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早期的西游记,根本没有八戒,唐僧外挂逆天

原本我以为电视剧版《西游记》把小说改了很多,后来我才知道,小说也是改的。

在大家熟知的吴承恩版《西游记》之前,还有更老的版本。

西游记雏形

已知的较早版本,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书分三卷,共有17章,部分内容残缺找不回来了。

有人认为这本书是宋朝的,也有人认为它是元朝的。

看书名就知道,讲的是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主角当然是玄奘了,还有同行的猴行者。

这里的猴子还没有姓名,他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以白衣秀才的形象冒出来,主动给唐僧做导游,于是改称他为“猴行者”。

猴子唐僧说,你之前就已经在取经路上死过两回了,这是第三世。所以他俩真的是三生三世的缘分。

而前两次,唐僧都是被深沙神干掉的。在同一个地方死两次,也是没sei了。这位深沙神就是沙悟净同志的原型,但在这里只是小配角。

这个版本根本就没有猪八戒和白龙马。唐僧团队原本共六人,加上猴子就是七个,全部平安通关,一个都没有少。

虽然一有危险,就有猴子出面摆平,但唐僧的外挂并不是猴子或者观音,而是大梵天王。

猴子是认识神仙的,在加入取经团队后,为了展现自己的才能,他就直接带着全队人去参加大梵天王的聚会。

宴会上,唐僧说了一句很装X的话:“是经讲得,无经不讲。”就是说,只要是天底下有的经书,他都能讲。

讲完经之后,大梵天王就送了三件宝贝:隐形帽、金环锡杖、钵盂。他还说:“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一声,当有救用。”这就表示:我罩你!

于是,唐僧一遇到妖精,就用金环杖指向天宫,叫天王,然后妖精就被灭了。

一遇到大火,就用钵盂一照,叫天王,大火就熄灭了。(这可能是火焰山的原型?)

猴子打架时,还会把金环杖变成一个夜叉,直接多了一个战友。估计这条金环杖就是金箍棒的初级版了。

由此可见,大梵天王送的外挂太牛了!只要叫一声他的名号,就能迎来爱与和平。

所以,取经团队的发挥空间也不是很大,这就需要作者的想象力扩充剧情了。

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根本就没有危险,不用打斗,放出来纯粹增加旅游的乐趣,比如路过香山寺、虵子国、狮子林、鬼子母国、女人国、西王母池、优钵罗国等等。

其中,女人国的女王热情挽留唐僧做国主,但唐僧“再三不肯”,女王就送了一些财宝给唐僧,带着妹纸们送他们离开。但女王显然不是真心想留唐僧,因为送别时有诗云:“要识女王姓名字,便是文殊及普贤。”

又是文殊普贤这两个cosplay爱好者!幸好唐僧没答应。

书中有危险的几处,剧情也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第一,吃饭不化缘,买菜来做饭。

路过树人国时,出去买菜的小行者遇到危险了。猴子出去找,找到一户人家,就去问。那个主人直接告诉猴子:小行者被我变成驴了,就在这里。

猴子很生气,就把那个人的新媳妇变成了驴子嘴边一束青草。

主人问:我老婆呢?

猴子也直接告诉他了,然后那个人才知道原来不止自己会法术。于是两个人一起施法把小行者和新媳妇变回来了。猴子威胁那个人不准再滥用法术,就走了。

第二,没有白骨精,只有白虎精。

取经团队经过火类坳时,猴子唐僧科普附近有名的白虎精,然后白虎精就变成一个白衣妇人出现了。

猴子觉得这个人穿着打扮很奇怪(大概是和猴子撞衫吧),于是不管对方的搭讪,直接大喝“何方妖孽”,并迅速猜出对方是白虎精。

白虎精马上露出原形,并且漫山遍野都变出了白虎。猴子把金环杖变成夜叉参与战斗,很快打败了白虎精,但白虎精不服。

接下来,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猴子说:“汝若未伏,看你肚中有一个老猕猴!”

白虎不服,果然吐出一个小猕猴。

猴子看白虎还是不服,就说:“汝肚内更有一个!”

