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背景资料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比1,变为1.3比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

1948年8月,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军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

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军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

剧情介绍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解放战争的第三年,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东北战场,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人,人民解放军已达一百零三万人,东北地区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人力物力充足。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继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五十三个师,七十余万人,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东北人民解放军(1947年更名,原名东北民主联军)自1945年被派往东北后,发展、壮大了自身力量,自全面内战爆发辽沈战役态势地图前,兵力已有30万。经历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等战役后,不断扩充,发展力量,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经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而国民党于此地部队仅有55万人,卫立煌正规军仅48万人,而且兵力已经收缩到沈阳、长春、锦州等孤立据点,正处于或守或撤的境地。主力决战时机已经成熟,194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先摧毁东北国民党反动军队。好处是,第一,我军兵力大大优于敌人,打歼灭战比较容易成功。第二,我军若拿下东北,可以以东北工业支持其余解放区部队。第三,辽沈战役一旦胜利,东北野战军即可挥师入关,协助华北人民解放军一同对抗华北国民党部队,组织平津战役。于是,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

情景再现

第一阶段:战前部署

中国国民党军

卫立煌率周福成第8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共8个军24个师30万人,驻守沈阳及外围的本溪、抚顺、铁岭、新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准备随时增援长春、锦州;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郑洞国中将率第1兵团,共2个军6个师10万人,驻守长春孤城,以牵制东野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上将率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驻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在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与关内的联系。

1948年3月,蒋介石计划把沈阳国军主力撤至锦州,以便与华北傅作义配合,进可以夺回东北,退可以撤往关内。而卫立煌则力主固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战略要点,保全东北,待变而起。廖耀湘等东北将领也大都支持卫的方案,而反对蒋的计划。至5月初,蒋介石又令卫立煌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卫当然不同意,并派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和参谋长赵家骧等人代表他赴南京见蒋,申述利害。但蒋介石的意见仍然是急于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只留第53军与第6军之207师守沈阳。其余各军及特种兵团(战车、炮兵、装甲车、骑兵等)统编为机动兵团,归廖耀湘统率,随时准备行动。卫立煌怕廖耀湘将沈阳主力拉走,坚决反对,于是这个机动兵团始终未能成立。直到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军统帅部对东北战略尚无决策,蒋、卫仍然在为打不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的问题而争执不休。

东北野战军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林彪决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兵锋指向锦州。具体部署为:以6个纵队、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和炮兵纵队的主力,夜行晓宿,长途奔袭,包围锦州及北宁线上各点,以4个纵队及1个骑兵师位于锦州以北的新民县西北,监视沈阳之敌;以1个纵队在开原地区准备阻击长春之敌突围;以1个纵队、6个独立师和炮纵一部继续围困长春。另以少数部队向长春方向佯动,公开提出“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以迷惑敌人。

为实现歼灭卫立煌集团的战略目的,毛泽东早在1948年2月7日,就致电东北野战军(后第四野战军),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设想。并要求东北野战军下一步考虑南下北宁线作战,截断敌军由陆上撤向关内的通路。毛泽东的主张,显然是先打锦州。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考虑到部队只带了从后方南下的单程汽油,后方运输线又过长,并担心华北傅作义集团由关内北上。于是,他决定先打离解放军后勤基地最近的长春,并得到毛泽东的批准。5月下旬,林彪以2个纵队试攻长春,却发现攻占长春并非像想象的那样容易,遂改用长困久围的方针。7月,林彪与东北局其他要员磋商后,最终下定南下作战的决心,并电告中共中央。毛泽东复电同意,并明确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9月7日又电示:“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

第二阶段:锦州会战

解放军攻克锦州

1948年9月24日,锦州范汉杰电蒋求援,蒋介石才召卫立煌于到南京开会,迫令卫立煌由沈阳出兵支援锦州,卫仍然拒绝接受。

1948年9月29日,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克河北省的昌黎、北戴河辽宁省的绥中、兴城,切断了辽西走廊,完成了对锦州、义县的包围。

