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一、缘起记事

这套《资治通鉴》是我于2010年购于北京。为中华书局《资治通鉴》点校本二十册套装,1956年6月第一版,2009年4月北京第12次印刷。

这套书应该是2010年,我搬到新办公室时购入,当时作为大部头放在新办公室。记得当时书柜中间靠上一层是《资治通鉴》,中间靠下一层是《德川家康》。但购得时并没有开始阅读,只是作为充门面装样子闲置在书架上,一放就是八年时间。

在今年年初开始重新读史书后,依次已通读完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中国通史》和傅乐成《中国通史》等通史著述以及《史记》的第一册。按照本来的书单计划是看近十部左右的通史,再开始看断代史。也是兜兜转转转了一圈,发现自己真正要读的却正是书架上闲置了八年的这套《资治通鉴》。故当展卷读到韩非子“生于微而成于著”易曰“履霜坚冰至”时,忍不住感慨真真是这样!

从今年2018年3月7日开始展卷《资治通鉴》第一册,到六月底左右已经看完了第六册。这时候因为中途过于艰涩,决定跳过了第七册至第十一册的魏晋南北朝部分,继续从第十二册隋文帝开皇年间读起。到现在八月中旬已经看到了,第十四册唐高宗永徽年间。《资治通鉴》全文约三百万字,再加上脚注,于我而言也是篇幅浩瀚。阅读近半做一个中场笔记,也算是对自己近半年来阅读的一个记录。

以下读书笔记都是阅读时随性有感记录,零散杂乱的记在手机或朋友圈里,今日梳录整理以备后来查阅,记载的疏漏谬误之处定然不少,还望阅者海涵。

二、读史感想

经常有人会问我,时隔这么多年,为什么会突然开始看史书。一是步入不惑之年,自然而然的开始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反思;二是前段时间,系统的学习了文艺座谈会讲话和文代会讲话的原文,领导人在讲话中引经据典鞭辟入理,让我读后很受启发、很受震撼,深感不能不学习,不能不思考。

世界之有人类,准确的年代不可知,有说法认为已有700万年左右。而历史确切的纪年,只有两千余年。正像人活了一百岁,只记得一年不到的事情。而往往现在的人,这一年的事情也一无所知,却认定自己明天就能功成名就,很可笑对么?看到他人可笑之处,自然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好在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不可怕,对世界运转规则的无所知却更可怕。

吕思勉说:任何一事一物,要询问它的起源,我们现在不知所对的很多。其所能对答的,又十有八九靠不住。然则我们安能本于既往,以说明现在呢?这正是我们所以愚昧的原因,而史学之所求,亦即在此。史学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实,(二)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当下社会,(四)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

为什么共和国的两位领袖都会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因为历史是过去无数个世代里,对曾活着的人的记录。任何人的经历都不能重来哪怕一遍,但历史可以重读无数遍,直至从中发现最本质的道理,那种被活下来的人称为历史规律的东西!

陈王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江河也为之颤抖吧?霸王破釜沉舟,拥虞姬于怀而灭秦。日月也为之黯淡吧?历史焦距拉长,却只是一瞬如那熄灭灯火的一闪。在他们辉煌的一闪之时,一个角落一个身影迎风斩蛇,大丈夫当如是也!两朝、四百年、二十九帝。

新时代的车轮一旦启动,当下的主宰怎知不是那过渡的一闪光?不拘一格如信长,势如雷霆如秀吉,不动如山如家康公。哪有什么能驾驭历史洪流的“天下人”?只有少数顺应洪流而活下来的人,这个道理看来真是中外皆同啊!当张良三番五次,拾履黄石公受《太公兵法》,当武田信玄得到《孙子兵法》而大喜,将风林火山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他们可也是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只有循环。他一定是看了通鉴才这么说的。

历史也许是一个世界的轴,是时间和空间的XY轴。时间是X,空间是Y。当XY都趋向无穷大的时候,你所经历的事物就很快的消失了。很可惜,我们人类能用文字看到的模糊记载,这个轴不过只有两千年而已。但依然,你能看到史书中的某个点,有可能它会闪亮一下,像灭了灯或燃尽的火。就这么一下,在社会学上是奇观,在天文学上是星体,在佛学上是尘埃。它那寂灭的闪亮,叫做空。

三、记录的那一闪

1.最近老看到“砥砺前行”,不知其所以然。字典写什么磨刀石什么鬼?图样图森破!《史记》说帝颛顼,“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集解:“砥,平也。四远皆平而来服属。”索隐又说:“据《大戴礼》作‘砥砺’也。”磨不是目的,四远皆平才是目的。“少昊以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

