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编辑部的故事》是1991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由赵宝刚、金炎执导,葛优、侯耀华、张瞳等主演。

该剧描写一个叫《人间指南》的杂志编辑部里,六个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编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描写他们与社会发生联系后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

剧情简介

《编辑部的故事》外景主要在中国农工银行旧址拍摄,描写6个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编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描写他们与社会发生联系后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这是我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剧中的调侃、幽默、讽刺、戏谑,开电视系列片之先河,它的出现,拓展了我国电视剧的美学品格。

故事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门话题,以《人间指南》杂志编辑部的几位年龄不等,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热心助人的编辑贯穿全剧始终。故事独立成章,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使人捧腹,引人深省。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东南西北万象难收,一间平平常常的屋,几位忙忙碌碌的人;一本热热闹闹的书,几颗实实在在的心;有意人间指南,无奈人各东西;有意替人分忧,无奈心事难移,说不出是苦是甜,分不清是我是你。

编辑部是社会中最活跃和最善思考的部分,彼此之间的同事关系不但能使角色道出中国的难言之隐,还能展示中国不同阶段知识分子状态。以对话为主的《编》浅入深出,没有因为妥协受众而调整,至此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将编辑部看成是最有思维、望尘莫及的精神境界,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敢言。

分集剧情

第1集 谁主沉浮(上)

  · · 精明的余得利、传统的牛大姐、闷骚刘书友、摄影师李东宝和时尚女戈玲在《人间指南》杂志工作 · 杂志社现在境况不好,拉不到稿子,销量不高,也广受大家批评 · 因为人间指南现在情况太差,李东宝、余得利和戈玲等纷纷去人才市场准备调换单位 · 李东宝受到人才中心领导的劝慰,决定还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陈主编申请退休,大家内选新主编;大家纷纷为自己拉票,戈玲东宝希望以年轻视角改变杂志现状 · 戈玲去东宝家商量对策,两人分析上厕所时候最想看的杂志可能会很畅销

第2集 谁主沉浮(下)

  大山在第二集里客串了一把,扮演某跨国集团驻华代表“我的姐夫”先生。

第3集 我不是坏女孩 (上)

  刘小红,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爱上了自己如高仓健般忧郁的老师。可老师已婚,刘小红陷入不可自拔深渊,唯有以死求得解脱。自尽之前,她给李冬宝在《人间指南》的专栏《知心大姐》播打了热线,想在临死之前找个不认识的人说说知心话。

第4集 我不是坏女孩 (下)

  为了挽救这个命垂一线的女孩,李冬宝和他的同事们制定了一个周详的心理求援计划...

第5集 侵权之争 上

  两个江湖骗子冒充著名刊物《大众生活》的主编和艺术总监,打着办六一晚会的幌子,骗得《人间指南》众人的信任和编辑部的公章,到处招摇撞骗,聚敛钱财。结果《人间指南》被真《大众生活》的主编状告侵犯其名称权...

第6集 侵权之争 下

葛优那句“何必同志,何必呢!”。李成儒扮演的骗子假何必,也相当成功,无耻加无赖地把《人间指南》骗得不轻快不说,最后还给李冬宝等人上了一堂社会课。这两集的故事改编自王朔的小说《懵然无知》,收录在他的小说集《千万别把我当人》里。《懵然无知》的结尾灰色且讽刺,但到了电视剧版的《侵权之争》里就有了一个闪着主旋律光辉的结尾。

第7集 水淹七军

  郊区萝卜大丰收,上百万斤萝卜被浩浩荡荡地运进北京。陈主编给李冬宝下达死命令,由他负责的《周末一菜》栏目必须编出一组推陈出新的萝卜菜来,不许重样。余德利向李冬宝推荐自己的一个老街坊:二战时曾给冈村宁次作过饭的卸任名厨王大爷,他有一道萝卜名菜“水淹七军”,百吃不厌!于是李冬宝余德利戈玲三人来到王大爷家,死缠烂打千方百计想套出“水淹七军”的制作方法,无奈王大爷守口如瓶...最后他们从王大爷孙女口中套出的“水淹七军”菜谱竟是一味专治痱子湿疹的外用药。

