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侍卫是一个古代官名,最早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清制中,选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为侍卫,分三等,又在其中特简若干为御前侍卫及乾清门侍卫,为最高级。

词语概念

拼音注音

拼音: shì wèi

注音: ㄕㄧˋ ㄨㄟˋ

基本解释

(1) [imperial bodyguard]∶在帝王左右卫护的武官

(2) [retinue and protect]∶侍从并护卫

引证解释

1. 侍从护卫,在帝王左右卫护的武官。[imperial bodyguard]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每巡狩, 苍 常留镇,侍卫皇太后。”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司马光 《赐殿前都指挥使郝质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卿董率王旅,陪赞国容。居则有侍卫之谨,出则有扈从之劳。”

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一:“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 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2. 跟随左右,负责侍奉、保卫的人。侍从并护卫。[retinue and protect]

干宝 《搜神记》卷四:“俄见一人年三十许,颜色如画,侍卫烦多,相对欣然。”

北齐书·文襄帝纪》:“时王居北城东 栢堂 莅政,以宠 琅邪公主 ,欲其来往无所避忌,所有侍卫,皆出於外。”

洪迈 《鬼国记》:“一妇人若最尊者,称为鬼国母,侍卫颇众。”

王鏊震泽长语·象纬》:“一日,上御 奉天门 视朝,侍卫忽惊扰,两班亦喧乱。”

3. 官名。为皇帝禁军。清代专选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担任。

历史沿革

明清以前

“侍卫”一词起源不详,早期指的是侍从并护卫,《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而后来则可用来指帝王左右卫护的武官,晋·干宝的《搜神记》卷四:“俄见一人年三十许,颜色如画,侍卫烦多,相对欣然。”

明代

明朝的御前侍卫也就是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他们在正式场合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腰系鸾春带,十分气派,平时身着红色的便衣

锦衣卫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专有军事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所创 设之“御用拱卫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时改制之“仪鸾司”与二年(公元1369年)时改制“大内亲军都督府”。他们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部分功能形同汉代的监察官司隶校尉和现代的宪兵国家安全局及总统府参军长。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CIA,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古人惯以 朝廷鹰犬暗称呼 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

清代福格撰《听雨丛谈》:“步军统领,秩如汉之 司隶校尉、明之 锦衣卫,虽武职二品,威权甚重。”

张廷玉之《明史》职官: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廕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共一千五百七员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藉、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

清代

清初选上三旗子弟为侍卫,以勋戚大臣统率,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等,掌宿卫扈从,更番轮直。又有粘竿处、上驷院、养鹰狗处、善扑营、武备院等处侍卫,皆统于三旗。康熙二十九年(1690),擢武进士之擅于骑身者为侍卫,附于三旗。三十七年(1698),增宗室侍卫。雍正五年(1727)定制,武进士一甲一名授一等侍卫,二名、三名授二等侍卫,二甲选二等侍卫,三甲选蓝翎等卫。七年(1729),以宗室侍卫并入三旗。

在清朝的宫廷侍卫官中,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内侍卫等,其中以内廷侍卫(御前侍卫及乾清门侍卫,后者可视为御前侍卫的一种延伸)待遇最高。按照清制,这种侍卫官都是选拔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充任。作为御前侍卫,生活待遇优厚,除本身俸禄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贴和恩赏,如帝后寿诞或扈从出行的话,还有相当多的赏赐。更重要的是,御前侍卫靠近皇帝,职位清高,升迁容易,由侍卫出身而官至卿相的,在清代占有很大比例,比如当下诸多清宫戏中频频出现的明珠、索额图、索尼、隆科多、和珅、肃顺等。何家祖传下来的“御前侍卫府”竖匾,就是何礼被宣召进宫当上“御前侍卫”后,其族人为炫耀门庭,光宗耀祖,特在其家门前悬挂的。

