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硬币(coin;specie;hard currency;hard cash;piece),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

简介

一般俗话说:钢蹦,主要指一分,两分,五分,一毛,一块的制品,主要质地是有、有银和别的合金组成。

硬币(Hard Currency)是指西方国家或地区在通货膨胀中相对比较稳定,汇率总的趋势呈现上浮的货币.

硬币的制造过程

整个硬币的制造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内容:选材和坯饼处理、设计制模、压印。

选材和坯饼处理(一)选择材质制造硬币可以采用不同的金属材质,比较常见且相对价格低廉的金属被用来铸造低面额硬币,而稀有金属如黄金、白银、铂则被用来铸造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币。

好的铸币材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物理特性,例如金属质地要软而易于加工成形,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硬度以便能够经受流通过程中的磨损。由于兼具上述特性的金属极少,因此铸币材质通常是两种或多种金属熔为一体的合金。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常见使用的金属有铜、锌、镍、铁、铝等,其中铜无论本身还是构成合金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铸币材质。金银通常与其他金属合金来提高硬度,就是首选材料。平常所说的“纯”普制金银币其实都含有微量的其他金属成分,当然,其价值还主要是按币中贵金属的含量来估算。制造合金的具体过程是:(1)将所选择的金属放在熔炉中熔成液态合金,浇入铸锭(槽)冷却或被压制成条片(较厚);(2)在液压车间对铸锭或较厚的条片进行数次滚压,使之成为厚度符合坯饼要求的条片 ;(3)将条片冲压成半成品的坯,并等待进一步加工处理。

(二)坯饼处理

硬币是由坯饼压印而成的,坯饼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因此坯饼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从合金条片冲压下来的坯饼很粗糙,表面不光滑且四周有毛边,需要进一步精加工,具体步骤是:(l)将坯饼放入外形类似特制搅拌机的柱状退火炉中,退火炉旋转。高温对坯饼进行软化处理。(2)退火软化后的坯饼被置入稀释的酸或肥皂溶液中进行清洗。(3)用专门的机器设备对坯饼磨边、抛光。经过以上处理后的坯饼就可以直接用来压印硬币了。与此同时,在另外的制模车间,设计制模工作已经开始了。

设计制模(一)模具及其工作原理对冶金学不甚了解的人很难想像硬金属还可以像液体一样四处流动,但这是客观事实,回为固体金属可以在压力下发生内部结构移动而变形,就如同在汽车制造厂里把一块(片)钢板变成有着各种曲线形状的汽车外形钢架一样。

使一块金属变成一图案的硬币需要借助模具,而且是正面、背面两个模子,因为物理学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力量相等、方向相反,任何人不可能把金属坯饼置于空中来铸造硬币。实际操作的方法是,把其中的一个模子固定并将坯饼放在上面,用另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模子来冲压,这样就使坯饼的两个面在相互力的作用下同时压印上图案。 模子一般由特种钢制成,其表面刻有图案且质地坚硬,可以在铸造过程中使硬币表面呈现镜面效果。原先的模子是手工制成的,雕刻师用特制工具在模子表面艰难地刻划出文字、数字及各种图案。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制模普遍采用了雕刻机、电镀、电脑辅助设计等设备和工艺来代替手工,效率和精确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硬币表面是浮雕镜面效果,因此工作模表面图案的每一部分都是凹进去的,即所说的“阴模”。为了便于理解,在此举例说明,将一片铝箔覆在一枚硬币上,用擦子反复刮压,然后取下铝箔,会发现铝箔与硬币接触的那一面出现了凹进去的图案,这是因为硬币表面的图案是凸出来的。同样道理,如果硬币表面的图案是凹进去的,则工作模表面图案相应是凸出来的。

(二)图案从平面到立体的制模过程图案设计工作开始于艺术家的平面画稿,而使平面图案变成硬币上精美逼真的立体浮雕则需要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1)雕刻师用油土将画稿上的平面图案通过三维立体表现出来,然后翻成石膏模或树脂模 ;(2)将石膏模或树脂模放入电解液中,经过电镀制成图案凸出的铜质模坯,也称铜型或母模 ;(3)通过雕刻机上触针和雕刻刀的同步划动而把母模上的立体图案按既定的比例缩刻复制到另一个金属模坯上,这就形成了原模,也称子模,其表面的浮雕效果与实际硬币的完全相同 ;(4)把原模淬火增加硬度后,在大吨位液压机上对另外的模坯进行反复冲压,形成图案下凹、具有镜面效果的工作模,然后再将工作模淬火提高硬度,以备压印时用。

一个原模可以反复使用、冲压翻制成很多图案完全一样的工作模,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图案不变的流通硬币可以常年生产而不间断的原因。应当说,新的制模工艺不仅更加规范,而且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使得原来熟练的雕刻师需要花费一整天才能做完的工作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压印硬币以前的工作模可能只能压印几百枚硬币,而现在的工作模能够压印上百万枚硬币。现代的铸币机器是一种精确而高效的设备系统,集压印和自动传送为一体,它以极快的速度连续把坯饼准确地放到压印位置并且冲压可以瞬间完成,因此每分钟有多达几百枚的硬币喷涌而出。

在早期人们通过手工锤击方法铸币的时候,曾采用了金属垫圈技术,这一技术现在仍被利用,即在金属板上开凿一个与硬币直径相同的圆孔,将坯饼放入孔中,以防止在冲压过程中坯饼由于受压而延展变形。有齿边的硬币要求金属垫圈内侧四周要设计成齿状,机器冲压时,坯饼四周的齿状和正背面图案同时压印出来,成为有齿边的硬币;周边有字的硬币则要使用四周刻字的工作模和分割开的金属垫圈,然后通过液压机将文字压印上去。