第8集 小保姆

  米继红,是个心高气傲的小保姆,一心想通过《人间指南》找个有钱人的家庭去吃喝玩乐,没想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9集 一朝权在手

  针对市区交通事故猛增的现象,每个单位必须抽调一位志愿者在市区路口要塞担任交通安全员,协助交警疏导交通,李冬宝急不可待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为的竟是从此可以扬眉吐气的训人。余德利联系到一家同意为编辑部提供打印机的客户,没想到这位打印机供应商无照驾驶,被严格执法而且不知情的李冬宝扣了下来。《人间指南》众人为了保住打印机,在编辑部摆下宴席,准备腐蚀一下负责此事的交警,希望他手下留情,放打印机客户一马...

第10集 无中生有

  李冬宝一位作了诗人的老同学田乔造访编辑部,他的到来搅乱了戈玲那颗老姑娘的春心,一时间编辑部里谣言四起...余德利年近七十的父母突然决定分房睡,让余德利两口子百思不得其解...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瞎疑心害人,这次也不例外。家庭主妇杀手濮存昕扮演文学男青年田乔,身负游吟诗人,西北大漠,背包流浪等一切最浪漫的符号,这足可以让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心甘情愿地放弃身边一切,与他一起放逐,直到世界尽头...

第11集 歌星双双(上)

  李冬宝在编辑部旁新开张的卡拉OK里发现了一个色艺俱佳的歌手双双,决定为她写一篇专访,通过杂志推荐给文艺圈。可这一决定引来编辑部同仁异议,和卡拉OK老板甚至双双本人的排斥...

第12集 歌星双双(下)

  扮演双双的是刘蓓。郭东临演一个根筋的服务员喜子,那时候就开始走憨得可爱的路线。这两集中表现了不少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流行元素:卡拉OK,个体户,《几度夕阳红》,BP机...

第13集 甜蜜的腐蚀

  余德利拉来一位电冰箱供应商莫怀远先生,他提出为《人间指南》贡献一台“天泉”冰箱,给编辑部免费试用,代价是《人间指南》要为“天泉”免费作广告。正当李冬宝众人为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便宜高兴的时候,却发现“天泉”冰箱其实是个粗制滥造的劣制货,相当于一堆废铁。谎言被揭穿后,莫怀远开始对《人间指南》软硬兼施,提出如果李冬宝他们继续为“天泉”冰箱作广告的话,他将把广告收益所得与编辑部平分,否则就反咬一口,告《人间指南》向他索贿...面对这“甜蜜的腐蚀”,编辑部众人将作出何种选择?

第14集 飞来的星星

  据确切的小道消息,外太空一颗来路不明的星星将要撞击地球,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据业余天文爱好者贾预言同志分析:“地球上起码得死一半人,另一半人就是不死,也得在半空中悬着,维持不了多久!”编辑部里立刻人心大乱,大家开始忙着料理后事:牛大姐跟家里联系准备操持身后事;戈玲终于答应了李冬宝的求婚,在编辑部拜天地成亲;一向抠门的老刘一口气吞了三盒饭,要“死也不作饿死鬼”..结尾处国家天文台辟谣,原来是虚惊一场,戈玲立刻又回绝了李冬宝的求婚,葛优来了句:“要是有一线生机,我就没戏!”这一集最大的亮点,还属冯小刚的客串演出,扮演一个抱着收音机专门收听“敌台新闻”的小青年夏(瞎)预兆。

第15集 吃不消(上)

  《人间指南》约稿著名作家张名高,邀其撰写一篇揭露吃喝风不良现象的报告文学《中国大宴席》。谁料张名高财迷心窍,一稿两投,给《人间指南》投了一份,又给南方某刊物投了一份。

第16集  吃不消(下)

