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国立师范学院为湖南师范大学前身,1938年夏,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创建一所独立的国立师范学院,由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廖世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俊升、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潘公展、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教授汪德耀组成国立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廖世承为主任。

初设地址在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今娄底市涟源市第一中学校址),后因抗日战争先后于1944年迁至溆浦县(今怀化市溆浦县),1946年迁至衡山县南岳大庙(今衡阳市南岳区)。

国立师范学院直接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行政组织有秘书室、教务处、训导处、总务处、会计室、教育资料室等。著名院系有中文系、历史系等。

1949年并入湖南大学。1953年调整为湖南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

当时设有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国师附中)。1950年与省立十二中合并成立省立衡山中学,为今衡东县第一中学。

国立师范学院是钱锺书著名小说《围城》中故事背景”三闾大学“的原型。

学院简介

1938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行文批准国立师范学院正式成立,校名为“国立师范学院”,廖世承为院长,校址设湖南溆浦县和蓝田镇。国立师范学院可以说是群英荟萃,众多知名学者汇集于此,其中有钱基博、钱钟书、皮名举、孟宪承陈传璋、高觉敷、储安平张舜徽等著名学者。

国立师范学院建立之初设有国文、英语、教育、史地、数学、理化及公民训育七个系,后又建立若干专修科和训练班,至1943年,全院共有7系4科3班;院本部有学生770余人。1944年春,由于湘桂会战,日军攻陷长沙和衡阳,学院西迁至湖南溆浦。1945年秋,日本投降,学院在湖南衡山复校。1949年11月,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接管,并入湖南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销,以国立师范学院为基础组建湖南师范学院。

1940年,为研究中等教育的问题、供给师范生参观与实习,院长廖世承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要求创立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抗战时期,国师附中随国立师院迁往溆浦和南岳。1949年南岳解放,国师奉命迁往长沙,被并入湖南大学。由于湖大没有附中设置,不愿接受国师附中,附中只得仍留南岳。1950年省文教厅接管附中后,令其迁往衡山城郊两路口,与省立十二中合并,改省立衡山中学。1952年又改为衡山第二中学,1960年又改为衡山第一中学,1966年再改为衡东县第一中学。

发展沿革

1938年,教育家廖世承先生于湖南蓝田创办国立师范学院,为嗣后各省独立师范学院之先声,廖先生任事之初,以为“教师为学校之命脉”,“一个学校的最后成功,就靠着教师,无论宗旨怎样明定,课程怎样系统,训育怎样研究有素,要是教师不得人,成功还是没有把握”,故“师范学院之理想教授,须学识宏通,而且富有教学经验,具有教育热诚。”当时日军已进据岳阳,湘省危在旦夕,而先生不为所动,尽心竭力,遍邀四方贤达来校任教。无锡钱基博先生应邀前往蓝田,任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钱先生心忧国难,有感于湘省前贤“经世济国”之风范,益自惕厉,遂著《近百年湖南文风》一书,开篇云:

“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德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

书中“上推周敦颐、王夫之两贤以端其趣,而行毋绳以求备。人不拘于一格,大者经文纬武,次则茹古涵今,略其是非功罪之著,而彰劬学暗修之懿。所贵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用之则辅世长民,不用则致知穷理。内圣外王,在湘言湘,岂徒为诏于来学,抑亦自振其衰朽。凡我共学,倘能恢张学风,绳此徽美,树规模,开风气,以无忝于前人,岂徒一校之私以为幸,国家景命,有利赖焉。”列举湘省学人凡十七人:汤鹏、魏源、罗泽南、李续宾、王鑫、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刘蓉、郭嵩焘、王闿运、阎镇珩、邹代钧、罗正钧、谭嗣同、蔡锷、章士钊。

1944年,长沙等地失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西迁溆浦,钱基博先生自请留守,欲以身殉。后逢湘西雪山峰之役,国民政府军大捷,寇退危解。次年,抗日战争胜利,钱先生才离开湖南,随后受聘于武昌私立华中大学。

廖先生则在1947年离开湖南,回到上海,就任于光华大学。两年后,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1953年再度划出,以此为基础成立湖南师范学院。

1953年9月,根据中南教育部的指示,湖南师范学院合并了湖南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平原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和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河南平原师范学院部分学生,成为当时全国专业设置最多的师范院校之一。

1957年至1961年,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湖南体育学院、湖南艺术学院相继并入。1984年,正式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