现代铸币压印机充分将机械力学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常见的冲压机就是采用“曲杆动力”驱使冲压头上下移动(如同手指关节弯曲、伸直)来完成印压。利用原模通过冲压制成工作模需要几百吨的压力,压印硬币的吨位虽然小一些,但也需要相当大的压力,如一枚镍币需要30吨/平方英寸的压力,而一枚银币则需要150吨/平方英寸的压力,其他材质的硬币也基本在这个范围内。就是通过上述的机械过程,坯饼被压印成可流通的硬币。

早期硬币

(Hard Currency),即金属铸造的货币。用金属铸造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 刀币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由于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

新中国发行的硬币,大致可分为普通流通用的硬币;流通用的金属纪念币和收藏用的贵金属纪念币。

其中贵金属纪念币,即一般人俗称金银币,价格昂贵,发行量极少,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和创汇上考虑,在销售上目前主要注意开发国际市场同时,也开始培育、立足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普及开来。

硬币分类

硬币“本职”是充当流通中介。但随着收藏和投资需要, 又派生出一些其他用途硬币。虽然对硬币可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从集藏需要出发,按照发行目的进行分类应是最本质和最基本的方法,由此可分为流通币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主权发行机构按面值投放市场,交换中按 银元面值流通。流通币由普通金属或贵金属制成;发行量不限,一般较大;发行年代可以间断或连续;同一面值同一图案硬币有不同发行年代。按其实际使用情况,又可分为“已退出 流通”和“正在流通”两种流通币。①主币与辅币 流通硬币元币(长城币,牡丹币,菊花一元)是人民币主币;流通硬币中只有角币、分币才叫人民币“辅币”。②流通币的收藏 流通币本意是“流通”而不是“收藏”。但流通币可被收藏,当前对初涉硬币集藏的币友来说流通币收藏还是主体。当然流通币的“收藏”价格通常高于甚至远高于其“流 通”价格,所以对这类币来说,最好的收藏方式是在“流通”中“收藏”,即在日常流通中将品相优美的。面值较小的币 “攒”起来。即以“流通”价格代替了“收藏”价格。但是这种办法受到国别、面值、年代的限制,很难集“全”。收藏币收藏币发行的目的不是为“流通”服务,而是为硬币“收藏”服务,通常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或远高于面值的价格售出。它不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但可作为收藏品(商品)在 市场流通。如我国1984年面值10元的熊猫银币发行价不是10元而是100多元。面值10元只不过说明它是“币”而不是 “章”。也决不会有人用此币作为10元流通市使用。收藏币一般由贵金属或普通金属制造,必须限量发行(几枚到上百万枚),而且要公布发行量。收藏币一般只有一个特定的发行年代,不能连续发行。所以,收藏币虽是硬币中的一种,但一般只在一个有限的圈子里“流通”。广大公众从未使用过,从未见过,甚至从未 听说过。长久以来,纪念币这一名词很流行,似乎成了收藏币的同义语。事实上,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纪念币是主权发行机构经过批准(美国需经国会通过), 为了纪念某人、某事、某物而特殊发行的硬币,其目的是借助于硬币这一“大众传媒”来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但是纪念币可以是流通币也可以是收藏币。就其目的而言,流通币似乎更具有宣传优势。如美国1976年美国独立200周年1/4美元流通纪念币在实际流通中和常规1/4美元硬币完全等同,如可用 于打投币电话。而美国1994年世界杯足球赛1/2美元收藏纪念币发行价即为11.5美元,只有在钱币商和收藏者手中才能看到此币,一般美国公众不了解,也见不到此币。 开国纪念币诚然,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收藏币为纪念币,但收藏币的内涵要比纪念币宽广。它应该包括:纪念币、生肖币、风光币 和各种主题币(如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各种主题币似乎很难 套用“纪念”这一概念,但属于收藏币无疑,即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面值价格出售,一般用贵金属或普通金属制造和精制,限量发行并公布发行量,一般每种币只有一个特定的发行年代。由于收藏纪念币发行机构所获的利润远高于流通纪念币, 所以世界各国(特别是某些中小国家)收藏纪念币的发行已有“滥发”之势。个别国家一年发行近百种收藏纪念币。其特点是材质多为贵金属,大量发行精制币,总发行量较少,甚至将 一些与本国毫无关系的人物事件列为本国纪念币内容(如利比 里亚发行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纪念币)。这些币在发行国基本不销售,而是有目的地倾销到特定地区,以获取暴利,甚至内 外勾结,坐地分利。这种现象已日益为广大公众和收藏者所识 别,并遭到非议。显然,如果纪念币大都成为收藏纪念币,它的“宣传教育”作用本职无形大为缩小,不过仅在收藏者中 “纪念”而已。至于本应流通的流通纪念币实际上大量“沉淀”,并不流通,甚至高价炒卖,应被视为不正常的特殊情况(如我国近期新发行的各种流通纪念币)。这一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主权发行机构在发行量控制。收藏交易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责任与问题。一句话,纪念币只是收藏币的一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硬币在流通中的宣传教育作用,应该多发行流通纪念币,少发行收藏纪念币。为了满足广大收藏者的需要,应该扩大纪念币以外的各种收藏币发行。并建议在收藏界中逐步熟悉收藏币这一名称,将收藏币与纪念币加以区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有意识地将流通硬币转变为收藏币的情况。这就是各造币厂将当年该厂所生产的未流通级流通硬币封装为造市厂套市,或专门为收藏者生产精制套币。国外常称之为非流通法币。至于钱币商将未流通(或已流通)的流通硬币自行进行各种封装出售,当不属此范畴。投资币发行投资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规的“收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投 1988年熊猫贵金属纪念币资币是用高成 色(一般99.9%以上)贵金属(银、金、铂、钯)制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币”形金属锭 块。投资币虽也由主权发行机构发行,但常无面值或面值是象征性的(表示为主权发行机构认可的“币”),发行量和发行年代并不重要,市面图案相对固定,便于辨认(如加拿大枫叶银币,南非克吕格尔羚羊金币)。重要的是制币贵金属成色和币重。投资币价格主要根据贵金属价格变化而涨落,一般为所含金重量或纯银重量再加以3%~10%的附加费。所以投资币不过是“币”形贵金属,便于保存和交易(较之金锭、金条、金项链、金戒指),并能保值和增值。 这类币按其本质似应译为“锭”币,但不通俗;因其成色 较高,应称为“纯”金银币,但多加一“纯”字似乎累赘。