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会做读书笔记很拽吗?

你会做读书笔记吗?

当然会啦,从小学开始,就开始写读书笔记了。

啊,那你的读书笔记都怎么写的呀?

你看,就是把书中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上横线或者波浪线,然后在本子上写上日期、书名、章节、页码,把这段话抄下来呀!”

这不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交的语文摘抄作业的写法吗!

就是啊,读书笔记不就是摘抄,不都这么写的吗?我也是这样写的啊,每本书都是一边读一边抄。什么类型的书都读,一本摘抄笔记写下来,什么内容都有,每一页都抄的满满当当的。可是每次找什么东西,翻起来好麻烦,自己常常都找不到自己抄过的内容。

那你给它加一个目录和索引啊,这样不会好找很多?

那我试试!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读书笔记好找了很多,可是时间久了,还是存在难以转化的问题,每次想写什么,都是想着跟摘抄过的原文写得尽可能一样,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想法去描述它。

直到,遇到了“柳比歇夫”。

“浮皮潦草地看书,有很多精彩的东西消化不了,看过的东西很快会忘记。我看书的办法,能使我得到十分清晰牢固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库存要比我的同志丰富的多。”

柳比歇夫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素材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凡是重要的著作,我都要写个提纲,再进行分类研究。我手头有大量存货,一旦有可能出版,存货就立即能派上用场。文章写得很快,因为事实上它不过是我平日储备着的材料,随用随取。”

一个人,得有多大毅力,能在26岁的年纪,定下一生奋斗的目标,并坚持56年去记录、去走完他规划好的一生呢……

“需要好多年才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要像易卜生所说的,生活在世界上。”

柳比歇夫,他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目的……仿佛他有什么崇高的目的,甚至可能领悟了他存在的意义。

从1916年柳比歇夫开始记日记,到82岁去世,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柳比歇夫的生活和他的蹉跎曲折,可以一年年甚至一天天复制,简直可以一小时小时复制:某一天他在什么地方,都干了些什么,看了些什么书,都见了谁,都去了哪儿。

我的一生可以复制吗?如果仅仅只是一同天的无数次重复粘贴就太没意思了。不想这么无意义地重复过下去,我又可以从柳比歇夫身上,学点儿什么呢?

1:时间开销日记

格式:日期+事件+时间,每天记录5—7行。

每一天都是一篇短短的明细账,记着当天干过的事儿,注明用了几个钟头几分钟。每天晚上临睡前,坐下来计算,都把时间花在了什么上,花了多少,最后算出基本工作消耗时间

每个月底都要做小结,画一些图,列一些表。到年终,根据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柳比歇夫无休止地进行自我工时标定。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他都记下时间。每一件事儿,都有“时间成本”核算。

他能精确感知时间的流逝。他不仅做时间统计,还善于时间统计,每天结算,详细到了无情的地步;还拟定计划,预先安排好下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好每一小时

2: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柳比歇夫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考虑得无微不至。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演算习题;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

一天之内如何安排读书时间?清早头脑清醒时,看严肃书籍;钻研一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但凡是重要的著作,都要写个提纲;手里不断积累素材存货,一旦出版,存货就能立刻派上用场;文章写得快,得益于平时储备的材料。

3:

刨除工作间歇,统计计算纯时间

做好月度、年度总结

每个人每天有一定的时间用在吃饭睡觉这类标准活动上,约有12到13小时“毛”时间可以用在非标准活动上,如上班办公、学习、娱乐等等。计划安排一天的时间,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各得其所。

一个人一天的“纯时间”大概有10个小时。“纯时间”应该是不受周围环境干扰,不想不相干的事儿,不听同事谈话,不听铃声和笑声,真正用在工作、学习上的时间……

柳比歇夫把时间按工作类别分类,每一类都足够详细。每天只合计一类工作的时间,然后再把一个月的加起来。如:

1965年8月,第一类工作总时间是136小时45分: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分类昆虫学20小时55分,附加工作50小时25分,组织工作5小时40分。

其中每一项都可以细分:

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包括:《分类法的逻辑》草稿报告6小时25分,校对《达达派研究》1小时,《生物学》12小时……

这里的每一项又可以细分:

《生物学》12小时包括: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372页,看完16小时55分;亚诺什·卡洛埃《动物没有思想》,91页,2小时……

大部学术著作柳比歇夫都做了摘要,还做了分析研究,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将知识融会贯通后存放,只要翻一下提要,就可以记起书中的重要东西。

4:时间统计总结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以往时间花费经验,制定规划安排时间

例如计划要看一本书,根据经验知道30分钟能看20-30页,依此制定计划;比较重要的书,尽量做摘要,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

柳比歇夫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的消失,不会消亡;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

从柳比歇夫1938年的年度总结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多少时间用于科学研究,多少时间用于同人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看了多少书,都是什么书,各国文艺作品看了多少页……

总结完上一年,柳比歇夫根据任务大致安排下一年计划、时间。第一类工作570小时;路途往返140小时;交际130小时;私事10小时;合计1095小时

每一年,他干了多少事儿、见了多少人、看了多少书、见识了多少东西都一目了然,而且有章可循。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制定五年计划。每过五年,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儿分析一通,做个总的鉴定。

我没有计算过,一年内看过几场电影,约过几次朋友,连大概数字我也说不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数字有什么变化?我看了多少书,看的书是增加还是减少?我每年有多少时间用在路上,用于交际和运动?我心里没有一个准数。我有什么变化,我的工作经历、爱好和兴趣有什么变化……我竟对自己一无所知。

5这些繁琐的事情又都需要多长时间呢?

每日记录只需几分钟。

详细的每月小结需要1.5-3小时,加上制定下个月计划1小时,合计2.5-4小时。而每月预算是300小时,只占1%,最多2%,仿佛是那么轻巧容易。

年度总结要自我分析、自我研究;效率有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完成,为什么,耗时多一些,大概十七八个小时,也就是几天时间

柳比歇夫不仅是时间管理的达人,也是特别会记读书笔记的达人,他把自己读过的书,写过的东西,做过的事,所有的文件,系统的编码,装订成册,好几十本、几百本。如果要出个什么学术论文,或者书,随便抽出的相关内容,甚至都可以直接出版。

他如果生活在今天,一定是知识付费的大V。

那么,你呢?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

作者:[俄罗斯]格拉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会做读书笔记很拽吗?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笔记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写了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除他外,其他人全部遇害。他漂到了一个没有人烟的孤岛上,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还有了自己的宠物....(展开)

笔记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作学作品其实是不适合去解读的,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千差万别。但是,我还是喜欢写书评和随笔,因为通过文字我可以发现和哪些人是同路人。下面说说我在阅读《刺杀骑士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