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余杭区地处杭州市区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余杭区总面积1228.41平方千米,辖6个镇、14个街道,截止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04.05万人。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7名,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历史沿革

从余杭境内吴家埠、荀山、小古城等遗迹的发掘表明,早在7000年~6000年以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发现于1936年的良渚文化因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300-4300年。作为中国东南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良渚文化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达的犁耕稻作农业和以精美玉器、陶器、石器、漆器为代表的专门化手工业,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导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等级的急剧分化,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和规范化的礼制。少数显贵者独占祭坛等祀神场所以及玉器等宗教艺术品,表明垄断性的神权已经形成,而以平面面积290余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构成了一个具有中国早期都邑特征的大型聚落,它的布局配置,以及城垣、外围水利系统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营建起来的诸多特大型公共工程,更是宣告一种凌驾于神权之上的集中政治权力——王权业已形成。因此,良渚文化虽然是特定时空内涵下的区域性考古学文化,但它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十分突出。特别是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与钱塘江地区跟同时代的其他区系相比,文化上的独特性更加彰显,某些领域内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其中以良渚古城和良渚玉器为突出证据,有力地实证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渊源。

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彼时先属越,后属吴,后复属越,战国中期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城区)、余杭两县,属会稽郡(钱唐几经变更,到民国为杭县,余杭区系由原余杭县杭县大部地域合并而成)。

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余杭、钱唐。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孙吴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

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钱塘、仁和、余杭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明清延之。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民国16年废道制,实行省、县二级制,划杭县城区、西湖、会堡、江干、皋塘、湖墅等地,建立杭州市。

民国24年,设行政督察区。余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杭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29年,调整行政督察区,杭县、余杭均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36年,杭县改为省直属县;余杭仍属第一行政督察区,7月,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两县解放,余杭、杭县建制未变。

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余杭县亦于1958年10月撤销,并入临安县。

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

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县治设临平镇

1961年5月,留下划入西湖区。1985年,西行乡并入三墩镇。1992年,双桥乡并入三墩镇。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

1996年4月30日,九堡镇划归江干区。(同时或在此之后(未找到具体资料),下沙划归江干区)。

1996年5月9日,三墩镇划归西湖区。7月24日,蒋村划归西湖区。

2000年,余杭市辖23个镇、4个乡。

2001年2月2日,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2001年8月7日,设立余杭区临平街道办事处、余杭区南苑街道办事处、余杭区东湖街道办事处、余杭区星桥街道办事处。

2001年,余杭区辖4个街道、14个镇、1个乡,15个社区、61个居民区、505个行政村。

2003年底,余杭区辖4个街道、14个镇、1个乡,55个社区、262个行政村。

2011年8月17日余杭区正式调整行政区划,设立9个新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余杭区辖14个街道:临平、东湖、南苑、星桥、五常、乔司、运河、崇贤、仁和、良渚、闲林、余杭、仓前、中泰,6个镇:塘栖、径山、瓶窑、黄湖、鸬鸟、百丈。区政府驻临平街道。

临平副城由临平·东湖街道、南苑、星桥、余杭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运河、乔司、塘栖、崇贤组成,副城面积283.66平方公里。另有余杭组团(余杭、中泰、闲林、仓前、五常)、良渚组团(良渚、仁和)、瓶窑组团(瓶窑、径山、黄湖、百丈、鸬鸟)3个组团式城镇(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09′~30°34′、东经119°40′~120°23′,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1228.41平方千米。余杭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中心城区,东面与海宁市桐乡市江干区交界,中部与德清县拱墅区毗连,西部与安吉县临安区富阳区西湖区相接。

地貌

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致以东苕溪一带为界,西北为山地丘陵区,属天目山余脉,海拔500米以上山峰大都在此。东部为堆积平原,地势低平,塘漾棋布,是著名的杭嘉湖水网平原,海拔仅2~3米。东南部为滩涂平原,其间孤丘兀立,地势又略转高亢,海拔为5~7米。地貌分山地、丘陵、平原、滩涂4个类型,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谷地、河谷平原、水网平原、滩涂平原、钱塘江水域等9个单元。其中平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1.48%。