若简称为金银币,又易与金银收藏纪念币混淆。所以建议仍以 “(贵金属)投资币”这个名称为最佳选择。事实上一般硬币收藏者并不涉及此领域。区分流通币与收藏币准确的原始资料应是主权发行机构发行时的公告(或说明)。不少国家(地区)也定期出版收藏币(纪念币为主)图册。但在一般钱币目录(手册)中并未明确加以区分,以下判据可供参考。1.材质。收藏币多为贵金属。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基本没有流通金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本没有流通银币。2.发行年代。收藏币一般只有一个特定发行年代,成组 收藏币(如生肖币,保护野生动物币,奥运会币)常有不同发年代。而同一面值同一图案流通币常连续多年发行。3.发行量。发行总量在万枚(0.01百万枚)以下的大体法进入流通领域。但发行量达百万的也可能是收藏币。4.品相等级。精制级市为收藏币。5.交易价格。交易价格中只有未流通级和精制级的大体是收藏币。交易价格中有极美级。优美级以及更低等级的大体是流通币。但有极美级的也可能是收藏币,因在交易过程中币品品级降低。交易价格中只有未流通级的也可能是流通币,因为该币刚刚发行,流通时间很短,还没有形成极美级或优美级交易价格。总之,收藏币与流通币的区别必须综合判断,而且常有例外。硬币的成分中国的:第三套人民币硬币1元硬币铜镍合金5角硬币铜锌合金2角硬币铜锌合金1角硬币铜锌合金第四套人民币硬币1元硬币钢芯镀镍5角硬币铜锌合金1角硬币铝镁合金第五套人民币硬币1元硬币钢芯镀镍5角硬币钢芯镀铜合金1角硬币铝合金第五套人民币5角硬币色泽为金黄色,直径20.5毫米,材质为钢芯镀铜合金。第五套人民币,一角硬币铝合金改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与现行流通的一元硬币材质相同。香港硬币目前流通的有1、2、5毫和1、2、5、10元。金属成份和边缘:1毫为钢芯镀黄铜,平边;2毫为镍黄铜,曲形凸边;5毫为钢芯镀黄铜,丝齿;1元为钢芯镀镍,丝齿;2元为钢镍合金,曲形凸边;5元为钢镍合金,丝齿凸边和文字;10元为铜镍合金或镍黄铜,间断丝齿。新台币新台币「一元」及「十元」硬币的成份。一元硬币的成分为:铜、镍、铝。十元硬币的成分为:铜、镍。澳大利亚硬币澳大利亚流通使用的硬币有六种面值:五分、十分、二十分、五十分、一元和两元。所有硬币正面的图案都是英国女王像,但硬币背面的图案却都设计得十分有特色。以上几种硬币的成份都是百分之七十五的铜和百分之二十五的镍。澳大利亚流通使用的另外两种硬币是一澳元和两澳元的硬币。这两种硬币的成份是百分之九十二的铜,百分之六的铝和百分之二的镍。斯里兰卡硬币斯里兰卡旧版硬币是用铜或锌制造的,而新版硬币是镀铜、镀镍制品。美元硬币美元1分硬币,1909年纪念林肯诞生100周年开始发行。材质为青铜(铜95%,锌5%)。铸造1美分硬币需要黄铜、青铜和锌,甚至不锈钢等原料,从1982年起,开始采用以锌为主的原料。5分硬币,1938年开始发行。材质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10分硬币,1946年开始发行。1964年以前为银质,1965年以后改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25分(四分之一)硬币,1930年开始发行。材质1964年以前是银质,1965年以后改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50分(半元)硬币,材质1964年版是银质,1965至1970年为包银,1971年以后改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1元硬币,1979年开始发行。材质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日本硬币五日元黄铜硬币1949年发行,代替了原来中间没有小孔的五日元黄铜硬币。由于当时发行的五日元黄铜币和一日元黄铜币很难区分,故将五日元硬币改为有孔硬币。其直径为22.0mm,重量为3.75g。材料为黄铜,即含铜60%,含锌40%的合金。一日元铝硬币于1955年行,取代了先前的一日元黄铜硬币。一日元铝币是发行至今最小的货币单位,其直径为20.00mm,重量为1.00g。材料是100%铝,最大特点是份量轻。铝的比重为2.7,水的比重是1.0,虽然铝比水重,但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轻轻地放在水面上不会下沉。10日元青铜币发行于1951年,其直径为23.5mm,重量为4.50g,材料为青铜。即含铜95%、含锌4%、含锡1%的合金。五十日元的白铜硬币,于1967年发行,代替了以前的五十日元镍币,其直径为21.0mm、重量为4.00g。材料为白铜,即含铜75%、含镍25%的合金。在将一百日元硬币从银币改为白铜币时,考虑到与一百日元硬币的价值与重量的平衡和镍金属的不足,决定将五十日元硬币也改成白铜硬币。50日元硬币侧面有120个齿轮。一百日元的白铜硬币,1967年发行了白铜硬币以代替一百日元的银币。该硬币直径为22.6mm,重量为4.80g。材料为白铜,即含铜75%、含镍25%的合金。由于硬币的需求急速增加,及工业用银的增长,而造成银的紧缺,故由银币转换为白铜硬币。白铜硬币侧面有103个齿轮。1982年新发行了五百日元的白铜币。顺便提一下,在此之前日本银行发行的是五百日元的纸币。五百日元硬币的直径为26.5mm,重7.20g,材料为白铜,即含铜75%、含镍25%的合金。百元硬币的流通量超过60%,随着自动售货机的飞速普及,希望发行更高额硬币,五百元硬币的发行也就在情理之中。500日元新硬币使用材料由现在的白铜改为含镍的黄铜,边沿有斜纹、上设潜图像。原来的500元硬币停止制造。欧元硬币面值直径(毫米)重量(克)材质1分16.252.30钢芯镀铜2分18.753.60钢芯镀铜5分21.253.90钢芯镀铜10分19.754.10铝黄铜20分22.255.75铝黄铜50分24.257.80铝黄铜1元23.257.50铜镍锌嵌铜镍镀镍芯2元25.758.50铜镍镀镍嵌铜镍锌芯(1欧元硬币的外圈为铜、锌、镍合金,内芯为铜镍合金;2欧元硬币刚好相反,外圈为铜镍,内芯为铜锌镍。)意大利硬币面额直径(毫米)重量(克)背面图案材质2欧元25.758.5拉斐尔画的但丁头像铜镍合金1欧元23.257.5达芬奇《维特鲁威人》铜镍合金50分24.257.8马卡斯奥吕亚斯大帝雕像北欧金20分22.255.74意大利未来派艺术家乌姆伯托·波丘尼的雕塑作品北欧金10分19.754.1桑德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北欧金5分21.253.92佛拉威伍斯朝的圆形竞技场铜包钢2分18.753.06安东内利亚那尖塔铜包钢1分16.252.3蒙特堡铜包钢人民币硬币人民币硬币总录第一套 1955 年 - 1964 年、18 枚 0.37 元1965年至1970年间暂停发行第一套 1971 年 - 1992 年、66 枚 1.65 元 共 2.02元 第二套 1980 年 - 1986 年、28 枚 12.6 元 第三套 1991 年 - 2001 年、31 枚 16.5 元第四套 1999 年 - 2010 年、45 枚 29.7 元第一套硬币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发行过硬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 第一套1955版5分第一套硬币从1955年开始铸造,于 1957 年 12 月 1 日正式发行,1955 年版铝镁合金的流通金属硬币,作为人民币的辅币。共计有三种面值,分别为壹分、贰分、伍分。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为铝镁合金。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组成。