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汉中市,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留坝县、勉县、佛坪县、略阳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县、洋县2区9县。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被誉为“汉人老家”。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经之地,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自古就被赞誉为“鱼米之乡”,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国”。汉中有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汉中被称为熊猫故里;生存有世界濒危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

汉中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18年4月2日,汉中市入选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2019年2月2日,《西安海关关于变更及增设关区代码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安海关公告2019年第8号)正式增设汉中海关。汉中海关关区代码:9014。关区全称:汉中海关。管辖范围:汉中市和安康市。关区简称:汉中海关。汉中关区代码用于办理汉中海关除货运监管以外的各项海关业务,关区代码自2019年2月1日起正式启用。

历史沿革

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

约120万年前,在汉江沿岸的今梁山镇龙岗寺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龙岗寺遗址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新石器时代已有较为成熟的聚落形成,遗址今保留有一处保存基本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公园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古代

夏代,境内有褒国。《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褒氏……”《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殷卜辞中有“伐缶(褒)与蜀”记载。

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东周前期

今汉中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开明立(公元前666年前后),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 。保应作褒,即殷卜辞中的“缶”,地在汉中褒城。 公元前477年,楚惠王率楚军大败巴军,巴国损失惨重而国力大衰,退出汉水流域。

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秦厉公26年(前451年),秦国进攻南郑,蜀人一时手忙脚乱,人力粮草等补给供应不上,丢失了南郑,秦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蜀人在其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不断集结兵力反攻,最后将南郑艰难夺得。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夺取南郑,《史记》中写道:“伐蜀,取南郑”,但不料,蜀国再次反攻,占据南郑。

商秧变法后的秦国,成为日益强大的军事强国。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吞苴灭蜀,褒汉之地尽归秦。公元前312年,秦攻楚,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西汉初初迁至西城县(今安康市汉滨区境内)。东汉初郡治复还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

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不久即废。

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

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

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汉中属山南西道,道治设于南郑(汉中);天宝元年(724年)设汉中郡、洋川郡、顺政郡;后又改为梁州、洋州(今洋县)、兴州;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避朱砒之乱,车驾幸梁州。改梁州为兴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郑,开中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兴元府地位同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即“峡路”,路治夔州)。熙宁五年(1072年)设利州路(川峡四路之一)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

元代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废陕安道;2年(1913)2月,废府、州、厅制,州及厅改称县。三年(1914)1月,设立汉中道,治设于南郑,领陕南25县:南郑、褒城、沔县、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定远厅改名)、佛坪略阳、宁羌、留坝、凤县、安康、岚皋、石泉、汉阴、宁陕、洵阳、紫阳、平利、镇坪、白河、镇安、商南、山阳。

民国十七年(1928),废汉中道,各县直隶于省,境内有南郑、城固、洋县、沔县、西乡、镇巴、宁羌、略阳、留坝、佛坪、褒城11县。二十四年(1935),省在汉中设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郑,辖南郑、褒城、沔县、略阳、凤县、留坝、洋县、西乡、佛坪、城固、镇巴、宁强(1942年由宁羌县改名)12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5月后,关中及西安解放,国民党陕西省军政机关南逃汉中。9月,汉中分设东、西两专员公署,东署驻城固,辖东6县,西署驻沔县,辖西6县,至解放。

建国以后

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后,设立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1950年3月3日,陕南行政公署(简称“陕南行署”)由湖北郧县迁驻南郑市,下辖商洛、两郧、安康、汉中4个分区,直辖南郑市。汉中分区,辖南郑县(政府驻铺镇)、城固、洋县、佛坪、镇巴、宁强、沔县、褒城、留坝、西乡10县。1950年5月,将宝鸡分区的凤县划入汉中,县城由凤州迁双石铺。

1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署,设立省政府南郑区专员公署,行政区为南郑专区,辖南郑市及南郑、褒城、凤县等12市、县。

1953年1月,划出宁强县的张家桥、唐家坝、孙家岭、李家坝、水田坪、黎坪、元坝子、禅家岩、五郎坝、板苍坝、小褒城、挂子山乡,褒城县的钢厂、大河坝、云河、纸房,南郑县的庙坝共17乡,设立黎坪中心区,区政府驻元坝子,直属南郑专区。1月,又将沔县的漆树坝、小河庙,房家湾3乡划入黎坪中心区。

1953年6月,南郑市改由省直辖;10月,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南郑市更名为汉中市,归汉中专区辖。汉中专员公署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1954年,四川省通江县碑坝区划归陕西省南郑县。