气候

余杭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6.2℃,年平均雨量1150毫米至1550毫米。因境内地形不同,小气候差异明显,春、冬、夏季风交替,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雨连绵,风向多变,天气变化较大。常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对集中,梅雨结束即进入盛夏,受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热、温度高、日照强、蒸发大,易有伏夏。秋季,秋高气爽,天气比较稳定。冬季,盛吹西北风,寒冷、干燥,如遇北方强冷空气,就出现寒潮。气候特征为气温适中,适宜双、三熟制。雨热同季,有利于叶茎类作物和瓜果生产。

水文

苕溪分为东苕溪、中苕溪、北苕溪、西苕溪。东苕溪源出临安东天目山海拔1271米高的马尖岗,一路向东,流经临安由中泰乡入区境,经余杭镇,在瓶窑镇境内汤湾渡接纳中苕溪,在龙舌嘴接纳北苕溪,三水合一,经瓶窑、德清至湖州市区与西苕溪会合注入太湖。全个长158.36公里,流域面积3276平方公里。

京杭运河,自桐乡大麻乡入境,流经博陆、五杭、塘栖、东塘、崇贤、云会、勾庄等镇街,流入杭州市区。市境内全长31.27公里,流域面积667.03平方公里。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8.5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3.39亿立方米,河宽60~70米。常年水深3.5米。

上塘河,自杭州市艮山门,经星桥街道入境,过临平街道,至海宁市盐官镇流入钱塘江。境内长11.38公里,河宽约20米,常年水深2米左右。

境内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相一致。全市平均年径流量为7.75亿立方米。苕溪平均年径流量为3.81亿立方米,东苕溪瓶窑站记载,多水年(1954年)年径流量20.76亿立方米,少水年(1978年)年径流量只4.24亿立方米。运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24亿立方米,上塘河为0.7亿立方米。

河流一般以4~10月为汛期,其中又以6~7月的梅汛为主,9~10的台汛次之。主要和降水量季节分配集中与否,以及降水期的长短有关,梅雨、台风期因雨量大、延续时间长,常形成山洪。大体而言,西部山区、半山区洪涝灾情多于东部平原地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余杭区余杭区共有土地12.26万公顷(183.97万亩),其中耕地4.53万公顷,占36.95%;林地3.8万公顷,占31%;水域面积1.25万公顷,占10.2%。

矿产资源

余杭区境内已探明的矿物有22种,其中膨润土、白云岩等大型矿床3处,钼铁矿、石英、凝灰岩等中型矿床8处。另有磁铁、锰、铜、锡、萤石、重晶石、天然气等矿藏。

生物资源

余杭区境内森林覆盖率为24.5%,人均森林面积0.04公顷。自然植被有长绿阔叶林、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草等6个类型。野生植物主要有:竹类为毛竹、早竹、苦竹、浙江刚竹、浙江淡竹等竹林;树类有495种,分属77科,其中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华东黄杉、水松、鹅掌楸、杜仲、夏腊梅、金钱松、福建柏。野生中草药80余种,人工栽培的20余种。人工栽培的作物中,粮油、经济作物超过100种,蔬菜有30类、120种左右。野生动物主要有杜鹃、黄鹂、画眉等32种鸟类,华南兔、豹猫、野猪等23种哺乳类,蝮蛇、大鲵、龟、石蛙、蟾蜍等两栖、爬行类27种,泥鳅、黄鳝、条光唇鱼等鱼虾类23种,昆虫855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灵猫、大鲵、穿山甲和鹗等,属省级保护的有蕲蛇、大杜鹃、鼬獾等。

人口民族

人口

余杭先民,早在新石器时期,于良渚、瓶窑一带形成聚落。秦统一中国后,有大量居民迁徙余杭,以后各朝,尤其在南宋,北方人口大量移入,几经民族融合,已无直接后裔。

民国17年(1928年),杭县总人口为390351人,余杭县为126147人。1949年,两县共10.71万户,43.99万人。

2008年末,余杭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45.57万人,非农业人口38.17万人。