  南北两家刊物为了争夺发稿权,展开了一场杯光交酌的宴请攻势...中国人圆滑微妙的处世之道,在吃吃喝喝之中淋漓尽现。

第17集 谁是谁非 上

  一位当代“秦香莲”给《人间指南》写信,哭诉其丈夫“陈世美”嫌贫爱富见异思迁。李冬宝与戈玲义无反顾地作了一次黑面包公,要为“秦香莲”维持正义,没想到事情远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第18集 谁是谁非 下

  家务事清官难断,两口子打架床头吵床尾和,想当和事佬谈何容易,李冬宝最后来了一句意味深长的:“爱情,是一把锁。”

第19集 寻子记

  一位国民党老兵从海峡另一边来到北京寻找自己失散的儿子,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关怀下,找到了自己的儿子狗玉子。

第20集 胖子的烦恼

  在食堂作大厨的王师傅,由于体胖而时常引来旁人的非议与嘲笑,心情郁闷的王师傅向上级提出调离,于是他被安插到了《人间指南》编辑部打杂。李冬宝等人得知了王师傅的苦恼之后,为他制定了一套周全的减肥方案...

第21集 有人好办事

  文坛新人林依岚带着自己的言情小说《春梦》来到《人间指南》,希望《人间指南》予以首发。为了使自己的小说能够顺利发表,林依岚通过朋友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关系,托了一切可托的人,包括戈玲的二姐的孩子的幼儿园的老师,余德利的老丈人,李冬宝家门口看大门的老头...最后,《人间指南》为了林依岚的稿子能够发表,建议她的小说除了人名留着,内容全部重写。本集同样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修改后发表》。

第22集 人工智能人

  《人间指南》低价聘用一名智能型机器人作为办公器械使用,这个可疑的机器人暴露出越来越多“人性化”的倾向,编辑部众人也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部批判...王朔原著《谁比谁傻多少》结尾压抑,到了电视剧版,就光明了很多。曾经的“甜歌皇后”李玲玉扮演冒牌“人工智能人”

第23集 娶个什么好 上

  赵永刚从被父母娇生惯养,当了大龄青年后被老妈死拉硬拽进《人间指南》编辑部征婚。可自以为是的赵永刚连“波姬小丝都看不上眼”,还死气白赖地认李冬宝当哥。李冬宝为了担起当哥的责任,开始了为赵永刚征婚的坚难之路...

第24集 娶个什么好 下

  张国立演的赵永刚有同性恋倾向,尤其是他看李冬宝的眼神,暧昧而充满依恋,是李冬宝给赵永刚上的人生“小课”,哲理深刻:“知道六六六(六氯环己烷,农药产品)的故事吗?为什么叫六六六,是指那六六顺吗?不是,是指实验了六百六十六次才成功才那么叫的。要是都像你,一次(找对象)就灰了心,那咱这世界上能有什么?连瓷碗都没有!”“打从在胎里,就随时有可能流产,当妈的一口烟就可能畸形。长慢了心脏缺损,长快了就六指儿。好容易扛过十个月生出来了,一不留神,还得让产钳把脑袋压扁了。都躲过去了吧,什么小儿麻痹、百日咳、猩红热、大脑炎还在前面等着。哭起来呛奶,走起来摔跤;摸水水烫,碰火火燎;是个东西撞上,咱就是个半死。钙多了不长个,钙少了罗圈腿。总算混到会吃饭能出门了,天上下雹子,地下跑汽车;大街小巷是个暗处就躲着个坏人,你说赶谁都是个九死一生。”“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个把阴沟翻了船,应该含笑爬起,拍开身子,修修小船,继续扬帆远去才是!”

