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哪吒( nézh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道教护法神。 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

主要记载源于元代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古典文学作品。

托塔李天王家的三太子,最早传说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话,随着本土化的传教,宋代起就从古盛传至今,由佛教护法军神“那咤”演变而成 ,故事已在唐末有之,主要定型于闹海传说与屠龙之说的内容,以及降魔伏妖再成仙成圣等古籍文献,出生奇异,一身神器,能变化三头六臂又或三头八臂,百邪不侵专克摄魂夺魄的莲花化身。在中国各地成为世代传奇且家喻户晓的著名艺术形象;后期影响民间奉祀为保护神,并渐被道教所吸纳,将其遵崇供为中央祭坛的大罗天神,地位高贵鼎盛;神仙谱中被归类为“忠武战神”之位,属于武神一系。在民俗被尊为护世护民的“五营神将”之首;乃统领天兵天将的元帅之神,又称“太子元帅”,还被敬作“天帅领袖”和“火轮天王”,常以娃娃或者少年儿童的模样登场,终成神话史上独特无双、神通广大的天庭童神。在儒释道三体合流相融的文化传承中,得享华人的普遍崇拜与信仰。更因为其鲜明精彩的古老形象与经典传说故事名气响亮,从而吸引现代众多动漫和影视剧都将哪吒设定为主角,加以儿童化的少年英雄方式传扬,深受诸多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形象设定

名字含义:“”乃古汉语复合名词,据《康熙字典》(115页)《辞海》(2106页)载,“哪”指“傩”,本意是驱邪消灾,鬼神之偶像;“吒”字为正义,咤(异写)即 叱 吒,指叱吓邪恶之意,万邪诸恶的克星,象征叱怒也;哪吒合一即以傩叱祓禳鬼怪,有毫无阻档之威力与战无不胜之意义,此神名叱咤风云,代表至高无上的神威。

人物姓名:李哪吒(也译“哪咤”;《封神演义》等神怪小说里姓李)

人物原型:佛教护法神“那咤”,又称:“六臂那吒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手捧戟

尊称:太子元帅、金康元帅、罗车太子、哪吒天王、哪吒天尊等(道教五营神将,天帅元领袖,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

职位: 三坛海会大神、中营金环大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开路先锋等

种族:天神

住所:天宫、天府宫、三凤宫

出生地:天津陈塘关,李府

地位:天庭大神、玉帝座下司法尊神

身份:天王太子、天道武神、道教忠武战神

司掌:天界兵权、天条法律、护驾护法

神属体系:中国神仙、宗教正神、民间之神

神祇封号:中坛元帅、元武将军(道教官方神号)

神话信仰:道(三太子信仰)、佛(那咤)、阐教(封神内容)、民俗神话等

民族:僰族

朝代:商—周

前世:灵珠子(女娲仙童,阐教奇宝)

师尊:太乙真人

义父:如来佛祖(哪吒以佛为父)

父母:李靖(托塔天王)、殷夫人(搜神大全称为素知夫人)

兄妹:李金吒(君咤)、李木吒(木叉);李贞英(西游人物)

法术神能:三头六臂;三头八臂九眼等(西游、封神、搜神等内容)

法宝神兵:乾坤圈、乾坤弓混天绫震天箭、风火轮、火尖枪、九龙神火罩、金砖、阴阳剑、戮魂幡等(封神内容)(注:封神原著中除了用过一次的弓箭外,其余都是由太乙真人所传,神火罩和阴阳双剑在76回所得,戮魂幡是劫余化抢的);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等(西游内容,因影视剧的影响这些兵器名存实亡。注:西游原著并不存在乾坤圈混天绫这些类武器);九节铜鞭(南游记)

诞辰:农历3月13日、或2月28日

象征:莲花化身(代表佛道共有的至尊圣物)

职责:降妖伏魔,镇天统兵,三教护法,保佑信众,儿童守护神

信仰地:台湾、天津、四川、河南、澳门、安徽等有神庙的地区

故事传说:哪吒闹海(中国民间传统神话故事)

主要古籍:《三教搜神大全》、《封神演义》、《西游记》、《南游记》等

代表作品:《哪吒闹海》、《哪吒传奇》、《封神榜传奇》等多部国产经典作品影视形象

相关节日:重阳节,此节日有祭哪吒的习俗,关系着生日活动,哪吒是世界华人圈中家喻户哓的中国古代小英雄,佛道两教双尊的娃娃神;道教尊崇其为中坛元帅,定其生日为农历九月初九日,所以重阳佳节也是哪吒的生日

战绩和成就:封神—自幼洗澡闹海屠龙、削肉救亲、翠屏显圣、百姓敬仰、顺应天命、保周灭商打仗杀敌、完成使命肉身成圣。搜神—战海杀九龙、杀东海龙王、杀魔族首领石记(石矶)、杀群魔。西游—自幼大闹龙宫水府、踩倒水晶宫、降龙、降伏九十六名妖魔、擒牛魔王等(来源:古文史料典籍、名著文献、神话演义小说等记载)

形象来源

哪吒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正统神仙之一,也是经典的艺术形象之一;主要故事源自宗教文化与名著内容,传统神话主要分为三大体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宗教信仰最主定为道教神话体系文化传统。身为专司伏魔的正道天神,其神祇行宫规格定性高级。

部分文化含佛系信仰,早在宋代的佛经中已有那咤(原型)的故事存在,比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密庵和尚语录》等,甚至在宋代之前就有那咤的名字出现,虽然有多本佛书中都存在那咤的记载,但哪吒并非由佛教原创,而是长发道童不是和尚。

宗教神属和演化过程:哪吒是以“努扎尔”和“那咤”(梵语:Nalakūvara)为原型上加工改撰而成的宗教神仙,从波斯祆教传到印度,再从印度传到中国,被传入本土后,先有民间传说,后有戏曲和小说等内容,原系我佛护法神,我国道教的哪吒即由此流变而来。由佛释原创再从古作家编撰,晚唐至宋明期间,相似特征以及神形象被道教化,和佛教文化交融衍生而成,所诞生了哪吒这一位道教神,主要形象定格在《封神演义》。本起源佛教神,可在成为民间神祇之后,就被完全列入了道教的神谱;道藏典籍《道法会元》、《宝诰大全》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均将哪吒正式收录为道教神祇,职衔官阶级别尊大。

古典神话名著中姓李,双名哪吒,全名李哪吒,所属亦道亦佛之神,在《西游记》里的哪吒身为如来的义子(以佛为父)和半弟子,金吒和木吒也是佛家弟子,三太子哪吒作为玉帝的三坛海会大神,执掌天庭兵权。而《封神演义》里的哪吒是阐教门人,太乙真人的弟子,商朝时期出生,兴周圣将灭纣前锋,金光洞裹炼灵珠,玉虚奉命降陈塘,翠屏圣域,仙池莲花化真身。哪吒在西周伐纣作先锋,凭借一身法宝和高强的武艺多次过关斩将屡立大功,最终肉身成圣。