1957年,四川省旺苍县三道乡划归陕西省黎坪中心区。

1958年11月,撤销南郑县,并入汉中市;撤销佛坪县,辖区北部(秦岭主脊以北)划入盩厔县;中、南部并入洋县;东部并入石泉县;撤销黎坪中心区,辖区分别并入宁强、沔县;撤销褒城县,辖区并入沔县和汉中市;撤销留坝县,辖区北部并入凤县,柴关岭以南的江口、留坝两公社划归汉中市。此时汉中专区辖汉中市及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宁强、凤县、沔县、略阳县。

1960年12月,凤县划入宝鸡专区。1961年8月,恢复南郑县(驻地迁于周家坪)、留坝县、佛坪县。佛坪县原秦岭以北地仍归盩厔县。1964年5月,汉中市撤销改设县。9月,沔县改名为勉县

1968年9月2日,成立汉中专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行政权力机构;1969年1月,汉中专区改为汉中地区,行政领导机构改称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6月,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汉中地区行政公署(简称“汉中行署”),为陕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县未变。1980年7月,汉中县撤销恢复为市(县级)。

1995年,汉中地区辖汉中市及南郑、城固、洋县、佛坪、西乡、镇巴、勉县、宁强、略阳、留坝

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通知,撤销汉中地区以及县级汉中市,改设为地级汉中市,6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7月18日,庆祝召开地区级汉中市成立大会。原县级汉中市改为汉台区(县级)。

2017年8月28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汉中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7]108号),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汉中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陕政函[2017]170号]),同意撤销南郑县,设立汉中市南郑区。南郑设区后,以原南郑县的行政区域为南郑区的行政区域,南郑区人民政府驻汉山街道西大街24号。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1958年,汉中县以下设区及县辖镇,区下设乡或管理区及镇;乡镇下设村。1958年9月~1982年,县以下设区(除佛坪县不设区外),区下设人民公社,公社下设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1982年以后,公社改为乡,县下设区(除佛坪县不设区外),区下设乡、镇,乡镇下设村,村下设村民小组。

从2010年7月开始,汉中市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集中进行撤乡并镇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后,汉中市由原来的22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8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共撤并46个乡镇。

截止2011年6月,汉中市共11个县区,18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29个城镇社区,2798个村委会。

汉中市行政区划
下辖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人)街道/镇政府驻地
汉台区55655.17下辖北关街道、东大街街道、汉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东关街道、鑫源街道、龙江街道、七里街道、铺镇镇、武乡镇、河东店镇、宗营镇、老君镇、汉王镇、徐望镇。中山街街道
南郑区284955.39下辖汉山街道、大河坎镇、圣水镇、协税镇、梁山镇、阳春镇、高台镇、新集镇、濂水镇、黄官镇、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法镇镇、湘水镇、小南海镇、碑坝镇、黎坪镇、胡家营镇、两河镇、福成镇。汉山街道
城固县226552.92下辖二里镇、博望街道办事处、莲花街道办事处、龙头镇、沙河营镇、文川镇、柳林镇、老庄镇、桔园镇、原公镇、上元观镇、天明镇、五堵镇、双溪镇、小河镇、三合镇、董家营镇博望街道
洋县320644.46下辖洋州街道、戚氏街道、纸坊街道、龙亭镇、谢村镇、马畅镇、溢水镇、磨子桥镇、黄家营镇、黄安镇、黄金峡镇、槐树关镇、金水镇、华阳镇、茅坪镇、关帝镇、桑溪镇、八里关镇。洋州街道
西乡县320441.34下辖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杨河镇、柳树镇、沙河镇、私渡镇、桑园镇、白龙塘镇、峡口镇、堰口镇、茶镇镇、高川镇、两河口镇、大河镇、骆家坝镇、白勉峡镇、子午镇。城北街道
勉县240642.32下辖勉阳街道、武侯镇、褒城镇、周家山镇、同沟寺镇、新街子镇、老道寺镇、金泉镇、定军山镇、温泉镇、元墩镇、阜川镇、新铺镇、茶店镇、镇川镇、漆树坝镇、长沟河镇、张家河镇。勉阳街道
宁强县324333.40下辖汉源街道、高寨子街道、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镇、太阳岭镇、苍社镇、巨亭镇、安乐河镇、禅家岩镇、二郎坝镇。汉源街道
略阳县283119.96下辖兴州街道、横现河街道、两河口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镇、硖口驿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镇、马蹄湾镇、西淮坝镇、五龙洞镇、仙台坝镇、观音寺镇、黑河镇、白雀寺镇。兴州街道
镇巴县343728.85下辖泾洋街道、渔度镇、盐场镇、观音镇、巴庙镇、兴隆镇、长岭镇、三元镇、简池镇、碾子镇、小洋镇、青水镇、永乐镇、杨家河镇、赤南镇、巴山镇、大池镇、平安镇、仁村镇、黎坝镇。泾洋街道
留坝县19704.41下辖紫柏街道、马道镇、武关驿镇、留侯镇、江口镇、青桥驿镇、火烧店镇、玉皇庙镇。紫柏街道
佛坪县12793.30下辖袁家庄街道、陈家坝镇、西岔河镇、大河坝镇、长角坝镇、石墩河镇、岳坝镇。袁家庄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

