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感性指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能体会到任何事物情感的变化。感性的人,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更遵从自己的意识,也就是习惯于从心所想出发,不会更多的考虑客观条件,若是以主观看法为主导即会变成唯心主义和宗教。

感性人的优点:感情丰富、有人情味、心软善良、情感细腻、感受力强、艺术天赋高、浪漫、具有感染力。

感性的人缺点: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观、情绪化。

引证解释

[perceptual] 感官知觉。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

难道理智会屈服于单纯的感性吗?

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

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和印象。 毛泽东 《实践论》:“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 赵树理 《写作前后》:“ 中国民间文艺传统的写法究竟有那些特点呢?我对这方面也只是凭感性吸收的。”

基本含义

首先是作为理性对立而被理解,“感性”于“理性”对照,即成了“不理性”,感情用事,多愁善感。大家对“理性”的理解,即便是不准确,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偏差,对于“感性”的理解可就千差万别了。认为感性就是不理性,感情用事,这就是对“感性”最大的偏见和误解了。“感性”一词的感情色彩,并不是非常消极的一个贬义词。

每个人对于感性的都由于自己的理解体会和具体语境中的把握而有所不同,大致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冷漠和内敛相对,感性的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情绪外显、喜怒无常。第二,感性的人易感,它是情商的表现,有很强的移情通感能力,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表露出那种情绪,可以让交流更加的融洽通畅。最后,感性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处事对人法则,是对功利的理性原则的反动,可以树立亲和型的另类权威。

这些是普遍意义上的感性和理性,与之相对的一个特殊意义上的感性和理性是哲学认识论之中的感性和理性,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感性是指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叫做感性,也就是说:

一、从它的产生来源来讲,我们的感性并不是完全脱离了客体的,它首先是建立于对象(主)刺激(谓语)我们主体的感官(宾语)之上的。

二、从它的过程来讲,它给我们主体提供了一个刺激(在你的意识之中产生了投射),而这个刺激以及刺激产生的过程,和我们之后以这个刺激为目的而进行的对这个客体的一系列(感受、观察、思考、想象)研究,都是一种直观的知识。引出直观的概念即

一种知识不论以何种方式和通过什么手段与对象发生关系,它借以和对象发生直接关系、并且一切思维作为手段以之为目的的,还是直观(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概念)

所以直观建立在感性之上。

三、从它的引发的结果来讲,它给我们提供了直观,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且只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出直观;但这些直观通过知性而被思维,而从知性产生出概念。

所以,如果要认识某个东西,不仅仅是要有主体,也要有客体,还要有谓语(感官的一切方式)。

实践应用

一、感性是一种生活态度

现代社会,理性追求完美的确定的东西;而当今的风险的社会,要在机遇面前随遇而安。我们的理性不够完善,我们的信息也不够完全,我们的时间也很有限,我们理性各式各样,这让我们如何足够理性。过分的理性会让人瞻前顾后,焦虑不决,这时可以求助于信念,才能不后悔。

二、感性的人富有同情心,语言有感染力,工作有激情,生活有热情,对情感的独特和坚持

感性交流,以情动人,不必以理咄人。积极理性的生活是现代意义的幸福,感性而为是"道"的幸福。道”是一种境界,直觉的智慧,率性的自然,“率性而为不逾规”,否则你会后悔的。处事上遇小事可感性,遇大事必须审慎,否则就不够成熟。

三、感性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是不能完全靠理性的。活得感性一点,即是随性一点,生活会轻松一些。

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首先,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其次,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 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再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 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 1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其一, 积极投身于实践, 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其二, 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 要采用分析和综合、 抽象和概括、 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 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

( 2 )要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 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唯理论和经验论全部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们各持一个方面, 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也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夸大书本知识、 理性认识的作用, 轻视感性经验, 一切从本本出发, 犯了类似于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感性经验, 轻视科学理论, 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 犯了类似于经验论的错误。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1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并没有结束认识, 理性认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因为:其一, 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改造世界。第一次飞跃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 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其二, 第一次飞跃并不能保证理性认识的正确性, 理性认识是否正确, 只能依靠实践的检验。在第二次飞跃中, 理性认识可以得到检验, 得到修正、 补充和发展。

( 2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其一, 必须从实际出发, 做到普遍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理论必须服从实践。

其二, 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 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其三, 理论应当被群众掌握。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 才能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使实践获得成功。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 包括理性直观、 理性思维等, 这是主导因素;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则包括两类:一类是情感、 意志, 包括欲望、 动机、 信仰、 习惯、 本能等, 一类是认识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 如幻想、 想像、 直觉、 灵感等。在认识过程中,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作用、 相互补充的, 共同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非理性因素应当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 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 发挥其积极作用, 抑制其消极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 1 )认识的全过程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 2 )认识的不断反复

认识之所以要不断反复:其一, 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客观事物作为系统也是多方面、 多层次的。客观事物存在着一个产生、 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其本质和规律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所有这些, 使得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其二, 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人类的认识只有在不断打破限制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得到发展。这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其三, 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要受到主体本身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人的实践范围、 知识水平、 认识能力、 实践能力、 立场、 观点、 方法以及生理素质。所有这些, 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 3 )认识的无限发展

依整个认识过程而言, 认识的反复具有无限性。这种无限性不是简单的圆圈式的循环, 而是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

( 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实践是千百万群众的实践, 二者具有一致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①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表明认识与实践是不断分离又不断重合的过程, 而每一次循环, 都使认识上升到高一级的层次。由于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认识经常与实践发生矛盾, 这就要求认识与实践必须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 理论要同一定时期、 地点、 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 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 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 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 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落后于实践。

③割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会导致“左”的或右的错误。

④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理论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 实践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实践要不断地创新, 理论也要不断地创新。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实践论 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