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杂谈(分页) 总计(1526)篇    

杂谈

 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趋势

如果要盘点2010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个热词恐怕无法回避,那就是“融合”。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正日益呈现出四方面的“融合”趋势。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日...(展开)

杂谈

 西藏非遗项目文脉延续有传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脉的延续和传承,而文脉的延续和传承则更多体现在对代表性传承人和传习活动的保护。西藏自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展开)

杂谈

 2010文化遗产热点回顾:曹操墓...

新增5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京剧、中医针灸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展开)

杂谈

 端午习俗的流传与变迁

端午节何时成为一个民族节日,在学界一向是个见仁见智、没有确证因而没有结论的问题。正如有学者说的:“把端午起源断为始于汉代,固嫌太晚,臆断为始于战国时代,也是无根...(展开)

杂谈

 通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通渭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一批珍贵、濒危、有价值的遗产进行抢救、整理,积极申报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达8大类...(展开)

杂谈

 开平碉楼:困境中的世界遗产

3年前,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让几千万广东人欢欣鼓舞:广东终于也有“世遗”了。但谁也没料到,3年后,碉楼的保护竟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如今碉楼保...(展开)

杂谈

 非遗保护即将迈入法制化轨道

12月20日和2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二次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由文化部政策法规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举办的“全国非物质...(展开)

杂谈

 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认知度不高

本报记者刘修兵由国家文物局委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进行的《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报告》日前正式公布。报告显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有所提...(展开)

杂谈

 元中都博物馆开馆

本报讯日前,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的元中都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我国第一个蒙元历史专题性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单一朝代为主题的博物馆。当日,蒙元文化、蒙汉文化、草原文...(展开)

杂谈

 2010,文化遗产保护的那些事儿

志愿者队伍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在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文保志愿者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过多年培育,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在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展开)

杂谈

 辛亥革命的五个岔路口

所谓历史,就是人的轨迹。人的路,经常有岔路口,历史也是。在以往的历史学家眼里,凡一件大事发生了,必定是必然的。他们的使命,就是找出为何必然的理由。但是实际上,历...(展开)

杂谈

 拱手出让的“领事裁判权”

一当我们清算起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来自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时,通常情况下除了割地、赔款诸项之外,屡被提及的还有一条就是著名的“领事裁判权”制度。在提到该项制度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