而民间的小哪吒活泼可爱、顽皮好动勇敢善良、天生开朗聪颖绝顶,充满着纯真和童真的生动形象,被誉为正义好战,智勇双全的少年小英雄。常见的传统形象是:肚兜、光脚、光屁股、丸子头、包子脸、莲花衣、长得像女童的可爱男孩子,拿着枪和圈,披着布条踩着轮儿的胖娃娃。

形象引述

古代神话故事中,哪吒生来异象,年幼时打闹东海龙宫,屠龙抽筋;后参与封神大战,过关斩将辅周伐纣和降妖除魔的经典故事广为流传到如今。封神里的哪吒身为灵珠子转世的阐教弟子之一,是无魂魄无血肉之躯的莲花化身,具有三头八臂的神功,元始天尊钦点的周军大先锋。而西游中是天庭三坛海会大神,莲藕之身,生有三头六臂神通的少年之神,玉帝护驾大神。现有很多关于哪吒的影视剧都以神话小说作品形象创神作,并逐渐成了家喻户晓且历代相传的著名神话人物。

民俗形象中,哪吒作为顶天立地的神话英雄人物,他不仅神通广大,武功高强,法力无边,还是位镇守在一带当地民俗信仰的大型吉祥物,英勇善战,驱妖灭怪斩魔王;是妖魔鬼怪的克星,象征着福娃的神童之尊,被供为斩妖除魔、降龙伏虎的少年英雄,古老不朽的经典神话传奇,同时也是百姓崇敬的童神,中华本土非物质文化人物。故里地点存在争论。

正统宗教文化信仰中至圣至尊,哪吒作为道教武神,被尊为统领天兵神将、法场高端的护法大神;有神器、神属、神位、神庙、神坛、神像金身等,司掌神界天条法律;有兵权、神职、后台、流派、封号等,至高神权威名广大,号令众天将的身份地位权势盛大,乃中营主宰五岳主帅,统辖五营中东南西北中的中军营兵马,信奉膜拜祭祀的供奉者和信仰者极多,大名鼎鼎万民尊崇敬供的中国神灵。

法宝神器

《封神演义》:太乙真人所赐

法器: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九龙罩、金砖

兵器:火尖枪、阴阳双剑

● 乾坤圈

法宝神力:乾坤一掷、诛龙杀蛟、暴击敌亡

金镯子,会变化,可大可小,近战远攻,百发百中,神力巨大;可翻江倒海,震荡乾坤。(《封神演义》第12回出现)

本命法宝、随主而生、至金至刚、击敌击物、无坚不摧;其色正金,其形正圆,以法天,以象地,故其威力能崩日贯月,闹海龙亡,强不可挡。祭出诛敌致死致伤,杀伤力随投掷力而异。贵为乾元山镇金光洞之宝,此宝原是昆仑山之物,乃玉虚宫元始所传的阐教至宝。

战绩:砸死四个敌人,分别是:巡海夜叉-李艮(第12回)、东海龙三太子-敖丙(第12回)、高明隐士-丁策(第94回)、纣王麾下镇国大元帅-鲁仁杰(第96回);把东海龙王打个半死,把彩云童子打成重伤,打的很多强敌筋断骨折,战功显赫。

其他表现:打残22个敌人,打烂魔礼青的白玉金刚镯和温良的白玉环,吓走张奎;可打伤/打死人、仙,杀神杀龙。

● 混天绫

法宝神力:翻江搅海、缚龙逮凤、束体缠身

红绫布,七尺长,自动捆绑敌人,改变长度,翻江闹海,颠倒龙宫,随身护体;断了也能自动修复。(第12回出现)

本命之宝、与主而生、至风至柔、捉裹万物、紧缚敌身;正红正长,象征云,故其神力能混沌天空,包罗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劈涛斩浪,赤染水色红光万道。

战绩:绑龙闹海

● 火尖枪

又名紫焰蛇矛之宝,乃主战兵器,枪头形似火,攻击喷烈焰,如银龙探爪,尖又锋利,威力无穷;为斩将杀敌的神兵利器。(第14回出现)

原文诗赞:神枪出没施妙用;“枪是邠州铁,炼成一段钢,落在能工手,造成丈八长。刺虎穿胸连树倒,降魔锋利似秋霜,大将逢之翻下马,冲营踏阵士俱亡。展放光芒天地暗,吐吞寒雾日无光。”(出自第52回)

战绩:此枪杀姚少司、彩云仙子、吉立、邓忠、李奇、庞弘 、王虎、王豹、龙安吉、高兰英、斩杀一群官兵等,足以一枪毙命,刺死刺伤数人,战功显赫。

第52回:哪吒一人单挑闻仲太师和邓忠五将时,双杀吉立和邓忠二人,吓走闻太师(原著称赞:好利害)。

第76回:三头八臂两杆枪。

● 风火轮

类型:辅助战斗

空战之宝,双轮生风喷火,踏脚下作为飞行工具,上天下海,日行万里,速度奇快,无处不到,类似坐骑。(第14回出现)

含秘诀的双重法宝,一蹬九万里,双足十八万里,能飞能战,至阳至光,冲天无阻;状如太极,周转不已,以明道,故其威力能追风逐火,灼热无穷,海陆空三行。

灵符秘诀:用于召唤及控制二轮,操纵火力风势;升空飞转、停降快慢、移动方向、上下高低、前后左右,无不如意;念动灵言、风助火势、来去自如、任行三界、方便快捷、水陆两用,所到之处风火不灭,轮转一次瞬行十里。

● 金砖

钱财之宝,纯金打造,金光闪闪,砖形,投掷攻击敌人;多重全体群伤。(第14回获得)

战功:此砖打木吒,伤余化,打跑一群兵将;凿开囚车救出黄飞虎全家,打碎韩荣的护心镜、打住温良、打了落魂钟,殷郊大惊;把青龙关的守将打散。

● 九龙神火罩

神力:召唤器灵神兽、火龙焚身

此宝一出,施展时将敌人全身罩住,把手一拍,启动神火罩,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条火龙盘绕,召唤而出,上下翻飞,喷吐烈焰,放出三昧真火焚烧敌人,火化其身,连人带马化为灰烬,笼罩万物遍地引燃,含灵符之法。(第76回获得)

战功:太乙真人用此罩杀石矶、破化血阵杀孙良;哪吒用此罩杀马忠,烧死张奎的马,吓走张奎和梅山七怪。(袁洪评价:好厉害的罩)

● 阴阳剑

一阴一阳两把宝剑,又称阴阳双剑,八臂哪吒凑数专用。(第76回获得)

其他神兵

● 乾坤弓、 震天箭(三枝)—镇陈塘关之宝,远古神器,相传此弓箭自从被轩辕黄帝大破蚩尤后就再无人能使之;后被哪吒所用,射杀石矶之徒。(第13回出现)

其他宝物

● 灵珠子:贵为阐教的镇教奇宝,奉师祖元始法旨下世,为保周灭纣而诞生,本为哪吒前世,灵性巨大之宝珠,太乙真人掌中奇珍异宝,孕育仙胎之神物,后胎化肉球经三年六个月出道。

原文描写:“这位神圣下世,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灵珠子化身。”(第12回)

● 豹皮囊:储物袋,斜挂于身上,空间大小可缩,用于装放宝物的包袱皮,囊袋中有乾坤圈、混天绫和一块金砖。(第14回)