2.看到史记说龙姓起源,有一只著名的龙姓氏起源为“纳言龙”。名为“龍”的贤人,在尧帝时就被举用了,但是并没有确定分管工作。到了舜帝,舜说担心歪理谣言扰乱民心“谗说殄伪,振惊朕众”,你就担任“纳言”的官职吧。这个“谗说殄伪”,《集解》郑玄解释是,“所谓色取仁而行违”,所谓的两面人。《正义》孔安国云,“纳言,喉舌之官也。听下言而纳于上,受上言而宣于下,必信也。”纳言龙也是中华宣传工作的起源了。

3.刘邦入咸阳,同样也是欲抢些金银财宝女人罢了。但萧何为他占领了秦丞相府图书馆,从此天下关卡、户口多少、强弱之地的大数据就尽归沛公。然后有樊哙能劝,有张良能进,让他乖乖的听话。钱和女人,都要等等,而沛公能听劝而还军霸上。所以作为枭雄,私欲旺盛不可怕,但一是要善用人,二是要能听劝。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存活率。劝了以后呢?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刘邦约法三章。所以刘邦这个人也有他自己的特点,除了会用人、能听劝,还能给自己加戏。只要你把道理说通了,我不但能按你的剧本来,还会演得更好惟妙惟肖,为汉高祖鼓掌!

4.汉文帝时行德政四海宾服天下归心。一日文帝游霸陵时突发奇想,要乘车冲下陡坡,飙把越野,玩个漂移,被中郎将袁盎过来抓着马辔制止。皇帝说,啊,将军你还怕啊?将军说,臣听说有钱人家的小孩子都不坐在堂边,怕不小心摔着。况是皇帝呢?今天您乘六匹马的车冲下坡?要是马惊了呢?要是车翻了呢?您就算自己无所谓,为高祖皇帝考虑过吗?为太后考虑过吗?皇帝说,这个车我不飙了。大王也经常对人说,家大业大,何须涉险?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5.周纡是一个比较残暴的能吏,当时他升任洛阳令。上任就打听望族的名单,官吏列举民间的豪强来回答。周纡厉声大骂说道:“我本是问像马氏、窦氏(皆为太后母家外戚权贵)等贵戚人家,谁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是哪个?”于是手下官吏瞧着他的脸色旨意行事,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当时的权贵都怕他,连走路都要弓身小步。

通鉴上说,窦氏显贵得势时,只要有一丁点儿私怨的都统统被杀。周纡认为自己不可能保全性命,就关了柴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

东汉的洛阳令,针对大将军大司马什么的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啊,那么针锋相对还能幸存!九年以后外戚果然就被团灭了啊。所以西汉的司隶校尉,东汉的洛阳令什么的一动,就是一场血雨腥风了。这些观察到了,也算是君子察微了。

6.汉献帝兴平二年,孙策以怀义校尉起兵,年不满二十,兵不足两千,终取江东。晋武帝太康元年,吴后主以荆、杨、交、广四州,四十三郡,五十二万户,二十三万兵而降,三国一统于晋。有人将兵两千能成霸业,有人御数十万劲旅却为羔羊。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是少数人,是少数关键的人。

7.今读通鉴述玄龄曰“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唯恐一物所失,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明达政事曰能、辅以文学曰才、夙夜尽心曰勤、唯恐一物所失曰谨、用法宽平曰公、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曰贤、不以求备取人曰宽、不以己长格物曰厚、最后说恐惧若无所容曰忠。叹为观止。

8.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太宗徙诸王,重新分封了十七个王。其中有十个皇弟和七个皇子。并将一些实力派的诸王,派往各地担任都督。诸王离京赴任的时,太宗流泪哽咽不止,“兄弟之情,哪有不愿意经常共处的。但是因为要以天下为重,不得不分封诸地,孩子还会再有,但是兄弟可不会再有了。”后学天台胡三省注中说,太宗流泪,哽咽不止,是不是想起了建成、元吉的事情啊。那是在十年以前,高祖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那一年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他的哥哥太子建成,他的部将尉迟敬德也杀死了他的弟弟李元吉。同日,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分别被尽诛。这十二个人头落地的皇子皇孙当时也都是封了王的。

9.读通鉴至李世勣薨,李一代名将能谋善断战无不胜,破突厥破薛延陀破高丽。他临战选派将领,一定选相貌丰满的人,人问原因,他就说命薄的人怎能成就功名?世事自古如此。

历史的洪流之中,新旧时代交替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会是哪一页?是即将翻过的那一页。通鉴说君子察微,是从细微的起因而觉察昭昭之果。人处世欲聪明,何也?聪以知远,明以察微。所以虑远察微,就是聪明的处世之道。希望幸存者都能从中吸取教训,听人劝聪明的处世吧。

记录九个历史上一闪而现的小故事,作为读史笔记的开始。最后还是那道思考题:一滴水如何能够知道洪流的方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笔记

 《笠翁对韵》读后感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