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中州韵是中国近代传统戏曲韵文所根据的韵部。“中州”指现在的河南省一带,“中州韵”是以北方话(确切来说是中州官话)为基础的,分韵的方法各地不完全一样,都跟皮黄戏的“十三辙”很相近。中国许多传统戏曲剧种在唱曲和念白时使用的一种字音标准。根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等书所载,中州韵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无入声,字音归为十九韵类。最早使用中州韵的是元代的北曲。元明以来许多剧种都继承了这个字音传统,但又都参酌本地语音加以变化发展。

简介

中州韵,又称“韵白”,是中国近代传统戏曲剧种韵文所根据的韵部。“中州”指现在的河南省一带,“中州韵”最开始是以当时的北方话为基础的,原先指元代周德清写的《中原音韵》,并非指现在的河南方言,有语言学家认为元代《中原音韵》所记录的语言发音接近现代南方方言而非北方方言。根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等书所载,中州韵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无入声,字音归为十九韵类。最早使用中州韵的是元代的北曲。

明清时代,由于京剧源出徽、汉两地,而早期京剧有影响的艺人,如余三胜、谭鑫培、王九龄等,都是湖北人。为了适合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唱腔旋律,又要求达到字正腔圆的理想,他们把湖北口音带进了京剧。沿用元朝建置的湖广省的旧称,于是称之为湖广音。湖广音 ,简单说就是明清时代湖北一带的方音,是京剧语音系统里影响最大的一种,是当时的湖广地区的方言音。和今天湖北话迥异。湖广是古代行政区划的说法,有所谓“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其他称谓有“湖广布政使司”、“湖广布政司”,简称“湖广”,民间简称“湖广行省”或“湖广省”,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治所武昌(今武汉武昌),为明朝15个“布政使司”(即“承宣布政使司”,即当时的2京13省)之一,辖地为今湖北、湖南全境,下辖16个府。湖南就是湖广南路,湖北就是湖广北路。

京剧韵白的特色,一是存在尖团、上口字,一部分源于中州韵,一部分则源于湖广音,二是表现在四声(平、上、去、入)调值以湖广音(接近今日湖北武汉话)为基础。

戏剧中的白话

由于古代没有录音机等设备,我们最初了解古代的文体形式——文言文。但是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深入,我们也意识到: 在古代,官方口头用语也并非是首都当地的白话,而是有专门的正音标准的,这就是读书音。例如,在明朝的时候,官方的书面语言是文言文,官方的口头语言是以当时南京白话为基础的《洪武正韵》这本书为参考。显然,《洪武正韵》的发音体系比当时任何一种方言都显得更加规范和严谨。

古代白话没有标准,由于汉语各地的方言差异,衍生出多种白话。在清代之后戏曲的流行以及地区之间交流开始逐渐频繁,最早被人们广泛认识到并认可的主要有 韵白、京白、苏白、广白四种,也称 四大白话。

明清时代,许多剧种都采用了各个标准的白话传统,但又都参酌本地语音加以 变化发展。表现在舞台上的共同特征已不甚明显,大致还共同遵守着某些读音咬字的方法,在念白中还保留着一种抑扬顿挫、节奏感特别鲜明的声调。一般称这种用中州韵的念白为“韵白”或“上韵”,以区别于用本地方言的念白,如“京白”、“苏白”等。

中州韵在昆曲中的应用

昆曲的艺人都自称他们唱念的语言是“中州韵”,所谓“中州韵”,是一个极为笼统的概念。大致的说,它是对字读斟酌古今、综合南北,而使之成为通用语的一个笼统说法,并不是某一地区或某一韵书所确定某一种具体语音、字读。也就是今“曲唱”所谓“中州韵”与元朝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周德清《中原音韵》并不是一回事。虽然,受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中原音韵》。

又云:曲唱这种做法,对其后的各种唱,尤其是各地各类、各种戏剧场上的唱,影响很大。其后,凡用文读,即使是以当地的土音作文读的唱说,其品种、班社及艺人都自称“中州韵”。

苏州昆曲的所谓“中州韵” ,即是带有苏州方言特色。目前六大昆剧团中,苏州的江苏省苏昆剧团、南京的江苏省昆剧院其唱念还保留吴音的特色,唱入字也必断。上海昆剧团其唱念多已京剧化,入声字往往不断,浙江昆剧团(已改制为浙江京昆艺术剧院)也有京剧化的倾向,但还保留一些吴音特色,有时还带一点杭州音。湖南昆剧团以郴州地区的官话唱念,北方昆曲剧院的唱念语音则如同京剧。

说白有所谓“韵白”与“方言白”,韵白是用中州韵的念白;方言白,即念白用方言。苏州昆剧所用的方言白,主要是苏白,即苏州方言,但依角色需要,有时也用其他的方言,如《绣襦记,教歌》中扬州阿大就说扬州白;《长生殿,弹词》听客中的净角就说京白。苏州、南京、上海、浙江四团在剧中人是读过书的上层社会人物多用韵白,下层人物多用苏白,苏白在丑、副行当中用得比较多。北京则改苏白为京白,湘昆则改苏白为当地的语言。