1965 年至 1970 年间,因国内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情况,三种铝分币均停止生产和发行。有的年代只发行一种或二种,到 1992 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1955 年 - 1992 年 84 枚 共 2.02 元一分 27 有个年份 32 枚 0.32 元二分 26 有个年份 30 枚 0.60元 五分 19 有个年份 22 枚 1.10元集全非常不易。其中1981年壹分、1980年贰分、1979年伍分、1980年伍分、1981年伍分计五种,当年只铸造了很少一部分,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给国外游客,市面上基本没有流通过,在国内极为难找,成为集币者寻觅的珍品,被称为第一套硬币中的“五大珍品币”。这套铝质硬分币,迄今为止,仍属我国法定的现行货币,可以和第四、第五套人民币等值混用。没有只收不付和停止流通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硬分币,只是在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的今天,货币面额增大了,硬分币已自动失去流通职能,只有银行柜台上支付利息用铝质分币,市场上买卖双方不计硬分币了,这套铝质硬分币流通至今已经历50年,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套硬币目录1 1955年-1964年18枚共0.37元一分有个8年份、8枚 0.08元 二分有个7年份、7枚 0.14元五分有个3年份、3枚 0.15元  号 面值(分)1955 1·51956 1·2·51957 1·51958 11959 1·21960 21961 1·21962 21963 1·21964 1·2第一套硬币目录21971年-1992年66枚共1.65元一分有个19年份24枚 0.24元 二分有个19年份23枚 0.46元五分有个16年份19枚 0.95元年 号 面值(分)1971 11972 11973 11974 1·2·51975 1·21976 1·2·51977 1·21978 1·21979 平1·出1、2·51980 平1·出1、2·51981 平1·出1、平2出2、平5·出51982 平1·出1、平2出2、51983 1、平2出2、平5出51984 平1出1、平2出2、平5出5 1985 1·2·51985 1·2·51986 1·2·51987 1·2·51988 2·51989 2·51990 2·51991 1·2·51992 1·2·5注.1979年-1984年发行的分币有两种1.是在图案背面麦穗的部分麦芒被细带遮住叫平芒币2.是在图案背面麦芒没有被细带遮住叫出芒币第一套硬币成分1分硬币 铝镁合金(55)2分硬币 铝镁合金(56)5分硬币 铝镁合金(55)第二套硬币第二套硬币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面值分别为壹角、贰角、伍角和壹元四种。第二套1980版1元(俗称长城币)  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以铜、镍等有色金属,壹角、贰角、伍角面值,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壹元面值正面图案为国名、国徽和发行年份,背面图案为万里长城和面值。到198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七个不同年份的硬币,由于我国当时、镍资源相当少,不能满足大量发行需要,只能在1980年至1986年间进行了少量的铸造,只能象征性发行,没有真正发挥流通作用。其中1981年版元角币铸量较多:1980年、1983年、1985年版元角币铸量较少;1982年、1984年、1986年版元角币基本装配于当年密封硬币版(本)内。仅仅满足国外旅游观光者购集中国硬币纪念品需要而出售,故极为少见,目前已成为收藏者寻觅的珍品,集全者可谓“风毛麟角”。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1980~1986年共有七个不同年份的硬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第二套硬币目录1980年-1986年28枚 共12.6元 一角有7个年份7枚 0.7元 二角有7个年份7枚 1.4元五角有7个年份7枚 3.5元一元有7个年份7枚 7元 年 号 面值1980 1角.2角.5角.1元1981 1角.2角.5角.1元1982 1角.2角.5角.1元1983 1角.2角.5角.1元1984 1角.2角.5角.1元1985 1角.2角.5角.1元1986 1角.2角.5角.1元第二套硬币成分1角硬币 铜锌合金(80)2角硬币 铜锌合金(80)5角硬币 铜锌合金(80)1元硬币 铜镍合金(80)第三套硬币第三套新版硬币从1991年开始铸造。于1992年6月1日起在全国发行1991年版新的壹角、伍角、壹元三种流通金属币,均呈圆形,材质壹角为铝镁合金,取消了边缘齿,采用内九边形。伍角为黄铜合金,边形由周边连续丝齿改为间断丝齿。壹元为钢芯镀镍,边形由周边连续丝齿改为无丝齿外形。这套硬币元角币的图案设计注重货币特征和结构艺术的有机结合,正面图案均以国徽为主景,国徽下边有国名和铸造年份,国徽上方增加汉语拼音国名。第三套1元(2000) 在元角币背面图案突出货币面值的同时,分别表现了壹元币牡丹、伍角币梅花、壹角币菊花。图案以盛开的某一花卉为主,配以绿叶或少许花苞,在构图上采用非对称艺术手法。这套硬币从1991年至2000年共有十个不同年份硬币发行。除十个年号外,仅见2001年伍角币一种在市场上流通。这套硬币目前很易收集得到、但其中1996年、2000年壹元币、1991年和1998年、2000年版壹角币较为少见。第三套硬币目录 1991年--2001年31枚 共16.5元一角有10个年份、10枚 1元 五角有11个年份、11枚 5.5元一元有10个年份、10枚 10元 年 号 面值1991 1角.5角.1元1992 1角.5角.1元1993 1角.5角.1元19941角.5角.1元1995 1角.5角.1元1996 1角.5角.1元1997 1角.5角.1元1998 1角.5角.1元1999 1角.5角.1元2000 1角.5角.1元2001 5角第三套硬币成分1角硬币 铝镁合金(1991)5角硬币 钢芯镀铜合金 (1991)1元硬币 钢芯镀镍(1991)第四套硬币第四套硬币从1999年开始铸造。从99年新版流通硬币与前三套所发行铸造流通硬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自2000年10月16日起,新版流通硬币铸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1999版1元  正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流通硬币的发行银行。于2000年10月16日先发行99年新版壹元、壹角币二种,2002年11月18日发行新版伍角币,全套计三种。均呈圆形,材质壹元币为钢芯镀镍,币外缘为圆柱面,并印有“RMB”字符标记。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外缘为间断丝齿。壹角币为铝合金,边无齿,自2005年8月31日起,发行05版年号壹角币,材质由铝合金改为不锈钢。该套三枚硬币正面图案均突出面值,面值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下方为发行年份。背面图案壹元币为菊花及行名的汉语拼音字母、伍角币图案为荷花及行名的汉语拼音字母、壹角币图案为兰花及行名的汉语拼音字母。第四套硬币质量标称:6克。