根据2000年底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余杭区普查登记总人口为81.78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75.44万人相比,增加6.43万人,增长8.4%。余杭区人口中包括24个民族,少数民族共0.37万人,占总人口的0.45%。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余杭区常住人口117.03万人。

2013年末,余杭区户籍人口90.3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1.74万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442%。

2016年末,余杭区户籍人口98.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1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4%。

2017年末,余杭区户籍人口104.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3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6.0%。

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

综述

历史上的余杭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以农业发达著称。改革开放以来,余杭区经济出现重大调整,工业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财政收入的主体、劳动就业的主体。近年来,余杭区依托杭州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良渚新城、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平台,打造梦想小镇、梦栖小镇、艺尚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一大批特色小镇,经济水平迅猛发展,位列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七位。

2017年,余杭区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69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0%,增幅高于全国6.9%、全省7.8%、全市8.0%平均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为16.74万元,增长7.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户籍人均GDP为2.48万美元。

从GDP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45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551.41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093.27亿元,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3.4:34.1:62.5调整为3.0:32.5:64.5,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农业

2017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52.24亿元,增长1.5%。实现农业总产值79.71亿元,增长1.2%,农林牧渔呈“两涨两跌”态势。其中,种植业产值46.65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7.51亿元,下降7.6%;牧业产值4.41亿元,下降15.9%;渔业产值16.21亿元,增长5.6%。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73.55万亩,增长1.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4.92万亩,增长4.4%;蔬菜种植面积33.46万亩,下降2.4%。茶叶产值8.95亿元,增长13.7%;花卉苗木产值10.56亿元,增长2.5%。

工业和建筑业

2017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84.96亿元,增长7.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5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6.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7.69亿元,增长12.0%,占规模工业比重为51.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92.36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为24.0%。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4.30亿元,同比增长10.7%;利润总额103.27亿元,同比增长6.0%。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76%,较上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59亿元,占GDP总量的2.4%。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301家。全年共核发施工许可证355项,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注册手续359项、质量监督注册手续367项、竣工验收备案342项。

信息经济

2017年,余杭区区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实现增加值929.51亿元,增长30.6%,占GDP比重为54.8%,总量居全市首位,全区284家规模以上信息经济单位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剔除重复)3174.68亿元,增长46.7%。

财政收入

2017年,余杭区完成财政总收入503.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0.01亿元,分别增长25.9%、23.9%。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93.0%,保持较高占比;从税收贡献度看,第三产业为75.1%、第二产业为20.8%。全年完成财政预算支出270.39亿元,增长22.1%,预算内用于民生支出198.95亿元,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的73.6%,增长20.6%。在支出结构中,城乡社区、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保障就业、教育分别增长31.4%、52.1%、27.1%、20.3%、24.4%。

社会消费品零售

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1.26亿元,增长11.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440.91亿元,增长11.6%,住宿餐饮业40.35亿元,增长6.2%(见表2)。从限额以上商品分类别看,服装类、石油制品类和汽车类分别增长26.9%、19.1%和16.9%。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势较好,家具类增长13.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7%,烟酒类增长1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4%。

旅游

201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886.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9.23亿元,分别增长18.5%和17.4%。截至年末,全区共有A级景区14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6家;星级饭店13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4家,特色文化主题饭店1家;星级旅行社5家。小古城村和山沟沟村已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3A级景区村庄。

社会事业

就业

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615人,引导和帮助9375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1%。全年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2754名,新增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6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市级技师工作站1家。