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它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西北地区,而地理自然环境属于西南地区。汉中市北界秦岭主脊,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为邻,南界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毗连,东与陕西省安康市相接,西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东经105°30'50"~108°16'45",北纬32°08'54"~33°53'16"。最大直线长度东西为258.6公里,南北为192.9公里。

地貌

汉中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昏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它较高的山峰有佛坪县光头山2838米、洋县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勉县光头山2606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较高山峰还有南郑县铁船山2468米、红山2367米、光头山2389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

汉中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约5~30公里,汉台区附近最宽为25~30公里;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0%),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气候

汉中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南有大巴山脉两大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潮湿气流不易北上,气候温和湿润、干湿有度。

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年均气温14℃。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降水:汉中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湿空气,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其次是西太平洋。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孟加拉湾水汽沿西南低涡下部的西南季风北上,经西藏、云南及四川西北部到达本区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随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输入本区上空。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主要是蒙古高压)控制,多西北季风,形成寒冷干燥少雨的天气。春秋为过渡季节,春暖少雨,秋凉多雨,气候湿润。地面植被、水库、河流、田园等所蒸发于空间的水汽参与降水甚微。来自西南、东南的暖湿气流受巴山、秦岭阻隔,使得区内雨量充沛,但由于两山位于西南气流的路径上,由于中低层云系的水汽系统辐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响,使本区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布悬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700mm之间。其中南部米仓山最为丰富,成为陕西之冠。

湿度:整个汉中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态势,基本呈南大北小。汉江平坝、巴山山地70~80%;秦岭山地73%。一年中冬春两季较小,夏秋较大。9、10月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个月汉江平坝、巴山山地为75%~80%;秦岭山地58%~66%。

风:区内年均平均风速介于1-2.5米/秒之间。鲜见大风天,年均不到2天,周边郊县则有不同。

水文

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在水系组成上,主要是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汉江,又名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中市位于汉江上游。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西乡等县(区)境,横贯汉中盆地,是汉中水系网络的骨架。汉中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7.8公里,占汉江全长1532公里的18.1%,流域面积19692平方公里,占汉江全流域17.43万平方公里的11.3%,占汉中市总土地面积27246平方公里的72.3%。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汉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纵穿略阳、宁强两县的西部山地,为过境大河。境内流程141.7公里,流域狭长,西宽东窄。市境内属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条,流域面积7554平方公里,占汉中市总土地面积的27.7%。

自然资源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部为汉中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着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中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生物

植物:秦巴山区多原始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截止1995年10月,已发现汉中市境内有2942种植物,分属种子、蕨类、苔藓、地衣、真菌和藻类,计7门、282科、1160属植物。其中仅种子植物就有166科、958属、2564种,分别占到中国科(166/291)的57%、属(958/2940)的32.6%、种(2564/24300)的10.6%。 汉中是中国最大的天坦群落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陕西省第一,活立木蓄积量8781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

动物种群:汉中地区位于古北界动物区系和东洋界动物区系的交汇处,南北动物兼有,动物种群组成丰富。其间生存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大鲵娃娃鱼)等。朱鹮已经成为汉中的城市象征(市鸟)。 汉中地区野生脊椎动物计有:鸟类335种,属17目、51科,其中留鸟155种,夏候鸟91种,冬候鸟28种,旅鸟61种;哺乳动物137种,属7目、27科;两栖类动物24种,属2目、7科;爬行类37种,属3目、9科;鱼类109种,属6目、15科。

