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5个没人点破,你永远不知道的读书境界

过年的时候,我哪里也没去,安安静静待在家里,认真读了一批书。而且,还特别想了想,为什么我们要读书的问题。

说实话,关于为什么要读书,应该怎样来读书,很多人谈过,谈的角度各异,理由也各不相同。

之所以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人不喜欢读书,我相信,那些有关读书的理由和方法,没能说服他们,没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同样地,我也不认为我过年读的这一批书,就帮我解答了这个问题,但这还是觉得,今年春节,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关于读书的问题,我有了一些全新的感悟和思考。

在这里,我截取对我感触最深的5点,分别来谈一谈。

1、读书越多,看世界的角度越高

我们增加知识和人生阅历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种:

1)自己经历:也就是中国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自己走,自己看,自己感受体悟;

2)听老人言:包括听别人言,从前辈和别人的经验中借鉴有价值的知识,然后进行积累。

3)读万卷书:通过阅读书籍来累积相关的经验和知识,通过思考和学习来体悟和认知。

自己能亲自经历,当然是最好的方法了,但实事求是地说,如果知识都要靠自己的经历来积累的话,成本太高,而且代价太大。毕竟我们的金钱和时间都是有限的,都从自身经历中获取知识,得不偿失,极其不划算。

而听老人言和别人言,在过去,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当然是最好的选择,那是经过他们亲自经历和过滤过的经验,会帮助很少与外界联系的人带来很多有价值的知识。

但当信息发达,所有信息一秒钟可以绕地球9圈半,良莠不齐,真假难分的信息同时以海量塞进你的眼睛和大脑,区分和辨识就变成了非常大的负担。所以,听人言,已经不是获取知识可以采取的好方法了。

那最佳选择是什么?读书

没错,读书。书与信息最大的不同是,一本书,可以同时承载别人的知识经验以及语言表达,但是,在出版时,又要经过专业的编辑把关处理,校对核实,所以,信息量足够大,足够专业,而又不会纷乱嘈杂。

信息积累的越多,未必就越有用,但书读的越多,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却会越高。

诚如《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作者茂木健一郎所说,读的书越多,脚下堆砌起来的书籍量越多,此时,我们看到的世界就会更广阔,更深刻。

读过十本书的人,会站在十本书的高度上看世界;读过一百本书的人,会站在一百本书的高度上看世界。

从这角度讲,我们在每一次阅读中,其实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行在进步。你阅读牛顿,就是站在牛顿的肩膀上在看世界,你阅读柏拉图,就是站在柏拉图的肩膀上理解世界。

如此以来,你会发现,你的世界远比你曾经认知和想象到的,阔大很多。

2、读书可以瞬间改变人生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瞬间。茂木健一郎说,他之所以成为脑科学家,是因为一本书。

茂木健一郎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研究方向是生物物理学。但是,当他独读到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的《皇帝新脑》的时候,受到了启发,决定改向脑科学研究方向发展。

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站在人生岔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时,因为读某一本书,或者受某一本书中某一句话的启发,决定改变过往的选择,选择新的人生方向的情况。

比如,中国私募基金教父赵丹阳说,他看了《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改变了他的一生,决定选择做私募基金。因此说这本书影响他选择了证券行业,可以说改变了他人生方向。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读了某本书,一拍脑袋,真的瞬间改变,一下子就转到了人生的另外一个方向呢?

实际上并不是。

茂木健一郎其实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喜欢读书,他在读《绿山墙的安妮》时,觉得主人公的观念与自己的完全不同,给自己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从而产生了“世间万物自己还有很多不了解”的想法。

正是小学时代就开始产生的这种想法,才奠定了他在多年后,读《皇帝的新脑》之后,决定探索自己不了解的脑科学的决定。

赵丹阳也类似,他很早就对投资感兴趣,大学毕业后,从事过投资和贸易,后来进入国泰君安,之后才选择的私募基金。

这是一种经过长期积累,到了某一刻,才“瞬间”爆发,改变人生方向的真正原因。从这个角度讲,实际上,很多所谓的“瞬间”爆发,其实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所以,就读书而言,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老想着朝读夕用。很多的“瞬间”改变,需要漫长的积累、成长和酝酿,只有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才会在某个契机下发生。

3、读书能解决人生中“真正的危险”

在人生的历程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危险”?什么东西与“真正的危险”相关?