第25集 人民帮人民一把

  大结局。事逢九十年代初那场南方水灾,《人间指南》众人积极活动为灾区人民出款出力,在前几集里出现过的人物也重回编辑部...主题歌曲:接受我的关怀 期待你的笑容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持 走进我的视野 从此不再陌生 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 告诉你一个发现 你和我都会感动 世界很小 是个家庭。片尾歌曲: 投入的笑一次 忘了自己 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 伸出你的手别有顾虑 敞开你的心别再犹豫 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 投入白云你就是细雨 在共同的目光里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投入的笑一次 忘了自己 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 伸出你的手 别有顾虑 敞开你的心别在犹豫。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葛优李冬宝
吕丽萍戈玲
侯耀华余德利
张瞳刘书友
童正维牛大姐(牛玉清)
吕齐陈主编
刘蓓双双简介 第11、12、25集登场的配角

客串

第1、2集谁主沉浮

大山饰 广告客户代表沃德捷夫

丁广泉饰 职介所工作人员

夏和平饰 余德利朋友张永安

封智

刘亚军

郑琪

第3、4集 我不是个坏女孩

王兰(王澜)饰 轻生姑娘刘小红

于谦饰 警察甲

刘颖饰 警察乙

武斌(武宾)饰 余德利找来的小混混甲

冯春迎

龙小建

刘影

侯华

李艺

第5、6集 侵权之争

李成儒饰 晚会组织者骗子刘立权

蔡鸿翔饰 晚会导演骗子江宝根

文燕饰 李冬宝母亲

蒋耀(蒋耀玢)饰 《大众生活》女编辑

王惠饰 《大众生活》主编何必

方倌德(方子哥、方子春的父亲)饰 吴老

第7集水淹七军

王友志饰“萝卜王”王大爷

宁宁饰 王大爷的孙女英子

文燕饰 李冬宝母亲

第8集 小保姆

马晓晴饰 小保姆米继红

方子哥饰 雇主老王

李建华饰 来编辑部雇佣小保姆的轻微智障者

李明珠饰 来编辑部雇佣小保姆的胖大婶

刘艺饰 小保姆橘子

陈平

杨大伟

李亚明

贾大中

陈励 饰 一找保姆大妈

第9集 一朝权在手

韩童生饰 交警

李绪良饰 被扣车主、复印机厂商赵经理

孙宇饰 违章司机(疑似官二代)

李柯

高振海

何长京 指挥交通的真交警

第10集 无中生有

濮存昕饰 诗人田乔

杨子纯饰 余德利父亲

李滨饰 余德利母亲

姜黎黎饰 余德利妻子

第11、12集 歌星双双

刘蓓饰 双双姐

纪元饰 双双妹

马景龙饰 歌舞厅老板

郭冬临饰 歌舞厅工作人员喜子

薛梅饰 歌舞厅工作人员小红

夏和平饰 电视台编导张晓阳

卢钢饰 音像出版社经理刘百田

第13集 甜蜜的腐蚀

秦焰饰 冰箱推销者莫怀远

傅彪饰 上当受骗的消费者

第14集 飞来的星星

丛林饰 业余天文爱好者贾玉岩(假预言)

冯小刚 饰 传言散播者夏雨兆(瞎预兆)

第15、16集 吃不消

修宗迪饰 作家张明高

刘斌饰 编辑徐志坚

李耕饰 编辑陈达

林京来饰 牛大姐儿子宝康

周虹

王洪武

李瑞芳

张凯

第17、18集 谁是谁非

王民益饰 作家张义和

杨桂香饰 张义和妻子刘秀芬

曹俊清饰 餐厅围观群众(褐色衣服,戴眼镜)

第19集 寻子记

李章饰 林谦则

郭寿阳饰 林谦则的老邻居王大爷

张健

王英杰

张勇

张同

王显和

周虹

孙晓琪

第20集 胖子的烦恼

梁冠华饰 厨师王师傅

姜祖麟饰 李社长

相红辉

郑元

第21集 有人好办事

陈肖依饰 女作家林一岚

徐敏饰 林一岚丈夫

英达饰 公关者冯托

赵子岳饰 看门人李大爷

修宗迪饰 作家张明高

张元昌

第22集 人工智能人

李玲玉饰 假机器人费丽丽(雷丝)

阎青饰 推销假机器人的孙志纯(贝迪)