汉中四宝: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生活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的“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一直被誉为“汉中四宝”。这“四宝”是“中华聚宝盆”的最佳注脚,这是汉中生态环境无比优越的见证,其中“四宝之首”的朱鹮为汉中市“市鸟”。

矿产

汉中市位于秦岭构造山带域扬子板块两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是中国西部有利成矿带之一,是陕西省重要的矿产富集区。已发现矿产资源四大类十二小类9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2种,矿产地293处,其中大型矿床47处;中型矿床81处,小型矿床113处,矿点52处。

截至2005年底,汉中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有27种矿产,140个矿区,保有储量潜在价值1357.06亿元。列入全省前三名的有19种矿产,其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1303.62亿元,占总量的96.06%。其中有13种矿产居陕西省首位,6种列陕西省第二位。锰矿、镍矿、溶剂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化肥用蛇纹岩、石膏、石棉等12种矿产,保有储量占全省的100%。钒矿、玻璃用石英岩、饰面大理岩等6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各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列入中国前十位的矿产有9种,分别是:玻璃用石英岩、石棉、及海泡石居第三位;化肥用蛇纹岩居第四位;冶金用白云岩居第五位;镍矿及冶金用石英岩居第七位;锰矿居第八位,膨润土居第十位。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汉中市户籍总人口381.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9.66万人。常住人口344.93万人,出生率为10.3‰,死亡率为7.5‰,自然增长率为2.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31%。

民族

汉中市居住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余有回族、苗族、羌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朝鲜族,白族,彝族,侗族,藏族,畲族,土族,哈萨克族、傣族、高山族、锡伯族等。

政治

汉中市人民政府领导(截至2018年5月18日)
市长、政府党组书记方红卫
常务副市长、政府党组副书记陈晓勇
副市长程腮仙 谢京帅 何俊杰
党振清 周景祥 李谞
张建国
市政府秘书长王松柏

经济

综合

2017年,汉中市实现生产总值1333.30亿元,比2016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98亿元,比2016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617.88亿元,比2016年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505.44亿元,比2016年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38671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12.5%。

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5.8%、46.3%和37.9%。与2016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7年,汉中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71.33亿元,比2016年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228.26亿元,比2016年增长7.1 %;林业产值16.06亿元,比2016年增长7.6%;牧业产值108.33亿元,比2016年增长0.8%;渔业产值5.97亿元,比2016年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72亿元,比2016年增长0.8%;“猪、药、茶、菜、渔”产业产值229.2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61.7%。粮食播种面积397.6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25.5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49.58万亩,茶园面积104.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9.86万亩,园林水果面积58.12万亩。

第二产业

2017年,汉中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24.88亿元,比2016年增长23.5%。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457.10亿元,重工业完成产值967.78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463.9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34个大类行业有29个保持增长,其中13个行业增幅超过30%。分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工业完成产值322.24亿元,增长28.5%;现代材料工业完成产值490.40亿元,增长27.5%;绿色食药工业完成产值405.27亿元,增长20.4%。中、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13.55亿元,增长18.4%;市、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911.33亿元,增长26.5%。

2017年,汉中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7.61亿元,比2016年增长14.3%;房屋施工面积961.12万平方米,增长10.7%;商品房销售额61.05亿元,增长21.8%。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229.93亿元,增长29.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21.43亿元,增长29.7%;竣工产值125.93亿元,增长27.4%。签订合同金额390.22亿元,增长26.3%。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2.7万元/人。

第三产业

2017年,汉中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05亿元,比2016年增长14.1%。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1.27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9.78亿元;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370.19亿,餐饮收入50.86亿元。自营外贸进出口总额为91323万元,比2016年增长30.0%。其中,出口61298万元,增长27.8%;进口30025万元,增长34.7%。

财政

2017年,汉中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3.1亿元,同口径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6亿元,同口径增长9.6%。财政支出311.7亿元,增长11.3%。

金融

截至2017年末,汉中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916.92亿元,比2017年初净增加164.3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46.01亿元,比2017年初净增加129.7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73.86亿元,比2017年初净增加93.6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90.33亿元,比2017年初净增加38.53亿元。

保险

2017年,汉中市保险业保费收入55.3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9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3.45亿元。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6.49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6.18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10.31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汉中市各教育院校数量、招生规模如下:

普通高等学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1.31万人,在校生4.62万人,毕业生1.39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222人,在校研究生487人,毕业生154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所,招收学生0.47万人,在校学生1.35万人,毕业生0.67万人。