康熙时特设御前大臣和领侍卫内大臣、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职务,没有固定的员额和等级限制,由皇帝亲自选授。这些人基本主满洲、蒙古王公勋戚子弟、宗室子弟及主皇帝所赏识的侍卫中擢其优者。

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不归领侍卫内大臣管辖,均归御前大臣管理。御前大臣均由勋臣军机大臣充任。自乾隆朝任命蒙古科尔沁贝子札尔丰阿兼任后,经常由满蒙亲贵王公兼任。此外,还设有“御前行走”、“乾清门行走”的职务,也属于侍卫制度中的一部分。虽说是一种虚衔,但“行走”带有“见习”、“预备”之意,赏此衔者,可与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一样,成为内廷近御之臣,并经常奉差、执事。如乾隆四十年赏给乾清门行走的有贝勒永福、贝子弘午;道光七年赏乾清门行走的有贝勒奕纶;光绪十五年赏御前行走的有载濂、载泖、载漪载泽等。因此,御前侍卫、御前行走、乾清门侍卫、乾清门行走等作为一种不固定的侍卫制度,因其接近皇帝,对于王公大臣来说,意义是无比重要的。

而作为清朝常备的侍卫机构——侍卫处,曾改称“领侍卫府”,负责统领侍卫、亲军。其管理人员有:

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六人,上三旗中每旗各二人担任。

其职责是挑选侍卫、亲军,训练弓马骑射等技艺,侍卫的考核升降,日常的宿卫值班,朝会、御门听焉得地列侍,皇帝出巡时随扈守卫等等。领侍卫内大臣均由皇帝直接钦选,通常由内大臣、散秩大臣及满八旗都统、大学士、尚书、将军中选授。

隶属于侍卫处的侍卫。包括:

一等侍卫——也称“头等侍卫”,正三品,60人。

二等侍卫——正四品,150人。

三等侍卫——正五品,270人。

蓝翎侍卫——正六品,90人。

随旗行走的宗室侍卫

一等侍卫9人。

二等侍卫18人。

三等侍卫66人(后来增加了从五品的四等侍卫一职,这一职务仅仅作为宗室侍卫中三等侍卫被降职的一个等级)。

挑选制度

挑选近御侍卫有四种人可以:

首崇满洲

最早只有上三旗,到雍正时,为了加强对下五旗的控制和笼络,挑选近御侍卫的范围也扩大到了下五旗)

恩宠勋贵

皇帝的御前侍卫或近身侍卫很多都从成年且有武艺的宗室子弟里选。一般后来飞黄腾达的满族大员多半在年轻时是侍卫,这些侍卫是很容易等到皇帝的信任和宠幸的。如索尼、索额图、傅恒、福康安鳌拜遏必隆、肃顺以前全当过侍卫。

鼎甲与汉侍卫

在清代的定制中,汉人依例不得入选侍卫,甚至在“天子自将”的上三旗中.侍卫也仅在满蒙子弟中挑补,汉军上三旗不在其中,除个别世家勋臣的汉族权贵子弟外.汉人没有执事宫中的资格。但是,武进士挑补侍卫确是一个例外 虽说首崇满洲,但蒙古八旗中上三旗也可以入选,且蒙古八旗侍卫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就人口比例似乎不小于满洲八旗。 但是清皇宫侍卫、京师八旗劲旅中的精锐前锋营、护军营、中军营、火器营中只能是满蒙八旗,而严禁汉军旗人进入。余下的满蒙旗人和汉军旗编入骁骑营、水师营、键锐营等部队。 在康熙至乾隆时期,准噶尔部被平定.额鲁特蒙古诸部以及原在蒙古王公控制下的回疆诸部的王公、伯克等也归附清王朝,西北边疆得到了统一。清廷对于归附的回部首领也给予了较高的待遇,有的也赐予侍卫之职,这就是所谓的“回子侍卫”,是行政府为拢络新疆回部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而授予的侍卫之衔。 近御侍卫新疆平定后,清廷利用各种恩抚手段,以拢络、怀柔当地的厄鲁特蒙古及回部王公贵族,除任命其担当这些地区中下级官职外,还将许多人陆续召入京师,有的给予种种赏物,有的赐予宅第财产.有的结为姻亲,还有的即授为御前行走、乾清门行走或各等级侍卫职,以示大清皇帝对他们的优渥眷爱。如丹济拉原为噶尔丹手下重臣.降清进京后即被康熙帝授为散秩大臣,其子多尔济塞卜腾也被授予一等侍卫。又加噶尔丹之子塞卜腾巴勒珠尔被俘时年仅l 4岁,康熙帝也予以宽有,并授为一等侍卫,还将宗室之女嫁给了他.后封为镇国公额驸。

