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欺凌是一个汉语词汇,

拼音是 qī líng,

指欺压;凌辱;欺辱。

欺凌行为是指施害者对被害者进行经常性的或者持续一段时间的恶意行为。这种恶意行为包括:肢体,言语或非言语性的伤害。

词目

欺凌

拼音

qī líng

基本解释

[bully and humiliate] 欺压;凌辱;欺辱;欺负(也带有一点羞辱的含义)。

欺凌属员。

引证解释

指欺压凌辱。

孙鲂《柳》诗:“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

林逋《百舌》诗:“欺凌红杏从头宿,讽刺黄鸝趁背飞。”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朕被二贼欺凌久矣!若得诛之,诚为大幸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因卖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舍取清水河边妖女,逃于褒国,此女即褒姒也,蛊惑君心,欺凌嫡母,害得幽王今日身亡国破。”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二回:“那些家人在外招摇撞骗,欺凌属员。”

心理学研究

美国心理学协会将欺凌定义为蓄意并反复作出的挑衅行为,旨在令他人受伤或感到不适,形式包括身体接触、言论羞辱等行为。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教育专家Ian Rivers在关于欺凌的心理学研究中发现,欺凌者往往自我形象低落,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过于敏感,因此通过对其眼中的“弱势者”进行欺凌,让自我感觉良好。

Rivers在2010年探访了666名坦承欺凌过他人的12至16岁学生,然后与478名没有参与过欺凌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欺凌行为似乎与相关社群的信念与价值有关,比如在注重体育的学校中,体育表然较差的学生更常成为欺凌对象。很多欺凌者倾向于针对看起来像同志的同学,这与社会仍然普遍歧视同性恋的现况有关。

专注于研究网络欺凌问题的马来亚大学高级讲师Vimala Balakrishnan指出,成年人与儿童都会成为欺凌对象。根据最新研究,约400名17至36岁的受访者中,44%曾在过去6个月遭到网络欺凌,35%承认参与欺凌,43%认为欺凌是“有趣好玩、令人满足”的娱乐方式,情况令人担忧。

美国心理专家Preston Ni强调,沉默只会助长欺凌,重要的是挺身反抗,指出欺凌者的错误,同时在安全位置保护自己。除了主动对抗欺凌,必要时应该寻求专业帮助。(明报)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孙鲂 林逋 大幸 身亡 招摇撞骗 属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