中州韵在京剧中的应用

中州韵在京剧中的应用,大约可分为三类:尖团音、上口字、四声调值。

一、尖团音

中州韵在京剧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尖团音。京剧分尖团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只要对京剧稍有了解的人都能说出点儿道理来,但要是用最简单的话说清楚也不容易。用两句话把尖团字说清楚,第一句给想知其然的朋友,第二句给想知其所以然的朋友。为表达清楚,我们找两个字作代表,“箭”表示尖字,“见”代表团字。

在北京话里,声母 j q x 可以拼 i 打头的韵母,比如 ian(见), iao(交), ie(姐) 等等,其中很多字在京剧的发音里头跟北0京话是一致的,如“见”,我们管这些字叫团字;而其他有些字在京剧的发音里头跟北京话不一样,可以跟声母 z c s 拼在一起,而北0京话里却没有这个语音地位,比如 zian (箭),我们管这些字就叫尖字。只讲北京话的人是无法靠任何其他条件分辨团字跟尖字,唯有死记硬背。这是第一句。

在切韵音系所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里头,也可以列出声母表来,就如今天的 b p m f, d t n l 一样,其中有两套声母,一套叫“精组字”,声母代表字是“精、清、从、心、邪”;另一套叫“见组字”,声母代表字是“见、溪、群、疑”。这两套声母里来的字在今天的北京话里都有声母读成 j q x 的,如“见”跟“箭”,北京话发音上没有分别。但是这些字在京剧里,凡是从“见组声母”里来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头的韵母拼在一起的,声母都是 j q x,就是团字;凡是从“精组声母”里来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头的韵母拼在一起的,声母就是 z c s,就是尖字。这是第二句。

所以说,所谓尖团字,在古代根本就是从不同两套声母里来的字,因为语言的发展,这些字在北京话里已经合并了,而在在京剧所本的方言里还是有分别的。目前,中州官话区的很多地区,例如河南洛阳等,尚保留着尖团分明的语言习惯。

二、上口字

一般人认为,京剧的上口字来源于湖广音,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固然在京剧形成的早期由于谭鑫培等人将湖北方言带入京剧唱念中,但很多发音规则则是中州官话,并且 湖北省内襄阳等地,其自身亦属于中州官话区。

例如,“药”与“要”、“脚”与“交”,“月”与“岳”等等,在中州官话(尤以汴梁音为明显)中,发音本不相同,分别念“yuo”与“yao”,“jiuo”与“jiao”,“yue”与“yuo”等,而这些字在京剧韵白中上口与不上口的分别,正是依据中州官话(以开封音最为明显)的语音。

科、课、棵等字,在中州官话(开封音)中念“kuo”,而克、客、刻、渴等字在中州官话(开封音)中念“k ”或“ke”,和、河等字念“huo”,而喝、核等念“he”或“h ”,这些字在京剧韵白中上口与否也来源于中州官话。

非、飞、费、废、肥、肺等字,在京剧韵白中念“fi”,与中州官话(开封音)的发音一致。

恋字在京剧韵白中念“luan”或“lvan”,亦同中州官话发音。

而其他上口字的类型如“庚青韵”并入“人臣辙”,以及部分“姑苏辙”字发“衣期辙”的音,如出、珠等,则来源于湖广音。因此,京剧上口字的来源是中州官话和湖广话两部分。

三、四声调值

京剧韵白及演唱的字音,其四声调值并没有统一标准,基本上是中州韵、湖广音及京音三者的杂糅。虽然经过不断改革,京音(或者说普通话)的比例逐渐加重,但在传统戏中,中州韵的存在依然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州官话中阳平字调值为“42”,近于普通话的去声。在京剧韵白及演唱中,如老爷、娘子、亲娘、如此、小人、大王等,阳平字均为降调,发低音,接近于中州官话。

其次,中州官话上声字调值为“55”或者“54”,接近于普通话的阴平。这种上声字高唱的例子,在京剧中十分常见。如《凤还巢》中“母亲不可心太偏”一段,母、古、脸、枉、倘等上声字,皆发高音。《荒山泪》“父子们去采药未见回程”中,程砚秋演唱的“子、采”两个上声皆发高音,如阴平。《六月雪》“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把“字高唱如阴平等等。

另外,中州官话中去声字降调幅度较低,同时尾音有小幅度上翘,形成一种类似于普通话上声的效果,但是幅度较小。在京剧韵白及演唱中,不少去声字皆有尾音上滑的例子,如《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看、大、在、帐、睡等去声字,都是前低后高,或者先降调,尾音再上挑,符合中州官话的发音。而其余王字也如中州官话唱降调旋律,稳字也没有像普通话一样逢上必滑,而是如中州官话一样唱中高平调。

总之,京剧传统戏的四声是在中州韵的基础上,杂糅了湖广音和京音,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富有韵律感的念白,及韵白,其演唱也是同样如此。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建筑 中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