《西游记》:哪吒三太子六大神兵

● 斩妖剑——斩妖除魔的宝剑,有万剑诀,变作千千万万攻击敌人。原文:“斩妖宝剑锋芒快”(《西游记》第4回)

● 砍妖刀——砍妖屠魔的宝刀,可多数变,化成千千万万攻击。原文:“砍妖刀狠鬼神愁”(西游第4回)

● 缚妖索——自动捆缚妖魔的仙索,改变长短,和捆仙绳相似。原文:“缚妖索子如飞蟒”(西游第4回)

● 降妖杵——降妖伏魔的大杵,是一头粗或两头粗中间细的打击兵器。原文:“降妖大杵似狼头”(西游第4回)

● 绣球儿(八瓣球)——类似流星锤的兵器,早期有火球之意。其威力无穷,绣球丢起,山崩海裂。内有十六个头目,带领五千瘟阵鬼兵助战。在诸多早期戏剧小说中都将哪吒看做统帅魔王鬼兵。西游描写:“往往来来滚绣球”(西游第4回、《南游记》、《三教搜神大全》等)

● 火轮儿——六兵器之一,手持武器,不是脚下双轮;可挂于敌人身上施展三昧真火,远程投掷,飞旋攻击,轮刃如烈焰。原文描写:“火轮掣电烘烘艳”(第4回)

九节铜鞭:南游记里的兵器

法术神通

三头六臂:哪吒法身之一;变成三个脑袋六条手臂,并手持六件兵器攻击敌人,神通广大法力高强。

《西游记》原著描写:第4回——“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来打。”

三头六臂惊天地,狠忿哪吒鬼神愁。

三头八臂:由太乙真人所传,变成三个脑袋和八条手臂,哪吒食用师傅赠的三枚火枣子又饮琼浆玉液所得的法相,能同时使用八种神器攻击敌人,威力无穷,比三头六臂强的多。

《封神演义》原著描写:第76回——“哪吒大喜,一手执乾坤圈,一手执混天绫,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一手执金砖,还空三手;真人又将九龙神火罩,又取阴阳剑,共成八件兵器。”

诗曰:琼浆三盏透三关,火枣频添壮士颜。八臂已成神妙术,三头莫作等闲看。须臾变化超凡圣,顷刻风雷任往还。不是西岐多异士,只因天意恶奸谗。

三昧真火

《封神演义》第63回:子牙无计可施,命众门人:“借三昧真火烧这妖物!”旁有哪吒、金木二吒、雷震子、黄天化、韦护,运动三昧真火焚之。

《夷坚三志》: 火毯咒、印诀罡步

身强力壮

《封神演义》第13回:拉开轩辕神箭。14回:“哪吒力大无穷,三五合把李靖杀的马仰人翻,力尽筋输,汗流脊背。”

变化之术

《西游记》第4回:“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第51回:“小儿哪吒曾降九十六洞妖魔,善能变化,随身有降妖兵器,须教他先去出阵。”

兵器多数变

《西游记》第4回:“把那六件兵器多数变,百千万亿照头丢;那太子六般兵器,变作千千万万,空中似雨点流星。”

此术由哪吒施展,乃千变万化之法的兵器雨,把六大兵器变成千万件攻击敌人(万剑诀、万刀诀……兵器分化术)

隐现之法——《封神演义》第76回:真人传哪吒隐现之法;此法用于控制三头八臂,可隐可现,随心所变。

隐身符——《封神演义》第12回:真人以手指在哪吒前胸画了一道符录,分付哪吒:“你到宝德门……如此如此。

五行遁术——《封神演义》第12回:哪吒出了府门,抓一把土,望空一洒,寂然无影。此是生来根本,借土遁往乾元山来。

飞天走云——《封神演义》第12回:上天庭;无需依靠风火轮也能腾云驾雾,但速度不比风火轮快。

哪吒离了乾元山,径往宝德门来。正是天宫异景非凡像,紫雾红云罩碧空。只 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璢璃造就,明晃晃宝鼎妆成。

收宝之术——《封神演义》第34回:哪吒一见,笑曰:“此物是戮魂幡,何足为奇!”哪吒见数道黑气奔来,哪吒只用手一招,便自接住,往豹皮囊中一塞,大叫曰:“有多少?一搭儿放将来罢!”

特殊能力:莲花的化身,本身特有之力,哪吒旧身已亡,后用莲花荷叶重造新身,加上起死回生术,以此身而复活,有体无魂而存在,非血肉之躯,具有百毒不侵抗病抗瘟之能,因没有三魂七魄和精血肉体,免疫一切灭魂之术,由于植物体,被肢解也有肢体再生的奇效。

原文描写:太乙真人用两朵莲花加上三片荷叶,再用金丹摄住哪吒灵魂放入其中,念动起死回生之法将哪吒之魂推入莲荷之中令其复活重生,帮助哪吒恢复身形,外形和人类身体相似,虽然看上去是哪吒,但实际上还是莲花,是不具灵魂的化身,象征着莲花的人性化,不惧任何克害魂魄和病痛影响,代表超凡脱俗出泥不染的神圣至尊高贵之身,永驻青春没有生老病死,方已超越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中,免去六道轮回生死,脱离万难没一切天数劫道和任何痛苦的仙体;位列仙班永存不灭,香火年年有信仰代代传,连连不断永供不消。(西游原著里形似少年藕身人像。封神原著里身长一丈六尺莲花化身。)

莲花化身:宿体,魂魄攻击和魔系攻击的克星,《封神演义》第14回记载,哪吒起死回生,身化莲花,能免疫摄魂系、毒害系、精神系无效化,魔抗性高强,全身都是由莲花瓣儿组成。同时哪吒的莲花之身没有肉体凡胎之病,百毒不侵,因不是血肉之躯,没有三魂七魄和阴阳轮回,所以不惧六道生死和摄魂之法,原著里很多人被摄去魂魄而死,而莲花的身体帮哪吒省去不少麻烦,最终成圣功力广大永无生老病死。

免疫法术:张桂芳的呼名破魂吐语捉将之术、哼哈二将吸人魂魄的黄气白光、韩升韩变利用万刃车催动地水火风、吕岳的瘟癀毒、余德的痘疹等。

免疫法宝:殷郊的落魂钟、殷洪的阴阳镜、丘引的头顶红珠、龙安吉的四肢酥、卞吉的幽魂白骨幡、余化的戮魂幡、法戒的妖幡等。

文中提到,殷郊那个专门爆头的番天印,威力足以劈开一条路,打在哪吒身上,但毫发无损,中了番天印的肢体也没有被打碎,而且一点事都没有,第二天还能正常战斗,可见哪吒躯体之强。哪吒又屡次都因祸得福幸运无比,比如自杀得莲花化身,各种勾魂法术免疫;被化血刀重伤,得了三头八臂大法。在很多形象中,哪吒的外表看似小孩子,实乃战神级大人物,无论法力还是武力都具神通广大的战斗之神。

