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200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为了纪念这特别的日子,36集电视剧《井冈山》于09年7月23日起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由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总政宣传部等共同投资拍摄,是一部反映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再现井冈山斗争、弘扬井冈山精神的电视剧力作,也是首部全景式反映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道路形成的全过程的电视剧。

剧片简介

《井冈山》大气磅礴、立意高远。它通篇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思索、探索如何依据中国国情,推进中国革命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实践。正是这条红线架起了历史叙事沟通当代观众的桥梁。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三湾改编”后派何长工去寻找朱德的部队,毛泽东初上井冈山改造王佐、袁文才的农民自卫军,朱毛会师和井冈山革命斗争初期的主要战斗,红四军七大和七大以后陈毅去上海汇报,中央和湖南省委3次派人纠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错误”,毛泽东被撤职以及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等等,都在剧中得到真实地再现。

剧片信息

片名:《井冈山》

片长:36集

总顾问:刘峰岩吴昌德李长才 刘上洋

出品人:赵化勇

总监制:胡恩张西南嵇绍莹李本刚张海鸽 张华山

总策划:朱彤汪守德范耀庚 朱永和 黄晔明

总制片人:汪国辉 邵钧林

剧本策划:黄允升

编审:张志敏

编剧:邵钧林

导演:金韬

主演:王霙毛泽东王伍福朱德潘雨辰贺子珍黄鹏陈毅宋佳伦王佐刘鉴袁文才

剧情梗概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面临着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七天后,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后,毛泽东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武装的第一面军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利。

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途经三湾时,毛泽东在与余洒度等人的斗争中,将队伍进行了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员会等重要的建军原则,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贺子珍等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得到了井冈山“绿林”首领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立住了脚。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倡导实践调查研究,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三大任务”等人民军队等建军原则;在通过“水口建党”等措施加强军队内部党的建设的同时,抓紧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遂川等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之时,陈浩的叛变使毛泽东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把毛泽东开除出党,使之迫走湘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遭受巨大损失,史称“三月失败”。

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一战中伤亡惨重,朱德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拔起残破的军旗,发誓一定要把这面军旗扛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陈毅的支持,两人率领起义部队余部始终坚持艰苦卓绝地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历经周折和磨难,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在朱毛的领导下,采取灵活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会剿”,接连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大捷,使根据地的建设扩大到了六个县的区域,成立了湘赣边界人民政府。

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地进入全盛时期时,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贯彻分兵向湘南进军的盲动政策,使红29团全军覆没,加之袁崇全的叛变,队伍几乎濒临绝境,根据地再次惨遭浩劫,史称“八月失败”。毛泽东临危不乱、立持异议,日夜兼程,亲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冈山的何挺颖、朱云卿等带领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彭德怀等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也来到井冈山,使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对“朱毛红军”起初不以为然的蒋介石终于亲自披挂上阵,接连不断地调动重兵从“进剿”到“会剿”。面对强敌,朱毛决定留彭德怀守山,自领主力转战赣南,以求“围魏救赵”。但终因敌强我寡,井冈山失守。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部队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加之留苏归来的刘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论”,攻击毛泽东,致使毛泽东在“七大”上落选,被迫离开红四军。

中央的“九月来信”纠正了红四军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陈毅亲往闽西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红四军“九大”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红军两年多来在井冈山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会后,针对林彪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又洋洋洒洒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

春天将至,毛泽东和贺子珍并肩登上井冈之巅,望着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满怀豪情地朗诵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演员阵容

主角简介

名字:王霙

职业: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观众家喻户晓且认可欣赏的毛泽东特型演员,曾在《开天辟地》《格达活佛》等30多部影视剧中成功地塑造了青年和中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

出演过的作品:

《杨开慧》

《毛泽东与斯诺》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井冈山》

《彭雪枫》

《我的长征》

结局追踪

在上海,中央的纠正了不符合组织原则的做法。陈毅表示就是三百九叩也一定把毛泽东请回来。朱德让陈毅转告毛泽东:朱毛不能分,也不会分!

