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等。

简介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阙,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词牌释义

【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见【海录碎事】)

〔作法〕 本调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为通常之五言句。此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余无可勉强。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词则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

词牌格律

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正体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句中中平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句中中仄句仄中平韵中平中仄句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别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句仄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仄平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句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换仄韵仄仄平平平仄韵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仄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叶仄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叶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叶仄仄平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韵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平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韵

访乌衣 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仄平平句平仄仄叶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叶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叶平仄平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韵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平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

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兴 倾动庾公楼

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渡银汉 漙玉露 势如流 不妨吟赏 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 助我清才逸气 稳步上瀛洲 

仄平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欲识瀛洲路 雄据六鳌头 

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嫁 香囊犹在 功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淝水桥边衰草 

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 

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花鸟喜相对 宾主眼俱明 

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平生事 千古意 两忘情 醉眠君且去我 扶我者 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 空外浮云苍狗 

平平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

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 莫厌小车行 

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平韵

唯有平安竹 留得伴寒梅 

平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家童开门看 有谁来 客来一笑 清话煮茗更传杯 有酒只愁无客 有客又愁无酒 酒熟且徘徊 

平平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句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明日人间事 天自有安排 

平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名篇赏析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指月宫。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另注: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

(18)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婵娟,指月亮.

翻译

【翻译一】: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翻译二】:

(丙辰年中秋之夜,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首词,并以之怀念弟弟苏辙)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赏析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词上片写望月寄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会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陈亮)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送章德茂出使金国去祝贺万春节(金主生日)所作,通篇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宋朝必胜的信心。

上阕对章德茂以热情赞扬,激励他为国争光: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虽然很久不见南方的军队出师北伐了,可不能说中原的人就没有能征善战的抗金将士了。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面对残暴的敌人,毕竟还是你章德茂敢于勇往直前,独当一面地表现出你气压万夫的英雄本色。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我很高兴地看到你做为南宋的堂堂使节,恰如浩浩荡荡的向东流去的黄河一样忠贞不渝,冲破一切阻力,为国争光。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姑且再向金主朝拜一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要征服他们,会叫他们的使臣来长安的藁街朝拜的。

下阕对一味媚敌称臣,不思进取的南宋统治者进行猛烈抨击,同时又满怀豪情地激发人们的抗金斗志,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广大的中原地区,是唐尧建立的都城,是虞舜开辟的土地,是夏禹分封的神圣疆域。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在这历史悠久的国度里,总该有一个、半个耻于向金人屈辱称臣的人啊!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万里河山竟被金人血腥践踏了,千百年来的爱国志士的英雄豪气在哪里啊?浩大的抗金正气什么时候才能得以伸张?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金国统治者失败的命运何须多问,宋朝必将中兴!伟大的祖国有如一轮光辉灿烂的红日,前途将无限光明。

在这首词中作者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诛灭金人的必胜信心。词人以议论入词,既酣畅淋漓,又形象可感。大义凛然,立意高远,通篇弥漫着充斥天地的浩然正气,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感召力量。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赏析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繁忙的工作也难消除长江对他的魅力。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多次畅游长江。本词便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翻旧时民谣,组成流水对,娓娓叙来。先记写巡视的行踪和心情。这里,“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一种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写来则亲切如见,情意拳拳。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映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毛泽东稍加改动,一反原意,读来亲切自然,意趣横生。十个字,不但生动地交代了诗人自己南巡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踪,而且透露了在日理万机之中的满怀豪情,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里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这是解脱束缚的畅快,是长久渴望的满足,是俯仰自得的轻松,是驾驭风浪的喜悦。陈毅《冬夜杂咏.长江》曰:“有人雄古今,游泳渡长江,云此得宽馀,宇宙莽苍苍。”正是为此词作了脚注。“今日得不偿失宽馀”是上片的感情基调,是对着次游泳的总括。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片的结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因此他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古典诗词的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他不仅能将古人诗词或其他韵文成句入诗词,而且能以散文成句入词。上二句便是毛泽东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之语,乃一字不易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赋予崭新的意义,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总之,孔夫子这两句话的妙用,如此妥贴自然,不着斧凿痕迹,不仅加深了词的意境,而且意味更加隽永,这在古人诗词里也是十分罕见的。

词的下片又回到了眼前的实景,自然展开了长江建设的“宏图”。“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换头三句,以“风”字起,紧接着前片意脉,瞩目两岸景色:将上是风吹千帆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相望,进而转写中国人民在风浪滚滚的大江上,开始了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计划。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以下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飞”和“变”是写实,也是预期。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更立”三句,思绪遥远,神游三峡,一幅壮丽神奇的理想图景在词中展现出。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志.吴书.陆揩传》记吴忘孙皓,要徙都武昌,陆凯上书谏阻,引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原意是表示安土重迁.毛泽东词句是从这首童谣前两句点窜而成,意思是才离开长沙,又来到武昌.只用于说名行踪;且有伟大祖国到处是名城,风物光华也到处可爱的意味。

朗诵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文学作品 古诗文 词牌 《水调歌》 《歌头》 脞说 明皇杂录 迁幸 飞奏 天子 碧鸡漫志 海录碎事 秦余 补衮 雅奏 黄麾 鸾扇 刘词 轰雷掣电 骑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