文学特征

《封神演义》原著:贵为历代第一圣人,天生丽质 眉清目秀、面如傅粉 唇红齿白、昂昂眉宇 眼运精光 白白胖胖,容颜俊美 清秀童面,形似孩童或少年,仙气逼人;年方七岁长六尺,莲花化身高一丈;发梳护囟门、总角双鬏头、系头绳束发、光着两赤脚、可爱娃娃脸。

穿戴:身穿红肚兜,脖子戴莲花,腰系荷叶裙,顶上揪巾光灿烂,水合袍束虎龙纹,四肢腕上各套一箍环儿首饰。

武器:脖戴乾坤圈、身披混天绫、手提火尖枪、足踏风火轮;斜挂豹皮囊、囊中有金砖、双执阴阳剑、暗藏九龙神火罩。

武学:主练枪法、圈法、剑法等;法宝攻击,还擅使弓箭,空中打架,有时地上打架,属战士的风火轮飞行兵,还能乘风御雾驾云而行。前方打先锋,高扬先锋旗,前排杀敌屡立功。身怀绝技 武力高强 神通广大,具有阐教玉虚所传的法术和法宝。

法术:太乙真人传授——三首八臂法身、土遁飞天、可隐可现之法、灵符秘诀等,《封神演义》:三头飐飐八臂辉辉;蓝脸赤发现凶恶(第76回有写)

性格:生来就敢打敢杀、敢做敢为、敢爱敢恨、胆大包天,外柔内刚,叛逆顽皮小童,暴戾刚烈好勇斗狠,血气方刚,孤僻乖张,爱打爱闹,好杀成性(后减),出手见凶屠龙闹海,攻气十足,生死无谓。

人物详解

哪吒是中国神话史上足已有千余年流传广大的神仙,在古代文人所创的名著文献等神怪小说中均成为了现如今数代人的信仰,封神伐纣之战中的经典形象是赫赫有名的存在,是全书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没有他就不是完整的封神传说。封神作者对于哪吒描写极多,当属全书最有个性和精彩传奇的著名经典人物;让封神故事额外丰富,令哪吒充满主角风度,几乎一出场就有好戏注目,使得这个具有大人物级别的角色深入读者脑海,作为本著的主要角色,现代民间不少影视书籍都以哪吒为主角开创新作,大幅提高哪吒在民众心目中神勇威风的动人形象。从古到今哪吒的大部分故事主要出自于明代古籍的两部神话小说作品《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特别是封神原著的哪吒更为有名;平时常见的形象也都来自于此。

主要经历:灵珠转世、闹海屠龙、割肉剔骨、托梦建庙、莲花化身、兴周灭纣、打仗杀敌、三首八臂、肉身成圣等等;在封神原作的哪吒闹海经典故事家喻户晓,是贯通全文的主要人物,七大圣者第一人,天命保周灭商的帐前开路先行官之首,亲历一千七百浩劫而圆道果。

哪吒的经典形象是乾坤圈配混天绫,火尖枪配风火轮;多年来以顶天立地的少年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名气广大传奇各方,以至人人皆知,引发历代相传诸多感慨嗟叹,不论是小说故事还是神祇信仰都是赫赫威名。

封神外形:12回记载,哪吒出世,肉球里跳出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孩儿,面如傅粉唇若涂脂,眼运精光白白胖胖,手套金镯腹围红绫,遍体红光金光射目,满地上走。

第14回:莲花化身——真人将一粒金丹,放於房中,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吒魂魄,望荷叶里一推,喝声:“哪吒不成人形,待何时?”只听响一声,跳起一个人来,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睛光运,身长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莲花化身;见师父拜倒在地。

西游外形:第4回记载:这哪吒太子,甲胄齐整;总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

第51回记载:那小童男,生得相貌清奇,十分精壮。真个是: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眼光掣电睛珠暴,额阔凝霞发髻髽。绣带舞风飞彩焰,锦袍映日放金花。环涤灼灼攀心境,宝甲辉辉衬战靴。身小声洪多壮丽,三天护教恶哪吒。

西游记书中的哪吒是身穿战甲、脚穿战靴、身带六样中短型兵器、踏云飞行威风凛凛、形似儿童的披风美少年,而封神原著中则是执枪披绫,身穿道袍的道童样,身材高大唇红脸白,光脚走路踏轮行空的帅小伙。

性别争议:似女非女,尊称哪吒三太子,太子二字自古以来都是男性称号。

在古代神话名著中,都把哪吒写作男性,比如在 《西游记》原著第4回中,就提到了哪吒是男性,“ 哪吒三太子”的名号就已经明确交代了他的性别,就连孙悟空也亲口称呼哪吒为“ 小哥”,然后哪吒也说了自己是 三“ 太子”,在称呼上已经表明了是男性。

原文记载:第四回——“见哪吒来的勇猛。好 太子……孙悟空迎近前来问曰:“你是谁家 小哥?闯近吾门有何事干?”哪吒喝道:“泼妖猴!岂不认得我?我乃托塔天王 三太子哪吒是也。”

而 《封神演义》原著中,书中也多次提到哪吒是男孩,如在第12回里,其中有一段说到,太乙真人知哪吒已出生,特来恭喜,还称其为“ 公子”。

原文描写:“闻得将军生了 公子,特来道喜,借令 公子一看,不知尊意如何?” 李靖闻道人之言,随唤侍儿将 公子抱将出来。”

人物诗词

《封神演义》主要诗句

第14回 诗曰:

两朵莲花现化身,灵珠二世出凡尘。

手提紫焰蛇矛宝;脚踏金霞风火轮。

豹皮囊内安天下;红锦绫中福世民。

历代圣人为第一,史官遗笔万年新。

第34回 诗曰:

异宝灵珠落在尘,陈塘关内脱真神。

九湾河下诛夜叉,怒发抽了小龙筋。

宝德门前龙王服,二上乾元现化身。

三追李靖方认父,秘授火尖枪一根。

顶上揪巾光灿烂,水合袍束虎龙纹。

金砖到处无遮挡,乾坤圈配混天绫。

西岐屡战成功绩,立保周朝八百春。

东进五关为前部,枪展旗开迥绝伦。

莲花化身无坏体, 八臂哪吒到处闻。

法身法相

哪吒形象原为“三头六臂”;这是名著《西游记》等多部古籍所载的法术,但在《封神演义》《三教搜神大全》里的哪吒却是“三头八臂”。

三头六臂二足的代表人物为哪吒,此法相作为哪吒神通之一;佛经《景德传灯录》有载:“三头六臂惊天地,忿怒哪吒扑帝钟。”《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也载:“忽若忿怒哪吒,现三头六臂。”

《西游》的法身:第4回记载,现出法身的哪吒神勇威武,当他施展三头六臂时,恶狠狠,展现六般兵器,丫丫叉叉变化多端;使出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鬼怪,神通之广大,所用的兵器分别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封神》中的法身:第76回记载,太乙真人赠哪吒三颗火枣和三杯仙酒,然后哪吒得 三头八臂之术,返回金光洞,太乙真人说西周各有异能者,哪吒如此不负金光洞里所传,赐哪吒阴阳宝剑两把,并传授九龙神火罩,再加上额外一杆火尖枪,另外还有乾坤圈、混天绫、金砖,一共手使八件神兵利器,配八臂三首法身,还传了隐现之术,令此法相可根据心意控制使用,同时施展所有武器。哪吒美哉欢喜,故意不收法身回营炫耀自己,大家不是嫉妒就是羡慕。平时是收起法身状态,战斗时能随心所变,隐现自如所向披靡。每当出战现三首八臂大法,手持八神器双脚踏起风火二轮,蓝面獠牙发似朱砂,丫丫叉叉凶狠恶煞,大显神威英勇无比,能随着武艺的进步而越发强大。而莲花化身还是平常原本的俊美样貌,“面如傅粉 唇红齿白 眼运精光,身高一丈六”。而殷郊的三头六臂是定型法术,永远都是一副丑恶怪物模样,再也变不回原样。

