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一部小说的情节是如何想出来的?

设置情节都是有一套公式的(具体公式在下面详细讲解)。试问相对于普通人的一通乱想,作家们直接套公式来写作,谁更有可能写出一个完整故事?

大多数人觉得写作怎么可能用千篇一律的公式,那样多没意思,于是总是自由发挥,最后成果寥寥。实际上公式只是相当粗略的大纲,让作者既能架构完整的血肉,又能在骨架下充分释放灵感,资深作家大多都有自己的一套路数,也就是专属骨架,只要你留心读一读,就能发现端倪。

比方说炒鸡蛋的公式:生鸡蛋+盐、味精、酱油、油、花椒粉+预热锅底+倒入生鸡蛋煎一阵子+出锅=完成炒鸡蛋。

按照这样的公式可以让任何一人做出食物,但一百个人有可能就有一百种味道。

调料的多寡、火候、油的热度、时间等等的差别,最后的美味程度也天差地别。但是不符合这个公式,比如没有油,或者不放生鸡蛋,那么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出炒鸡蛋来。

小说情节同样如此。

公式是作家们的绝招,虽然仅仅使用公式不能保证完成好作品,但没有公式却保证不能完成好作品。

明白这些基本内容,能让作者们更加自由,组合出自己满意的好情节。

关于公式,在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这样写出好故事》一书中曾介绍过极具代表性的情节结构,他称之为“LOCK系统”。

LOCK分别代表主角(Lead)、目标(Objective)、冲突(Confrontation)和结尾(Knockout)。

我来具体解读一下。

1、主角

假如你居住在一个大城市,下班回家的路上,晚霞已经升起,你看见路边有人摆开台子和音响唱起了歌,有没有吸引力?其实还好。你可能张望一下,然后重新启动你的步子——大城市里唱歌的人很常见,没必要让你饿着肚子看下去。

如果这时候是一个很帅的小伙子,穿着中国古代的官服,旁边停着一辆保时捷跑车,还有几位同样穿着古装的漂亮小姑娘呢?这时候我们就有一点兴趣了,这是在搞什么,是不是有看点?

发现没,同样的事件,一个更加夺人眼球的主角,会让读者燃起更大的兴趣。在安排情节时,主人公要素一定要足够亮眼,死死勾住读者的眼睛。

写作中的“车祸原理”表明,我们看到一些如同“车祸”的事件时,就会投入以注意力。一个有趣的角色,能够让人停下来看看的个性设定,是一套情节的绝佳开始。

2、目标

再来看那个小伙子,如果他并不是出来卖艺赚钱的,而是为了捐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在这里发起公益募捐,那辆跑车实际上是在出售做为善款,我们可能立马肃然起敬。

而如果他其实是古代穿越过来的,以这种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想要见领导人,因为他负有拯救世界的使命呢?

说不定这件事立马上热搜,然后成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讨论的对象。

why?因为他有了目标。

目标能进一步赋予角色生存意义,加大情节动力,推动发展。目标也会让读者强化自己的求知欲,产生看下去的冲动。

人物的目标有两个方向:

得到某物/人

逃离某物/人

比如说,主角是个探险爱好者,但有一次因意外发生而迷失在荒野,这时主人公的目标就是求生,逃离荒野/死亡。

再如,宫廷文/剧中,男主角为皇帝或者王爷,掌握天下大权,身份尊贵。故事的真正主角为女主角,她们进入宫中,与其他嫔妃竞争,她们的目标便是打败其他竞争者,获得皇帝的宠爱。

在所有的目标中,最吸引读者的是涉及死亡的目标。比如面临死亡威胁,主角逃离;或主角从小身负杀父之仇,想要手刃仇敌等。

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塑造出更加完美的情节。

3、冲突

现在,那个穿越的小伙子已经获得媒体关注了,领导人也知道了他,公开表示愿意和他对话。这个时候如何进一步吸引读者呢?

设置障碍,制造冲突!

专家们跳出来表示,这个年轻人信口开河,身份难以确认,也许是杀手,想要攻击领导人的。另一些伦理学家发表评论称,如果接见这个小伙子,有改变历史的风险,同时今古相遇,还会产生长幼不分的伦理问题!

主角的任务一下子受阻,正反角力,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我们在读小说时,往往会代入自身情感,为主角担惊受怕,一旦主人公的事业或爱情受阻,读者会比主角更慌张,这就是一部作品的粘性和魅力所在。

有这么一种形象的描述:

把你的主角放到树上,朝他丢石头,再放他下来。

冲突有了,情节的核心与精彩程度便有了保证。

4、结尾

过去每次接触读者,我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看小说你喜欢看到什么?其中关于爱情小说读者的回答让人记忆尤深,她们说是那个男女主角双唇触碰的瞬间。

看情感作品,要的就是最后二人相拥相吻的甜蜜时刻,那个让人心中一颤,双手捏紧,脸红耳热的结局。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结局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故事,一段完美的情节,有始有终是底线,没什么比烂尾更让人失望了,好的结局还有可能挽救你的作品。

结局要有力(不是力气,而是让读者满意),根据你的全文、结构,以及主线索安排结局,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如果你对情节设置比较陌生,可以大概按下面这个框架来理清思路:

主人公背景(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名声等):

主要方向(主人公的最大目标):

竞争者和支持者(配角1,配角2,配角3…):

主要障碍:

主人公与竞争者对立原因、对立程度:

第一次冲突场景:

故事发展线路(如何解决冲突,是消灭对方还是握手言和):

第二次及第N次冲突场景:

结局拟定:

PLAN B备选:

除了“LOCK系统”以外,还要注意背景和对话。如果说四大因素是主食,那么背景和对话便是你的调料,能帮助作者更好地塑造精彩情节。

背景

背景设置有个误区,那就是作者们总是只考虑大背景。我们在任何一个画面背后,都应该评估其新颖性。

比方说,一写到恋爱,就是咖啡馆、电影院,同样的套路,同样的话,同样的拒绝与接受,只是换了个人名,读者如何会喜欢?

要给他们新奇的体验,比方说在无人海岛、在立交桥下的一处泉眼边、在热带雨林的树屋里,让他们为这个大自然而惊叹,更能把背景谱出新乐曲来。

还可以根据人物职业、人脉关系建立背景,比方说男主角的叔叔是内蒙古大草原的牧马人,男女主角可以去大草原上谈天说地,听叔叔讲马儿与人类之间的故事,感知不一样的文化,喝味道怪怪的马奶酒…

对话

对话在丰富情节时能起到巨大的杠杆作用,使人物更加立体、表达更加清晰,关于对话描写,我也曾详细答过相关的问题,直接贴在这里不再展开了:

在小说写作中,人物与人物间对话的写作,有什么技巧和手法?www.zhihu.com

最后还要知道,生活是一切故事的最大源泉,我们要用力生活,用心观察,用手写作,丰富自己的阅历和人生,因为:

好的故事就像人生,只是少了所有无聊的部分。——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情节  情节词条  出来  出来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小说  小说词条  
笔记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成长小说,它来自加拿大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我在故事的开始就有许多小问号:什么是绿山墙?安妮又是谁?就这样,我带着问号开始了阅读之旅。马修和...(展开)

笔记

 《高中生》读书笔记

《去年的树》读书笔记200字我读过一篇课文,叫《去年的树》。课文的内容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秋天来了,鸟儿飞到南方去了。春天它又飞回来时,发现树不见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