答案是:读书太少或太过于聪明。

为什么读书太少会变得危险?

那是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和碰到一些颠覆人类文明、超越常人理解的内容。

如果你读书量少,眼见窄,见识少的话,你可能就会相信这些东西,这样就容易让你走入歧途,去做很多违反人伦常理乃至伤天害理的事情。

但如果你的读书量足够大,眼界和见识足够宽的话,就可以发现自己的渺小,以及现如今的社会形态不过是相对而言的,你可能就会辨识出危险所在,并避开它,防止自己一叶障目,误入歧途。

比如,我们常常在网上和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人肉炸弹和个别极端分子的行为。如果你自己考究的话,就会发现,这些行为大多都发生在那些贫穷、战乱丛生、没有条件读书的地方和人群中。经济发达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地区和群体中,这种现象极其罕见。

再说说为什么太过于聪明也会变得危险?

聪明的人,总是会冒出一些异于常人的念头和想法,产生一些不受世俗观念约束的想法。这些念头和想法,往往可能会令周围的人困惑,有时候也会让他自己困惑。

这些危险的“智慧”,如果处理得当,可能就会变成财富。如果处理不得当,可能就会变得极具破坏性。

比如乔布斯,年轻时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性格喜怒无常,用人方法也很粗暴。据说,因为他过于在意产品的质量细节,经常将员工呼来喝去,结果导致被周围的人疏远,后来一度被逐出自己亲手创办的苹果公司。

但后来,乔布斯在历练了挫折和很多事情的历练之后,逐渐找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连接点,当他再度被请回苹果之后,就变得极其具有魅力,他之前的那些“危险的智慧”,逐步转换成了颠覆人们常规想象的"机器与艺术的结晶"iPhone和iPad。

而他的那些对员工的高要求,转换成了可以激发员工创造力和挖掘出员工潜力的“现实扭曲力场”。

乔布斯是非常幸运的人,而且他的天才最终使得他找到了合适的领域和合适的方式去修正自己,发挥自己的才华。

但是,还有很多的人,虽然极其聪明、极其具有创造力和颠覆性,却未必能像乔布斯一样,处理好自己“危险的智慧”,并修正让自己进入到正途。

比如,美国有位著名的炸弹客卡辛斯基,据说他拥有167 的超高智商,16 岁就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成为大众口中的“神童”。毕业后他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助理教授,也是该校史上最年轻的教授。结果他却因为思想极端,没能走入正途,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邮寄炸弹,炸死3人,炸伤20多人。

因此,不管是聪明人,还是普通人,成本最小,收获最大的投入,可能就是多读书了,读的多了,见识的多了,视野阔大了,可借鉴的经验多了,很多危险的想法和智慧,就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消弭、创造或者解决了。

所谓“读书使人明智”,我想,培根想表达的,可能也就是我以上所说的意思吧!

4、一个人读过多少书,才能多大程度自由行走

问你一个问题:你怎样才能有机会跟世界上一流的人学习?怎样才能学到“世界级”的知识?

答案当然不仅仅是读书

如果你想跟世界一流的人学习,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找到一流的人?

有个全世界非常有名的大会,叫TED大会,我就经常找TED的演讲看。这个TED,就是在全世界找到某个领域杰出和出色的人,请他们在台上演讲。

TED对演讲有非常高的要求,不仅用词格外凝练,而且有时间限制,视频都比较短。所以非常宜于观看和学习。

虽然TED的视频挺多,但相对于阅读来言,其能覆盖的方式,还是窄了很多,而且长度和深度都有所欠缺,远远满足不了我们摄取知识的需求。

那怎么办呢?此时的最优答案,才是读书

读啥书?读那些通行全世界的书。

什么是通行全世界的书?就是全球都在发行、都在卖的书。

一般而言,如果一本书的价值不大的话,是无法做到到全世界去卖的,如果能在全世界各国都卖的话,至少它在某方面是可取的。

阅读这类书,最好购买英语原版书,毕竟目前世界上大家都能跨语言阅读的,都是英语书。

英语书籍带来的文化最丰富,分享的全世界的理念也最多,所以它才是最严格和最丰富的现场。

如果不能直接用英语阅读,怎么办呢?

