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刘茂恩是个非常复杂的重要历史人物,早期追随他的军阀哥哥刘镇华,东征西讨,扩充地盘,依附于各大党派与军阀之间,先后投靠孙中山、袁世凯冯玉祥阎锡山,最后归附于国民党的蒋介石

个人简介

刘茂恩(公元1898年—1983年),字书霖。初入袁世凯办的模范团受训,后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入其胞兄刘镇华所率之镇嵩军,历任连长、营长等职,民国16年(公元1927年),经过其本家亲戚刘觉民先生的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教育和联系,将镇嵩军改编为冯玉祥部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 任第四军军长,参加北伐战争。民国18年10月,蒋冯战争爆发,刘茂恩奉命攻击潼关之冯军。民国23年10月,任第十五军军长。民国26年,加入陈诚系统。民国33年5月,任河南省主席兼豫西警备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刘茂恩指示其地方武装对河南各抗日根据地实行“清剿”,残酷镇压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1983年病故于台湾。

个人大事记

刘茂恩,1898年生,河南巩县人。字乃霖。刘镇华之弟。

1915年10月被其兄保送到袁世凯的混成模范团辎重科受训。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17年11月-1919年1月), 1919年辎重科毕业。毕业,入陕西刘镇华军中任军官教导团教官,后任连长、营长、团长。

1925年投靠阎锡山,

1927年随其兄加入冯玉祥的国民军

1929年,任暂编第四师师长,参加讨伐西北军。

1930年5月,蒋冯阎大战爆发,代理其兄为国民政府第十一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五军军长。

1930年8月,率部投靠蒋介石,先后任陇海路左翼军第四守备区司令,平汉路右翼军第四纵队指挥官。

1933年5月任安徽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豫鄂皖边区第二绥靖区司令。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十三军团军团长,率部入晋参加忻口战役。后受命守备汾河,率部力战。

1939年,任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7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河南省警备总司令。同年刘觉民先生去世,刘茂恩代表国民政府,从洛阳率领部属亲自到巩县北山口村吊唁,为表对刘觉民先生的敬重,提前十五里下马,一直步行到灵堂行礼祭拜。

1983年4月病故于台湾。

补充资料:保定六期为1917年11月至1919年1月,七期为1917年12月至1919年4月,且第七期河南籍学生较为集中,或为袁世凯模范团学兵集体入学,故有人误将刘茂恩认作是第七期学生,这个是不对的。

个人轶事

刘茂恩(1898~1983,河南巩义人,时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

中条山战役

日军原田师团于10日突破守军龙王窝阵地,沿黄河北岸向西突进。11日,第一战区发现黄河西岸河防空虚,命令裴昌会军直属部队、第五十四师和第四十七师一部,从官阳南渡,守备黄河南岸,新编第二十四师和第四十七师主力则留在道清铁路西段山地及济源山地游击。当天,一百多架日军飞机轰炸封锁官阳东西渡口,第五十四师在遭受重大伤亡后渡到河南,其余各师各团都退到封门口至邵源以北的山地。12日,日军西进到官阳附近,控制了黄河北岸各渡口,其主力田中师团则沿封门口西进到邵源,与从垣曲东进的樱井师团一起,夹击守军 刘茂恩集团军,完成了对 刘茂恩集团军的内线包围。

在中条山东北侧,驻防这一线的守军主要有刘茂恩集团军司令部、武士敏军,以及范汉杰军和刘戡第九十三军等部。7日晚,日军向武士敏军发起进攻,武士敏率部拼死抵抗,在董封东西线上与日军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王村一战,击溃日军两千名,击毙滨田大佐以下七百多人。10日,战区长官部看到济源和垣曲之间的所有主要渡口渐次被日军封锁,刘茂恩集团军整个补给线中断,命令阳城以西部队主力,迅速向沁翼公路以北分路转移,以旋回钻隙战法,打击日军侧背。天亮前,刘茂恩集团军全面与日军发生激战。下午4点,交口的日军陆续增加到三四千,攻陷了清风的圪塔和煤坪。第十师与武士敏 军的接合部二里腰,也被大约两千多名日军突破。邵源方面的日军也向西北紧迫, 刘茂恩集团军处于三面受敌的危境。各部突围游击,向北撤退。

在守军全线溃退的同时,日军以优势兵力和猛烈炮火占据先机,迅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突破了中条山地区的全部防御阵地,先后占领了垣曲、济源、孟县和平陆等县城,以及相关的关隘据点,封锁了黄河北岸各渡口。14日以后,日军继续封锁渡口,在中条山区围攻中国军队。留在山区的守军损失惨重,只能化整为零,分别突围,向太岳山区、吕梁山区和黄河南岸转移。日军完成了对中国守军的内外侧双重包围。

刘茂恩率部被日军包围,数次突围皆告失败,情况万分险恶,左右僚属苦劝其更换便衣逃出,刘茂恩却凛然作色如此答复。说罢拔出手枪要自杀,被侍从死死拉住。刘茂恩和残余官兵已弹尽粮绝,已做好以身许国的悲壮准备。所幸风雨狂作,山洪滚滚, 刘茂恩终于趁机脱险。

刘茂恩故居

刘茂恩,国民党内的实力派人物,民国时长期担任河南省主席,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台湾逝世。

刘茂恩故居的建筑由民国时上海的著名建筑师设计。整体风貌可谓"土洋结合",既有传统特色的窑洞,又有当时最为时尚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洋房。但整体以现代洋楼建筑为主。门楼内的道路分出南北两个不同功能的院落,远眺南区的办公洋楼,整个建筑群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院为办公区,北院为生活区。现南办公区的“洋楼”已成危房,大门紧锁不容走近。北院生活区由窑洞和“洋楼”组成,窑洞依然粗狂结实,“洋楼”的一部分已经倒塌,剩余部分也处于岌岌可危之中。北院的东、北两面是靠山窑,另两面为洋房建筑。真材实料构筑的窑洞内部,显示出主人的财力。洋楼的感觉有点海派的味道。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行业人物 刘镇华 袁世凯 冯玉祥 阎锡山 蒋介石 国民革命军 刘镇华 教官 营长 国民军 师长 北山口村 袁世凯 巩义 裴昌会 官阳 武士敏 范汉杰 刘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