在乾隆四十年、四十一年、四十八年、四十九年(1775、1776、1783、1784)等年度宫中筵宴、赏赐清单 中,经常见有“赐厄鲁特蒙古、回子侍卫”某某的奏报,说明在清中期以后,“回子侍卫”已经如蒙古侍卫那样长期执事宫中.近侍于皇帝身边了。 从史籍记载上看.在清代统管回疆各地城市的官员多数分为两种,一种是朝廷直接委派的官吏。另一种则是由当地上层贵族担任的“伯克”,分掌地方各项事宜。伯克的名称很多.所执掌的任务也各不相同,如阿奇木伯克为总管,伊沙噶伯克为协理,噶杂拉齐伯克掌地亩钱粮,商伯克管征输粮赋,哈子伯克管诉讼等等。这些当权的伯克中有许多人.先后被朝廷授以各等级侍卫衔。清制度规定:凡有御前、乾清门行走之衔的王公台吉伯克,可于每年年班朝觐时入京一次(少数人亦可久居京城);其余有侍卫之衔的伯克,需三年始得入京朝觐一次。每次伯克们入京朝觐皇帝之时,通常要携带各地所产方物,贡入宫中和分赠各级官员,借此表达自己对皇帝和朝廷的效忠。

道光二十二年(1842),理藩院内务府奏报当年回部首领贡献方物名单内,有“乾清门行走”、“散秩大臣”等侍卫衔名的,就有“阿克苏三品阿奇木伯克、头等台吉爱玛特”、“伊犁四品伊什罕伯克、头等台吉哈里杂特”等多人(《内务府奏销档》)。

清初侍卫

精确定额

努尔哈赤时期,侍卫人数没有固定额数,为随时酌情挑补。皇太极继位后,崇德年间确定了皇帝和各旗旗主侍卫、护卫的人数,将各旗旗主护卫限定为20人,因皇太极自将正黄、镶黄二旗,他的侍卫数目是40人。在侍卫定额问题上,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插曲。

崇德二年六、七月,清军远征皮岛。清军返回盛京后,皇太极以大贝勒代善出军时违背定制,在20名护卫之外多选12员随军等事,命法司审议定罪。据代善向户部官所云:他是因上(皇太极)每旗选用侍卫超出20名,自己才有此举的。

代善是皇太极即位初期的四大贝勒之一,掌握较强的军政实权。随着皇权的不断集中,代善的势力逐渐被削弱,但在这个时期仍有较强的实力相抗衡。因此,在他提出皇太极的侍卫超员时,皇太极立即予以反驳,又命左右侍卫40人侧立身后,令户部参政恩克等按档册点检,以证明代善所言之谬误。这一史实反映了当时皇权尚未完全集中,以旗主为代表的“王权”仍拥有较强势力。因而出现了旗主与皇帝计较侍卫多少之事。