康复后的毛泽东在山里当起了教书先生。陈毅登门来请,执拗的毛泽东提出要约法三章才能回去。陈毅欣然递过纸笔。毛泽东提笔凝神,挥笔写下了“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八个字,令陈毅深为感动。毛泽东和朱德再度聚首,两人凭栏远眺,感慨万端。

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两年多来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会后,针对林彪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又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

南京,蒋介石正在听各路诸侯汇报“赫赫战果”,抓着一把小红旗的蒋纬国突然闯了进来,众人愕然。蒋介石接过小红旗,一一地插在中国地图上各红色割据的区域。望着遍野的星星之火,众将领个个汗流满面。

春天将至,毛泽东和贺子珍并肩登上山巅。望着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两人一齐朗诵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后那段诗一般的文句。

创作理念

纪念建军80周年的长篇电视剧《井冈山》在央视播出后,赢得了亿万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收视率和央视国际网站的点击率名列榜首。人们评价该剧是既有文学性又充满情趣的革命斗争历史故事,更为编剧在确保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化创作难点为艺术亮点,构建了独特的故事框架,塑造出各具人格魅力的英雄群体而叫好。编剧邵钧林为了创作《井冈山》剧本,曾九上井冈山,39次过黄洋界,深入把握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的本质并完成了其审美的转换。

众所周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历史的走向,创作中会给编剧带来诸多的难点。经过反复思索后,邵钧林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努力在“史”中觅“诗”,以戏说史,以人带事,以情动人,力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创作贵在创新,难在创新。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而言,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成败。从《井冈山》播出期间央视国际网站网上调查的情况看,恰是那些创作中所突破的难点成了收视中的看点。我以为该剧在解决难点方面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

在主题的开掘中,突破了将理性的“井冈山精神”如何审美化、艺术化的难题。井冈山精神,说到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把“井冈山精神”作为电视剧《井冈山》审美表现的核心对象,这既抓住了这段历史的关键,也符合艺术表现精神形态的一般规律。但是,这个伟大的精神毕竟是理性抽象概括出来的,如何克服“喊口号、贴标签”,努力使其审美化、艺术化,需要作者对那段生活在深刻感悟的基础上作出精心的提炼,在再现历史的同时更注重表现跨越时空的寻觅。一方面需要在艺术地营造真实的历史环境和氛围上做好、做足文章,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风貌;另一方面需要着力塑造好活跃于这一历史环境和历史氛围中并决定着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发展走向的重要历史人物形象,努力把“井冈山精神”蕴含进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重要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之中,从而引发观众的欣赏兴趣,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让观众自觉步入作品所展现的精神世界,在欣赏的愉悦中去体味作品所要表达的含意,实现有艺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艺术的和谐统一。实践证明,《井冈山》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尽管剧中没有提一句“井冈山精神”,但很多年轻网友却在网上的留言中发出了“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的感慨。

在人物关系的定位上,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在《井冈山》创作中,有几组人物关系不大好处理,如毛泽东、朱德、陈毅三人之间的友情和争论,毛泽东、杨开慧、贺子珍三人之间的爱情和纠葛,还有袁文才、王佐的历史性贡献及被误杀的隐情等等。如果不写,显然不足以还原井冈山斗争的史实,不能完整、全面地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邵钧林认为,问题不在于写不写,而是在于怎么写。该剧既表现了毛、朱、陈之间兄弟般的情谊,也不回避他们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产生的一些分歧和同志式的争论,大家普遍反映这样不仅无损伟人的形象,反而让人物更加生动,衬托出领袖之间的感情更真诚、更生动。同时,剧中对毛泽东和两位夫人杨开慧、贺子珍的感情描写,以及对袁文才、王佐的人物刻画,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在故事构架的搭建上实现了叙事逻辑和戏剧节奏有机的结合。井冈山斗争在时间的界定上有“小井冈”和“大井冈”之分,“小井冈”是指从毛泽东于1927年10月上山到1929年1月下山的1年零3个月,“大井冈”则是指从1927年8月的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到1930年2月“陂头会议”的两年半时间。《井冈山》在时间跨度上选择了后者。这样选择的好处是能够更完整地反映井冈山道路形成的全程。为了找到一个独到的叙事方式,编剧邵钧林挖空心思地谋篇布局,最终确定了井冈山斗争“三落三起”这条轴线,即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利的“落”到井冈立足、新城奠基的“起”——从“三月失败”的“落”到朱毛会师的“起”——从“八月失败”的“落”到“古田会议”的“起”,从而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山”字型故事构架。

