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后果是怎样的

大家都知道,公民的名誉权是不可以侵犯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却经常发生,那么大家知道一般情况下侵犯名誉权的行为都有哪些吗?下面,律图小编来跟大家聊聊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以及侵权人应承担的责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1、侮辱行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

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

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二、侵犯名誉权要承担什么责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名誉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并且赔偿损失,要是侵权人依然不停止侵权行为,我们最好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是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不妨来电咨询律图网站的专业律师获得解答。

延伸阅读:

侵犯名誉权赔偿标准,怎么对侵犯名誉权进行赔偿?

侵犯名誉权的证据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名誉权  名誉权词条  侵犯  侵犯词条  后果  后果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行为  行为词条  
名誉毁谤

 诬陷诽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活当中,当我们提到诬陷和诽谤的时候,肯定诬陷诽谤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对他人的精神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是实际上诬陷诽谤是属于两种罪名的。关于诬...(展开)

名誉毁谤

 侮辱罪立案标准

侮辱罪主要是行为人采用暴力、语言侮辱等手段来侵犯他人的尊严和名誉的一种罪名,在我国人格尊严和名誉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宪法》中也有规定:人民的尊严不能收到侵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