第四套硬币目录1999年-2011年48枚 共32.2元 一角有12个年份、12枚 1.20元 五角有10个年份、10枚 5元 一元有13个年份、26枚 26元年 号 面值1999 1角 .1元.1元2000 1角 .1元.1元2001 1角 .1元.1元2002 1角.5角.1元.1元2003 1角.5角.1元.1元2004 .5角.1元.1元2005 1角.5角.1元.1元2006 1角.5角.1元.1元2007 1角.5角.1元.1元2008 1角.5角.1元.1元2009 1角.5角.1元.1元2010 1角.5角.1元.1元2011 1角.5角.1元.1元注.1999年-2011年发行的1元币有两种1是在1元币外缘的缩写文字RMB为正写2是在1元币外缘的缩写文字RMB为倒写第四套硬币1角硬币 铝镁合金(1999)1角硬币 不锈钢(2005)5角硬币 钢芯镀铜合金(2002)1元硬币 钢芯镀镍 (1999) 硬币的其它用途1.占卜占卜前先把《易经》放在面前,把自己的疑难问题简明扼要得写在一张纸上,与《易经》放在一起,渐渐入定后便可以起卦了。取三枚硬币,将其扣在双手中摇动数次,然后投放在桌面上。背面为阳,正面为阴。投掷后的三枚钱币有四种组合——两正一反(少阳)、两反一正(少阴)、三反(老阳)、三正(老阴)。投一次仅得一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所以要来六次,到得出六爻而成一卦时,便可以到书中相应的卦中去体悟、揣测、解读了。2.暗器将一枚硬币夹于食指、无中指(前端),臂膀向前推,再以腕力、指力把硬币发出。必要时,可将两枚分别夹于食指之间和中指、无名指之间发出,还可以双手齐发。 如何保存硬币在中国,集藏硬币的历史渊源久远。自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的收藏世界硬币热方兴未艾,它作为主要藏品的地位已为越来越多的集藏者所认识。由于缺乏有关知识介绍,缺乏交流和媒体宣传,以至一些收藏者对硬币的保存无所适从。经常可见的是,很多精制硬币(Proof)原来是有气密塑封包装、光亮如镜的,可在市场见到的却是开了封的,并且硬币镜面已无踪影,而指纹或划痕却不少。一些硬币在市场上交流一段时间后就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了。硬币虽由金属材料制成,有一定的硬度,似乎不易损坏,实际上保存硬币不是容易的事情。硬币的品相按美国标准划分为70个等级,正确的保存方法应使硬币的腐蚀过程减缓停止,免遭硬伤,尽量保持原来的品相等级。保存不当,往往只增加一条用放大镜才能看见的划痕或一个针眼大小的黑点就会导致硬币降低一个以上等级,而在克劳斯标准硬币目录上一个等级相差几百甚至上千美元的硬币决非个别。正确保存硬币,不但是保护好你的藏品,也是保护好你的资产。从另一角度讲,同时也是为社会下一代保存好历史遗产。为了保存硬币,先从品相恶化谈起。硬币的腐蚀过程取决于以下因素:硬币材质的化学稳定性(成分构成)、包装用的与硬币接触的材料、存放硬币的大气条件和硬币的接触观摩。一般而言,金比银耐腐蚀;银比铜耐腐蚀;锌、铝、铁等金属较易被腐蚀。对合金而言,有时取决于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比如纯金稳定性较佳,而当在金中加入铜构成合金后,则硬币易出现黑点。但黄铜(铜锌合金),则在大气中比纯铜更耐腐蚀。包装材料中聚氯乙烯对硬币有害,聚氯乙烯在常温下会逐步析出增塑剂腐蚀硬币,这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这一点应有足够的注意,特别是对于铜和铜合金硬币。在其它国家,80年代初已广泛认识到使用聚氯乙烯的危害,并已在硬币的封装中淘汰了这一材料,改用聚乙烯。空气中的水蒸气、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对硬币也是很有害的,如硫与银反应成硫化银,使银币表面变灰变黑。空气中的潮气也加速硬币的氧化过程。在欣赏过程中,用手接触裸币,使汗迹在硬币上留下指纹;唾液和空气中的尘埃降落在硬币上,这些附加物都将加速硬币的腐蚀过程。为了保存好硬币,首先应选好包装手段,既要便于观赏,又要有利于保护硬币,这视个人的条件而定。可选择的包装有不属聚氯乙烯的塑料盒、带聚脂薄膜圆孔的纸夹、聚脂薄膜袋、纸袋等。可选的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脂薄膜。为了便于欣赏,也可在透明包装的基础上放入集币册内,关键的一点是不能选用含聚氯乙烯的材料来包装存放硬币,它的危害绝不能低估。为了隔离空气,一般有气密和真空封装两种方法。气密指隔离空气,但不抽净包装内的空气。真空封装将使包装材料与硬币表面紧密接触,这也可能损害硬币。包装采用热塑压或超声熔合手段,这些手段还没有普及,一般只在造币厂中包装新币和在评级机构包装定级后的硬币时使用。最简单的隔离空气的方法是将硬币浸泡在无水酒精中,这种方法缺点是不便于观赏,但效果较好。硬币应存放于通风和空气干净、干燥的地方。一般不宜直接拿玩裸币,特别是不应触摸精制币、未流通币(UNC)或高档币。硬币中手接触过的地方,一定是首先腐 蚀变黑的地方。如确要拿放硬币,应用干净的软纸或布隔开手拿硬币的边缘。硬币一般不必清洗,特别是不能用普通橡皮或市面上出售的玻璃纤维擦拭棒擦拭,这样会划伤硬币表面。如果硬币表面上有有害材料包装后产生的绿粘液,可用无水酒精清洗。对于硬币上的污迹、指纹,也可用酒精清洗,这对于新迹有效,并可防止污迹和指纹对硬币的进一步侵蚀。对于旧迹,必要时可用无砂粒高级绘图橡皮适度擦试。对于粘有大块污物和特别脏的硬币,有条件时可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这时应用酒精作为清洗液。硬币应用网袋悬吊在清洗液中,以防止硬币直接与清洗机内壁接触而导致损伤,因为内壁的机械振动与硬币碰撞将损伤硬币。用这种方法可去掉污物而又不擦伤硬币。要注意的是,清洗不能提高硬币的等级,只有利于观赏(除去粘附在硬币上的多余物质)。硬币的品相等级仅取决于硬币本身的磨损程度。中国硬币建国以来,中国已经发行了四套硬币,第一套是新中国发行的1955年版流通金属分币,其面额有1分、2分、5分。从1955年至1992年,我国共发行这三种面值的硬分币75枚。1955年版硬币其材质均为铝镁合金。随着我国集币热潮的高涨,硬分币渐成集币者手中的宠儿,其价格日益见涨。目前,整套全新硬分币的售价已从1990年的几百元上涨为3000元以上。部分年份的硬分币发行量非常稀少,只作为旅游纪念品(精装)卖给国外游客,基本上不在国内流通,故现在已踪迹难觅,其价格自然不斐,如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硬币,号称硬分币“五大天王”,每枚收藏价格都在200元以上,因而成为集币者梦寐以求、备受追捧的“珍品”,因为罕见,所以目前收藏市场上见有伪币,收藏者应谨慎。从1955年1992年,新中国发行了75枚流通金属分币中,1分币28种,其中1960年、1965年至1970年、1988年至1990年均未发行1分硬币。2分币27种,其中1955年、1958年、1965年至1973年未发行2分硬币。5分币20种,其中1958年至1973年,1975年、1977年均未发行5分硬币。由于发行数量及其流通时间长短不同,有些年份的硬币已很难找到,其收藏价值升值潜力均不可低估。有关收藏投资人士认为,在具体操作时不必刻意追求“珍品”,宜选择那些发行量较小,正常流通渠道中不太多见,但收集起来又比较容易的品种。如1955年、1957年、1992年的1分和1959年、1992年的2分这种较为稀罕的品种,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对于那些发行量较大的品种,若是全品相收集,也可有所收获。另外,应当指出的是,从1993至2000年,国家又发行了8套精装硬币,内装1、2、5分,1、5角,1元硬币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是专供收藏用的,应该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并且有可能成为钱币中的珍品。