白虎又吐出一个猕猴。

但白虎依然不服,猴子就说:“你肚中无千无万个老猕猴,今日吐至来日,今月吐至后月,今年吐至来年,今生吐至来生,也不尽。”

白虎更加生气了,猴子直接便在白虎肚子里变了一个石头,石头越来越大。白虎吐不出石头,就被撑破了肚皮,七窍流血。

哎,你又不是哪个神仙的坐骑,服个软有什么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第三,猴子抽龙筋,师父更省劲。

猴子打败了九龙池的馗头鼍龙,抽掉一条龙的背脊筋,给唐僧做腰带。唐僧刚系上,就身轻如燕,健步如飞,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所以这里面没有白龙马也是有道理的。

只不过这难道不该是小哪吒的故事吗?他俩到底是谁拿错剧本了?

年代之争

王国维研究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判断它是宋代的。后来的郑振铎等人也认同这个观点。

但鲁迅先生怀疑这本书是元代的。

鲁迅在其大作《中国小说史略》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此书年代的看法。

然后,这本书的收藏者德富苏峰很不满,并在东京《国民新闻》上发表《鲁迅氏之〈中国小说史略〉》一文,表示反对。

后来,郑振铎发表《宋人话本》,引用了王国维之前的判断,说这本书是宋代的产物。

于是,鲁迅就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给杂志社,反驳郑振铎的观点。

他写道:“我以为考证固不可荒唐,而亦不宜墨守,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就是说,他们的考证太荒唐了,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不对。

他还在文中表示:人家王国维,早就改过来了,在他编辑整理的《两浙古刊本考》中,把《取经诗话》划分到了元代。

这……扎心了老铁!

鲁迅还顺便黑了一下德富苏峰:“藏书家欲其所藏版本之古,史家则不然。”意思是:搞收藏的人就巴不得自己的收藏品年代久,值钱,但是研究历史的人才不会这么肤浅。

后续改编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游故事又出现了更多版本。

元代有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

明代有齐云、杨志和编写的小说《西游记传》,共有四卷四十一回,故事情节很丰富。这本《西游记传》和同时期的《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合称为《四游记》。

还有《西游记》三大续书,也就是《后西游记》、《续西游记》和《西游补》。

最后,最有名的吴承恩版《西游记》也出来了。

虽然故事走向和《西游记传》大致相似,但是篇幅大增,故事细节和文笔都有了质的飞越,整个西游故事就像开了好莱坞特效一样。在孙悟空二郎神大战这种重要段落,两版的效果对比格外明显。

据说,吴承恩版《西游记》还吸收了《南游记》、《北游记》的内容,铁扇公主原本是《南游记》里面的。

虽然作者问题依然存在争议,但这版《西游记》无疑是公认的经典。

孙悟空也成了中国人心中最经典的英雄。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一根金箍棒就能横扫十万天兵!

进入影像时代后,世界日新月异,人们对于经典的解读与改编当然也会不同。

这几年出现了很多关于西游的影视作品,其中不乏精彩之作。

我的愿望是:孙悟空永不过时。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有两夏子,一个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公众号,每天让你意想不到。(ID:y2xz6666)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西游记  西游记词条  八戒  八戒词条  唐僧  唐僧词条  外挂  外挂词条  早期  早期词条  
笔记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相信每个人从小都有如此疑问:我们从何而来?我们为何在此?长大一些,从自然科学的课堂中学到关于我们生存的星球的一系列知识后,又会想:宇宙是什么?宇宙为什么是这样的...(展开)

笔记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

这是曹文轩推荐的一本书,我看完之后感触很大。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小女孩和蓝鲸。蓝鲸因为一只眼睛被人刺下来,非常愤怒,但还是原谅了那个人。有时候,需要宽容,古人有一句...(展开)

笔记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我曾礼节性地推荐《奇特的一生》给身边不少朋友。之所以说「礼节性」,因为我深知大多数人听过之后不会放在心上,更不用说认真读完它了,于是就索性点到为止,以免招致反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