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良渚玉器亮相故宫,有哪些玉器展出?

良渚遗址前段时将刚刚申遗成功,很多人也能发现,最近的很多新闻里,良渚的新闻常常能进入热门话题,人们对于良渚文化的兴趣也是越来越高。而近日,良渚玉器在故宫亮相,这个距离我们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的文化当中,究竟会有哪些精美的玉器呢?这一次的展出当中又会有什么样的展品,一起来看看吧。

由“琮王”“钺王”领衔,汇集了全国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良渚玉器,首次大规模亮相故宫博物院武英殿,拉开了“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的大幕。据悉,这是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第一个规模空前的良渚玉器主题大展。

此次展览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引子”“神王之国”“文明传承”“结语”四个部分,完整、系统地反映良渚文明的早期国家特征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诠释良渚文明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的重要贡献和独特作用。已故考古界泰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认为,良渚遗址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见证。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良渚文化玉器以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丰,雕琢之精,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文化的巅峰。

良渚“琮王”“钺王”同场展出,是展览中最大的亮点。“‘琮王’,体量大,重量重,是迄今为止雕琢最精美、品质最佳的玉琮,彰显着良渚国王至尊的威仪和通天的权力。”此次策展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告诉记者。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这只出土于良渚反山十二号墓的玉琮,高8.9厘米、上射径17.1厘米-17.6厘米、下射径16.5厘米-17.5厘米,内圆外方、中部贯穿,四角刻有神人兽面纹。

高蒙河介绍说,“玉琮”首创于良渚文化,为高等级贵族所有。在良渚文化时期,“玉琮”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礼器,蕴含着良渚先民的宇宙观念和精神信仰。同样出土于反山十二号墓的玉钺,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兽面纹和鸟纹的玉钺,通长17.9厘米,上端宽14.4厘米,刃部宽16.8厘米、最厚0.9厘米,堪称“钺王”。这种豪华型玉钺是王的权杖,象征着权力与威严,柄嵌玉髹漆,上下端装配玉瑁和玉镦。玉瑁造型取自于神徽的冠帽,体现了王权神授。

此次展览展品体现了良渚文化丰富的玉器形制,包括玉璧、玉权杖、玉冠、玉璜、玉镯等。受良渚文化遗产影响的后世玉器,也同场展出。高蒙河说:“良渚国王和权贵通过一整套标识身份的成组玉礼器及其背后的礼仪制度,达到对神权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王权、军权和财权的垄断。良渚文化所创造的玉礼器系统以及君权神授的统治理念,也被后世的中华文明吸收与发展。”

展览同时,武英殿东、西配殿展出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申遗历程。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良渚文化,良渚博物院同步出版“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图录。展览将持续到10月20日。展览不单独收费,观众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入院后免费参观。

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16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展览汇集了良渚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等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包括迄今为止雕琢最精美、品质最佳、体量最大的玉琮,以及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兽面纹和鸟纹的玉钺。这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良渚玉器的首次隆重亮相。

本次展览的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到明清时期,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引子”“神王之国”“文明传承”“结语”四个部分,完整、系统地反映良渚文明的早期国家特征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诠释良渚文明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的重要贡献和独特作用。同时,故宫还展出了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申遗历程,让观众走近五千年前的中国早期文明,了解当下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良渚文化玉器因为数量之多,品类之丰,雕琢之精,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文化的巅峰。良渚国王和权贵通过一整套标识身份的成组玉礼器及其背后的礼仪制度,达到对神权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王权、军权和财权的垄断,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良渚文化大墓,集中体现了王者的高贵以及男女贵族的分工,良渚文化所创造的玉礼器系统以及君权神授的统治理念,也被后世的中华文明吸收与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良渚  良渚词条  玉器  玉器词条  故宫  故宫词条  展出  展出词条  亮相  亮相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