第23、24集 娶个什么好

张国立饰 失意男青年、疑似同性恋者赵永刚

田岷饰 来编辑部与赵永刚认识的李翠玲

梁丹妮饰 女强人

路歌饰 赵永刚母亲

刘晓荣饰 护士

张淑霞饰 幼儿园老师

第25集 人民帮人民一把

李成儒饰 刘会全

濮存昕饰 田乔

李玲玉饰 费丽丽

马晓晴饰 米继红

刘蓓饰 双双姐

职员表

导演赵宝刚、金炎
编剧王朔、冯小刚、马未都、苏雷、魏人、葛小刚

音乐原声

片头曲

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作词:冯小刚 作曲:雷蕾 领唱:徐唱,合唱: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

片尾曲

投入的爱一次

作词:冯小刚 作曲:雷蕾 演唱:毛阿敏

插曲

《 我喜欢我的梦》

作词:冯小刚 作曲:雷蕾 演唱:朱枫

在第11、12集,片中叫《奇迹》。

《 吹过的风》

作词:冯小刚 作曲:雷蕾 演唱:朱枫

在第12集,片中叫《诉说》。

《 我看你很近》

作词:冯小刚 作曲:雷蕾 演唱:朱枫

在第3、12集。

《 风雨同行》

作词:冯小刚 作曲:雷蕾 演唱:毛阿敏、朱枫、张宏声、成方圆

在第4、25集,与《世界很小是个家庭》歌词相同。

幕后制作

《新编》开播面貌迥异 只因时代变了

“时隔20多年,《新编辑部故事》带着与经典旧作毅然“决裂”的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已经播出的六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浮夸、颠覆、娱乐化、重口味,有人称赞欢乐新潮,有人则感慨荒腔走板变了味,难以接受……其实,今天再苛求重温王朔式幽默的旧梦已不现实。采访了老版“编辑部”的总策划和新版的导演郑晓龙,发现两个风格样式天壤之别的作品,其实创作初衷、思路、流程都没变。改变的是我们的时代。”

王朔的中短篇小说《谁比谁傻多少》、《修改后发表》、《懵然无知》为一个系列,讲述的是一个编辑部内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塑造了于德利、李东宝、戈玲等几个经典人物形象。这几篇小说可以说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经一度热播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雏形。几篇小说的故事都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门话题。

“老编辑部”出炉幕后

“哪里有个编辑部的样子,整天就知道瞎贫”

其实,1991年的《编辑部的故事》从最初策划到最终走红,经历的波折远比《新编辑部故事》“悬”得多。那年《渴望》大火,闲置的摄影棚需要新项目利用起来,有两个方案,一是《皇城根》,一个是郑晓龙提的《编辑部的故事》。最终决定上“编辑部”,一是希望创新,系列喜剧的样式中国电视还没有,二是希望“说一些想说的话”。

“老编”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通过审查。郑晓龙先请思想比较开放的北京广电总局的老局长张永经做艺术顾问,有人劝张永经,“不要拍,别晚节不保”,但张永经力排众议,“老编”得以立项开拍。

《编辑部的故事》刚播出时一度争议非常大,特别是老年观众对王朔式的语言幽默不接受,“哪里有个编辑部的样子,整天就知道瞎贫”。但中青年观众却开始街谈巷议,议论纷纷,后来专门出过对话集,争相模仿剧中人物的对白,“最终是中青年观众把这个片子带起来了”,郑晓龙说。后来郑晓龙筹拍《北京人在纽约》,姜文找到他说,“看了《编辑部的故事》,没想到电视剧能拍成这样,你的剧我一定要演。”

“新编辑部”十年难产

《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以王朔为主,冯小刚等人为辅,今天来看堪称中国喜剧的豪华阵容,当年他们也是才华横溢正当年,剧本诞生行云流水非常顺利。先是到友谊宾馆开策划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人物,先说李冬宝,又说有个跟李冬宝若即若离的女孩戈玲,精灵古怪,还有抠门的刘书友和一天到晚老想挣钱的余德利,大家都很想讽刺一下当时无处不在的“马列老太太”,就有了牛大姐……之后讨论要说什么,每一集一个话题,罗列了20多个,各自领几个回去写,最后王朔写的用得最多,冯小刚也有六七集。拍摄的时候剧本已经非常成熟,王朔和冯小刚式的京味调侃很圆熟,演员基本上照着本子演就一气呵成