第二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4月发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面值的金属硬币,配合第三套纸币流通。其中角币的材质为铜锌合金,元币材质为铜镍合金。这套硬币从1980年至1986年共七种不同的版别,每年4枚,计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币最为稀少,收藏价值较高。其他年份的硬币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见,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第三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6月发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种面值的流通金属硬币,配合第四套纸币流通。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其中1994年的1元硬币较少,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币图谱》把这枚1元硬币列为两星级。

第四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制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币,是配合第五套纸币流通的辅币。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综上,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1、硬分币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2、不参与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2分5分计24枚。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称长城币),计28枚。4、1994年1元硬币。 中国古钱币鉴定古钱币鉴定,是一门细致的学科,它需要我们日常知识的积累,注重观察与思考,仔细比较。结合历代的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找出一些可循的、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从而归纳总结出古钱鉴定中的一般性规律。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古钱鉴定的方法。1.看铜质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是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汉代至唐宋时期有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叫做青钱。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2.观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粒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人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税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造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伪品放人盐卤(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不易干,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故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人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3.看铸币铭文中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钱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钱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  古钱真伪的依据。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钱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钱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钱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钱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国家级的、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4.听声音现在许多钱币学家和收藏者喜欢用听声音的办法鉴定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暗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5.观版别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能真实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特征。如战国时期刀布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色不对且易脱落。而且刀币在铸造时其浇口在刀环上,布币的浇口在首端,出范后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状态,而造假者往往为了品相美观,将刀币、布币边缘磨光滑,实际上是画蛇添足,露出了破绽。再如会昌开元,因扬州已以昌字纪年,故不在再纪地,如发现背“扬”字者,无论传世品还是出土品均应将其视为伪品。因北宋各代和清咸丰钱币版别最为复杂,也是造假者竞相仿掣的对象,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它们的形制多加分析,掌握特征,以防上当受骗。6.了解铸造方法中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7.闻气味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硬币价值