赤子迂回千里路,红山托举九重峰。《井冈山》的编剧直面创作难点,在宏观上胸有全局,在微观上下笔有度,精心营造历史氛围,巧妙设计艺术细节,准确把握表现分寸,靠审美创造把诸多创作难点转化为作品中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亮点,形成了当代影视文艺创作上的一道亮丽景观。

情感路线

情感线之一:毛泽东、朱德、陈毅

《井冈山》的主体故事框架是由多条情感线支撑起来的,最重要的一条情感线是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之间的友谊发展线。

“朱毛”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该剧表达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怎样表达才能既符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政治背景,又符合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井冈山》编创人员在第一集中就用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解决了这个问题。毛泽东通过胞弟毛泽覃送给从未谋面的朱德《三国演义》下册。这一寓意深刻的礼物,成为“朱毛”会师的引子,但其深层内涵要比“两册合一”丰富得多。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三国演义》的上下册要合并,其实随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爆发以及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朱毛”会师成为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而井冈山这块天然的宝地,成为“朱毛”会师的惟一选择,也成为“朱毛”友谊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三国演义》作为“连接”毛泽东和朱德的叙事线索,不但给这部照耀中国历史的军事经典增加了新的历史含量,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和“朱毛”二人沉重的历史责任。

电视剧中呈现出的“陈毅主义”带有揭秘的性质。剧中不惜重墨浓笔表现毛、朱、陈三人走出井冈山后的争论,但很有章法,先抑后扬,目的是为了隆重推出毛泽东为他们的友谊所作的结论:“相见恨晚,相慰平生”。这其实是对毛、朱、陈等第一代中共高级将领友情的总结。

围绕毛、朱、陈的情感线,还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感情戏”,朱德肩背从战场上爬出来的粟裕、毛泽东肩背脚踝受伤的张子清、曾山为病重的毛泽东抬担架……这些镜头是对中共高级将领的情感和友谊的再现,是《井冈山》呈现给观众的一次历史情感的民族记忆。

情感线之二:毛泽东、钟大龙、方小凤

剧中一对年轻夫妻在跟随红军战斗过程中成长的故事,看似很平常,但在《井冈山》中却成为一条表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高级将领与下层士兵情感交往的重要线索,独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多次让观众潸然泪下。

钟大龙和方小凤在新婚蜜月中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毛泽东从此像父亲一样关爱着这两个孩子。八角楼让新房的故事,是体现这种父爱的最好例证。红军初上井冈山,热情的贺子珍安排毛泽东在八角楼居住。而长途跋涉后的毛泽东却把新房让给了钟大龙和方小凤,给他们补上蜜月这一课,并幽默地嘱咐他们要孕育红军的后代。当贺子珍端上花生和红鸡蛋的时候,这个喜庆的故事,却让观众无法抑制感动的泪水。

毛泽东与这对小夫妻的交往,真正体现出红军与过去任何一支部队的不同,体现了高级将领与普通士兵之间特殊的感情。

情感线之三:毛泽东、杨开慧、贺子珍

毛泽东的感情生活、家庭灾难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在这样一部严肃、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人们自然也期待着重温那段历史。

电视剧从一个非常小的切口进入,那就是毛泽东手中的一把钥匙。毛泽东赴安源筹备秋收起义前,要送杨开慧和三个孩子回老家,需要那把钥匙开家里的门。这是一个非常精巧的设计,人们也可以把这把钥匙看成是开启毛泽东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甚至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探索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一把钥匙。从影视美学的角度讲,这是一个隐喻,是一个寓意深远的影像符号。这把钥匙贯穿全剧,在毛泽东的手中出场,最后又通过毛泽东的手放进一个小小的盒子里,埋入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叙事元素,完整地承载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情感世界。编创者的匠心还在于,它合乎情理地实现了毛泽东的情感从杨开慧到贺子珍的转移,而在贺子珍与这把钥匙的关系中,人们又看到了贺子珍对杨开慧的情感的继承

