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洗澡》读后感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看完了杨绛先生的《洗澡》,那种悲伤,迟迟不肯散去。

它同其他书籍一样,安静地呆在案几的那一角,蒙上了些许灰尘,砖红色的硬封面,有些许褪色,拂去灰尘,卸下腰封,沉浸在书里的世界。

翻开书页,我并没有急着去看正文部分,而是看了书本的序言,看了目录,妄想着在拜读之前对全篇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序言寥寥数百字,但那字里行间的悲伤,仿佛要透过纸质,翻江倒海般向我袭来,心不由得抽搐了一下,紧捏一把汗。再看目录,更是不多不少,仅四个部分,只有大标题,以我之浅见,是难觅更多讯息了。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之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俗称“三反”。杨绛先生说,既然要写知识分子的改造,那必须先描绘知识分子改造前的面貌。作者叙述平缓,就像是读者搬着小板凳依在他身边听他讲那些已经发生的,存在在他的记忆里的故事,那岁月,甜蜜又辛酸既能见识人性之丑陋,又得以识得人性之光辉。

虽然是在讲解放战争之后的故事,但故事中的人却并不是解放战争之后才出现的,故事发生时,他们或青年,或壮年,或暮年。他们都不再是难辨是非的孩童,因为最年轻的青年也只能算是涉世未深。

所以,作者在正式说故事之前,生动详实地描绘了故事中各个人物的生平背景,尤其是对核心人物的描绘,好像要刻画出一个立体的人物出来,好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因着时代变革,因着个人理想与追求,或因着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他们汇集到那一间文学社,开启了他们人生的又一段旅程。那么,形态各异的人,因各样机缘际遇相遇在一起,会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他们,又是否会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在日后,会与自己发生联结,又会发生怎样的联结呢?

当我们将个体置于社会这个整体中时,再去看这个人,我们会有这种恍然的感觉,他不仅仅是他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他不是单一具体的,他也有多面性,是立体的,在进行人物评价时要兼顾多面,综合评价,而非着眼于一两点,陷入到狭隘的境地里去。

诚然,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样的角色,是爹娘的儿女,是兄弟姐妹的同胞,是同窗,是师兄弟或师姐妹,是家庭成员的另一半,是儿女的父母……讲了这么多,意在表明这样一点:每个个体都扮演着多重角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个体会在各样的角色中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即使是在特殊时期尤其是困难时期更能凸显人性之千姿百态,但作者似乎并不急着将那些道给读者听,他不惜以浓墨重彩之势描绘思想改造之前知识分子的面貌,好似生怕读者不能“听见”,不能“看见”一般,中间穿插了诸多看似不重要的事情,或是人物的一个动作,只言片语,心理旁白,又或是物什的摆设,天气的变化,从各处着墨,着力体现各个人物在和平年代里最本真的样子。

单就为了弄清楚上述作者所做的种种铺垫所呈现出的人物关系与人物性格形象,我不仅不惜花费了好几页纸去记录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更是从作者的前后文,字里行间去找线索,推测人物的年代,好去对应脑海里存在的历史印象,并基于这些,进而得到一幅比较完整的人物关系网。

在大致描绘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之后,我看着手边的那几页被我画得有些凌乱不清的纸,那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口里一直念叨:好大一张网,好大一张网,先生太厉害了。但惊叹没持续太久那种精气神就黯下去了,依然记得卷首的序言部分,杨绛先生这样讲:

“小说里的机构和地名纯属虚构,人物和情节却继续捏塑。我掇拾了惯见的嘴脸,皮毛,爪牙,须发,以至尾巴,但绝不擅用“只此一家,严防顶替”的货色,特此郑重声明。”

人物和情节却据实捏塑。

心在抽搐,要怎样的洞见,才能将所知悉的一切准确得呈现给读者,给听故事的人呢?讲述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封存的记忆打开的过程,这一路,先生又经历了几次锥心泣血?难以想象,那悲伤,犹如黑洞,要将我吞噬。

平静了心理之后,越发想要知悉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这复杂的人物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结呢?

