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学好《矛盾论》教给我们的三种能力,做好自...

上一期我们学习了《矛盾论》的基本内容,标题是“为什么说矛盾论是解决复杂事物的简单法则”,许多的网友不置可否,《矛盾论》到底是不是解决复杂事物的简单法则呢?

这一期我们来具体说一下这个问题,以及我对《矛盾论》的三点看法。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曾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指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因此,我认为《矛盾论》也存在解决问题的三种能力,由简化繁、矛盾转化、由繁化简的三种能力。

01由繁化简的能力

这世间有太多的法则和定律,更有数不清的道理和观点,一生那么长,有多少道理可以醍醐灌顶,积思顿释,终生受用?

我们身边有多少是通过一个道理,大彻大悟之后就能对自己的人生造成翻天覆地改变的?

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是很少有人能听得进去。所以,道理不会亮丽人生,能改变每个普通人的不是一些法则和定律。

唯有思维习惯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

(1)三种大众思维习惯

因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三种常见情况。

①从众心理

大多数人一直信奉“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这句话,所以有的人就会这样认为,在思想上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认为自己认识到了获取成功的本质。

这就是从众心理,人会下意识地让自己的想法向大多数人的想法靠拢,将大多数人的想法得出一个假设,并将假设当成结论,不去验证那个假设是否正确。

②服从权威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有次在课堂上授课,问学生说:“5加5等于多少?”

学生们心生疑虑,以为蔡校长所问必定有深奥的道理,所有人面面相觑,不敢作答。

过了片刻,终于有个学生小心翼翼地回答说:“5加5等于10。”

蔡元培哈哈大笑,欣慰道:“对!对!对!青年们切不可崇拜偶像啊!”

蔡元培的意思就是不能迷信权威,要有自己的思考,服从权威对影响我们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力量。所以,服从权威意味着听信权威对于事物根本属性、问题根源的断言,而自己不去加以判断,也不去进行验证。

③以偏概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举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有的盲人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大萝卜,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

这就是说,我们在做思考的时候,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以上这三种常见情况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将我们束缚起来,思维成型后,当真正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已经完全的忽略了我们学习过的那些定律和法则。

在工厂里,常常在醒目的地方挂着墨菲定理等等警示牌,可安全事故总是频频发生。有些电工明知道停送电的时候不允许违规操作,却总抱着侥幸心理。这个时候,人们只关注有限的信息,没有考虑到可能改变后果的因素。

人们正常情况下,对于问题本身,原有的思维习惯就会发挥作用。人类总是依赖原有思维习惯。所以,不好的思维习惯可能把我们领进死胡同。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吸纳外界知识,以此补充或压倒内在思维习惯。

毛主席当时写《矛盾论》的是为了客服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当时许多的同志对共产国际及其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不适当的依赖和盲目崇信,使中国革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矛盾论》就是对矛盾规律的“说明和发挥”。

因此,当惯性思维左右我们的时候,这时要培养自己由繁化简的能力,就是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

(2)找出制约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关于主要矛盾的问题,毛主席在《矛盾论》里作了重要的论述:“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然而不管怎样,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是完全没有疑义的。”

“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矛盾都是混合在一起的,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一些表面的肤浅的现象。一个明智的管理者,就应该从全局出发,以战略的眼光及敏锐的洞察力,对诸多的问题加以分类、排队、筛选、分析,依据其紧迫性、严重性、扩散性,从中挑选出那些对全局有重要影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如今市场上,许多养生馆遍地开花,有些行业专家在网上支招如何让客户进店,如何优惠、如何服务。可是使用起来却效果不理想。因为客户不精准,进店的全是贪图便宜的顾客,也无法成交后面的项目。

问题不在于理论正确与否,而在于我们个人。不需要动脑子的方法是我们很需要的,我们在日常思维中早已接受了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结论。

我们忘记了什么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什么是主要矛盾的问题。养生馆顾客不进店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理论是可以普遍适用的,但还要知道每个养生馆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产品不一样、服务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顾客流失问题、员工工作不积极、利润低的问题、员工之间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哪个是你的主要矛盾

许多类似养生馆的美容店、理发店等等,都会通过团购、促销等传单折扣之类的吸引客户,其实这样的弊端就是以占便宜的人居多,这就是无论如何促销,业绩不能提升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大多管理者总是忙着对付眼前的事情,只想着如何通过各种花样促销让客户进店,却很少花时间用在研究各自行业的历史发展,按照分析的科学经验,证明自己的决策是否可行。管理者不能忽略了谁是你的刚需用户,你的优势是什么,你的市场在客户人群里是否守得住?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自身或企业的主要矛盾亲自去分析、判断。

