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一种愿意与他人乃至群体在一起的倾向。儿童表现出来的亲子间依恋是合群的早期表现形式。合群是友谊、爱情、参加群体生活的基础。

基本解释

1. [get on well with others]:跟大家合得来;群众关系融洽。

他向来不合群。

2. [be gregarious]:组成集体,分工合作。

合群放牧。

基本概念

合群,是一种愿意与他人乃至群体在一起的倾向。儿童表现出来的亲子间依恋是合群的早期表现形式。合群是友谊、爱情、参加群体生活的基础。

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认为合群是一种本能。心理学家H.A.默里认为合群是一种需要。他利用主题统觉测验(TAT),按照被试的TAT故事中人物与他人保持友好关系的情况,给合群需要判分。一些研究表明,在合群需要上得分高的人倾向于自认为是热情的、好心的、助人的、忠实的、慷慨的。女性在合群需要上得分高于男性。相当一部分研究证明,合群需要与成就需要有负相关,女性在合群需要上得分较高,而在成就需要上得分较低。成就需要的特点是关心自我改善,重视能显示个人工作效率的课题。合群需要的特点是关心他人的心理安适,关心与他人的关系。

心理学家S.沙赫特认为合群与恐惧有关,合群能降低恐惧,恐惧程度高的人比恐惧程度低的人更倾向于合群。他还发现,出生顺序与合群有关。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害怕时表现出更强的合群倾向。这种倾向随出生顺序而递减。I.萨尔诺夫和P.G.津巴多研究了恐惧和焦虑与合群的关系。结果发现,高恐惧组被试比低恐惧组被试更希望与他人在一起,证实了沙赫特的结论。但焦虑则产生相反的结果,高焦虑组被试比低焦虑组被试更希望单独活动。L.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也被用来说明恐惧与合群的关系。当恐惧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看到他人如何反应,据此来确定或评价自己的反应。P.谢威和M.克林纳特认为,评价自己的反应固然是重要的,但了解情况的需要是更加强烈的,他人往往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当人们面临不熟悉的情况时力求了解这个情况,于是导致合群行为。

引证解释

1. 和合群众;团结群众。

《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士仕者,厚敦者也,合羣者也。” 杨倞 注:“合,谓和合。羣,众也。”

章炳麟訄书·订孔》:“荀卿以积伪俟化治身,以隆礼合羣治天下。”

陈毅 《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只有共产党,敢于大合羣。人民拥护党,党依靠人民。”

2. 与集体融洽相处。

老舍《骆驼祥子》五:“他们多少以为他不大合群,别扭。”

3. 犹成群。

羊城晚报》1984.5.16:“随时都会遭到龚击的家鼠是不会合群嬉耍的,只能独个儿跳窜奔跑寻开心。”

4. 一种心理,人们倾向于接受大多数人的意见,追随大多数人的行为。

其它相关

溺爱容易导致孩子不合群

现在的小孩,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都围着自己转。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很多家长就将孩子当成了小公主或者是小皇帝,凡事服从孩子的意愿,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很容易就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的自私性格。这样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后,通常和同学处不好关系,同学也不会喜欢这种自私性格的人,于是,就会导致孩子不合群的现象。

另外,过度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常常是属于家人的重点保护对象,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长代劳,因此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很差。孩子会因此在同龄人面前表现得很差劲,时间长了,难免会挫伤自己的自尊心,从而不敢与同龄人交往。这既是溺爱孩子带来的直接危害,也是导致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溺爱的孩子经常是听着赞美的词语长大的,因此,他们经常会是非不分,并且特别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瞧不起别的同学,也不屑与其他人交往,时间长了,自然难以融入班集体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之一。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非十二子 杨倞 章炳麟 訄书 老舍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