作者用超过了三分之一的笔墨,来呈现生动的每个人,这铺垫,可谓草蛇灰线,绵延千里。

其实,这大于三分之一的笔墨,读起来并不轻松,前面提到过,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样的角色,但无论怎样扮演,他始终是他自己。与此同时,虽然作者是说故事的人,但为了增强读者的身临其境之感,于绘声绘色之中,引导读者带入角色,并在各个角色中实现无缝隙跳转,对于说故事的人,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考验。

先生毕竟是先生,在我尚不能察觉之时,已带我领略了各个人物的风采,于是那些人物,跳跃着呈现在我的眼前。他们有的依然存着少女的天真烂漫;有的是“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样子,灵巧如蛇,聪慧如鸽子,游刃有余得应对着周遭;有的则一直扮演着家庭妇女的角色,

但并不小家子气,深明大义,颇识大体;有的忠厚老实,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做什么都主动搭把手;有的似是刚从男孩蜕变成男人,终于有了对爱情的热烈的感觉,有了对心上人深入骨髓的思念;有的则自始至终都没能走到大格局的世界里去,工于算计,自私自利,没有同理心,基本没人喜欢,连个听他讲体己话,听他唠嗑把酒言欢的人也没有,想想也真是可怜。

描绘完这些,故事进入尾声,切题的那部分--思想改造部分,终于来到读者面前。但在某一瞬间,我有种恍惚的感觉。故事要讲的是“洗澡”,作者却以四分之三的笔墨描绘“洗澡”之前的种种,是否有头重脚轻之嫌?但再转念一想,忠于自己的阅读体验,也确实没觉得这样的布局有任何不妥,似乎这样的安排是最合理的,像是建造金字塔,底基够厚重够稳,才能更好地去建设塔尖。再也许我的阅历还不能很好得诠释作者这样布局为哪般,但是我相信这是基于作者的考量做出的最好的安排,只是我暂时不理解,作者暂时不得到理解。作者与读者,必然有心灵相通的一天,对此,我深信不疑。

所谓“洗澡”,是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具体来讲是“三反”,俗称“脱裤子”,“割尾巴”,换西洋人的说法,谓之“洗脑筋”。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这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都有自身的劣根性,每个人都要认真地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除了要反思之外,要敢于揭自己的短,将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接受众人的监督,并在公众场合接受质询。

从来都觉得反思自身,接受他人的批评并虚心改正是提高个人修为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适度,否则恶意批判自己,听信自身莫须有的罪名,只会扔自己自信心大失,尊严散尽,颜面大扫。

知识分子是有尊严的,是有骨气的,腰杆从来都是挺直的。前有五柳先生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当时的知识分子也一样。

这些鱼龙混杂的知识分子,如同走进了有隔间的公共盥洗室,大家都在用力搓洗身体上的污垢,脚边污水横流,却难觅污染的来源。每个人都在荫蔽之后,没有完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每个人都战战兢兢,那些身体上搓不出泥垢的人或者只能搓出少量泥垢的人是这样,那些能够搓出一条污染的溪流的人更是不必多说。每个人都想掩饰自己,无论是哪一类人,都害怕自己被殃及。

于是,人性的黑暗面被大大激发,每个人都想着明哲保身,拼尽全力掩饰自己,除却深刻认真的自我反思之外,还绞尽脑汁抹黑自己,想要取悦那些审判官希求他们放自己一马。

有一个词叫做事与愿违,事态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们中的一些人做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傻事,倒头来坑苦了自己。他们犹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念叨着千万别出事,但大祸临头。他们有的人,凭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察言观色的本事和见风使舵的性格,还算平稳地度过了这一关,只是事情不那么顺利,自己尊严不存,威严不再。好在,结果不算太坏。有的人坚持自我,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或者说即使自我批评有些夸张,但恪守自己做人的底线,坚决捍卫自己身为知识分子的尊严,过程虽煎熬,但心底敞亮,没有昧着良心侮辱自己,心里踏实得多,也赢得了尊重。

也不知这样的一次洗澡,身体的污垢到底洗干净没,但显然,有的人肮脏至极,有的人干净无比。希望有些人裹紧衣裳不让不雅被他人瞧见,而另外一些人,继续堂堂正正下去吧。

希望每个人都能肆无忌惮得走在阳光下,全身心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昼里奔跑不惧撞人,夜里疾行不怕撞鬼。

请每一个人都堂堂正正下去。警醒世人,警醒自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洗澡》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洗澡  洗澡词条  《洗澡》读后感词条  
笔记

 《青铜葵花》读后感

曹文轩的著作《青铜葵花》是大家都熟知的小说,属于著名的儿童文学读物,我非常喜欢,希望大家能够阅读体会。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哑巴青铜用自己的努力帮助葵花上学读书的故事...(展开)

笔记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鲁宾逊漂流记读书笔记摘抄好句1、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2、我这个不孝之子,...(展开)

笔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海伦·凯勒的美国女作家。她于1880年6月27日降生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她刚满周岁时便会走路了,她在生病之前住的房子面积不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