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昭”是褒义的谥号,历史上谥做昭帝的一般都有好名声,像汉昭帝汉昭烈帝北齐孝昭帝(北齐最难得的一位皇帝,可惜只在位两年而死),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位时间很短,最能说明的还有明昭帝(明仁宗),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皇帝谥号

谥法曰:“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谥号为昭的皇帝一般都在某方面有好名声,但在位时间不长或者去世时非常年轻。

历代昭帝

汉昭帝

西汉孝昭皇帝刘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幼名刘弗陵,西汉第八位皇帝(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在位),汉武帝幼子,母亲钩弋夫人,谥号 孝昭皇帝。

太始三年,刘弗陵出生。据说他在母亲腹中14个月才出生,和上古尧帝一样,武帝大悦,称其所生之门为尧母门。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等人因受苏文、江充、韩说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败后自杀。之后的四年里武帝一直没有立储。

武帝一生有6个儿子,其中次子齐怀王刘闳早逝,巫蛊之祸后,尚有四子可以继承皇位。燕王刘旦在刘据死后上书自请入京,希望立为太子,武帝大怒,削其三县。广陵王刘胥为人骄奢,好倡乐逸游。昌邑王刘髆是李夫人之子,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曾策划谋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正月,即汉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刘髆去世。

刘据去世的时候,刘弗陵虚岁四岁,在武帝未立储的几年里,这个年幼的少子,逐渐“壮大多知”,让武帝联想起自己少年之时。也许只有此子值得期待,但终因其年幼,犹豫未决。

后元二年(前87年)春,武帝在弥留之际立八岁的刘弗陵为太子,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四天后武帝驾崩,霍光等人于同月奉刘弗陵继位,第2年改年号为“始元”。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刘弗陵后来改名刘弗,是为汉昭帝。帝位的确定,不等于争夺帝位的斗争的结束。相反,更引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霍光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之后,将意图政变谋反的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等人正法族灭,燕王刘旦、盖长公主等人也自杀身亡。十四岁的昭帝察众臣忠诈善恶,坚定地站在霍光一边,其在位十三年间,始终委任霍光,不疑其忠心,在这一点上,“周成王有惭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霍光在上官桀等人谋反案结束后,威震海内。昭帝加冠成年,继续委任霍光执掌朝政,霍光一家“党亲连体”,手掌汉帝国大权达到顶峰。“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邻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在首辅大臣霍光的主持下,武帝晚年重新施行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始终坚定不移的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昭帝朝的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使汉朝出现了中兴稳定的局面。班固赞:“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癸未,身体一向不好的昭帝于未央宫病死,享年仅21岁,在位13年。六月壬申,葬于今天西安市的平陵,谥号孝昭皇帝。

昭帝无子,其侄昌邑王刘贺被立为嗣,27天后被霍光废掉,拥立武帝曾孙、刘据之孙刘病已(刘询)即位,史称汉宣帝。宣帝在位25年,庙号中宗,是一位中兴之主,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大汉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昭宣中兴”。

汉昭烈帝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 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东汉末年,汉室宗亲刘备募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数有战功,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县令、平原相。曹操攻打陶谦,欲夺取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挺身而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后,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得到徐州。后徐州又被吕布夺去,刘备依附曹操,与曹操共擒吕布于下邳。后曹操表奏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豫州牧,然而刘备志不在小,乘机逃脱曹操的控制,斩杀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占领徐州。但是,曹操亲自率大军前来攻打,刘备大败,势力集团被打散,关羽被擒,刘备依附袁绍。

后刘备又退至新野依附刘表,荆州人才多归附刘备,曹操大将夏侯惇、于禁等率大军来攻,刘备(不是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击败曹军。后来又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忠心辅助。曹操南征荆州,又败刘备于当阳长坂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又南收荆州四郡,并向东吴借得南郡,拥有了荆州五郡之地。后刘备又吞并刘璋所统辖的益州的大部分地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汉中之战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又迫使曹操退军,完全占据了曹操的汉中,进位为汉中王,至此,刘备事业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然而,汉中占领不久,镇守荆州关羽孤军北伐,被魏吴两国夹击,最后关羽丢失荆州、被吴军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刘备的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为魏后,于成都称帝,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重新建立汉朝,继续东汉大统,改元章武元年。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意图夺回荆州,但于章武二年(222年)夏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最终撤退到白帝城。

刘备于章武三年(223年)四月逝世,谥号为昭烈帝

北齐孝昭帝

北齐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在位560年-561年),字延安,北齐第三任皇帝。他是东魏权臣高欢第六子,文宣帝同母弟。美姿貌,有气度。

高演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情的细节;天保朝起开始参预朝政,政治经验逐渐成熟丰富,眼见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大臣趋炎附势,惟高演满脸忧愁,不时直谏。其兄文宣帝临终时,表示必要时皇位可以相让,唯不可伤害高殷。废帝即位,独揽朝政。560年,高演发动政变,废高殷为济南王。高演登上皇帝宝座,改元 皇建,时年二十六岁。

高演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兼盛,‘帝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帝关心民生,轻徭薄赋,并下诏分遣大使巡省四方,观察风俗,问人疾苦,考求得失。并亲征亲戎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奔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在北齐六帝之中,只有孝昭帝称得上是德才兼备,可惜他在位时间不长,即位翌年,高演便因坠马事故重伤而死,在位仅两年,终年仅27岁。

高殷被废的时候,娄昭君命儿子高演发誓决不伤害孙子高殷性命,但最终高演还是虑有后患,于次年将高殷秘密杀害。不久高演即出了意外,传说是文宣帝的厉鬼复仇。娄昭君亦对此深感悲愤,不肯原谅高演。为了保住儿子高百年,临终时候高演宣布废掉年幼的太子,传位于弟弟长广王高湛。他的谥号为 孝昭皇帝,庙号肃宗。

明昭帝

明昭帝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洪武二十八年(1395)立为燕王世子。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成祖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成祖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此后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因此成祖将他留在后方,这样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朱高煦与成祖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与危难之际,成祖也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成祖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但是最终成祖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成祖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次子朱高煦并没有这样屈服,他迟迟不肯就藩,留在京城伺机行动,他先是进谗言使得立储的第一功臣解缙遭到贬黜,几年之后惨遭杀害,然后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好在杨士奇徐皇后说服了朱棣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就藩乐安。高煦与高炽之争才算暂时告一段落。谁知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皇三子朱高燧在成祖得病期间曾密谋杀死成祖,然后矫诏即位,幸得有人告密,一场灾难才没有降临,事后,由于朱高炽为朱高燧求情,成祖总算没有再追究。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十八日,65岁的永乐皇帝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成祖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朱高炽即位后,改年号洪熙,开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其次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史称三杨)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仁宗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仁宗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朱高炽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仅谭妃一人。张皇后非常贤惠,与朱高炽相敬相爱;谭妃也是一位贤内助。在朱高炽死后自缢殉节,被谥为昭容恭禧顺妃。

朱高炽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死后被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对于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炽一代仁君的称号当之无愧。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谥号 汉昭帝 汉昭烈帝 北齐孝昭帝 明仁宗 谥法 孝昭皇帝 钩弋夫人 征和 齐怀王 刘闳 广陵王 刘胥 刘髆 大司马 御史大夫 桑弘羊 汉昭帝 上官安 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