那就阅读翻译书。翻译有时候虽然会滞后,但至少,他能为我们提供“世界级”的知识。

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中,茂木健一郎曾提到一件事情,说他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读过《读者文摘》的日文版,使得他了解到了远隔重洋的美国文化。

在高中的时候,他读到了一篇关于门萨俱乐部的报道,受到“舞女和侍应生”中也有聪明人观点的影响,因此入会,并修正了他之前根深蒂固认为的“只有考上东京大学的人才是聪明人”的观点。

另外,他还提到,他小时候在《读者文摘》上读到,太阳落山的最后一刹那,天空会有发出一道绿光的光学现象,但却一直没有看到过,直到很多年以后,他在做游船时,才第一次亲眼看到。

如果一直在国内生活,可能对有些事物永远无法知晓,只有通过阅读国外的书籍,才能够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是的,一个人读过多少书,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自由行走。

5、曾经打算读的书,也属于文化素养的一部分

读书论坛上,经常会看到有人晒书单,屯书,但却并没有真正去读过。

以前,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炫耀,因此还写文讽刺过,将之比做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王胡与阿Q比赛掐虱子,看谁的多,谁的掐得响而已。

但在读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时候,我的这个观点却得到了修正。

茂木健一郎说,在他的读书分类中,有一个分类,那就是一直准备读的书。

他提到,他长期将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四部曲放在自己的备读书单上,但却很长时间都没有去读过。

那他为什么会将这套书放在他的书单上呢?是因为他的一位朋友提到过,他为了面子,随声附和,说自己读过。终于有一天,他下定决心,去读了这套书。

所以,有时候,有人明明没有读过某本书,但他假装读过,其实你不必去戳穿,他可能是虚伪,也可能是随声附和。但有时候,也恰是出于这种意愿,在某个时刻,他可能会真的去读。

我记得我还在读初二的时候,偶尔得到了一本好像叫“世界名著浓缩精华”之类的书,上面介绍了二十部世界名著。

读完这本“浓缩精华”之后,我就到处去宣扬和吹嘘,说我读过二十部名著。

但实际上,很多的名著,都是后来,我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经济实力买书,或者有了空闲时间读书,才陆续读的。

我记得我真正读完《追忆似水年华》,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花了将近十年。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读完了这部杰出的小说。

而我真正读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也都是30岁以后的事了。

实际上,多屯点书,列个书单,即便是他还没有读过,也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如果说,读过的书可以在脚下堆积起来,成为一个人看见远处的基础的话,那么准备读的书,就好比天空中的片片云彩。

即便是你买回来了,读不下去,呆望着束手无策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买《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是16岁,当时翻了十页不到就放弃了。

但是,这套书却一直跟着我,在我的行李包里,在我的宿舍床铺上,在广东,在山东,跟着我颠沛流离了很多地方,辗转行走了上万公里,直到我自己买了房子,将她放到了书架上之后,我才在我的书房里,熬了很多个夜晚,真正读完。

茂木健一郎说,在日语里有一个词,叫做“积读”,即堆在一旁等着读。

我挺喜欢这个词,我觉得一本书,当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将她列在书单上,或者买回来放到书架上,即便是没有读,她就开始与我们交流了,她可能无声地问:“你什么时候读我啊?”或者你偶尔瞥一眼,心中想:“我到底啥时候读你啊?”

这是多么默契、多么美好、多么让人憧憬和心情愉悦的一件事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点破  点破词条  境界  境界词条  永远  永远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知道  知道词条  
笔记

 《围城》读书笔记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8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增加了作...(展开)

笔记

 《养花》读书笔记

很多人都很讨厌劳动,但是这又是无可避免的,然,不同的人,不同的见解。《养花》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