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如何评价介子推被烧死,也不出山辅佐晋文公的事情?

我们有很多传统节日的由来,是和一些历史人物有关的,比如端午的屈原,清明节的介子推等。其实纪念介子推的最开始并不是清明节,而是寒食节,但是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清明收取的寒食节的习俗,就只剩下清明节了。而之所以纪念介子推,是因为他虽然割下自己的肉给晋文公吃,但是却不愿出山辅佐晋文公,宁肯被烧死。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是谁?满眼蓬蒿共一丘”。(黄庭坚.清明)

介子推就是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山入仕。那是他的气节,士大夫精神,既然跟母亲说好隐居,那就言出必行。介子推随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最困苦的时候割股啖君,把腿上肉割了熬成菜汤给重耳喝。这些都是重耳自觉自愿悄悄做的,从不把这件事做为邀功的筹码,并且也不齿于此。

狐偃咎犯是重耳的亲舅舅,是随重耳出亡的五士之一,第一谋士(最大的功劳是重耳在齐国时,贪恋温柔富贵乡,咎犯灌醉他后,装到车上拉起就走,当时重耳深恨之,气的要杀了他),重耳归国即位时,秦国送重耳一行至黄河边,这时咎犯死活不走了,他说,我跟随君主周旋于天下,肯定犯了不少过错,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是君王您,我还是现在就走吧,免得将来您哪天想起来了,秋后算帐,岂不遭殃。重耳当时把身上的玉璧投河起誓: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

当时,介子推就与他们乘同一条船,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他说重耳即位是上天的眷顾,而咎犯却认为是他的功劳,并以此向君主要价,我都替你害臊,不愿意与你一起。就自己渡河隐居起来。

咎犯是重耳亲舅舅尚且如此,难怪介子推羞于与他同船。其实咎犯也确实劳苦功高,他这样做也不完全是要市于君。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现在提条件,先小人后君子,其实没什么错!但介子推就是不齿于他。

重耳即位就是晋文公,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就是说晋文公并不是有意不封介子推,而是封赏之时,他隐藏起来了,周王室有难,晋文公忙于勤王没来得及封赏他!

晋文公未赏介子推爵禄,介子推也不提,他认为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就剩重耳了,天不绝晋,重耳为主,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不是几个人的功劳,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与母亲商量归隐,至死不再见君王。

介子推的心里,爱国是第一位的,天不绝晋就是天开眼,重耳为君就是上天的意思,富贵爵禄于他而言是身外之物,况且已出言不食君禄,就要言而有信!

介子推的从人认为不公,悬书宫门:“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见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派入找他,知他藏在绵山中,文公以绵山封之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介子  介子词条  辅佐  辅佐词条  烧死  烧死词条  出山  出山词条  事情  事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