普通中学:210所,高中招生2.72万人,在校生8.11万人,毕业生2.67万人;初中招生3.27万人,在校生9.91万人,毕业生3.33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普通小学学校:476所,招生3.42万人,在校学生19.94万人,毕业生3.2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幼儿园:768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9.84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残疾儿童916人。

科技事业

2017年,汉中市共取得科技成果9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33项。专利申请量2118件,比2016年减少17.0%,其中,发明专利811件,实用新型专利983件,外观设计专利324件。专利授权1257件,比2016年增长13.2%,其中,发明专利133件,实用新型专利711件,外观设计专利413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汉中市有剧场4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2个,文化站193个;图书总藏量96.27万册;广播及电视发射台11座,发射机102部,电视人口覆盖率99.3%,广播人口覆盖率99%。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汉中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987个(不含村卫生室),床位数2.2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3862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6990人,注册护士9272人,药师(士)1322人,技师(士)1316人。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94%。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汉中市群众体育场地面积523.17万平方米,其中县区全民健身基地面积119万平方米。新建体育场地107个(块),其中农村健身场99个(块),城镇健身场8个(块),新建场地总面积9.5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79万元。截至2017年末,汉中市共有体育俱乐部16家,体育社团组织28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末,汉中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1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8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4.33万人、23.24万人、31.19万人和23.1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0.93万人。

2017年,汉中市城市低保人数3.29万人,发放保障金1.55亿元,农村低保人数8.6万人,发放保障金2.83亿元。优抚补助2.9万人,发放抚恤金2.72亿元。建成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880所,床位25117张,年末在院人数9530人。2017年全年接受社会捐赠款531.58万元(含物资捐赠折价)。

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

陕南民歌

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南国之风。

锣鼓草

山区农民集体换工在田间薅草时,为加快进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边敲锣鼓,边唱督工歌,随机随情编唱,尤其多在进度慢或做活质量差者身后边敲边唱,以激励干活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该形式使生产场面热闹活跃,消除劳动者疲乏、劳累、寂寞之感。

社火

汉中市各县流行。一般在春节时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和陕西关中地区社火一脉相承,但也衍生出自己的特色。有悬台芯子、高跷、地社火等,以各种脸谱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溶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迭次饰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

焰火

又称“放花”。一般于春节或元宵节等喜庆节日放焰火。洋县磨子桥焰火自清代以来为最著名者,曾奉调入京参加国庆焰火晚会。主要有竿子花、笸篮花、马花、冲天炮、满天星、流星赶月、闹龙宫、火树银花、连珠炮等160多个品种,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汉调二簧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巴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本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今渐无。

汉调桄桄

又称汉中梆子戏,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溶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2006年,汉调桄桄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公戏

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节庆活动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汉中盆地是油菜花的故乡,油菜花的天堂。汉中是我国传统的油菜种植生产基地,每年油菜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现已成为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

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覆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地方特产

汉中面皮

陕西汉中当地最有名的小吃,被誉为汉中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其制作工艺于2011年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中菜豆腐

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原为招待客人的佳肴,现为 大众化食品。将黄豆浸泡、磨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豆腐质地细嫩,色泽青白如玉。吃法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食之酸香可口;用白水加大米煮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该粥食之醇香甘甜。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芫荽等拌成的佐菜,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经济实惠。

浆水面

汉中各地均喜食浆水面,尤其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称花辣菜)为佳,或用白菜、芹菜等制作,将菜在沸水中煮烫至半熟,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一至二日菜色变成金黄色,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内作臊子。浆水面条人工擀作,页宽、条长、片薄。熟面条调上浆水菜臊,浇上辣椒红油。其色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是汉中有名的风味小吃。

汉中天麻

汉中天麻历史悠久,产量多,质量优,而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利川和吉林天麻,并列为中国六大著名天麻。汉中天麻个头大,表面皱纹紧密,皮细肉厚,质地坚实,断面白色,半透明,无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在药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味甘,性微温,无毒,益气养肝。主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息风定惊、肝风内动、惊痛抽搐、小儿惊厥、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神经衰弱等症。陕西汉中、云南昭通及四川巴山丘陵地区,为中国野生天麻三大产区。除销于国内,还出口港澳等地。陕西省天麻的分布,以汉中为中心,主要产于宁强、勉县、留坝,城固、南郑、西乡、镇巴和商洛地区的丹凤、山阳等县。

