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菊与刀》读后感

大概是纽约的地铁太烂了,又没有wifi,以至于无聊到一种境界,让我开始读书。一年半下来,看了有七八本。从最开始引人入胜的小说,到略有些急功近利的工具书,再到最近的社科专著,我的口味开始多元,兴趣开始滋生,禁不住笔头有点发痒,想要记录一下心得,就像去了个著名景点非得留下个“某某到此一游”的标记一样,想要以某种方式,把自己和这些跨越历史长河的经典,做一种连接。在此立个flag,从菊与刀开始,看能坚持多久。

I.读书的方法

社科文与小说的最大区别,大概是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不管作者的论述多么平易近人,译者的文笔多么流畅,它的行文思维不是单一的,可以并列,可以因果,可以正反……读第一遍的时候,总不免云里雾里,管中窥豹,难以得其全貌。等到好不容易囫囵吞枣过了第一遍,再挣扎着拿起来细嚼慢咽过第二遍的时候,才渐渐有了恍然大悟之感:如果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分别描述了日本的某个特征,比如“各就其位”描述了等级制,“历史和社会的债务人”描述了欠债意识,那么“明治维新”这章想描述什么呢?是想单独阐述明治维新这场伟大变革对日本的影响吗?读完第二遍你会知道,它只是个幌子,本质还是第一章“各就其位”的延续:明治维新政治家在设计各种政治和社会规则时,并没有照搬西方自由平等那一套;相反,他们在各个领域强化并规范了等级制,由此可见等级制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这也是一种暗示,如果美国想要在日本发起一场革新运动,那在面对等级制文化时一定要慎重对待。

其余各章也都有其内在关联:作者在第一章抛出了日本研究的大问题,然后以战争中的日本人为序,展示了日本人在战争中的“奇怪”表现——这里每一个表现的心理机制都在后面得以解释——接下来几章就从等级制、债务意识、义务(报恩)、情义、名声、人之常情等角度剖析了日本文化的关键层面。在结尾之前,作者对这些心理机制做了很有意思的“synthesis”:首先探讨了这些机制如何调和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日本文化中一种自我修正的机制(臻于圆熟的自我修炼),最后描述了是这种文化是如何代代相传的——这三个问题是研究每种文化都应该回答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每种文化并做类比。最后把话题带入战争后的日本,结合前面的研究,作者对美国应当如何对战争后的日本进行管理提出建议,并且对日本的未来作出预言。

再深入到每一章,作者为了阐述某个中心思想会旁征博引,初读时会觉得千丝万缕;再读时经过反复的推敲、总结,才可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比如从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角度来印证同一个主题;作者在开篇时也强调“经济行为、家庭安排、宗教仪式和政治目标变得相互勾连”,是统一的整体。

II.对于真实人生的启示

虽说最初读这本书是出于对日本的好奇,特别是它在二战中的表现,但是读完这本书发现它对我的启示远远超出了对日本文化的认识,最核心的一点启示就是怎么去深层次认识一个人(可推广到一种文化)。就以对日本的印象为例,中国人心中大概有这样一些标签:残暴、精致、自大、压抑、变态、爱面子……我们往往满足于贴标签,而未曾去亲自验证其真伪,更遑论它们的因由。这样贴标签的行为并不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

就比如爱面子,在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是一个略带贬义的标签。伴随而来的往往是这样一些印象:过强的自尊、敏感、虚荣。当我们把这种印象套用在日本人身上,就会像在看待我们身边的人一样,就会觉得对方心理上有不健全的地方,就会感到好笑、不解、或者不屑。但日本人并不是我们身边的人,他们的文化与我们的迥然不同。他们的文化对个人的名声极为看重,甚至成为一种义务。这种义务要求他们守礼、忍耐、自重,也要求他们在面对名声玷污时采取种种措施洗刷。这种义务促成了他们文明的不断进步,也同时给每个日本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后给全世界带来了惊扰。而中国文化里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和为贵”,任何可能引发冲突的心理都会在某种情境中得到贬抑,这就是为什么两种文化对爱面子会有不同态度的原因。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无知地嘲笑,或者盲目地崇拜。反过来,我们也会更加懂得如何应对他人的评价。我是一个从小对他人评价非常敏感的人,一些负面的评价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比如没精打采、幼稚、爱面子、容易焦虑等等。小的时候心智不成熟,面对这些评价不知如何应对,也不敢向人请教,于是会陷入尴尬、难受、怨愤、痛苦的情绪罗网中。长大后,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要么是劝说自己不要那么敏感、那么在意,要么鼓励自己下次在遭遇类似评价时要跟对方针锋相对。而现在,又有了新的看法。

首先是那些做评价的人,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是不负责的。他们就像前面说过那些贴标签的人,把你的行为迅速和他熟知的某种类别挂个勾,然后糊在你脸上。这种做法往往是图自己的一时之快,而并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要提是为了对方的成长。然而对于一个敏感而较真的人,这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波动。这时候与其压抑或者激化自己的情绪,不如先冷静想一想:他说的对吗?如果完全不对,这是另一个话题。我想更多时候尴尬的是,别人的话里往往揭示了部分的事实。那么下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实?是接受别人的评价去改变自己,还是捂住耳朵拒绝接受?我认为都不是,而是去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想清楚了原因,便会对自己多一分理解。有的人止步于此,把所有问题归结于原生家庭,选择继续做个无辜的baby,然而这样并不助于冲突的解决和自我的成长。我们应该继续问自己:这样的事实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是否需要改变?比如,容易焦虑的特质让我在面试和人际交往中遭遇了挫折,但也是多年来督促我按时完成任务的重要品质。如果我决定改变自己这一特质,让我在面试中变得更加自信从容,那我的性格中是否还有类似的机制保证自己继续按时完成任务?如果这一问题是肯定的,我们才会进入到下一个问题:如何改变这一点?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学说叫“做自己”,很多人拘泥于字面上的意思,固执己见、固步自封,却还觉得自己顺应着时代潮流。一些不负责任的公众号也跟着起哄,片面地鼓吹follow your heart。但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我们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而是时时与身边人发生着碰撞。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屏蔽,而是应当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去应对,而提高这套工作机制效率的重要策略就是尽量和有意愿且有智慧帮助你成长的人交流,对有意愿但缺乏智慧的人应保持善意与接纳态度,而对两者皆无的人持过滤态度即可。我无心去探究“做自己”的内涵,因为流行的东西往往不会长久,但如果让我给它下个正面的定义,那应该是在上面这套心理机制的每一个关键决定中跟随自己的良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菊与刀》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菊与刀》读后感词条  
笔记

 《金翅雀》读书笔记

DonnaTartt真的太厉害了,我刚读到大都会爆炸的时候,我真的是觉得她繁琐,让人难以坚持。但越往后读,越佩服这些细微末节。这些细节的白描,情感的微小起伏,在...(展开)

笔记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一):《小巷》赏析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展开)

笔记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0字《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从老妈把它带回的那一刻起,我便对它爱不释手,读了它后我深受感触,也让我对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即写下这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