1948年10月1日,在孤立,包围锦州的同时,东野开始进攻锦州外围义县。激战4小时,全歼卢浚泉的第93军暂编第2师,占领义县。

1948年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从华北和山东海运葫芦岛7个师(华北林伟俦的第62军3个师、黄翔的第92军1个师、罗奇的独立第95师、烟台 王伯勋的第39军2个师),加上葫芦岛 阙汉骞的第54军4个师,共计4个军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华北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以沈阳地区的5个军11个师(潘裕昆的新1军2个师、李涛的新6军2个师、龙天武的新3军3个师、向凤武的第71军3个师、郑庭芨的第49军1个师)和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准备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

1948年10月2日清晨,东北野战军总部的列车到达郑家屯以西。

1948年10月3日清晨,林彪与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紧急磋商。林彪考虑了一会,命秘书把电报追回来,但电报已于凌晨4时发出。林、罗、刘三人便于上午9时重新给军委发电表示:“我们拟仍攻锦州。”

1948年10月4日晨6时,毛泽东复电表示:“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在此之前我们与你们之间的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

1948年10月5日,东野“前指”到达位于锦州西北、距锦州30多里的牤牛屯。

1948年10月5日,塔山是北宁线上一个小村落,位于锦州、锦西之间,距锦西10余公里,距锦州30公里,是由锦西增援锦州的必经之地。

1948年10月6日,蒋介石乘“重庆”号巡洋舰到达葫芦岛第54军军部,部署锦、葫国军增援锦州的作战任务。

1948年7日乘“重庆”号返天津塘沽。蒋用白手套在舰上到处摸,发现有灰尘,气得大骂海军司令桂永清:“海军腐化堕落成这样,要亡国的!”

1948年10月10日起,国军“东进兵团”3个军9个师(第39军的2个师15日才到达,未参战),先由第54军军长阙汉骞指挥,后由第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在空军、海军掩护下,以斗牛式的战法,轮番向塔山附近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阵地发起正面强攻。

1948年10月13日,国军连续猛攻均被打退,塔山阵地仍被解放军牢牢控制在手中。

1948年10月14日凌晨6时,侯镜如指挥部队向塔山解放军阵地发起狂冲,双方展开了塔山阻击战几天来最为惨烈的阵地争夺战。

1948年10月14日10时,刘亚楼下达了总攻令。

1948年10月15日锦州城破之日,蒋介石又飞抵沈阳,派飞机去长春空投手令给郑洞国,要其率部立即突围南撤,否则将受到“严厉之军纪制裁”。

1948年10月17日,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所属3个师2.6人万起义。当晚,解放军悄然接管了长春东半城第60军的防务。

1948年19日,新7军军长李鸿率其军部及所属3个师投降。郑洞国及其司令部仍踞守长春银行大楼,派人与解放军接洽,要求允许他再“抵抗”一两天,并发布一个他受伤被俘的消息。郑的要求获得解放军同意。

1948年21日4时,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长春解放,锦州战役结束。

第三阶段 辽西会战

1948年10月廖耀湘率“西进兵团”出辽西后,于13日占领彰武,15日进占新立屯。锦州失守后,卫立煌认为廖兵团再无西进的必要,应迅速撤回新民,否则又有被解放军包围消灭的危险。

1948年10月16日但蒋介石于回北平后,连电卫立煌迅速向锦州攻击,而卫立煌坚决不令廖耀湘继续西进,又不敢令廖撤回新民。

1948年10月19日,蒋介石在北平召集傅作义、卫立煌和杜聿明开会,讨论收复锦州事宜。

1948年10月19日林彪致电军委建议:“如廖耀湘仍继续向锦州前进时,则等其再前进一步后,再向其进攻。

1948年10月20日,林彪发布作战命令。

1948年10月23日,林彪又电令第10纵队:“务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不得前进。只要你们坚守3天,廖耀湘西进兵团必遭全歼!”

