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医学术语,又称发热。发热也称发烧,是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但有时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入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病因

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感染性疾病

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衣原体感染等。

非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与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变态反应疾病:如药物热、风湿热。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颅脑外伤、癫痫持续状态、心力衰竭、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临床分度

发热按照体温升高的程度,可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

低热:37.4℃~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热型

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发热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fever type)。不同的病因所致发热的热型也常不同。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

稽留热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

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Hodgkin)病等。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类型鉴别

感染性发热特点

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的发热。

有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

血象:白细胞计数常高于10×109 /L,或低于3.5×109 /L。

四唑氨蓝试验: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正常值<10%),提示有细菌性感染,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应用激素后NBT可呈假阴性。

C反应蛋白测定:阳性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及风湿热,阴性多为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当除外妊娠、癌肿、恶性淋巴瘤者更有意义。应用激素后可使之升高或呈假阳性。

非感染性发热特点

发热时间长,部分患者发热甚至可超过2个月。

长期发热,但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

检查

根据发热具体情况,结合临床表现,选择相应检查可有助于诊断。

如血常规、尿常规、病原体检查(直接涂片、培养、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X线、B型超声、CT、MRI、ECT检查,组织活检(淋巴结、肝、皮肤黏膜)、骨髓穿刺等。

治疗原则

病因处理

指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进行治疗。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就需要进行抗菌治疗,一般病原菌消灭后,体温就逐渐恢复正常。

降温处理

主要包括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有

使用冰袋,将冰袋置于头部、腋下及腹股沟部,冰袋要用干毛巾包裹后使用。

酒精擦浴,用35%~50%酒精溶液擦拭。擦拭过程中,如有寒战、面色苍白或脉搏、呼吸不正常,应立即停止操作。

药物降温

发热患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口服降温;亦可采用吲哚美辛栓纳肛等。

长期、反复高热不退的,还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生活调理

发热的患者需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必要时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避免受寒、过度劳累,注意保暖,室内通风换气,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科学 医学 疾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