教育

2017年,全区幼儿园122所,比上年新增8所。共有2000个班,在园幼儿61037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99.53%。幼儿园专任教师446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全区小学50所。招生19421人,比上年增加1947人;在校学生96870人,比上年增加5191人。小学专任教师5428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历高标率为98.88%,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全区初中35所,比去年增加1所。招生13328人,比上年增加671人;在校学生36014人,比上年增加1904人。初中阶段入学率、初中巩固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初中专任教师295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7%,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学历高标率为95.50%,比上年提高2.29个百分点。全区普通高中12所。招生4787人,在校学生13838人,毕业生4236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254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收入

2017年,全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7738元、34358元,增长8.5%、8.7%,农村常住居民收入增幅连续11年高于城镇居民。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8334元,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7780元,增长4.6%。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76.47万人、71.64万人、49.70万人、61.0万人、49.73万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净增8.37万人、10.06万人、6.71万人、7.07万人和7.69万人。

社会福利

出台《余杭区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截止2017年末,9家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168家照料中心实现医养结合,新增养老床位614张。打造综合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个,并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

科技

2017年新增科创园区12家,面积82万平方米,引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274家。累计创建科创园区62个,总面积287万平方米,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4384家。全年认定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8家,市级4家。全年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6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3家,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6家,新增数均位列全省、全市各县(市、区)第1位。全区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为13276件和7012件,分别同比增长10.4%和4.8%,申请授权量均列全省第四位,全市第二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达到2807件和734件,分别同比增长10.6%和20.9%。截止年末,全区拥有各级专利试点示范企业209家,其中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0家。

文化

截至2016年末,全区文化经营单位有1533家,其中网络文化单位40家、演出经营机构13家、文化娱乐业场所180家、网吧225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26家、印刷经营单位687家、出版物经营单位254家、体育经营场所79家、广播电视经营单位29家。全年累计销售体育彩票3.11亿元,同比增长10.7%。截至年末,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203.44万册。全年出版《余杭晨报》365期,日发行量达2.7万份。

2017年,大型越剧历史剧《汉兴未央》荣获浙江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及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杭摊《梅画硕昌》获第五届“缤纷长三角?浦东北蔡杯”曲艺邀请赛金奖,舞蹈《枇杷鼓》获亚洲舞蹈艺术节暨舞蹈大赛成年非职业组团体金奖。余杭代表团在杭州市第十九届市运会上,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奖牌总数并列第一、金牌第三的成绩,并获赛事承办“最佳赛区”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全年建成健身苑(点)132个、篮球场32个,室内健身房7个。

卫生

截至2017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4家,其中区属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全区各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5458张,其中区属医院3145张。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100人,其中执业医师2685人,注册护士2750人,同比分别增长3.6%、2%和7.5%。全年家庭医生累计签约服务38.36万人。

风景名胜

良渚文化遗址

在余杭区良渚镇一带。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斧、锛、镰、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的使 良渚文化陶具用,说明当时早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坠、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

径山

在余杭区长乐镇。因山有东西二径通天目而名。有7峰,以凌霄峰最秀,海拔616米。山巅有径山寺,创建于唐,南宋时梵宇规模宏大,香火鼎盛,为禅宗五山之首。后寺毁坏,仅存明初所建钟楼,楼内悬重约10吨的明永乐大铜钟一口,又有宋铁佛等,1989年楼遭焚毁,同年重修。山上又立宋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大碑一通,周围尚有不少摩崖题记。径山与日本佛教关系密切,为日本临济宗之源,其“茶宴”仪式被日僧传播到日本后,逐渐演迹成日本“茶道”。

大涤山

在余杭区余杭镇西南。是中国道教的第三十四洞天。山有4峰,中有大涤等洞。

安乐塔

在余杭区余杭镇东南宝塔山顶。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现塔重建于明代。1985年重新修葺。塔系砖木混合结构形式,六面七层,高约35米。

反山墓地

反山为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高出地面4米的土墩。1986年发掘出10余座良渚时期墓葬。隋葬品有1232件(组),绝大部分为玉器。

广济长桥

在余杭区塘栖镇,南北向横跨在大运河之上。又称通济桥。始建于唐代,明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修葺。长约90米,七孔石拱桥,其中中孔净跨16.35米。

