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这10本书带你直面人生,读懂自我

1.

《爱·恨与修复》

【英】克莱因 等著

尽管讨论爱、恨的文章已经不计其数,但人们仍然被自身的攻击、嫉妒、愤怒、自我谴责等困惑着、压抑着、纠缠着。本书的作者克莱因正是对人的这些情感研究得最透彻的心理学家之一,她通过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精彩片段:

这些人把生命花在不断地寻找、找到和失望上,因为他们的愿望无论是在性质还是在程度上都是过分且无法实现的。最终他们离开、轻视地拒绝,只是为了不断地开始新的寻找。

很多人只有在与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时才真的感到快乐和满足,这种不如可以是智力上、年纪上或者甚至是道德上。这些不如他们的人是他们在生活中真正需要并依赖着的人。

我们多多少少在后来的生活中重复着童年期的经历……当我们重复时,理由总是一致的,我们用了在最初的情境中的行为方式,因为尽管我们长大,年纪增长,我们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2.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亚伯拉罕·马斯洛

“自我实现,是当你真正升华为一个人时所体验到的那种状态。”本书作者马斯洛是现当代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本书是其研究人性与社会关系的顶级著作。书中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涉及个人成长、人性的理解、生活态度,以及生命的意义等贴近个人生活的话题。对每位读者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书中透露了马斯洛本人的一些生活经历、思想转变历程,能让社科爱好者清晰了解一代心理学大师的心理成长史。

3.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

【英】马戈·沃德尔 著

现代社会,大小压力迎面扑来,焦虑和抑郁成为时代病,很多人说要拥抱自己“内在的小孩”。“内在的小孩”长什么模样?我们的“内在生命”成长轨迹如何?怎样守护我们的“内在生命”?在这本书中,我们听作者如何娓娓道来。

精彩片段:

个人的“此时此刻”,充满了他自己和父母过去经验的光阴与阴影;也展望了个体自身的未来、父母的未来,甚至他潜在子女的未来。

任何负面经验都会烙印在人格中,一如木材里的裂痕印证了曾经历的干旱期。树木仍会持续成长,甚或枝叶繁茂,但其内核已经受到影响。同样的,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内在生命,也会有情绪干旱期的印记。

对7岁或甚至于11岁的孩子来说,根本无法想象成人本身仍然在为身为“大人”的意义挣扎着,而且许多人终其一生仍然继续进行“长大”的过程。

4.

《自我与自性

C.G.荣格

“人不仅仅是男人或女人,人的心灵具有潜在的完整性。人是潜在完整的,人是无穷神性的一小片。荣格认为,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有一个原型至关重要,那就是自性自性是与意识相对的概念,但是它容纳自性。自我包含着一个人有意识的人格和无意识的部分;自性必须透过自我来讨厌自身。自性是人类进化的原因,也是人类进化的动力。

5.

《直视骄阳》

【美】欧文·亚隆 著

虽然直面死亡就如同直视骄阳一样,是一件极痛苦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想要这一生活得明白透彻,那么,请跟随亚隆的指引,看他怎样结合普通老者的身份和心理治疗大师的智慧,对人类心灵中如影随形的死亡恐惧进行自我表露和深刻剖析。

精彩片段:

自我意识是无上的馈赠,如生命一般宝贵,正是它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但是,随之而来的代价便是死亡之痛。我们的存在永远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生命必将生长、成熟并最终走向凋谢、死亡。

在和自己的内心深入交谈后,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死得如此糟糕,正因为他活得如此糟糕。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为了逃避面对一死,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

但是,死亡却是孤独的,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孤独之事,它不仅使你和其他人分离,而且使你赤裸裸地面对第二种更可怕的孤独——与整个世界的分离。

6.

《我们内心的冲突》

[美] 卡伦·霍妮

在表面非人性的行为后边,有一个受着痛苦的人。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

作者是女性心理学家中的翘楚,她的理论应用性很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非常实用。几乎我们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心冲突,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它都是确凿无疑地存在着。这本书将分析了人内心的主要的冲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并且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了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结果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提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

7.