主要战绩

《封神演义》

打死杀死:李艮、敖丙、碧云童子、自己、姚少司、彩云仙子、吉立、邓忠、李奇、庞弘、王虎、王豹、马忠、龙安吉、张奎的马、高兰英、丁策、鲁仁杰。 一群商兵,诛仙恶阵和万仙大阵打杀众多截教门人

总计:杀了17名敌人,烧死一匹马;商兵和截教人数未知

打伤打败:敖光、彩云童子、李靖、木吒、余化(二次)、韩荣、风林、张桂芳、魔礼青、闻仲、辛环、余庆、邓九公、殷洪、郑伦(二次)、温良、殷郊、羽翼仙、刘环、高继能、丘引、陈奇、法戒、陈庚、余先、卞吉(二次)、张奎(三次)。打跑多名商兵

总计:32人次

打退打走:高明、高觉、吴龙(二次)、常昊(二次)、袁洪

总计:7人次

败战:石矶娘娘、文殊广法天尊、燃灯道人、王魔、魔礼红、闻仲、赵公明、红沙阵、邓婵玉、土行孙、殷郊、孔宣、余化、戴礼

总计:14人次

总结:哪吒在同门中杀敌最多,立功的战绩最高,共一千七百杀戒

作品文化

封神演义

哪吒是《封神演义》里作者着力描绘的神话英雄之一。

前世贵为阐教之宝灵珠子投胎转世的哪吒乃杀星生辰降世,元始天尊钦点的天命保周灭纣大先锋,乃玉虚座下的三代弟子。太乙送子,神娃下世,姓李名哪吒,诞生于陈塘关,渡劫后被恩师起死回生备受宠爱培养呵护,历经师承的饱经苦难历练和磨练后正式出道下山;成为姜子牙手下猛将,杀场上从没战死,又因天生杀心重,杀敌之多屡次立功,伐纣大战表现出色战绩显赫,西周数一数二之高手。从小杀手出身厉害的狠角色,身经百战多勇少谋、冲锋陷阵过关斩将,越战越强越战越勇,百战百胜功不可没。由一个小顽童锐变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英雄人物,最终完成使命不贪荣华富贵回山修行,结局成了肉身成圣的第一历代圣人。

在封神故事中的哪吒是商末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金吒、木吒的三弟,本是镇教之宝灵珠化身;奉阐教元始天尊法旨之令下凡,母亲殷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生出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物就用剑切开,里面的男婴正是哪吒,他手戴金镯,肚缠红绫,生来就自带两大仙家镇洞法宝出世。满地上走,天生神力,降于凌晨身有一千七百杀劫,后来仙人太乙真人登门道贺,收其为徒取名“哪吒”。七年后,七岁时哪吒在东海边的九湾河中洗澡,用混天绫翻江搅海,连河带海闹动龙宫,还用乾坤圈把巡海夜叉砸的头破血流而死,又与东海龙王的三龙子敖丙起冲突,不但将对方也打死,还抽了龙筋当做腰带想送给李靖。

因打杀夜叉龙子,东海龙王上天庭告状,结果在宝德门遭到他一顿痛打,被抓下四、五十片鳞甲,鲜血淋漓,狼狈不堪,不但在天宫隐身殴打龙王,逼龙王变小蛇并捉回家,闯下灭门绝户的大祸,他毫不在意,还轻描淡写地说是由于一时性急。还拉开祖传多年的镇关之宝乾坤弓射出震天箭误杀石矶门人。

当四海龙王敖广、敖闰、敖钦、敖顺联名奏准玉帝来拿李靖夫妇问罪时,哪吒说: “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和李艮,应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为救双亲不惜舍身自尽,他断臂剖腹,剜肠剔骨,还于父母。用孝道感动了龙王,李靖夫妇亦因此得赦。

龙王到陈塘关兴师问罪,为了不连累父母,割肉剔骨当场自戕。殷氏为子造庙供香,但李靖却总不能谅解,对他的魂魄继续进行无理逼迫。这使哪吒无法容忍。而后,哪吒在被其父李靖阻挠,复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莲花荷叶给哪吒做了个新身体。因削肉剔骨成为莲花化身恢复人形脱胎换骨,没了精血肉身的无魂魄之体,成了魂系类攻击的克星,而对瘟疫及病毒感染、阴阳互损等旁门左道邪术法宝俱都能够免疫;阐门惟一的魔抗之士,重生后的哪吒助姜子牙讨伐纣王;凭著此身和高强的武功和法宝(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等多件神器)多次屡立奇功。武胆双全战将,打仗杀敌时临敌为寇且会微笑着给你一击,战场上常笑话对手,对敌军冷嘲热讽,喜用毒舌伤人,面对强手无所畏惧,不改桀骜之性,常以暴制敌为趣,不管对手多强先打再说,有至攻至猛、至勇至强之精神,战场功名显赫。虽年少却神通广大,武艺高强枪法超群,且具备一身神器法宝,以武征道,身怀多件威力无穷的神装,生性刚烈攻猛善战,杀伐力天赋异禀,千征百战勇猛至绝佳。后饮火枣琼浆功力大增,能现三首八臂大术法相,可同时使用八件神兵利器进攻,战力所向强大。功力水平突飞猛进,是西周的强势角色,有着无毒不丈夫的霸气个性,同时也是忠义大功臣。从小就是身怀杀劫的战神,天生就是杀手中的高手,姜子牙座下得力大将,外柔内刚的营中活宝,叱咤杀场的盖世传奇,集合天使与恶魔于一体的另类英雄豪杰,令人敬而远之。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称为“托塔李天王”,哪吒则被称为“哪吒三太子”,因为其法力高强,成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将领。

西游记

《西游记》讲的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托塔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曾降九十六洞妖魔,被玉帝封为三坛海会大神,参与围剿花果山时,战至三十合被孙悟空以法外分身所败。后孙悟空保唐僧取经时,哪吒曾多次帮忙,主要有大战兕大王,擒拿牛魔王,收服金鼻白毛老鼠等。

哪吒闹海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当场赠他两大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七年后的一天,七岁的哪吒来到东海游玩,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这时,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走夜叉 ,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 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兄弟共商报复之计。

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 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手使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

而哪吒借莲花托生是因为哪吒源自于中国文人创造。中国自古热爱莲花,莲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圣之物的象征之一。圣洁的莲花象征着道家的神灵,在广大信众的心目中占有至尊地位,与莲结缘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缘,既然莲花本是道家世界的圣物, 民间传说中哪吒以莲花为身,正意味着使其彻底脱凡去俗,走向神圣和永生。凭借莲花,哪吒从世俗到神明、从凡到天神的身份转换得以圆满完成。