以下四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硬币的价值:第一、“物以稀为贵”,硬币的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价值。一般而言,硬币越稀缺,它也就越值钱。但必须注意,硬币的稀缺与否和硬币的年代没有必然联系。举例来说,中国许多上了年代的古币售价往往只有几美元,而1913年的美国自由女神头像镍币却价值一百多万美元,其原因就在于前者存世量较大,而后者已知的存世量只有5枚。

第二、硬币的品相和等级也会影响它的价值。硬币的品相越好,等级就越高,相应的,它的价值也就越大。一枚全新的,未流通的硬币可能比品相佳但已经在市面上流通的硬币价钱要高出几百倍。

第三、硬币的材质价值是由它所使用的贵金属所决定的。金银币,铂金币的价值通常不会低于原金属。

第四、硬币的需求量也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它的价值。一些数量较大的硬币要比那些数量小的硬币昂贵,那是因为它们更受到收藏者的欢迎。比如,1916年的硬币现存量为40多万,而1798年的硬币现存量仅为3万,尽管如此,前者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后者。原因就在于比起18世纪的硬币,许多收藏者更青睐20世纪早期的硬币。

硬币图案设计

综述

硬币图案设计是造币模具制作中的首道要素,是美术艺术在造币生产中的体现。要在方寸大小的币面上充分反映出艺术主题,体现出民族风格,设计者的作用极为重要。硬币图案的设计一般应做到:

概括性

硬币图案设计不仅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要求在很小的币面上能够突出地表现硬币的主题思想,因此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

民族性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文化艺术在世界的文明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硬币图案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风格。

纪念性

硬币图案应能够表现我国和当今世界的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等,使硬币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单一性

硬币的直径(少数纪念币、章除外)一般都不大,流通硬币目前最大直径仅32毫米;金银纪念币大多数直径都在60毫米以下,要表现多主题的内容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设计图案时,只能突出单一的主题。

对于硬币图案设计者来说,既要充分满足上述艺术性,还必须认真考虑硬币模具制作、压印工艺的可行性,以下问题不容忽视:1、 浮雕图案布局的均匀性必须疏密合理,不能集中在某一小区域内;2、浮雕图案面积与空白处的比例,一般掌握在1∶1或4∶3,当然有特殊要求的题材可以突破;3、 浮雕图案最高点的位置,尽可能在币面直径2/3的中心区域;4、 在造币生产上,不可把正、背面浮雕图案体积最多(俗称“吃肉最多”)的部分安排在对应点上,应尽可能错开;5、 浮雕图案不要离清边太近,更不要与清边相连接。

硬币品相分级

简介

硬币品相是指硬币形态的优劣和币面的完美程度。随着各国集币水平的提高和国际钱币界的深入交流,广大钱币爱好者越来越关心硬币的品相。品相优良的硬币令人赏心悦目,而磨损严重,伤痕累累的硬币则丝毫不能给人以美感。收藏者对硬币品相向来没有严格的评判准则,爱好者往往使用"全品相"、"上品"等含混的描述,既缺少科学性,也难以统一使用。尽管国际上并无公认的硬币品相分级标准,但国际钱币界一直在尝试制定能适合大多数国家的标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大体上形成了两种评定办法,即描述分级法和数字分级法。

描述分级法

描述分级法在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中都有应用,容易为社会公众了解,一般分为7级:1.未流通/未使用/新品(Uncirculated,UNC)。即在30倍放大镜下,也观察不到任何磨损或流通过的痕迹,但可能有包装划痕(Bag Marks)。

2.极美(Extremely Fine,XF或EF)。币面95%细部清晰可见,整个币面仅有极其轻微的磨损。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区域作为定级标准,则该区内90%细部清晰可见。

3.优美(Very fine,VF)。币面75%细部清晰可见, 整个币面为中等程度磨损,文字和数字边缘部分可能不够清晰。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区域作为定级标准,则该区内细部清晰可见。

4.美品(Fine,F)。币面50%细部清晰可见,整个币面已呈现严重磨损,文字和数字边缘部分已不清晰。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区域作为定级标准,则该区内只有50%细部清晰。币面常为未清洗状态,出现污垢,丧失光泽。

5.上佳(Very Good,VG)。币面仅有25%细部清晰,整个币面已严重磨损。

6.佳品(Good,G)。币面已严重磨损,仅能辨别图案轮廓,边齿也有磨损,除古币、珍稀币外已无收藏价值。

7.劣品(Poor,PR)。币面严重磨损,仅能分辨大体轮廓,边齿磨损严重,一般已无收藏价值。

评定硬币品相等级时应以磨损情况比较严重的一面为准。

除此,在品相等级表中还常标有“精制”(Proof, PRF)字样,通常称为“抛光”或“镜面”。因为总体来说,硬币按其加工可分为“精制”币和“普制”币两大类别。“精制”币主要用于收藏、馈赠,并不流通,体现了现代制币方法所能达到的最佳币面水平。“普制”币用于流通,从而形成从“未流通”到“劣品”7种不同品相等级。