《士兵中的士兵心理》

【美】格罗斯曼 著

杀戮因其与死亡密切相联,在公开谈论时往往被人们主动忽视,但客观上,士兵进行杀戮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心理过程。这本书充满了引人入胜的观察和洞见,探索最极端环境下的人性,绝对颠覆认知。

精彩片段:

对有些人来说,这一点似乎是“不可言喻”的。他们会说:“杀人当然非常困难,我永远也做不来。”不过,他们可能说错了。经过适当的条件反射训练,在一定的情形下,几乎所有人都能,而且都会去杀人。

历史中充满了士兵通过自杀或自残来逃避战斗的事例,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怕死。与很多自杀的平民一样,这些士兵宁可自杀或自残,也不愿意直面这个世界的攻击和敌意。

死亡,也许是有良知的人身处在残暴群体里,不屈从于邪恶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面对死者的尊严,我们为什么会丢掉这份分寸感?我们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冷酷?

答案是:作为一个社会,对于他人的痛苦,在系统化的脱敏环境中,我们都被影响了。我们或许会认为,小报和电视一直在传播受害者的故事,人们对他人的痛苦早已厌倦。可事实是,每年他们都不得不寻找更为匪夷所思的故事,来满足那些越来越厌烦的观众。就这样,我们变得愈加麻木不仁,对这些故事见怪不怪。

8.

《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

武志红、朱建军、李子勋、胡慎之等口述

韩湘景 主编

国内外十九位心理大师联手打造的

亲密关系及幸福成长课

为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更加美好温暖的亲密关系

在其中变得更加美好

伴随成长脚步的是一个接一个的人生困惑,与亲人相处、与恋人相处、与爱人相处、与孩子相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靠着自己艰难摸索。但是一旦错了,便会给我们或者我们的至亲内心造成永久的伤害。

好在,我们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专业的知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拥有一颗智慧和柔软的心,他们就是心理咨询师。

我们邀请了包括朱建军、武志红、李子勋、岳晓东、胡慎之在内的十九位国内外著名心理咨询大师联手打造了这节亲密关系及家庭幸福成长课,告诉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如何给自己还有别人带去幸福。

9.

《人生脚本》

【美】伯恩 著

你新认识了某个人。你说“你好”。对方也说“你好”。接下来你会说什么?你又会做什么?你会匆匆离去吗?你会主动交流吗?还只是等着?还是什么?好吧,在本书中,艾瑞克·伯恩说,无论你接下来做了什么,都取决于你的“脚本”。

精彩片段:

人类命运可沿着不同的道路走到相同的终点,相同的道路也可能带来不同的结局。每个人在头脑中都背负着自己的脚本及“应该脚本”,它们以“父母”声音的形式存在,告诉他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他们的渴望存在于“儿童”勾勒出的图画中。在脚本、应该脚本以及“儿童”的渴望三者的影响之下,人们展开着自己的人生。

人们总是把负向的话讲得既大声又清晰,并强力执行,而积极的话则如雨滴落入大海,几乎听不到声音或只能引起微弱的涟漪。

每个人脑中似乎都有一个小法西斯,它源于人格最深层(“儿童”的“儿童”)。对于文的人类,它通常深藏于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培养之下,但如果获得适当的许可,它就会被完全释放出来,就像历史屡屡证明的那样。文明程度较低的人则会公开显露并鼓励“小法西斯”,不过也会等到合适的时机,定期表达。

脚本的骨架可不是很小的一个部分,而是涉及人类从出生至死亡的全过程,甚至是出生前至死亡后的整个过程。因此,自然会更加复杂。

10.

《理性情绪》

阿尔伯特·埃利斯

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为无数人解决了不良情绪带来的困扰,也被世界各国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界奉为必读课程。因为这一成就,埃利斯在美国和加拿大心理学界评定的“十大应用心理学家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力压弗洛伊德。

本书将会教大家破除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学会建立一个理性的信念体系,我的情绪我做主。

这几本书分别讲述了人、人性和人生的不同方面,让人有所触动,也让人为之思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直面  直面词条  本书  本书词条  自我  自我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笔记

 劝人读书的名言警句

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展开)

笔记

 【练笔】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 ...

妖生在世,总会遇到一些诱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时贪心千古恨。妖怪,哪里逃,吃老孙一棒!只见空中一根乌金粗大的铁棒向我头上砸来。我赶紧躲闪,可不知怎的身子像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