获得一些教益。因而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大,也不把自己看得太正确。起码是自己要活,也让别人活。假如仗着人多势众,就要对别人斩尽杀绝,最后就可能遗祸自己了。

7.我们习惯了简单的历史分期,教科书简单地一刀切去了一千年中世纪的黑暗,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群星璀璨的文艺复兴时期。我们的目光被艺术的光芒照射得眼花缭乱。我们因此相信,那就是一个人文的时代。这实在是太小看历史的惯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连贯在一起。一个制度上没有任何触动的旧时代,很多变化只能是缓慢渐进的,就连中世纪本身都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8.没有制度保障的“强国梦”都是虚幻的。强与弱,都只能随由着一个主事者的个人性格与运气。一个不朽,就只能跟着大家一块儿大起大落了。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转化,就是底层平民越来越多的申诉渠道,有保障自己权利和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且这种机会被逐步地制度化。路易十四时期,经济发展了,疆域扩大了,但路易十四堵住了所有发泄途径,权力没有得到限制,建立了的“强国”没有顺应历史的潮流,政治制度上反而是倒退。这样一个由强盛的外表所遮盖的实质倒退,使法国在强盛中深深植入了社会动荡的隐患。

9.有许多残酷的纠正并不是革命,并不是法令,而是“人”自己由于人性的觉醒,开始厌恶残忍。人们在书写历史时,总是习惯把目光对准战争与革命,对准理论诞生的年代,认为这些才是人类的脚印,才是进步的印记。然而,对于无数在历史上没有留名的普通人,他们所深切体验的进步,其实是人道和人性发展的一个一个细节。

10.在法国巴黎太重要。重要得不论在哪个时代,在对立的哪一方,都会认为,假如我们得到了巴黎,我们就已经得到了法国,结果,法国这样一个人口稠密、建筑物林立、文物遍地的大都市,就几乎没有停止地成为法国内战的厮杀场地。在本应该是最优美的风景画里,表现的就常常是“废墟美”了。这里革命复革命,起义再起义,生命不息,巷战不止。

11.在美国制宪会议僵持不下的时候,富兰克林让牧师带着参会代表念诵“请放弃为我正确的”祷告词。这次会议,在美国宪法签字的时候没有一个代表达到了自己的全部要求,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地区感到满意,他们只是觉得需要有所妥协。今天的美国人还是很感激自己的前辈,在教科书里把它称为“伟大的妥协”。

12.假如我们禁锢在自己的思路里,就像一个艺术家永远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阅读艺术史,不领略大自然,也从来不看博物馆一样,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13.在一本中国人写的历史书中,对于九月屠杀,我读到这样的记载“群众处死了许多监禁在巴黎的反革命分子。这个自发的革命恐怖手段打击了反革命的气焰,对于巩固革命后方起了巨大作用”。我就是读者这样的历史书长大的。被这样的历史观浇灌着,我是否还能指望自己并不成为一头狼?我又能指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14.在伏尔泰的影响下,卡拉斯案成为法国历史上的最著名案例之一。募集的捐款来自四面八方,其中包括英国、俄国和波兰的君主。巴黎的名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将此案提交国务会议上诉。事情发生三年以后终于上诉成功,宣布对卡拉斯的判决无效,他的家属获得了三万里佛的财产补偿。消息传来,七十高龄的伏尔泰喜极而泣。那是1765年的3月,二百三十六年前的法国。伏尔泰能够身先士卒,对学者提出做“欧洲的良心”的要求。他们在用理论阐述和探讨人道、宗教宽容、公正等哲学问题的同时,能够为普通平民在即刻所遭受的迫害而呼吁,能够在写作的同时,从事具体的募集捐款和调查申诉,能够得到欧洲封建君主的支持,而路易王朝的政府也能够对上诉作出纠正错判的回应。这一切,都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不能不使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掩卷沉思。此后,晚年的伏尔泰持续地为平民申诉冤案,投入大量的心力,一直持续到他八十多岁高龄去世之前。因此,制宪会议的拉法耶特们,会首先想到要把伏尔泰移入先贤祠,实在并不奇怪。

15.一位学者提出“建筑零历史”的观念,他描述在现代化社会下底层民众的房屋形式与他参观的几千年前的早期人类住宅没什么大的区别,处于零的状态。然而,底层民众在历史发展史中,他们经历的,不仅仅是“建筑零历史”,他们同时经历的也有在理性思维和精神文明进程中,同样“零历史”或者“短历史”的状态。这是过度美化底层民众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的根本原因。当他们长期处于悲惨的生活状态时,他们文明程度不充分、缺乏理性的一面被压抑和掩盖,没有机会暴露和爆发。可是,假如在过度美化的同时,也将过度的权力交给他们,他们的致命弱点就会在权力催化下,瞬间爆发、迷醉的、暴力的、甚至是极度残忍的。

16.马勒泽布在路易十五时期是大名鼎鼎的出版发行检察官。他的闻名不是由于官位的显赫,而是他利用自己身处要职,以自己的良知,保护了当时《百科全书》的出版和一大批思想哲学家。也许可以夸张的说,没有他就没有《百科全书》。没有《百科全书》和那批他所保护的思想家就没有法国大革命。然而,在革命要处死路易十六的时候,他同样以自己的良知,主动要求为路易十六做法律辩护。路易十六得知他要辩护,忧伤地说:“你的牺牲太大,你救不了我,还要搭上你自己。”其实他不是不知道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只是,有些人活着,必须听从自己的良知,即使要搭上性命。对程序正义的忽略,是大革命之后,法国的政权交替屡屡以暴力政变为手段的真正原因。直至颠簸了五个共和国,颠簸了一百多年,颠簸到程序逐渐建立起来,独立的司法逐渐建立起来,开始和平的政权交替。这场迟迟难以结束的、世界上最漫长的一次革命,才算尘埃落定。

豆豆说:往常看游记,喜欢看他人拍过的美景,喜欢到别人住过的酒店,喜欢吃别人吃过的美食店,按评价高低的去打卡。而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可以说是一本游记,但绝不仅仅是一本游记。随着景点的转移,带着读者走过一段段法国历史。旅行并不仅仅是吃喝玩乐,更多的是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观念之间选择自己所认同的,所坚持的,然后,慢慢地完成一场自我的修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巴黎  巴黎词条  本书  本书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笔记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书笔记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端午节的长途跋涉中用了4个多小时,一动不动看完的一本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无法理解,别人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展开)

笔记

 金庸说的:假朋友一千个都没用

文/六神磊磊一刘正风有很多朋友。为什么朋友多呢?因为他有点身份地位。在江湖上,他是五岳剑派衡山派的一位高手。在当地,则是“衡山城一位大绅士”,说白了就是衡山城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