哪吒传奇

动画片《哪吒传奇》讲述了小英雄哪吒成长经历的神话故事。

生来就拥有神奇的力量,但一直在危险环境中成长。他勇敢善良好动直性子。这是他天生的性格,而更多是他从成长过程中学到的。母亲教给了他善,而姬发带给了他信仰。他身上有许多孩子都有的毛病,也有许多孩子都有的优点。正因为如此他的生活过程才显得更可亲。

哪吒闯过一道道艰险难关,并最终由一个不谙熟人世的顽童成长为充满童趣的小英雄。

名著记载

《西游记》中描写哪咤为“三头六臂”,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中描写: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三头六臂只能眼观六路,而《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是三头八臂,可以手持八般兵器,以一独对八方强敌,六只眼睛原有的双目变成神目,烈日下不惧强烈的光照,黑暗无光的夜间也能看清万物,左头的双目能洞察百里,其中一双眼睛能上下翻动,向上能看九重天,向下看十八层地狱,这样上可防法宝伤人,下可防地行之术之流暗藏的偷袭,比殷郊、罗宣高出一筹足见本领之高强,神通之广大,堪称举世无双。界牌关刺死王豹,穿云关烧死马忠,杀死龙安吉,潼关击伤卞吉,渑池城上刺死高兰英,梅山与杨戬一起全歼七怪,大战万仙阵真所谓百战百胜,所向无敌,在周营中功扬千载。 哪吒最后结局也颇耐人寻味。功成以后武王 登位,理应论功行赏。尤其像哪吒那样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更应封官进爵,享尽荣华富贵。

但哪吒与李靖、金吒、木吒等,共七人却不恋红尘富贵、功名利禄,奏请武王准予归山。武王、姜子牙苦苦挽留,仍无济于事,只得设宴饯行洒泪送别。这与当时为了功名荣誉、不惜投机钻营的人们相比,又显得多么高尚,多么难能可贵! 哪吒的形象,历来评价较高。有人认为他是作品中写得最富有生命力,也是最出色的人物,也有人把他和《西游》里的孙悟空, 《水浒》里的李逵、鲁智深相媲美。其鲜明的艺术形象,在中国文学画廊中放射着灼灼光辉。

历史渊源

项套乾坤圈,臂缠混天绫,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出他是谁了。对,他就是英雄少年哪吒。哪吒的形象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名著中“哪吒闹东海”的故事更是为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不过今人所熟知的哪吒形象多是由《封神演义》所载。那么这位可爱小英雄的形象和故事又是如何发展形成的呢?

“哪吒”之名源于“那咤”,那咤是一个舶来神的名字。在漫长岁月中,伊朗人与中国人影响并控制着亚洲西部到东部的广大区域。伊朗和中国土地上的居民在各个时期相互交往通商。毫无疑问,这种毗邻关系与互往对两个民族的文明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值得人们从各个方面来加以深入研究。

哪吒(不是那咤)一词最早出现道教书籍而非佛教,佛教中的是叫那咤,虽然道教的哪吒原型是佛教的那咤,但两者绝对不是同一个人,不能混搭在一起。

那咤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神,在唐以前我国尚无关于那咤的任何记载。如此说来,那咤的进口当属唐代,经以后代文人的演义才形成如今人们所知之形象。

唐代僧人大广智不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称那咤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还有其它唐代佛经文献中出现的关于那咤的记载,如“尔时那咤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那咤捧塔随天王”等,从这些佛经不甚详细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

由于唐代崇佛风气兴盛,佛经故事中的这位天王的小儿子事迹便广为传播,开始成为唐代笔记小说人物。如唐玄宗朝《开天传信记》里就记载了宣律和尚路遇那咤的故事。这应是除佛经之外,唐人笔记小说中记载那咤事迹最早的一个故事了,不过承袭之迹非常明显。

那咤来到中国后,道教便在那咤的原型基础上创作出另一个中国血统的道教神灵——李哪吒。随着道教发扬光大哪吒也逐渐变迁为道教护法神和闽台地区的地方神。值得一提哪吒是中华血统的中国神,而那咤却不是。

由于文人的演义,哪吒的故事已趋近大众化完整化。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收有的“哪吒太子”一条,为哪吒写了一个较完整的传说:“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驾下大罗仙,身长六尺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因世间多魔鬼,玉帝命下凡,以故托胎于拖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与龙王战,杀九龙……手搭轩辕箭,射死石姬娘娘之子……父怒,哪吒遂割肉刻骨还父,而到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遂折荷菱为骨丝为胫,叶为衣而生之……后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由此可见,此故事已包含哪吒基本形象细节。但各方面并不甚突出。

哪吒的传说引起了明代文人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取材典故于此,将一些支离破碎的情节连缀起来,加以丰富而超现实的想象,塑造了一个生动可爱的哪吒形象,完成了哪吒故事的精彩演义。其中以《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为突出。西游中描写哪吒与孙悟空大战,可以看出他手中的武器已基本齐全,而且还对“析骨肉还父母”作了更合理的解释,并且也讲出了李靖托塔的原由。至于封神原著再借鉴西游原著中关于“红孩儿”的描写,将哪吒写成一个手持火尖枪的孩子模样,就更令人喜爱了,这样就使哪吒的形象最终形成。

佛教溯源

佛教相传那吒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护法神之一。毗沙门天王有五子(一说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那咤之外,二太子独健也是神通广大,母亲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属佛门中豪门之家。 根据学者们考证,最早佛经中没有哪吒,而只有那咤,更多出现唐代及此后与毗沙门有关的佛经,如唐代佛经《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说:“儿时那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罗摩那罗阁(即毗沙门)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孙。……尔时毗沙门孙哪吒,白佛言:‘我护持佛法’。”北凉时代翻译的《佛所行赞》中并无哪吒之名,文中毗沙门天王之子的名字是那罗鸠婆。《佛所行赞·第一生品》中说:“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唐代及此后的佛经中多称那吒为毗沙门天王之子或之孙。《太平广记》卷九十二中则说:“宣律精苦之甚,常夜后行道,临阶坠堕,忽觉有人捧承其足。宣顾视之,乃一少年也。宣遽问,弟子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子那咤太子也。以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已久矣。宣律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

道教溯源

道教中说他是神兵神将的统帅,称“中坛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命他永镇天门。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长子金吒,次木吒,帅三胎哪吒。生五日化身浴於东海,脚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帅时 七日,即能战,杀九龙。老龙无奈何而哀帝,帅知之,截战於天门之下而龙死焉。不意时上帝坛,手搭如来弓箭,射死石记娘娘之子,而石记兴兵。帅取父坛降魔杵 西战而戮之。父以石记为诸魔之领袖,怒其杀之以惹诸魔之兵也。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求全於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丝为筋、叶为衣而生之。授以法轮密旨,亲受木长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转斗;吓一声天颓地塌;呵一气金光罩世;砖一响龙顺虎从;枪一拨 乾旋坤转;绣球丢起山崩海裂。故诸魔若牛魔王、狮子魔王、大象魔王、马头魔王、吞世界魔王、鬼子母魔王、九头魔王、多利魔王、番天魔王、五百夜叉、七十二火鸦,尽为所降,以至於击赤猴(花果山孙猴)、降孽龙。盖魔有尽而帅之灵通广大变化无穷。故灵山会上以为 通天太师、 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即封为 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 天帅元领袖,永镇天门也。可见《封神》和《西游》中哪吒的故事基本上与《三教搜神大全》中记载相符,也就是说哪吒的故事基本上定性于《三教搜神大全》,最终哪吒以《封神》中的经典形象家喻户晓。