1948年10月23日9时,廖耀湘兵团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

1948年10月25日晚廖耀湘下令向东南营口方向撤退,但行至台安附近便遭东野第8纵队第23师和正奉命由盘山北进的独立第2师阻击,廖耀湘误以为是共军主力,1948年10月26日按卫立煌的命令向东撤回沈阳,却被黄永胜的第6纵队堵住去路。

1948年10月26日,当蒋介石在北平得知廖耀湘兵团在辽西走廊遭到解放军围歼时,在日记中写道:“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辽西会战正酣时,林彪就已在部署下一步战事了。

1948年10月26日,命令钟伟第12纵队和5个独立师及1个骑兵师,由长春星夜兼程南下,切断沈阳之敌的退路。

1948年10月28日拂晓,辽西会战结束,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兵团司令廖耀湘中将、新6军军长李涛中将、第71军军长向凤武中将、第49军军长郑庭芨中将被浮。新1军军长潘裕昆和新3军军长龙天武只身逃回沈阳。生俘兵团司令廖耀湘等高级将领,史称“辽西会战”。

1948年10月28日,命令辽宁军区迅速占领辽河渡口,架桥准备大军过河进军沈阳。

第四阶段:解放沈阳

1948年10月27日,蒋介石将杜聿明召到北平,商讨对策。蒋起初还想调海军运输舰将葫芦岛的部队海运营口登陆策应廖兵团从营口撤退。

1948年10月31日,完成了对沈阳的包围。

1948年11月1日拂晓,对沈阳发起攻击。当天中午,第8兵团司令周福成和他的300名卫队在银行大楼放下武器。只有戴朴率第6军207师顽强抵抗,但很快被解放军消灭。

1948年11月2日,沈阳全城为解放军占领。同日,解放军攻占营口,除刘玉章率第52军军部及所属第25师等几千人乘船从海路撤逃外,其余14000余人全部被歼。至此,辽沈战役结束。

1948年11月8日,国军东进兵团5个军12个师在杜聿明指挥下,由葫芦岛乘船撤逃。其中,原华北的第62军、92军及第95师撤往秦皇岛,其余第37军,52军及54军撤至上海、南京。

1948年11月26日,蒋介石把丢失东北的责任全推在卫立煌身上。蒋介石下令对卫立煌撤职查办,原令说:“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军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随后将卫立煌软禁于南京家中。

影视艺术

九十年代初期,由李俊担任总导演拍摄的中国彩色宽银幕电影《大决战》堪称是真正的鸿篇巨制,该片分为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中国解放战争中两大军事集团3次决定性的战役。其中,《辽沈战役》独立成篇,又可以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了对这一伟大史实的总体再现。该片无论是从细节描写、战争场面,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创作者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适度的渲染和铺衬,使银幕形象在巨大的、真实的历史背景上显得更加丰满、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军事斗争,而且展示了这两个政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较量。

影片《辽沈战役》的序幕,本来只有一个镜头,就是冰河开裂的场面。在后期剪辑过程中,编导们发现,这个镜头虽然能直接表现出那个巨变的时代,显示出巨片的气势,但只这一个镜头总觉得少点什么——就是如何更好地将历史的主体与时代连接起来。

幕:编导在原来气势磅礴的冰河开裂的镜头前面,连接了毛泽东信步黄土高原的镜头,这样就将历史的主体与时代连接起来,使序幕表现的意蕴更为深刻。这里的毛泽东,代表了人民和人民的军队,从陕北走出来,登上山坡的顶峰,他放眼祖国的山河,这时冰河开裂,冰排呼啸而下,冰裂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预示着以辽沈战役为开端的大决战即将开始。可见,这两组镜头的有机组合,使大决战的序幕具有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概括力和感染力。