1996年成为湖南省省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进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2000年以来,先后与湖南教育学院等3所高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师范大学。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由单一的师范学院发展成师范与非师范并举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现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省省属高校中师资力量最雄厚,办学实力最强的排头兵,进入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

办学概述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中华民国的发展随着政策的转变而几经起落。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教育部公布了《师范教育令》,对高等师范教育可谓相当重视。1922年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决定将高等师范学校提高程度,称为师范大学校,由此掀起了“高师改大”的风潮,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升格的结果却是师范大学仅剩下北京一所,其他五所均改成了普通大学,高等师范教育由此陷入低谷。到三十年代中期,高师停办导致中等学校师资缺乏教育训练、中等学校教育质量低下成为一致公认的事实。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服务于战争的人才严重匮乏,使国民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观念大为改变。日本军阀在侵略战争中对我国教育文化机关的疯狂破坏,在沦陷区实施的奴化教育也给政府和教育界人士以很大的刺激。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寻求救亡之道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除发展战时经济、加强军事训练外,在教育方面,自不能不改善中小学教育,更不能不谋师范教育之改进。

因此,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指出“对师资之训练,应特别重视,而亟谋实施,各级学校教师之资格审查与学术进修之办法,应从速规定,为养成中等学校德智体三育之急需之师资,并应参酌从前高等师范之旧制而急谋设置。”高等师范教育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中,重新得到了重视。

1938年7月,秉承《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精神出台的《师范学院规程》,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造。规程指出“师范学院单独设立,或于大学中设置,由教育部审查全国各地情形分区设立”。教育部立足当时全国师范教育的基础和战争形势,确定添设独立师范学院一所,院址暂设湘桂黔一带,命名为国立师范学院。

始创于蓝田

1938年7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电聘著名教育家廖世承为国立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筹委会还包括高等教育司司长吴俊升、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潘公展、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以及西北联合大学教授汪德耀。潘公展就职湖南省政府委员后,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袁哲接任筹备委员。从7月27日受聘为筹委会主任,到10月27日正式受聘为国立师范学院院长,再到12月1日国师开学,廖世承带领其他筹备委员创办国立师范学院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筹备工作千头万绪,但筹委会夜以继日、勉力而为,将各项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由于教育部有意将国师设立在离湘桂或湘黔铁路不远的市镇上,所以廖世承一方面托人在贵州相择院址,一方面重点考察湖南。

九月的一天,长郡中学(当时迁在蓝田)的鲁立刚校长在长沙的一家书店偶遇廖先生,出于对国师落户湖南的殷切期望,竭力向廖师推荐安化蓝田,取“安定文化”和“青出于蓝”之意。廖世承于是到安化蓝田探访,发现蓝田镇地处湖南西部山区,远离京广线,受日寇干扰较少,但通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尚属便利,蓝田又是山区中的小盆地,树木荫蔽,环境优美。但物色两日都没找到合适的地方。“正山穷水尽、废然欲返时,忽有人指示李园可以租借。主人李卓然先生甚豪爽,磋商半日,即成立契约。”李园位于距蓝田镇西一里许的光明山,占地约有百亩,“其中房屋二百间,重阿曲房,长廊逶迤”,确实是难得找到的好地方。订立契约后,廖世承以条件优越为由呈报教育部以蓝田作院址,获得批准。

1938年10月10日,筹委会接受李园全部房屋,开始修整和油漆,并在光明山上兴建教室和其他教学生活设施。为办好国师,廖世承联系了上海家乡的好友、光华大学的同事和跟随日久的部下,动员和邀请他们同到湖南办学。学者如钱基博、孟宪承、任孟闲、周澄、汪梧封、高昌运,职员如胡荣魁、诸懋孚、薛炽涛、张忠豫、张伯寅、洪铁琴、李西涛、吴景贤。同时致函各地好友同仁,请求推荐人员襄助。并利用去重庆开第一次全国高级师范教育会议的机会,请来了重庆的罗季林、金兆钧、谢澄平、胡赣生、姚琴友以及衡阳的钟泰。