伊朗溯源

对于“哪吒”名字的来历,通行的说法是哪吒乃梵语中那罗鸠婆(Nalakubala)的简译,“那罗鸠婆”的意思是俱毗罗(Kubela即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也就是说Nalakubala是由Nala和Kubala或Kubela两个部分合成,即哪吒译自于Nala。但金鼎汉教授研究得出结论:“我认为哪吒不可能是从‘Nata’或‘Nada’、‘Nala’翻译过来的。”

印度学者科亚基(Coyajee)在其作品《古代伊朗和中国的信仰与神话》中曾经指出,哪吒真身“灵珠子”的名字可以帮助说明伊朗的苏赫拉布名字的词源,因为“苏赫拉布”(Sohrab)在古波斯语中的词义为“明亮的、有光泽的”,引申义为“卓著或杰出的”,与“灵珠子”的词义十分相近。

一些伊朗学者曾推测“哪吒”一词可能来源于波斯语的“Nuzad”(新生儿、小孩儿),因为哪吒一直是个七岁小孩的形象。

哪吒二字在汉语中的词义迄今知晓,而努扎尔(Nuzar)一词在阿维斯陀语中有“年轻、崭新”的意思,也有着波斯语Nuzad(小孩)的词义。

伊朗哪吒苏赫拉布的故事是伊朗著名史诗《列王纪》中的第二大悲剧。苏赫拉布的故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奇异童年、征战、父子之战。《列王纪》中的苏赫拉布(如同中国作品的哪吒)自始至终憎恶国王卡乌斯(或纣王)。

关于苏赫拉布对国王卡乌斯态度,最好的解释在中国作品中,在那里哪吒是纣王最强硬的敌人之一。事实上太乙让哪吒复活并促使他与其父和解,目的就是使他能够帮助推翻纣王。苏赫拉布要推翻其君主的愿望完全符合哪吒行为。

伊朗神话传中还有一位不太引人注目的英雄值得我们注意,不仅他名字与哪吒十分相似,而且其身份、家族和一些经历也同样与哪吒相近,这个人物就是伊朗传说中的王朝“皮西达德王朝”(Pishdadian)第七位国王努扎尔(Nuzar)。首先我们可以看出,Nuzar的读音与如今我们的哪吒读音几乎一样。

努扎尔的身份亦如哪吒相似。

其一、努扎尔是伊朗著名国王玛努切赫尔的三个儿子之一,同时又是玛努切赫尔国王的太子;哪吒成为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儿之一,同样被称为太子。

其二、根据伊朗神话传说和著名史诗《列王纪》,玛努切赫尔执政时间长达120年之久,努扎尔作为太子一直随大将们四处征战;哪吒作为西周的征战先锋讨伐商纣王则是《封神演义》的重要内容。

其三、努扎尔最终在与图兰人的战斗中执政7年被俘被杀,伊朗传说记载中有认为努扎尔在父亲执政时被俘杀,而史诗《列王纪》中说努扎尔在父亲死后接过王位;哪吒除了儿时“剖腹剜肠,剔骨肉还父母”,在征战商纣王的过程中不曾死亡而后复活。

其四、努扎尔虽然死后没复活,但他本人及其众多后代都成为伊朗神话的圣人,将在世界末日再度复活,拯救世界,被称为努扎尔家族;哪吒不仅本人肉身成圣而且其父其兄都成为圣者。

最终定型

宋代佛经中有不少关于那咤故事的记载,如在《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密庵和尚语录》、《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中,已有那咤“三头六臂、析骨还父肉还母”等情节,并出现“捆绣球”等兵器,形象较比刚传入时期饱满。

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杂剧,首次将哪吒搬上戏曲舞台,说其为降妖大元帅,出战时“三头飐飐,六臂辉辉”,威风凛凛。元代《三教搜神大全》卷7收有“那咤太子”条,编者在参照佛经的基础上,加以更多想象,写了较完整的哪吒传说,但其所描写的哪吒是一位高大威猛的神勇将军:“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三教搜神大全》所述为哪吒形象定型最早依据,主要故事虽然简略,但情节基本完备。元末杨景贤《西游杂剧》、明代吴承恩《西游记》、许仲琳《封神演义》、余象斗《南游记》等有关哪吒的描述,可视为在此基础上的敷衍、演绎。

柳存仁在《佛道教影响中国小说考》一书中认为,《西游》晚于《封神》且袭用了后者的若干情节,此说值得商榷,二书中哪吒形象差异可为佐证。

《西游记》第四回描写,哪吒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这一形象,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二郎神醉射锁魔镜》、《西游杂剧》相比,虽然模样有些走形,新添了剑、刀、杵、索和轮,但主要法宝绣球得以继承。且在第51、83回中讲到哪吒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与元人所写一脉相承。《西游》首次将成年哪吒变为小儿哪吒,给他安上火轮,塑造了一个生动可爱的小将形象。《封神》中的哪吒,降魔之说与绣球这个传统法宝在他身上消失,而另增乾坤圈、混天绫、金砖等众多武器,把哪吒塑造成一个战无不胜除暴安良的神勇小将军。

《封神演义》进一步丰富哪吒的形象,其作者用了整整三个回目集中笔墨写哪吒故事,包括灵珠转世、哪吒出世、大闹龙海、误射碧云、剔骨剜肉、莲花再生、父子交恶等,情节和形象更为丰满,最终使得哪吒传说的叙述达到顶峰,最终成型。

现代的哪吒形象都是来自于封神的,拜师太乙真人和反商及乾坤圈等武器既不是来自西游,更不是佛经中的那咤,而是我国人自己所创。

与那咤的区别

哪吒是哪吒,那咤是那咤,哪吒非比那咤,哪吒是地道的中国本土神;是道家源于佛教那吒创造的道教之神,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不同种族的不同神祇。

在道教神话的哪吒之父是李靖,母亲是殷夫人,师傅是太乙真人。在佛教神话的那咤父亲是毗沙门天王,母亲是吉祥天女,师傅是如来。如果说道教的哪吒之母是吉祥天女,太乙真人是佛教那咤的师傅,这是很不靠谱的;更何况现如今的哪吒身份来历大都是来自中国文人所创,借莲花托生的背景典故也是来源于中华神灵系统。

有人断言哪吒因其原型和名字源自佛教,所以也是佛教神,甚至还有天竺人一说。这是十分荒谬的说法!不能简单去断定是舶来品,印度只有一个设定“天王家的三太子叫那咤”,其他全是由中国发展出的故事和设定,说哪吒是印度人是错误的,最大联系更像中国人取了外国名字。