有“老编”的成功垫底,“新编”的立项和播出一路绿灯,但它核心的创作过程却要艰难许多。郑晓龙筹备了近十年,编剧换了五六拨都不满意,“十年前开始写‘新编’剧本,周星驰式的无厘头还没出现,喜剧样式的解放程度还没这么大。最初也瞄着‘老编’的风格创作,但一直都不行。后来我跟编剧说,不要再想王朔和冯小刚,如果照着王朔路子写,永远写不出来。喜剧是往前发展的,放开了去想象,之后才有了新的剧本。”从王朔式京味幽默里解放之后,话题的选择又遇到难题,哪些是可以说的,哪些是想说而不能说的,哪些是点到为止即可的。有意思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老编辑部”的话题有的在“新编”里仍然被沿用,比如世界末日。郑晓龙说:“老版有一个话题是‘星星撞地球’,讲不相信科学,但主要是批评唯心主义;新版中的《再见,2012》就不是这样了,我们新的认识是,如果不善待地球,不注重环保,地球早晚要毁灭,比原来又往前走了一步——地球毁灭是有可能的。”

郑晓龙在上大学之前曾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当过记者,王朔曾在《解放军文艺》工作,魏人在《啄木鸟》,葛小刚在中国戏剧出版社,苏雷在《戏剧电影报》任编辑。朱晓平则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

“侃片子”的第一步是确定人物和相互关系。

最先定下的人物是冷幽默、“谁拿他开涮都不在乎,一不留神还就把你装进去”的男编辑李冬宝和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女编辑戈玲。两人互相帮衬,关系有点儿暧昧,但又不停各自与人相亲。

“当时编辑部多是新老交替,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老人都在,于是得有一个思想僵化的‘马列主义老太太’,还有一个自私、爱打小报告的刘书友。当时是商品经济时期吧,得有一个跑江湖的余德利。还有一个老干部,就是左右逢源、形象正面的张主编。”编剧葛小刚说。

定下人物后,接着侃故事,寻找社会流行的、矛盾集中的话题。

先由各位编剧自报:“我有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大家一起补充、丰富,朱晓平作记录。这样一共侃出了将近40个故事来,后来精选出30集。

分工时,朱晓平认领了4集,王朔6集,苏雷6集,冯小刚6集,葛小刚2集,魏人1集,海马影视工作室的另外两位成员傅绪文马未都,分别领走4集和1集。

“我们的剧本就是照你写的”

几个月后,剧本汇总到郑晓龙手上,风格各异,质量参差不齐。

“王朔的是最好的,朱晓平的有点陕西味。其他有的喜感强,有的喜感弱。有的格调高,幽默风趣;有的格调低点,玩笑有点低级。各有各的感觉,很不一样。”郑晓龙告诉记者。

不巧,正逢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搬家,其间剧本不慎遗失。王朔只好带着冯小刚,按照原来的印象重写了一遍。王朔写了13集,冯小刚写了9集。

后来冯小刚向郑晓龙提出,他的剧本同时署王朔的名,王朔的也署他的名。“我说没问题,大家都是集体创作嘛,跟王朔一说,他也说可以。”郑晓龙告诉记者。所以,王朔与冯小刚所写的22集,最后都是合署的两人的名字。

此外,魏人写了《小保姆》(马晓晴饰),苏雷写了《胖子的烦恼》(梁冠华饰),葛小刚与王朔合写了《无中生有》(濮存昕饰)。其他人则未署“编剧”的名,只署“策划”。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娱乐 娱乐作品 电视剧 电视连续剧 赵宝刚 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戈玲 葛优 侯耀华 张瞳 童正维 丁广泉 郑琪 武宾 蔡鸿翔 大众生活 方子春 王友志 方子哥 韩童生 李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