塘栖古镇

在余杭区。因隋开凿运河,四方民工集居于此,而名塘栖(栖为居之意)。镇紧傍大运河,又地处余杭、德清、桐乡三县市交界。东石塘尚存200多米长的古街,镇西通济长桥历500年仍雄跨于古运河之上。

超山

在余杭区临平西北10公里,距杭州市40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60米,为临平与塘栖之间最高的一座山,故名超山。

吴昌硕墓

在余杭区超山大明堂前香雪坞中。吴昌硕(1844-1927),其诗书画篆刻堪称一绝。留有“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卖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之忆梅绝句。1927年逝世。后其子东迈及门生好友,将其遗骸移葬于此。

皋亭山

皋亭山位于杭州城东北部,东西9公里,南北2.5公里。自西往东依次为:半山、黄鹤山、元宝山、皋亭山、桐扣山、佛日山等,其中皋亭山为最高峰,海拔361.1米,诸峰统称为皋亭山。

西溪湿地(部分)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11月03日,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2年1月10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14日,余杭区获评2017年工业百强县区。

交通运输

余杭穿境而过的两条高速铁路(沪杭高铁杭宁高铁)及杭州地铁1号线、杭州地铁2号线两条铁路(沪杭、宣杭)、两条国道(G320、G104)、七条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杭宁高速公路、杭徽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申嘉沪杭、杭长高速公路、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两条主要河流(东苕溪京杭大运河)和五条省道(S101、S102、S201、S304、S205),把余杭和长江三角洲各大城市紧紧相连。余杭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2179.262公里。余杭区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达到100%。区境内有航道里程350公里,其中干线30公里,支线320公里,一个遍布余杭区镇街、干支相连、水陆联动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铁路

站名地点站点性质交通
乔司站余杭乔司街道一等站货运
乔司编组站杭州北、临平、南星桥等一等站货运
余杭高铁站余杭南苑街道二等站客运地铁1号线、公交763(余杭高铁-余高)、786(区间)(余杭高铁-塘栖站)、761(区间))(余杭高铁-临平北站)、765(余杭高铁-塘湾村)

地铁

状态线路线路长度起始站终点站
建成运营线路杭州轨道交通9号线(部分)48公里客运中心余杭临平站
备注:9号线建成前杭州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与1号线按大交路【湘湖--临平】合并运行。
在建线路杭州轨道交通2号线(西北段)43.3公里上城钱江路站余杭良渚站
杭州轨道交通5号线53.4公里余杭科技岛站萧山香樟路站
杭州轨道交通海宁线48公里余杭高铁站海宁碧云路
杭州轨道交通临安线35公里余杭绿汀路临安玲山路
规划线路杭州轨道交通3号线38.4公里西湖留下余杭星桥站
杭州轨道交通7号线40.3公里吴山广场萧山国际机场
杭州轨道交通8号线20.4公里火车站大江东新城核心区
杭州轨道交通9号线39.3公里钱江新城金融城余杭塘栖
杭州轨道交通10号线20.5公里黄龙体育中心余杭仁和
杭州轨道交通10号线支线20.5公里崇贤农副物流中心余杭崇贤
其他规划外延线路杭州轨道交通桐乡线
杭州轨道交通德清线
杭州轨道交通安吉线

公共交通

余杭区均为无人售票车(包括空调车),前门上、后门下。搭乘公交车一定要备足零钱,车上不找零或者刷IC卡 市民卡,部分公交车开通了银行卡和手机支付功能。公共自行车参照杭州市相关规定。

汽车

余杭汽车客运站

车站地址
杭州临平(长途)汽车北站杭州市余杭区星光街865号
杭州临平汽车南站余杭区世纪大道
余杭汽车站
瓶窑汽车站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杭嘉湖平原 京杭大运河 长江三角洲 良渚文化 鱼米之乡 遗迹 秦灭楚 会稽郡 余杭县 杭县 钱唐郡 余杭郡 富春县 钱江县 仁和县 杭州府 行政督察区 临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