哪吒的演变史是道释儒三家相争的结果,由佛教西域神演化为中国血统的道教神灵。

综上所述,哪吒是纯华夏血统的中华本土道教神仙。

哪吒祖庙

中国以哪吒三太子为主神的庙宇:

天津哪吒行宫

天津陈塘庄街的古哪吒行宫已经被毁,解放后由于城市规划没能得到恢复。

台湾哪吒神庙

台湾现如今仍有传统的哪吒信仰和哪吒神庙。

现存的哪吒行宫坐落在宜宾城区翠屏山城市公园山腰,由台湾道人( 台湾哪吒庙)自言受哪吒托梦建于1991年,取自古典小说《封神榜》上的神话故事,即哪吒自刎后托梦于其母殷夫人,在翠屏山修建哪吒行宫而建。哪吒行宫为混泥结构仿古建筑,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行宫依山就势修建。布局合理,造型古朴,斗拱雕梁,外廊回绕,飞檐翘角,宝顶凌霄。行宫主要有仙踪迹牌坊、太子庙、哪吒盘腿式神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洞门上方雕刻有燃灯道人赠与李靖的玲珑宝塔浮雕。在行宫上面山顶还建有哪吒师傅太真人神殿,塑有太真人神像。通过海峡两岸的共同考证,认定翠屏山的哪吒行宫为中国独一的哪吒三太子祖庙,每年来此寻根祭祖的港澳台同胞及东南亚侨胞络绎不绝。1998年哪吒行宫应邀赴台访问,三太子金身绕台岛半年,突出了祖庙地位。川北曾有莲花洞哪吒真君祠,内有“功德无量推众人之功,万寿无疆保千家之寿”等联,匾书“百折不挠、能攻能守”,持弓箭射洪水状。

河南哪吒祖庙

是处于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奎文村的一处祭祀活动场所。背靠山坡,有正殿一座,气势恢宏,具有江南建筑风格,殿内供奉哪吒太子神像一座。殿外有荷花池,池内长满荷花,祖庙占地15庙。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少年,在《封神榜》《西游记》等名著中有很多描写,后成为一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神将。其驰名程度可与孙悟空相匹敌。在全国有许多纪念他的神堂,但据专家考证,哪吒的诞生地和故里在河南西峡的奎文关一带。这里有杏花村哪吒出生地,哪吒父亲李靖镇守陈堰关遗址。

据河南《西峡县志》记载:丁河奎文村南山顶原有哪吒太子庙;一间庙堂,座西面东,砖墙瓦顶,两窗一门,内修三尺高通堂神台,上面供奉哪吒太子彩色泥塑像。据县志所搜集的资料及当地老农证实和台湾哪吒信徒认定,庙中哪吒太子束发总角,蹬云下凡神姿,左手持乾坤圈,右手执火尖枪,腹裹红兜肚,肩飘浑天绫,脚蹬风火轮,威武英勇。每年腊月十三,附近的村民都登山为太子神像扫灰除尘,迎接新年的到来。1945年哪吒祖庙被日寇烧毁,如今太子庙遗址附近仍留有战壕。1995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奎文村简村集资兴建哪吒出生地小宫殿。2001年在县政府、丁河镇大力支持下,由台湾同胞民间集资百余万元,在原来的哪吒庙址附近建大型宫殿一座。殿内塑哪吒神像,仍如旧时面貌。如今庙内香火兴盛,尤其是台湾同胞每年哪吒出生日都要来此祭祀,使哪吒祖庙中外驰名。

四川哪吒庙

1992年10月16日,由台湾宗教人士组成的台湾首次太乙真人朝圣团在台湾道教协会会长黄樟先生的率领下,来李白故里——江油市参观了很多处哪吒的遗踪,并在江油乾元山找到了已有几分破败的哪吒庙。在杂草丛中发现了长满青苔的哪吒庙碑,碑身已有半截埋入土中,碑文也模糊不清。经台湾道教人士仔细辨认和分析,一致确认:这里就是哪吒的真正主庙!在此处还有陈塘(关)镇,太乙真人庙,石矶山,翠屏山等地名。而宜宾没有陈塘关。故江油为是。

登场文献

在《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称为哪吒,在宗教经典中多称为那咤。

哪吒登场的相关主要文献和在其中的名称:

《封神演义》哪咤

《西游记》哪吒

《南游记》哪咤

《道法会元》哪吒

《五灯会元》那咤

《锋剑春秋》哪吒

西游记杂剧》哪咤

《毗沙门仪轨》那咤

《开天传信记》那吒

《景德传灯录》那吒

《那吒诗》那吒

《尊容钞》那咤

《太平广记》那吒

《夷坚三志》哪咤

《宝诰大全》哪吒

《历代神仙通鉴》哪吒

《那吒太子眼睛记》那吒

《猛烈哪吒三变化》哪吒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那叱

《中坛元帅降魔真经》哪吒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哪咤

《正一玄坛赵元帅秘法》哪吒

《灵官陈马朱三帅考召大法》哪咤

相关形象

影视形象

1973电影【梅山收七怪】游龙(男)

1974电影【哪吒】傅声(男)

1982电影【哪吒】裴艳玲(女)

1982电视剧【西游记】(1983 1985艾金梅 其他时间 杨斌)(女、男)

1986电视剧【哪吒】方国珊(女)

1986电视剧【封神榜】丁华宠(男)

台湾电视剧【风火战神哪吒】陈子强(男)

1990电视剧【封神榜】何威(男)

1996电视剧【西游记】 (TVB版:何美钿 罗敏庄)(女 女)

1998电视剧【西游记续集】 张琴、王威(女 女)

1999电视剧【封神榜】陈浩民(男)

1999电视剧【莲花童子哪吒曹骏(男)

2000电视剧【西游记后传】秋月(女)

2003电视剧【齐天大圣孙悟空】林志颖(男)

2004电视剧【宝莲灯】张志超(男)

2006电视剧【传奇·幻想殷商】王宝强(男)

2007电视剧【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冼色丽(女)

2007电视剧【宝莲灯前传】涓涓(女)

2009电视剧【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冼色丽(女)

2009浙江版【西游记】罗永娟(女)

2010张纪中版【西游记】 马睿灏/马睿瀚(男)

2011电视剧【终极封神】王梓健(男)

2014电视剧【石敢当之雄峙天东】韩含(男)

2014电视剧【封神英雄榜】张倬闻(男)、朱俞硕(女)

2016电影【封神传奇】 文章(男)

2016电影【大闹东海】吴磊(男)

动漫形象

《哪吒闹海》

香港漫画《充神榜》

《哪吒传奇》

封神榜传奇》(又名《金刚哪吒》)

《奇幻龙宝》

日本动漫《封神演义》(藤崎龙)

日本动漫《X战记》(CLAMP)

日本动漫【仙剑坛-封神演义】【最游记】系列

游戏形象

无双大蛇2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虚拟人物 作品角色 三教搜神大全 西游记 南游记 封神演义 那咤 三头六臂 三头八臂 莲花化身 五营神将  那咤 三坛海会大神 三凤宫 三太子信仰 李贞英 乾坤弓 混天绫 震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