电视剧中,贺子珍多次向毛泽东示爱遭到拒绝,贺子珍虽然生气,但绝不放弃。毛泽东遭受挫折时,给他带来最贴心安慰的是贺子珍;毛泽东需要了解外界信息时,最明白他需要什么的是贺子珍。然而,毛泽东一直把守着感情的门扉,不让贺子珍进入。直到又一次陷入政治生命的低潮时,贺子珍手持陈毅的批文,才得以让毛泽东把新娘的花冠带在了她的头上。

不管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艺术的创造,情感的真实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打开了一代领袖的情感世界,连接了两位巾帼女杰高尚的爱情,这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审美效果。

幕后制作

电视剧《井冈山》由创作过《虎踞钟山》 《DA师》《沙场点兵》等佳作的国家一级编剧邵钧林担任总编剧,总导演由执导过《长征》《潮起潮落》《江塘集中营》等作品的国家一级导演金韬担任,著名演员王霙、王伍福、潘雨辰、刘劲等联袂主演,分别扮演毛泽东、朱德、贺子珍、周恩来。

据了解,《井冈山》摄制组在布置场景时,也尽量做到“还原真实”。拍摄地大部分选择在故事发生原址上进行,景物和道具尽量启用旧物。剧中有一场红军领导在永新商会开会的戏,拍摄地点就在现在永新城中一条偏僻的小巷,房子仍是那座一百多年前叫“永新商会”的房子。附近的乡亲说房子一点也没有变,仍是原先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梁,美工只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拍摄工作就开始了。导演金韬表示,之所以安排在革命原址上拍摄,是想让演员更好地揣摩剧中人物。金导对演员讲,“八百里巍巍井冈,处处都是革命先烈的遗迹。我们就要有这种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去体会、去创作。”演员们听后相当感动,贺子珍的扮演者、北京电影学院教师潘雨辰眼角噙着泪水,良久说不出话来。

《井冈山》第一次用重笔刻画了有争议的人物袁文才、王佐。据说,这两个人在民间,有许多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而历史剧《井冈山》将首次用客观、还原历史的方法描绘这两个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作用。用导演金韬的话来说就是:“井冈山革命时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人物,他们同样为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功绩,忽略他们对历史事件本身是不公正的。”据悉,《井冈山》不光描写袁文才、王佐等以前银幕着墨较少的人物,还对贺子珍、“八月失败”、“三月失败”等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描述。由此,此剧增加了不少新颖的看点。

创作意义

《井冈山》再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从本质上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胜利。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10年后的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在其后22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认识的深化,正是从要不要夺取政权和怎样夺取政权开始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建立武装割据”,它在马克思主义“经书”上找不到,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这一伟大革命斗争实践值得大书特书、一书再书。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史诗。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大气磅礴、立意高远。它通篇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思索、探索如何依据中国国情,推进中国革命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实践。正是这条红线架起了历史叙事沟通当代观众的桥梁。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井冈山》的主要故事和人物严格遵循了历史真实。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三湾改编”后派何长工去寻找朱德的部队,毛泽东初上井冈山改造王佐、袁文才的农民自卫军,朱毛会师和井冈山革命斗争初期的主要战斗,红四军七大和七大以后陈毅去上海汇报,中央和湖南省委3次派人纠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错误”,毛泽东被撤职以及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等等,都在剧中得到真实地再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井冈山》是一部信史,是一部形象化的党史。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又不拘泥于一般的历史事件。观众从中看到的是“民族的传奇故事和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红军打下茶陵后有了自己的被服厂,毛泽东让何长工设计了第一面军旗、第一套红军军服以及八角帽、红五星,由此我们为“开辟”所感动;军情急迫,红军在国民党内部争斗的缝隙中争取存在的可能,永新的一个红军指挥部居然几次变成敌军指挥部;脆弱的红军不仅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兵压境,内部也时时有人叛变。如果说陈浩变质、袁崇全叛变使红军雪上加霜,而更为严重的是来自中央的瞎指挥。剧中表现的湖南省委和中央特派员3次到井冈山,错误地要求部队离开井冈山去湘南攻打城市,致使红军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井冈山》没有回避红军初创时的这些艰难,恰恰是在这些艰难当中,毛泽东力挽狂澜,把当时极其复杂的、分散的甚至是流寇式的部队统一起来,坚持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井冈山》甚至多处表现了毛泽东和朱德围绕着党指挥枪和军队民主的争论。