矛盾的普遍存在要求每个人或团队都要树立对立统一的观念,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然后分析矛盾,采取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毛主席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坚持的原则,对于今天的管理者来讲,《矛盾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上的启示,还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企业只有掌握了矛盾的规律才能实现其目标。

(3)处理矛盾时,必须抛开利益最大化的观点

个人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处理各类矛盾时,必须抛开利益最大化的观点。

企业在管理中处理矛盾关系时,要抛开那种把企业只作为赚钱的机器,认为获得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标的观点。如果不抛开这个观点,许多问题都将无法得到解决。这就是要求解决矛盾时,要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能“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

比如,在分析抗日战争时,毛主席始终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站在全国的角度看根据地,站在根据地发展的角度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的建设。其中,对于“包围和反包围”的论述,更是准确又形象地说明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从全局看,敌包围我;但当我在若干局部分别包围若干之敌时,则形成了反包围;反包围一旦连成片,整体上则实质形成了对敌的包围。

如果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性,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常常是掩盖致命矛盾,造成假象的罪魁祸首。

由此可见,由繁化简的能力,可以让我们在简单或复杂的事情上提高融会贯通的能力,并能够不同情况下应用变化解决方式。

02矛盾转化的能力

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决定着事物的倾向性,从而决定着事物的运动发展和结局,矛盾的双方不仅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那么随之事物的性质也将改变。

用例子来讲,就像一位学生思想懒惰,成绩不理想,如果自暴自弃,那么成绩会一落千丈;如果对学习看法改观后,努力学习,成绩就有了突破。

所以矛盾转化的能力就是要求我们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将“遭得很”转变为“好得很”。

(1)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

没有接触矛盾思维的人,以为消极因素只是消极因素。因此,消极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变成真正的消极因素。运用矛盾思维,则看到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的可能,并积极地实施这种转变。结果消极因素越来也少,积极因素越来越多。这就是毛主席的智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对立方面来讲,两者属性不同,对事物发生的影响不同,相互区别而存在;从统一方面来讲,两者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事物之中。

更重要的是,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即积极因素可以转化为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也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因素。

从方法论和实际工作来讲,应当善于把握矛盾的基本性质,认真分析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要看到消极因素中蕴涵的积极方面,看到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掌控全局的情况下,做好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推动局势的前进,是一种成功的大智慧。

(2)如何转化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有人提议你讲几句话,表演一个节目,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学校、参加工作聚会的时候,很常见。这个时候如何化解尴尬呢?

正常情况下,面对这样的尴尬,很多人头脑中没有时间想什么法则和定律,这是考验的临场反应。

这时,我们可以借用对立矛盾转化的观点,化解这种尴尬。此时的矛盾是没有表演经验的“我”与表演节目的矛盾,所以我们需要转化概念。

“我不会表演节目,所以会很尴尬。”我们来转化一下,成为积极因素。

“我不会表演节目,所以不会尴尬,因为我要把尴尬档节目。”

“我不会表演节目,所以不会尴尬,因为我要把节目当节目。”

……

现在,你把这两句话,从嘴里说出来,是不是消极的心理有了改观。

接下来怎么做呢?

我怎么把尴尬当节目呢?

直接走上台去,然后站一分钟,不要说话。完了拿起话筒说“我刚刚表演的节目叫《尴尬》,想必大家应该感受到这个节目的效果。我是个内向的人,不怎么敢上台,今天在大家面前,我感到很尴尬,并且将这份尴尬分享给大家。想必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但我这次很开心,因为至少我坚持了一分钟,谢谢大家看完我的节目,谢谢。

那怎么把节目当节目呢?

可以留给大家讨论,例如“我”可以把自己当主持人直接请下一位朋友上场。

在这种思维下,我们看待问题会非常乐观。

再比如在公司里,员工说:“我上司管理粗暴,所以我工作很不顺心。”