红豆腐

汉中市各县均产,以城固县上元观镇红豆腐最 为著名。用优质黄豆制成豆腐块,切一寸见方,恒温发酵,以食盐、花椒、大香、桂皮、良姜、砂仁等19种调味品浸拌淹渍后晾干,再用大曲酒、辣酱调制混合入坛密封,用自然气温调节坛内温度,使二次发酵,存放三年而成。外观枣红色,内呈杏黄色。口感松软、细腻、咸辣。1981年中国调味品评比会上被评为同类产品第三名。

黄酒

洋县、城固等县生产,以洋县谢村黄酒最为著名,有“南有绍兴加饭,北有谢村黄酒”之盛誉。谢村黄酒自清同治元年(1862)始酿,迄今仍享盛誉。黄酒以小麦作曲料,用乌药、栀子、肉桂、黄柏、细辛、当归、菊花等10多种中药材制成酒曲,精酿而成,酒味香醇浓郁,色泽橙亮透明,深受消费者喜爱。

罐罐茶

略阳县传统茶点,此种茶食本为氐羌人生活习俗。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后者最具特色。用小罐盛水,放入茶叶,置火上煮熬,边煮边放入面糊加清油,调以茴香、藿香、生姜、食盐、核桃、肉丁、鸡蛋花等调味品及佐料。清早或客来时,煮茶就以早点而饮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

西乡牛肉干

相传有100多年历史,采用优质“西镇牛”肉为原料,烘烤而成,皮呈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酥可口。

腊肉

腊肉,又叫烟熏肉。每逢冬腊月,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至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久放不变质。

黑米与黑米酒

汉中洋县盛产黑米,也是黑米的原产地。相传为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在洋县、城固交界处发现并选育而成。史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珍稀名贵,故又有“黑珍珠”之美称。 黑米酒,就是选用当地特产的优质黑香米为原料,采取特殊的制曲、发酵、糖化、蒸馏、陈酿、勾兑等工艺精酿而成。

风景名胜

主要景点

古汉台(已建成汉中博物馆拜将坛(亦称拜将台饮马池汉中古城墙遗址
明瑞王府遗址(已建成莲花池公园)虎头桥遗址滨江景观带与桥头广场(含桥北广场与桥南广场)午子山
苏景园陕南珍稀植物园佛坪自然保护区兴元湖公园
楠竹园桔园景区华阳景区国家野生朱鹮保护园
樱桃沟圣水寺小南海南湖风景区
定军山古战场勉县温泉注:资料来源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勉县武侯墓南郑龙岗寺遗址城固张骞墓祠
城固五门堰洋县蔡伦墓祠洋县开明寺塔西乡李家村遗址
留坝张良庙略阳灵崖寺汉中市青木川老街建筑群青木川魏氏庄园
武侯祠汉中东塔洋县智果寺良马寺觉皇
西乡何家湾遗址城固宝山遗址宁强羌人墓地注:资料来源

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0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2017年10月10日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颁发)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桑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省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注:资料来源

国家水利风景区

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红寺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南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黎坪国家森林公园、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

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西乡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汉中葱滩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汉中黎坪国家地质公园

省级自然保护区

摩天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龙池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

马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重要湿地

陕西嘉陵江湿地陕西汉江湿地汉中漾家河湿地
汉中褒河湿地汉中石门水库湿地汉中湑水河湿地
西乡子午河湿地汉中牧马河湿地镇巴任河湿地

中国美丽田园

洋县朱鹮梨园西乡县江榜茶园
城固县刘家营村橘园西乡县莲花村樱桃花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佛坪山茱萸洋县红米洋县黑米汉中仙毫略阳乌鸡汉中附子略阳杜仲略阳天麻略阳猪苓镇巴腊肉

著名人物

杰出的政治、军事人物张良韩信、萧何、张鲁、诸葛亮、曹操刘备夏侯渊黄忠姜维马超张飞吴玠吴璘方孝孺、李自成等都在汉中留下深深的足迹。汉中也诞生了“丝绸之路”外交家张骞,孕育了刚直雄烈的大汉诤臣李固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长眠于汉中洋县。

汉中现代名人有:中国国学形象大使哈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主要编导及导演广龙、音乐创作人吴向飞、中国孝基金创始人、当代中华最感人十大慈孝人物杨怀保、央视著名主持人胡蝶、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何毅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党组书记江亦曼等。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褒国 西周 雍州 春秋战国 司马错 三十六郡 汉台区 汉中市 汉宁郡 建安 汉中郡 景元 太康 南北朝 刘宋 萧齐 萧梁 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