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冀东军分区(1945年11月),以冀热辽军区机关一部组建冀东军区机关,为三级军区,下辖:第14、15、16、17、18军分区和第11旅。第11旅在1946年3月撤消,所辖各团仍归14军分区。

建置沿革

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召开扩大的干部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研究总结冀东的工作和以后的任务。会议认为:冀东虽初步形成两大块游击区,但基本区仍处于东西部被日伪军分割状态,玉田县大部分地区还没开辟,只有蓟县与遵化县边界局部地区可作为东西部之通道,整个基本区成葫芦形状,今后任务是把东西两块游击区连成一片。

4月10日,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彭真在这次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和巩固各根据地的方针政策等问题》的报告,指出: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应巩固地发展,要巩固已有的游击根据地,创造新的更多的游击根据地,并力求联系,进而形成大块区域。

5月5日起,为摧毁刚刚建立起来的东西两块抗日游击根据地,消灭抗日武装力量,日伪军集中4000多兵力进行“扫荡”。一路千余兵力,从迁安县和喜峰口出动,“扫荡”丰滦迁地区。一路千余兵力,从遵化县、玉田县、丰润县出动,“扫荡”丰玉遵地区。在冀东西部地区,2000多日伪军“扫荡”蓟平密地区。

与此同时,驻伪满地区的日伪军及驻伪蒙疆地区的日军第二独立混成旅,也集结兵力到长城线上,与华北方面日伪军相配合,对“满洲国”与冀东交界地区反复进行“讨伐”。日伪军在发动“扫荡”进攻同时,修筑碉堡和公路,增设据点,企图分割、封锁冀东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此时,分散在游击根据地的游击队,英勇顽强的展开反“扫荡”斗争。在反“扫荡”的严重关头,八路军第十二团主力到达冀东。

1939年秋,去平西整训的抗联队伍和八路军第一支队,同年年底,在平西根据地按八路军序列编成第十二团。

1940年1月,由团长陈群率先遣队返回冀东。夏初,第十二团主力和单德贵支队共千余人,由冀东区党分委书记兼政委李楚离和十三支队参谋长曾克林率领开赴冀东,即刻投入反“扫荡”斗争。据统计,自5月5日至6月10日,冀东军民在反“扫荡”斗争中,与日伪军作战47次,毙伤日伪军1500多人。

1940年7月25日,由于游击区和武装力量的扩大,为适应冀东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冀东奉命撤销挺进军第十三支队番号,成立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仍归挺进军指挥。李运昌为司令员,包森为副司令员,李楚离为政治委员,曾克林为参谋长,刘诚光为政治部主任。

同时,部队进行整编,原来9个游击总队,一部分充实第十二团,大部分编成第十三团,包森兼任十三团团长和政委。单德贵支队建制仍保留(年底编入第十三团)。整编后,第十二团在冀东东部地区活动,第十三团在西部地区活动。从此,冀东地区初步实现了由多股小股游击队发展成大股游击队的计划。同时,在各县、区着手建立基干游击队,以支持地方工作和配合两个主力团作战。

基本区的形成

部队整编完毕和反“扫荡”作战告一段落后,冀东区党分委落实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将东西两片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的指示,利用青纱帐季节,由东西两线向日伪军主动出击。白草洼战斗首战告捷,拉开了出击的序幕。

7月28日,包森、曾克林指挥第十二团和第十三团各一部,将侵入盘山进行“讨伐”的日本关东军武岛骑兵中队(号称“常胜军”)70余人,全部歼灭在盘山西麓白草洼,开创了冀东武装力量全建制地歼灭日军劲旅的战例。白草洼战斗后,包森率十三团沿蓟运河南下平原地区,曾克林率第十二团第一营向东部地区挺进,连克玉田县鸦鸿桥、窝洛沽,丰润县三女河、任各庄等伪军据点。此时,先期到达东部地区的第十二团团长陈群率十二团另一部夜袭开滦伪矿警队。

