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第三章第四节

第四节

故事正解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    问题讨论:

(1)     这则故事表现出亚里斯多德什么样的品质?

(2)     读完这个案例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不同的人认识的仁也不同为什么?

1、什么叫求仁得仁?

原文: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语译:孔子说:“求仁得仁,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解读:卫国国君辄继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详解:你孜孜以求的就是爱人,那么你得到了别人的爱戴,这也是正常的,伯夷叔齐互相推让,互相显示爱,最终不得不为了仁死掉,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也是不必要抱怨。

当然反过来看也是一样,你们互相争斗,最终父子成仇,这不是活该么,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2、孔子认为我想着仁,仁就会来了吗?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1)仁至矣。”

注释:(1)斯:这。

语译: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解读: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其实做到仁一点都不远,关键是你是不是坚定不移的心中为这件事付出辛苦和努力。所以孔子说其实仁就在身边,你要做到仁,那么仁德就到了。

3、为什么要当仁不让?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语译: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解读:在孔子的眼里,仁就是判断一切事物是非的标准。如果觉得违背了仁的原则,即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说的话,也是不能接受的。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

详解:可见孔子对真理的追求是最真诚的,所以孔子并不是那种迂腐的教书先生,他是一个愿意为他人打开心智的先知,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孔子是客观主义者,而不是武断的乡村先生。西方三圣中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看来人类的先贤们也是心有灵犀啊。

附赠多闻

1、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语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原文: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语译: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古文常识

“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反问对方,表示断定的语气,是“不疑而问”。古汉语中的疑问句,一般都要借助于疑问词来表示疑问,“反问句”也是如此。同时,古汉语构成反问句时,都会用特定的语气词来实现。其常用的语气词是:“岂”、“宁”、“得无”、“无乃”、“不亦”等。常见的表达如:

古汉语 “反问句”常用的语气助词是:“岂”、“宁”、“得无”、“无乃”、“不亦”等。

句式讲解:“得无…乎”“不亦…乎”

1、译文:“得无…乎”:“能不…吗”或“能没有…吗”

不亦…乎”:“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

2、例文: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练习:请用“得无…乎?”“不亦…乎?”造句。

例如:子欲养而亲不待,得无悔乎?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这句话和上文讲述的内容似乎不连贯,可考虑删除或者再补充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第三章第四节  第三章  第三章词条  第三章第四节词条  
笔记

 《三毛流浪记》读书笔记

《三毛流浪记》小学生读书笔记(一)今天,我读了张乐平写的《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写的非常感人,使我赞叹不已。《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主要讲的事三毛,他事一个流浪儿,三...(展开)

笔记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主要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书中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