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一、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1、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 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

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

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 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 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4、评论严重不当?

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名誉权是捏造不存在的实施,对被侵害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具体包括被侵害人的外在社会评价降低。要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面子的国家,如果名誉权受到侵害对当事人而言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可能找不到工作等恶劣的影响。

延伸阅读: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哪些?

侵害名誉权赔偿多少钱,侵犯名誉权怎么赔偿

侵犯名誉权责任承担是怎样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名誉权  名誉权词条  侵犯  侵犯词条  他人  他人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行为  行为词条  
名誉毁谤

 微博网络造谣定罪标准?

一、微博网络造谣定罪标准?网络造谣可能会触犯《刑法》中的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