一批有名望的教授和一批办事有能力的先生冒着风险不远千里及时到达蓝田,使国师教职员阵容初具,为按时开学上课打下了基础。在马不停蹄的差旅和接洽中,廖先生亲自拟定国立师范学院组织大纲及学则、国师开办费预算书等,同时请其他教授和职员拟定各系学程和各处组运作办法。图书设备是学院开办的重要条件,经教育部批准,国师接收了安徽大学和山东大学因战乱停办而存在桃源的图书仪器设备,经21天水运到蓝田,共计有仪器设备320木箱,铁床260张,铁器130件。另外,学院订购了一批长沙中华书局及商务印书馆书籍文具,又租借了南轩图书馆图书数万册。这样,理科的实验和文科的图书参考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初到蓝田,人地两生,而学院的建设离不开地方的支持,为争取蓝田各机关协助师院运行,筹备委员们在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三级多方联络,奔走不息。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学院于12月1日正式开学。开学之后,1939年1月14日,国师又广邀社会各界,补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正如教育部顾树森司长的祝词“蓝田种玉,古所著名,秦楚异地,事有同情;师资培养,众志成城,复兴事业,乐观厥成”,国师承载了国民政府重兴高等师范教育的厚望。处在抗战期间,国师注定难有一个安宁的办学环境。

1938年9月选定蓝田作校址时,蓝田并非世外桃源。当时正值日寇气势汹汹进犯武汉、广州,湖南实际上接近战争前沿。之所以决定在蓝田建校,第一是因为蓝田处在湘西,不是军事要衢,敌寇即便深入内地,蓝田也不是必经之地;第二是因为蓝田水陆交通比较方便,即便在紧急情况下,物资转运和人员疏散较有把握;第三是蓝田是山谷中的小盆地,环境幽静,风景优美,是个办学读书的好地方;第四是因为蓝田物价低廉,又有李园可租,国师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白手起家,可以尽量节省开办费用。在建校过程中,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沦陷,11月中旬长沙大火,时局日益紧张。虽然不断有人建议廖世承放弃蓝田,另觅院址,但廖院长以学院“新基未奠,遽而迁移,必至员生星散,开学无期,决计仍在蓝田进行。”1939年9月,日军发动第一次湘北会战,1941年9月打响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打响第三次长沙会战,1943年11月又打响常德会战,这几场战斗异常激烈,虽然四次会战日军都受到了我军的沉重打击,湘中局势终被稳住,但战争打响期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蓝田的局面也不免动荡。每次危急时刻,师生中就会有迁校的动议提出,廖院长一面派人到新化、溆浦等地勘察西行路线以备万一,一面以“寇深围危,不宜自逸;国立学府,人心所系;国币艰难,不可虚靡”的原则调停众意,带领师生在蓝田坚持。因而国师能在抗日战争的拉锯阶段,在蓝田弦诵不辍,且日益发展壮大。

迁移至溆浦

1944年5月27日,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动用了海陆空36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长衡会战,这是日军对一个地区用兵最多的一次。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中国守军顽强抵抗,但最终败退。6月19日长沙失守,7月8日衡阳陷落。在这一大的战役背景下,国师被迫放弃经营了六年的蓝田校园,西迁溆浦,其过程经过了反复考虑和再三斟酌。在长衡会战打响的初期,廖院长仍然本着他一贯的精神,力图保持学院的镇静。他深知抗战八年,人心疲惫,学院稍有慌乱,蓝田镇就不好收拾。化民成俗,是学院的职责,在危急关头,尤其应该稳定大局。所以他表示:“非至衡阳不守,邵阳告急,本院绝不迁移。”战争打响近一个月,蓝田的师生藏休习游、一如平常。教育部鉴于形势的险恶,曾在6月6日密电国师,要求学院预为筹谋。廖院长观察局势,认为还可以从容应对,并未向师生宣布。在平江、浏阳、汨罗、益阳相继失守时,蓝田周围各地都危疑震撼、不可终日,学院的毕业考试和学期考试仍然在按原计划进行。邵阳中央日报称国师成了蓝田的安定力量,蓝田力行日报则认为国师迫近前线而独立不移,动心忍性是民族正气的体现。

1944年6月19日长沙失守后,湘潭、湘乡、衡山先后失陷,敌军前部已到达蓝田东南140里的永丰镇。师生纷纷请求学院迅速迁移,有主张迁东安的,有主张迁新宁或武冈的,有主张迁溆浦的,但也有主张不迁的,议论蜂起,莫衷一是。学院在这种情况下,于6月20日召集了紧急院务会议,决定从21日起先停课疏散,派朱有瓛、陶绍渊两位老师赴新化商洽疏散地点的同时,成立以院长为团长、金兆均为总干事的战时服务团,组织疏散工作。战时服务团下设运输队、救护队、防卫队、接待队、通讯队,师生共同负责各组工作。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学院于6月28日宣布疏散。