森严等级

皇太极改元崇德后,随着政治体制的逐渐完善,皇帝与诸王贝勒的侍卫有了明显区别。在当时的文件中明确区分:“汗之一、二、三等侍卫”和“诸王之一、二、三等侍卫”等。同时,皇帝侍卫的等级高于诸王贝勒侍卫的等级,即“汗之二等侍卫”与“诸王贝勒一等侍卫”享受同样待遇,而“汗之三等侍卫”则与“诸王贝勒二等侍卫”待遇相同。清入关后,还在名称上进一步做了修订。诸王贝勒的侍从武官改称“护卫”。在康熙、乾隆时期重修太祖、太宗朝实录时,将入关前诸王贝勒之“虾”,改写为“护卫”。此后,侍卫完全成为皇帝的武装侍从官员的专用名称,并沿用至清末。

崇德初年,侍卫等级分为一、二、三等侍卫。侍卫的品级待遇,从当时订立的“职官仪卫制”中可以看出。“崇德初年(定职官仪卫)……定一等侍卫、护卫、参领、前锋参领、县君额驸、学士、满启心郎、郎中,旗四,后从四人;二等侍卫、护卫、佐领、汉启心郎、员外郎,旗二,后从二人;三等侍卫、护卫、护军校、主事以下官员,止用后从一人”(《清史稿·舆服》)。旗与后从之人是职官的仪仗,根据等级数目不同。官名虽然用后来的称呼,但等级无误。

尊贵地位

由此可见,侍卫等级制度确立时,官职级别就已很高。内大臣相当于梅勒章京(副都统),一等侍卫相当于甲喇章京(参领),二等侍卫相当于牛录章京(佐领),三等侍卫相当于护军校。

由于侍卫是近御之臣,与皇帝关系密切,因而不但有较高的等级,也享有较高的待遇,在清开国时期就得到特殊的眷爱、优恤和奖赏。据《满文老档》记载:天命十年五月十四日,汗(努尔哈赤)曰:“准近身侍卫及为首之大臣等称‘父贝勒’,为婿者称‘岳父贝勒’,国人称‘汗’。”并缮文公布,以定称父之人(原注:准近身侍卫及为首之大臣称父贝勒,乃为辨别其奖恤也)。侍卫与国中为首大臣地位相等,可以同称努尔哈赤为“父贝勒”,可见侍卫的尊贵地位。

时时心惊肉跳

女真(满)族自古以来是以骑射著称的民族,设围狩猎是其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太祖、太宗兴兵开国时期,在战争空暇之余,仍循此习俗带众贝勒大臣和侍卫等外出设围狩猎,在设围狩猎中,由于一些突发事件,也往往造成险情。

如天聪四年十二月,皇太极率诸贝勒、每牛录护军3名,狩猎于积墩地方。当众人捕猎狍鹿时,大贝勒代善部下蒙古猛克竟发箭误中御衣,险伤皇太极。崇德四年十一月,皇太极率诸王贝勒大臣在叶赫地方狩猎时随侍的超品公塔禅、甲喇章京阿尔萨兰在射兽时,竟朝皇太极射箭。这些事时时令侍卫心惊肉跳,唯恐出现不测。

天聪六年十月,皇太极又一次率领诸贝勒大臣到哈达地方设围狩猎。初六,狩猎队伍于费德里山行围。在行进中,皇太极不知不觉驰马独前。侍卫詹土谢图见状急忙拍马快速奔前,在皇太极前面二十步距离而行,以防不测。正行进间,忽然从草中跃出一只老虎,詹土谢图手持射狍鹿之箭,事起突然来不及更换,便用力迎面射出。猛虎虽中创,仍前扑而上,将詹土谢图咬下马来。皇太极见詹土谢图已与虎滚作一团,无法张弓再射,便驱马大呼直前。虎闻声放开詹土谢图,朝皇太极冲来。这时,随后而至的众侍卫一拥而上,将虎杀死。皇太极与詹土谢图才化险为夷。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后汉书 东平 武进士 乾清门 后汉书 东平 危急存亡之秋 干宝 北齐书 洪迈 王鏊 震泽长语 象纬 奉天门 两班 飞鱼服 便衣 明太祖 仪鸾司 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