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牢骚,指烦闷不满的情绪;忧愁哀怨。

明·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忧焦!知己真难报。牢骚!英雄恨未消。”

基本解释

牢骚:[discontent; grievance] 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忧愁哀怨。

牢骚太甚防肠断。

引证解释

1. 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

  ①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那知这两位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元,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

  ② 清·陈田《明诗纪事辛签·邝露》:“ 湛若为人好诙谐大言,汪洋自恣,以写其牢骚不平之志。”

  ③李劼人《天魔舞》第九章:“然而他犹满肚皮牢骚,认为自己还走了冤枉路。”

  ④浩然《艳阳天》第九十九章:“谁不兴发几句牢骚呢,牢骚不等于事实呀!”

  ⑤沙汀《还乡记》五:“他从张大爷的牢骚感到了重压,觉得故乡并非乐土。”

  ⑥毛泽东·七律《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2. 说不满的话。

  如:牢骚了半天;等他牢骚完了,也就没事啦!

3. 忧愁哀怨。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大抵秋菊春兰,各极其胜,究竟秋菊牢骚,不及春兰华贵。”

近义词

抱怨、怨言、报怨

相关词汇

牢骚效应、牢骚满腹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西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