正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中,《井冈山》推出了一个崭新的毛泽东形象,将他的军事家、战略家和诗人、普通人的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饱读诗书,忠诚于共产主义,始终坚信革命能够胜利,所以能够成为井冈山和红四军的主心骨。他坚信“山沟里能出马列主义”,坚持朱毛不能分,显示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高瞻远瞩和豁达胸襟。《井冈山》也用一定篇幅表现了毛泽东的感情生活。他在战斗中亲自背负伤的师长张子清;他让彭德怀给被敌人洗劫后的老百姓发放银元;他被误传开除党籍还没有忘记要作革命烈士朱大龙的入党介绍人。

剧中一些细节非常精彩:毛泽东的家门钥匙在他离开湖南的时候,居然忘了交给杨开慧,一直到杨开慧牺牲,表现了他的“恋家”;他将钟大龙给儿子买的小喇叭一直带在身边,表现出他对革命战友、烈士的深情;他被撤职误传开除党籍时,军民们满山遍野寻找他,举着火把喊着“毛委员”;他被撤职后,他的亲密战友陈毅亲自到上海找周恩来,“我陈毅就是三拜九叩也要请回毛泽东同志”。我们崇拜作为领袖的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一大批开国元勋和贺子珍这样的女英雄、老革命家,《井冈山》让我们一睹他们年轻时的风采!

特色

场景、人物均“还原真实”

为了还原时代,《井冈山》摄制组在布置场景时也尽量做到“还原真实”。拍摄地大部分选择在故事发生原址上进行,景物和道具尽量启用旧物。剧中有一场红军领导在永新商会开会的戏,拍摄地点就在现在永新城中一条偏僻的小巷,房子仍是那座100多年前叫“永新商会”的房子,附近的乡亲说房子一点也没有变,仍是原先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梁,美工只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拍摄工作就开始了,连开会的会堂都是原来红军开会用过的那个天井。导演金韬表示,之所以安排在革命原址上拍摄,是想让演员更好地揣摩剧中人物。

作为一部纪念我军建军80周年的献礼片,《井冈山》第一次用重笔刻画了有争议的人物袁文才王佐。这两个人在民间有许多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而历史剧《井冈山》将首次用客观、还原历史的方法描绘这两个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作用。用导演金韬的话来说就是:“井冈山革命时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人物,他们同样为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功绩,忽略他们对历史事件本身是不公正的。”

《井冈山》不光描写袁文才、王佐等以前银幕着墨较少的人物,还对贺子珍、“八月失败”、“三月失败”等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描述。由此,此剧增加了不少新的看点。

剧片评价

36集电视连续剧《井冈山》

一幅完整表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

一段革命先驱面临生死存亡力挽狂澜的风雨历程

一代伟人铁骨柔肠里鲜为人知的非常情怀

一曲汇集历史山谷回声的英雄赞歌

八百里井冈山—— 红色的摇篮,胜利的起点,成功的圣地,令人崇敬、向往而流连忘返。电视剧《井冈山》——全新的风格,独特的视角,饱满地呈现,令人期待、心动而欲罢不能。

《井冈山》将以全新的风格、独特的视角,艺术、完整地展现这一恢弘的英雄史诗,以使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新的弘扬。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娱乐 娱乐作品 电影 纪念 首部 马克思主义 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 自卫军 刘峰岩 吴昌德 李长才 赵化勇 胡恩 张西南 嵇绍莹 李本刚 张海鸽 朱彤 汪守德 范耀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