我们转化一下,我上司管理粗暴,所以我工作很顺心,因为我让他无可挑剔。

你可以罗列不同的版本,我上司管理粗暴,所以我工作很顺心,因为他使我更有干劲;……因为他令我更有目标;……因为他使我提升更快;因为……

现在,我们态度在从对立面转化过来,所以我们的矛盾也在变化,性质也就在变动。

注意,有了这个思想上的态度,问题就解决了吗?没有。

假如我们去想怎么去设置一个大目标,挣他一个亿的时候,你会联想到很多的点,会想到挣够一个亿的时候的画面,怎么花、怎么消费。

然而怎么去赚的过程和步骤在脑里很模糊,没有清晰的步骤。所以,如上图所示,将脑中模糊的步骤关联点去掉,设置成明晰的路线,这便于直观观察一件事情。

这有利于我们去分析、判断事物。例如,你发现一家连锁店

不错,想加盟,然后想着选址、开店、招工……

节点串联有助于目标实施

你第一次发现连锁店是这个事情的节点,以后的连续猜想也是节点。你的幻想把节点串联起来,如图,你想得越多,串联的越多,实际上,两个节点只要能串联的恰到好处,而没有影响串联节点的事件,那么你的想法就恰到好处。

所以,当态度积极的同时,想的越多,越多余,越只会停留在“想”的层面上,只要花点时间,用点精力做好调查分析,走好前几步,待实现了,再考虑余下的内容。

(3)在矛盾转化的时机中寻找机遇

无论事情的发展,人事的变化,均展现为不平衡。也就是说,平衡状态是相对的,不平衡的状态是绝对的。即使一个人看似碌碌无为,其实是在积蓄力量,当时机到来,就会引发质变。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也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轮,或均衡论。”

事实上,事物变化的过程被忽略,而只看到变化的结果,并且把这个结果浓缩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成了旧事物好新事物的交接点,这个点称为“转折点”或“时机”(机遇、机会)。

例如,有句歌词所唱,“爱情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这是一个由晴转雨的过程,然而我们只关注到下雨的变化结果,而把天阴的过程视而不见。

因此,由晴转雨的变化过程,从天阴开始,到下雨结束,下雨的时空区间就成了一个转折点,接近这个转折点的时间,就叫“下雨的时机”。

在我们现实事物中,转折点是不容易找到的,时机也更难把握,人们总是生活在习惯的惯性中,突然的变化(例如疫情),总是使人手忙脚乱。更多的情况是,人们无法知道眼前的事物是否已经到了尽头,是否要开始发生变化和转折,是否从这个变化中去寻找有利的时机。

有危机便有转机。当年非典期间,阿里巴巴一位女同事被感染,因此阿里500多名员工,包括马云在内,全部隔离在家。

非典发生后,马云敏锐地觉察到,网络零售将成为人们的刚需,阿里巴巴便顺势推出零售业务。于是,2003年4月,马云组建团队研发淘宝网。2003年5月,淘宝网正式上线。

而2020年的今天,市场虽然疫情的干扰只能减缓经济回升的速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升温,负面冲击必然受到经济内在增势的抵御。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放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看,就像一盆凉水浇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上, 这大火是不可能被浇灭的,因为经济调整到位后的启动和运行所产生的增长惯性,是巨大的,疫情的冲击阻挡不了经济增长长期向好的趋势,疫情的冲击毕竟是阶段性的、局部的、短暂的和可逆转的,它的影响大大低于中国经济自身增长潜力的释放效应,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也无法动摇中国经济增长的根基。

这时,一是要认清事物大势发展之态势,和自己在整个大形势中的位置。二是,事物发端之时,它的运动是否来的迅猛而快捷,它是衡量事物实力大小的标志。势力大,事物的能量也就越大。故任何事在发生之前,必有一个蓄势的过程,或者叫“聚气”的过程,物理学上称之为“势能”,再者就是事物形成之后所具备的动作能量,需要人为意识的参与,这是机遇和人为的努力,造成动能力量越来越大。

要注意的是,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个环境中包括社会、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的环境因素在里面,不同的环境就形成了特有的形势,各种形势的总和,就构成了整个事物的大势。

例如,世界近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矛盾论  矛盾论词条  教给  教给词条  学好  学好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圣人无为老庄之说是为中华民族千年哲思。无争故无尤,行大道以致天下士,风骨高洁,令人心折。读《道德经》八十一篇,选其某章,略述...(展开)

笔记

 《蛙》读后感

昨天听闻姑家妹妹添丁大喜,兴冲冲地带妙妙去看宝宝,一进产房,迎面撞上姑姑复杂的眼神,糅合着母女平安的释然、没生个小子的遗憾还有忙活了一天的疲惫,哎,咱家里祖传的...(展开)

笔记

 《智慧故事》读书笔记

我很喜欢《智慧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智慧。智慧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武器,也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在这本书中,有我喜欢的《黑夜中的“电筒...(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