在蓝田秩序失常,雇工不易的情况下,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将学院的图书仪器和重要文卷全部装箱转运,分别疏散到了新化、时荣桥、毛坪三地。师生大部分疏散到了新化上梅中学和县女中,小部分留在蓝田。在学院疏散期间,由于我军的英勇抵抗,衡阳的战事呈现胶着状态,大局似乎好转。教育部来电说明学院可不迁移,廖院长在新化和蓝田两地向师生报告这一消息,师生欢欣鼓舞。于是决定让新化师生返回蓝田,结束疏散的局面。不料8月7日,衡阳在苦守47天之后陷落,国师迁校势在必行。对于迁移的地点,廖院长曾派了两组人员分赴溆浦和杨木州一带调查。调查杨木州是因为此地距离蓝田较近,如果局势能好转,学院再迁回蓝田较为方便。但调查结果是杨木州不合适。而溆浦的优势很明显:偏僻安全;与省府沅陵行署相距很近,容易得到照顾;是通往重庆的要道;物产丰富,能供应师生生活。并且,国师迁溆意向得到了溆浦县政府和参事会的热烈欢迎。那时候,日寇已经占领了祁阳,逼近邵阳。廖院长于是召集教职员会议,决定学院迁往溆浦,并很快组织了迁校委员会。迁校委员会制定的迁移办法对人员组织、旅费津贴、行走路线、校产运输、到达溆浦后的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规定。

9月10日,学院迁移工作正式开始,到10月26日所有运输工作完成,学院迁移工作持续了47天,合计运出的箱件达668件,虽然期间由于战争破坏导致的艰辛莫可名状,但人员及物品组织衔接有序,所以校产没有损毁,人员没有伤亡。留在蓝田搬运不走的物品,则造册登记,整齐码放在教室及员工宿舍,并聘请园主李氏族人看管。学院相定的新校址在溆浦马田坪,马田坪在溆浦县城对河岸,村庄整齐,祠宇众多,桔林茂密,环境幽静,与县城仅一水之隔,交通便利,适宜办学。学院原定以民居和公祠作校舍,本来宽敞够用,但形势的急转使得迁溆的机关骤然增多,早到的单位就早占了地盘,剩下的房屋都有破损,非修缮不能使用,所以学院先期到达马田坪的师生居无定所、坐卧不宁。幸亏学院未雨绸缪,9月19日即安排人员在新院办公,加紧修缮教职员宿舍、学生宿舍和教室,添置校具。到10月中旬,各项准备工作初步就绪,师生都安居下来。学院于是在22日开始招生,11月1日在溆浦开学。国师西迁溆浦,本是兵败形势下的无奈之举,是经过了两个月的疏散等待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新校址的选择,也是考察和比较的结果。国师在溆浦办学不到两年,虽然溆浦办学条件不如蓝田,但学院在溆浦的办学得到了湘西人民的热情欢迎,学院也因此为湘西的人才培养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复员至南岳

国师迁移溆浦还不到一年,即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为院址对学院的发展关系重大,学院第四十一次院务会议认为,战后学院应改名为“国立中央师范学院”,院址应设在首都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并拟就“本院为定名及院址问题呈部吁请”,为此,廖院长于1945年8月底赴重庆教育部商谈,并参加了教育部召集的教育善后复员会议。关于内迁高校的复原地点,这次会议确定的原则是“一面顾及学校历史关系,一面谋相当合理的布局”。从这一原则出发,结合学院创立的历史背景、学院的独立设置和命名来看,国师应该象师生所希望的那样,复员于南京或者交通便利的大城市。蓝田校址是当时的教育部考虑战局而作的暂时安排,并非打算将学院永远办在蓝田,这一点从国立师范学院的冠名即可看出。但商谈时,新任教育部长朱家骅要求国师将永久院址定在湖南。廖院长于是争取学院定址长沙,但得到的答复是“经与湖南省政府联系,长沙因受战火创伤,国师原无基础,亦不宜迁往”,要求学院将永久院址定在南岳或者衡阳。