就部队而言,影视鉴赏就是官兵对影视片的艺术鉴赏或审美评价。由于部队影视观众人数众多、层次不一,影视鉴赏也就成为一种复杂的军营文化现象。同样是优秀之作,有的可能雅俗共赏,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有的则在不同文化层次、文化背景的观众中引起迥然不同的反响。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影视艺术自身的因素,还和广大官兵的审美需求和眼光有关。所以,在全军范围内提高广大官兵的影视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对于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片上映后,凭借其历史的真实性、人物性格的鲜明和场面的宏大而获得高度评价,荣获了第十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二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道具奖和最佳烟火奖,深受观众的热烈欢迎。

幕后花絮

选角——本要出演陈布雷

一部戏的成功与否,演员的选择非常关键。摄制组决定通过“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方式在全国进行“海选”。而当时正在鸡西话剧团赶着省里汇演的马绍信根本没想到自己能出演林彪这一角色。“我记得是1988年,《辽沈战役》的一位副导演到哈尔滨选蒋介石高参”陈布雷“这个角色。他拿了一张陈布雷当年的照片到了哈尔滨话剧团。他们告诉这位副导演说鸡西有个马绍信,和这人长得有点像。就这样,这位副导演找到了我,向我要了两张照片就走了。”不到10天,马绍信就收到一封电报:请到八一厂饰演林彪。“那时候团里的人都觉得奇怪,这么多年,咋没看出我哪一点像林彪?而且,省里马上就要汇演了,团里说什么都不放我走。最后市文化局的同志来协调,才答应我去北京一个星期。”

试戏——自选彰武车站一场

“我刚到北京,副导演就把剧本给我拿来了,说让我在里边选两场戏,三天后试戏。”看了两遍剧本,马绍信挑了在彰武车站下站台的一场戏。试戏当天,副导演问马绍信选了哪两场戏,他才“坦白”,只选了一场。当时副导演就问:“规定是试戏两场,你怎么就准备一场呢?之前不是告诉过你了吗?”当时我就和他说:“这场戏能过,其他就都能过,你们就先看看吧。”我演完以后,导演笑着说我真是个老演员,会选戏。

试妆——眉毛连夜勾出来

由于林彪的眉毛很重,马绍信饰演林彪的第一关就是要变成“浓眉毛”。“试戏前化妆师就说我的眉毛淡,但是不能用眉笔画,那样不真实。可是试戏的时候就要带妆,后来化妆师就用比丝袜还细的丝一点一点地勾出两条眉毛。那两条眉毛可是化妆师连夜赶制的,终于在我试戏前勾完了,然后再用一种特殊的胶水粘上去。”

饰演——“林彪”需要层层把关

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林彪这个人物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当时有人担心片中反映林彪会有麻烦,主张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要写就把他写成反面人物。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作了重要表态:“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这一表态对于剧本真实地反映林彪,反映三大战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其他演员的试戏部分都过去了,只有我的这个”林彪“还在审查。从导演到总政文化部,再到重大题材领导小组,一层一层审查,都对这个角色非常慎重。最后终于过五关斩六将,林彪这个角色落在了我身上。”

拍摄——站在帽山凝望锦州

拍摄时,外景是在锦州的帽山牤牛屯实地拍摄。在帽山上拍摄时,一些坐着看地图之类的戏拍摄得都非常顺利。最后等到要下山了,导演突然叫住马绍信,说还没拍完,让他站在山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凝望锦州。“导演给我说戏,告诉我马上就要攻锦州了,要凝望这个城市。当时我明白了,也找到感觉了。可是让我站在山边的一块很高的大石头上,我多少有点害怕,要是稍不注意,掉下去那就是粉身碎骨。没办法,导演找了好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下边扶着我。最后才在银幕上出现我凝视锦州六秒钟的特写。”

难忘——与杨尚昆紧紧握手

在与马老的交谈中,马老透露了一个特别感动的细节。那就是时任国家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同志在接见《大决战》剧组主要人员时,曾急切地询问剧组人员:“林彪呢?林彪呢?”当有人指着站在后排的马绍信时,杨尚昆同志急速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抖了又抖。

精彩台词

林彪台词

很明显,这是一步险棋。

我估计……不,我可以肯定蒋介石到了沈阳。

问题?问题是我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人!