有人认为:“精制”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制币工艺,而不是原有意义上通过“流通”形成的品相等级。但在实际集藏活动中,“精制”与“普制”密切相连,所以把“精制”作为一种“特殊”品相,也未尝不可。“精制”工艺一般包括:币坯在冲切后进行抛光、称量;模具要全经喷砂处理,然后把凸出部分抛光至镜面或镀铬;压印时要降低压印机速度,有时需多次压印;操作时注意不得损伤及污染币面,常戴防护手套操作;运输包装中也不得磕碰。因此,“精制”币外形完整无暇;图像文字轮廓清晰;边缘无缺损。“精制”币币面凸出部分(模具凹入喷砂部分)呈凝霜面(Frosted Surface),凹入部分(模具凸出抛光部分)呈镜面(Mirror-1ike Surface),后者常是鉴别“精制”币最明显的标志。

许多钱币目录上硬币品相均按描述法分级,如美国克劳斯出版社《世界硬币标准目录》常将硬币分为4级:1.粗制币采用:优美(VF)、美品(F)、上佳(VG)、佳品(G)。

2.机制币采用:极美(XF,EF)、优美(VF)、美品(F)、上佳(VG)。

3.现代币,特别是收藏币则采用:未流通(UNC)、极美(XF,EF)、优美(VF)、美品(F)。

数字分级法

为了适应美国硬币交易中不断追求高品级的需要,美国钱币协会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美国钱币协会美国硬币评级正式标准》(0ficial ANA Grading Stan dards for United States Coins,OAGS)。此标准由布雷塞特(Ken Bresett)及科索夫(A.Kosoff)编写,并已多次修订出版。目前,这一分级方法正在美国逐步推广,但现尚未得到国际上的普通认可。这一标准的特点是首先将币面品级分为三档:精制品、未流通品、流通品。然后在每品后缀有一定数字(3-70)以表示其品级高低。这一标准出笼后,由于较为明确合理,且市场买卖双方均有迫切统一标准的要求,所以很快为大家所接受。目前美国出版的书刊已全部采用该标准,其他英语国家钱币界亦普遍引用,非英语国家则参照后制定尽量接近的品相评级系统。

1、精制品(Proof Coins)。精制品原则上并非品相分级,而是一种特殊的制造工艺。由于精制品一般都在问世时即为人们所收藏,所以都是未经流通品。最早的精制品出现于1850年左右,数量很少,到20世纪30年代后,各国造币厂才普遍制造。

──Proof-70。又称为完美精制(Pefect Proof),是币面完美无疵的最高级别,没有任何划痕、包装划痕及缺陷。币面可以是光泽如新,也可以是自然本色。──Proof-67。介于Proof-70与Proof-65之间。──Proof-65。即精选精制(Choice Proof),用4倍放大镜可见轻微划痕或缺陷,一般说来已臻完美。──Proof-63。介于Proof-65与Proof-60之间。──Proof-60。用肉眼可见分散的疵点。──Proof-55。即损伤精制(Impaired Proof),精制币虽不流通,但在交易、清洗中也有可能造成一些疵病。

2、末流通品(Uncirculated Coins,Mint State Coins,MS)。指制币厂出厂后未投入市场流通的全新币,所以也叫出厂币。这些钱币大都是在厂内就封装的。成套封装的称为出厂币套币,系专为收藏者制作,售价略高。

──MS-70。即完美未流通(Perfect Uncirculated),属普制币中的最佳状态,用4倍放大镜可发现一些疵病。由于币面光泽(而不是划痕、疵病)的差异又分为光亮完美未流通(MS-70,Brilliant)和本色完美未流通(MS-70, toned)。后者币面呈自然本色,但不一定光亮。──MS-67。介于M-70与M-65之间。──MS-65。即精美未流通(Gem Uncirculated),可以是光亮或自然本色,有少量包装划痕和一二个边缘疵病。──MS-63。又称精选未流通(Choice Uncirculated),介于MS-65与MS-60之间。──MS-60。即标准未流通(Typical Uncirculated),有一定的划痕疵病,边缘也有少量磕碰,光亮或本色。

收藏需知

面对硬币的诱惑,总是忍不住收藏的,各国的标志性象征,各种不同金属的颜色,一大把硬币叮叮当当的,声音也是煞是好听。收藏硬币的藏家需要爱护您的硬币,要知道它也是有忌讳的。

忌受潮。当代硬币,不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绝大多数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受潮后容易锈蚀,因此,收藏时要放在干燥处,远离潮湿的环境。密封的纪念币卡或样品以及金银币,除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开启封套或密封盒,以免进入空气。

忌手摸。新发行的硬币或清洗过的硬币,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尤其不能用湿手或汗手乱摸。因为用手直接接触硬币,容易留下指纹或汗渍。欣赏把玩时,可戴上较薄的手套或用质地较软的塑料镊子取放。

忌酸碱。酸碱对金属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对金属材料硬币亦然,轻的会使硬币变色、氧化。所以硬币不能与酸碱放置在一起;即使除锈,迫不得已使用酸碱,用后也应及时清洗干净。

忌磕碰。硬币取放时,要防止相互摩擦与磕碰,尤其是金、银币,本身量重质软,极易损伤,要避免破坏硬币的品相。即使有小的磕碰痕迹,也不要随意用钝器处理,也不宜用牙膏等软膏擦洗,顺其自然为好。

忌火烧。金属硬币遇火后虽然不会化为乌有,但重的会使硬币变形,轻的也会破坏硬币的色泽和质地。其收藏价值必然大大降低,有条件的最好存放在铁皮柜或保险柜内。

忌杂乱。各类硬币、币册应存放有序,切忌杂乱无章。新购入或交换来的硬币,应及时清理入册,妥善保管,避免丢失;多余备用交换的品种最好用软塑料袋包装存放,这样既可避免与潮湿空气接触,观赏或与人交换时,也能防止与手直接接触。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社会 经济 货币  通货膨胀 制造 金属  金银币 金属  金属  图案 图案 铸造 电镀 工作 图案 艺术家 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