于是廖院长回到溆浦,开始了复员准备工作。到衡岳一带考察院址,廖院长委派了胡荣魁和王硕如两位先生。他们到衡阳后,备受各界欢迎,市县政府党团机关、参议会和社团联名致电学院,竭诚邀请学院落户衡阳。在各机关和衡阳校友的协助下,曾将市区附近纵横三四十里以内可作院址的地点逐一查看。到南岳后,他们又详细考察了南岳山上山腰山麓及衡山县城附近各地。两位先生返回溆浦后,学院召开了全院教职员大会,听取考查报告,并综合比较两地条件。结果,衡阳以交通便利、校址地方宽阔等7个优势赢得了全体教职员一致赞同,学院决定以衡阳江东岸原省立五中三职一带作永久院址。

学院决定之后,即报告教育部核准备案,又获得了湖南省政府的同意。不料已成定案的事情仍然发生了重大变化。“省立五中旧址忽被某空军站占用,迭经交涉,不肯退让”,教育部又要求国师改以南岳为永久院址,在法令和事实都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尽管南岳的物质条件比衡阳差很远,从当时湖南省政府决定以南岳为全省的文化建设区、并以国师为辅导中心这一层考虑,学院毅然决定改迁南岳。按照教育部的安排,1946年夏天为各学校复员时间,各校5月份结束上课,开始办理复员,到9月份办理完毕。

决定迁南岳后,廖院长即组聘了包括皮名举等14人在内的迁院委员会,并自任主任委员,提出了“安全、迅速、省费”的迁移原则。迁院委员会接连开会数次,按照这个原则制定了迁院计划。在路线上,决定由溆浦经过烟溪、益阳、长沙而到南岳,溆浦到烟溪用公路汽车,烟溪到益阳用资水民船,益阳到长沙用小火轮,长沙到南岳用公路汽车。这条路线在沿途顺利的情况下,只需一个星期就可到达,比较节省时间,同时也比较安全,运费也不贵。在迁移程序上,决定图书仪器先运,重要文件校具次运,普通文件校具最后视需要情形运;办公人员先行,教职员眷属次行,留院的学生后行。由于计划周详,学院的迁移工作进展顺利。

装箱工作从6月初开始,一个月后基本完成。7月11日迁移工作正式启动,中途在烟溪和益阳设转运站,又在长沙和南岳设临时办事处,使各项货物的接洽和运输都很顺利。由溆浦运到南岳的校产,统计共有600余箱,另外还代运教职员的书籍178箱。9月到10月间,学院又将迁溆浦前留在蓝田的大部分校具运到南岳,使学院的校具基本能够满足开学的需要。廖院长到长沙后,与湖南省政府和省立商专商定,以南岳省立商专校舍(原圣经学校旧址)为学院大学部校舍,以南岳省立十二中校舍为学院附中校舍。9月中旬,商专校舍陆续移交国师,国师抓紧筹备,日夜赶工,终于在11月中旬筹备就绪,顺利开学。

合并入湖大

复员于南岳的国师惨淡经营,尽管条件简陋,范围狭小,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蒋介石政府悍然发动内战后,国内局势风云变幻,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师和学生生活困难重重,国师人事更迭频繁。

廖世承院长于1946年12月因休假返回上海,院务由教务主任皮名举教授代理。后廖院长辞职,皮代院长于1947年8月由教育部聘为院长。1948年4月皮名举院长请辞获准,谢扶雅教授于1948年9月代理院务,11月由陈东原教授接任院长,1949年5月又由博物系主任王兆澄教授代理院务。王代院长8月在为学院领取经费途中捐躯后,英语系主任汪梧封教授接任院长直至南岳解放。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正式成立。10月8日,衡阳解放,国师师生欢天喜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1949年10月31日,汪梧封院长至电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教育接管部、长沙临时湖南省政府及教育厅,请求派员接管学院。新成立的湖南省委和省政府为了适应当时大学教育的需要,以及集中力量在湖南办好一所大学,拟定将国师合并到湖南大学,国师附中与省立第十二中学合并。