给我复述一遍!

任务明确了,各位请回吧,我这里没有预备午饭。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这件事,你去处理一下,下面的责任要追究,首先是他们的司令员跑不了。

总预备队……不动!

精神战,这是精神战!

这个算计蛮精明的。

越乱越好,这就好比煎中药,十几味,二十几味中药一起下锅,药性才能发挥出来。

这个我不管,能找到廖耀湘就行。

先堵,然后围而歼之。

影视评价

辽沈战役我军胜利和敌军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国共双方最高统帅蒋介石和毛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但蒋与他的东北将领们意见不一,从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在先。

蒋介石后来更犯下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那就是不顾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力量增长的实际情况,固执地与解放军展开决战,终使几十万精锐之师在东北大地上灰飞烟灭。我军兵力包括地方部队几乎在其2倍,而东北野战军的装备在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算是最强的。国民党军队如果迅速撤到关内,或许还能推迟被我军全歼的命运。

相比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则是比较成功的。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

攻打长春时,东北野战军指挥员又加强了政治攻势,使国民党军队主动起义和投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长春,避免了伤亡。

在黑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纵队又成功阻击了敌第9兵团,在敌军败退后,又迅速出动数倍于敌兵力包围敌人,展开辽西大会战。具体作战时,我军又采用边合围,边分割、边歼灭的战术,大胆渗透穿插,将敌军10万人马全歼,国民党反动派部队“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亦在此战中被全歼。后来东北野战军虽打乱建制向沈阳进军,但是由于我军有明确攻击目标,最终解放了沈阳,东北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有47万人于辽沈战役被我军全歼或主动起义、被迫投降,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仅有不到7万人。

辽沈战役的胜利,空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

影片从史实出发,深入挖掘了历史人物深刻的内心活动,表现出了毛泽东、林彪等人的军事才能和解放军的历史功绩,并对国民党内部不团结、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政治腐败也进行了描述。电影相较于以往革命战争题材电影,在场面设计和人物造型上都属于经典之作,在问世时便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而引起强烈反响,加之影片对于人物的细腻刻画,使该片在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

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锦州火车站东侧的铁路北,园区很大,占地18万平方米,园区内松柏挺秀,草木繁盛,环境幽雅而庄重。通过强化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门、塔、馆主体建筑联成一体,使观众产生逆岁月而上的独特感受。胜利之门、提升广场、烈士名录墙、纪念塔、主体陈列馆以及两侧园林中的雕像碑、书法碑林等纪念性装饰物,构成了具有胜利、和平、怀念等革命意义的建筑群体。

纪念馆里整个展览面积为4912.92平方米,展线长度768.92米(不含序厅),展品1460余件,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主体陈列馆,突出了主题,把握了重点,强化了亮点,即体现军事题材特点,又具有现代性。设计的基调和风格是庄重、凝练、舒展、大气。设计的原则是坚持内容编排、形式设计、展示手段上的创新和有机结合,注重博物馆展陈语言的运用和总体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

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 8600 平方米,建筑结构共分三层,基本陈列设有序厅和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全景画馆 4 个专题馆.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每个馆的特性,一层为序厅和战史馆,下一层为支前馆,下二层为英烈馆,最后沿着螺旋式坡道盘旋而上为全景画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馆藏丰富的文物和史料,成为辽沈战役研究和展示中心。革命纪念性建筑与现代园林融为一体,也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军事文化旅游的胜地。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娱乐 娱乐作品 电影 1946年6月26日 国民党 共产党 战争 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 蒋介石 血战四平 锦州 毛泽东 卫立煌 廖耀湘 沈阳 装甲车 长春 林彪 1948年9月24日 范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