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仇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óu hèn,指仇视愤恨;强烈的敌意。《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

基本解释

(1) [hatred]∶仇视愤恨。

无限仇恨记心中。

(2) [hate]∶强烈的敌意。

强烈的不满已发展成为仇恨。

引证解释

指因利害矛盾而产生的很深的怨恨。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一笑释仇恨,百金交弟兄。”

巴金 《灭亡》第四章:“然而对于我底爱,人们只拿陷害,仇恨,掠夺,欺骗来报答。”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我们 江苏 人 浙江 人从来没有仇恨。”

其它相关

八苦之一

梵语apriya-sam!prayoga-duh!kha。八苦之一,五苦之一。谓众生不由自主,不得不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恼。又作非爱会苦、怨憎恶苦、不相哀相逢会苦。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一·四六八上):‘谓众生实有内六处,不爱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同会一,有摄和集,共合为苦。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此皆因不爱之境与身心会合而引发之痛苦,称为怨憎会苦。又五王经载,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争不急之事,更相杀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处,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忽相见;会遇狭道,各自张弓注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怖畏无量。又大乘义章卷三谓,怨憎会苦有内外二者,内者即三恶道报,外者即刀杖等缘。[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四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

瑜伽六十一卷十五页云:云何怨憎会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一、与彼会生忧苦故;二、治罚畏所依止故;三、恶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终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恶趣怖畏所依止故。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八页云:云何怨憎会苦?怨憎会、谓诸有情等、不可爱、不可乐、不可喜、不可意,而与彼俱,一处为伴,不别不异,不离不散,聚集和合;总名怨憎会。何因缘故说怨憎会为苦?谓诸有情怨憎会时,领纳摄受种种身苦事故;广说乃至领纳摄受种种身心烧然事故;说彼为苦。复次怨憎会时,受二种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怨憎会苦。

内怀怨结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内怀怨结,故名为恨。

  二解 显扬一卷七页云:恨者:谓于过去违缘,结怨不舍为体。能障无瞋为业。乃至增长恨为业。

  三解 广五蕴论十页云:云何恨?谓忿为先,结怨不舍为性。能与不忍所依为业。

  四解 成唯识论六卷十五页云: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恨相用故。

  五解 杂集论一卷十六页云:恨者:自此已后,卽瞋一分,怀怨不舍为体;不忍所依为业。自此后者:谓从忿后。不忍者:谓不堪忍不饶益事。

  六解 五蕴论四页云:云何为恨?谓结怨不舍为性。

  七解 俱舍论二十一卷五页云: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

  八解 法蕴足论八卷七页云:云何恨?谓有一类,作是思惟:彼既于我欲为无义;广说如前我当于彼亦如是作。此能发忿,从瞋而生,常怀愤结,诸恨、等恨、遍恨、极恨、作业难回,为业缠缚,起业坚固,起怨、起恨、心怨恨性,总名为恨。

  九解 品类足论三卷二页云:恨云何?谓心结怨,已正当恨,是名为恨。

  十解 界身足论上三页云:恨云何?谓心结恨,等遍结恨,心怨结性,是名恨。

  十一解 入阿毗达磨论上十四页云: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

精神作用

(术语)梵语Upan&amacron;ha之译。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结怨烦恼之精神作用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恨者,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成唯识论六曰:‘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俱舍论摄于小烦恼地法,以为有别体,唯识论以为随烦恼之一,嗔恚之一分,而无别体。顺正理论五十四辨恨与忿之差别曰:‘如桦皮火,其相猛利,而余势弱,名为忿。如冬室热,其相轻微,而余势强,名为恨。’

心之作用

梵语upana^ha。为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俱舍宗特指由污秽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之心所(小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系随烦恼之一。恨即指对忿怒之事永远不忘,乃结怨之精神作用。据顺正理论卷五十四所述恨与忿之差别(大二九·六四六下):‘如桦皮火,其相猛利,而余势弱,说名为忿。如冬室热,其相轻微,而余势强,说名为恨。’故知恨虽不如忿怒之猛烈,但余势极强,历久不灭。[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成唯识论卷六、百法问答钞卷一]。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孟郊 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