8月,为粉碎日军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除去其南进后顾之忧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在华北发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进攻的主要目标是正太路,同时平汉、同蒲、白晋、平绥、北宁各线也配合行动。

8月下旬起,冀东各武装力量向北宁铁路及各地据点广泛出击。

8月22日,八路军第十二团包围开滦赵各庄矿、唐家庄矿和北宁线上的古冶车站。各据点的日军均被击毙,伪军和警察全部被缴械。9月初,在唐(山)丰(润)公路上的任各庄设伏,全歼日军200多名。

接着,在任各庄东面的金庄、常庄等地毙伤日伪军300多名,连续攻克唐山郊区的曹家口、张官屯等据点,一度攻入唐山市内,给日伪军以很大威胁。

随后,李运昌率第十二团一部和丰滦迁联合县基干队进入迁安县、滦县、卢龙县边界地区,先后攻克安各庄、九百户及北宁线上的雷庄、卑家店等据点,初步打开了迁滦卢地区局面。

与此同时,冀东区党分委派出干部和一支40多人的游击队深入北宁铁路以南地区活动。包森率第十三团和第三支队在蓟县、平谷县三河县遵化县等地出击。在此期间,冀东民众万余人积极进行破交活动。

8月22日至24日,唐山地区民众在主力部队掩护下,将北宁铁路开平至古冶段及公路、桥梁大部分破坏,使北宁铁路数次中断。迁青平地区的民众在喜峰口至平泉,董家口至青龙、宽城至东大地的公路上,挖路沟、割电线、砍电杆,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

11月下旬,在迁安、滦县、卢龙三县边界地区,建立迁滦卢联合县办事处,下辖路南路北两个区,成为后来向滦河以东、北宁铁路以南地区发展的前进基地。

西部蓟平密联合县向北伸展至平谷、密云县兴隆县深山区,向南伸展至蓟县平原和三河、宝坻地区。这样就将被日伪军分割的东西两大块游击区联结起来,形成了地跨11个县的广大游击区。在这广大游击区中创造了多块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形成了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基本区。在此期间,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均得到发展。

1940年秋,冀东抗日武装发展到3720人,其中两个主力团2800人,县、区游击队920人,已经能够在必要时集中兵力形成拳头,有力打击日伪军的进攻。

10月下旬日伪军集结6000多人,对丰滦迁和西部游击根据地进行“扫荡”,两个主力团在地方武装力量配合下,给予日伪军强有力的反击。仅11、12两个月中,就作战30多次,歼灭日伪军600多名,胜利地保卫了游击根据地。

成果

随着大块基本区的形成,各方面工作均有迅速进展。

1940年底,冀东区已建立7个抗日联合县委和县政权,除新建的迁滦卢联合县外,其余6个县能征收粮款的村庄已有3000多个,人口110万。全区共产党员发展到6000人。为了加强领导,冀东区党分委于年底分设东、西两个地委,东部地委书记周文彬,西部地委书记李子光(后为赵观民)。

优秀人物

7月28日,滦县下尤各庄战斗中,工人阶级的杰出战士、著名的抗日英雄节振国节振国,山东武城人(今属河北故城县),幼年随父逃荒到唐山,在开滦赵各庄煤矿做工。他为人刚直不阿,济困扶危。

1938年,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中,被推选为纠察队队长。他不畏强暴,刀劈日本宪兵的事迹轰动唐山。

当年7月,他带领部分矿工参加了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被任命为李运昌部直属工人特务大队大队长。抗联队伍西撤后,他率部在腰带山一带坚持游击活动。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节振国在战斗中机智勇敢,一贯身先士卒。牺牲前,他的事迹受到了毛泽东的称赞。他牺牲后,周恩来指示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宣传节振国的作品。当年节振国的事迹被刊登在《中国工人》刊物上,在解放区广为流传。不幸牺牲。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冀热辽军区 中共中央北方局 冀东 彭真 满洲国 晋察冀军区 包森 李楚离 曾克林 刘诚光 蓟运河 玉田县 鸦鸿桥 北宁铁路 迁安县 卢龙县 平谷县 三河县 遵化县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