1949年11月11日,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同意将国师并入湖南大学。军管会文教接管部部长袁任远、副部长刘寿祺即致电国师告知此事。得知学院将合并入湖大,国师师生较为满意,为尽快恢复教学秩序并迁往长沙,学院随即电告了湖南大学学院近况并请求速派代表接管,函电交驰和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之后,湖南大学派了余志宏秘书长来南岳接管国师。12月1日,国师开大会庆祝建校十一周年,也庆祝国师并入湖大,汪梧封院长即席致词,勉励全校师生高兴地听从领导安排,走进新时代。12月底,国师的师生员工带着所有的图书、仪器、教具、什物,水陆兼程地抵达长沙岳麓山湖南大学校园,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国师附中留在南岳,与省立十二中合并,更名为省立衡山中学。

历任校长

廖世承

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教育家。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国立师范学院第一任院长,国师附中创办人。

1909年入南洋公学,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毕业后赴美入布朗大学,专攻教育学、心理学,获硕士、博士学位。留美时曾得曼宁优奖生(JamesManningScholarship)荣誉,被举为全国科学会名誉委员,并得SigmaXiKeg荣誉。1927年7月27日,他在香港接到院部聘电,毫不犹豫,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抱教育救国之理想,立即牵头展开国师的筹建工作,选定湖南安化县蓝田之李园为校址,修整其全部房屋,并在光明山上兴建教室和其他教学生活设施。10月27日,正式聘为国师院长。他在任职期间,广泛招才纳贤,延聘名师,顽强办学,艰苦创业,“树师范学院独立办理之先声”。为方便国师的毕业生能就近实习,1940年,国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附属中学——国师附中。

解放后,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副校长、上海师范学院院长,为培养新中国大批合格人民教师而奋斗终生。

皮名举

皮名举(1907-1959),湖南善化(今属长沙市)人。

1937年日寇陷我北平,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奉命南迁,在长沙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又西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皮先生一直跟随行动。

1942年皮先生离开昆明回到湖南,出任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史地系主任、教务长、代理院长。代理院务期间皮先生对该院复杂的人事关系,觉得难予处理,遂于1948年8月应聘来到湖南大学,执教世界通史、西洋史学史等课程。1949年9月长沙和平解放,皮先生仍留在湖南大学任教。

1953年院系调整以后,他就留在新成立的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

1957年春天“大鸣大放”,他真诚地起来响应,不仅自己“鸣”,还鼓励别人“放”。在省政协会议上与林兆倧、雷敢、姜运开、解毓才四位教授联合发言,批评高校工作中的“以党代政”现象,赞同成立校务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结果他们五位教授中的四位被戴上了“右派”帽子,只有林兆倧先生一人被“保护过关”。

皮先生本一介书生,身高体不健,而且染有肺结核,经过这一沉重打击,他就病倒了。“右派”帽子戴上不过一年,他竟抱憾而去。

内容相关

《国立师范学院成立记》

中华民国抗日军兴之一年,我武未扬,喋血已酣;虽张皇六师,终于克敌;而蜂虿有毒,师徒不戒;亦既致命遂志,僵仆相继,暴骨中野者,不可胜数!而当国者乃以创制师范学院诏我亿兆有众。曰:於戏!惟天无亲,克强惟亲!国无常强,民奋则强!知耻攸勇,尚钦念以忱!天其永我命于兹役,杀敌致果,克从先祖之大烈,底绥诸夏。尚其明耻教战,罔攸馁于厥衷!惟师有学,用诞启民瞑!亦惟师克范,用式四方!於戏!尚置学院以作之师!于是国立中央中山浙江三大学,暨西南西北两联合大学,咸承命不遑。而独立师范学院乃肇造于湖南。

于时掌邦教者,实惟吴兴陈公,知人善任使。而吴兴潘公展,宝山朱经农,灌云汪德耀,如皋吴俊升及嘉定廖世承,五人者,皆国之良也,民之望也;遂受聘为筹备委员会委员;而以世承为筹备主任焉。既而公展就职省政府委员,则荐诸暨袁哲以自代。亦惟哲新服厥命,乃一德一心。而俊升实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总持宏纲。世承乃奔走率职,用承厥志。亦惟经农以湖南教育厅厅长度地制宜,当官而行。公展虽服劳省政,而相协世承,未尝有所逊谢退让诿避;盖其任也!德耀与哲,用克左右世承以与有成,惟和惟一。而嘉定诸懋孚,芜湖胡荣魁,川沙薛炽涛,三人者,服勤庶事以后先世承;亦与有劳!

相其土宜,乃得安化县之蓝田,奠厥攸居。其山曰光明山,距蓝田西一里许;重冈复岭,因山作屋;四面松竹,间以红树,惊红骇绿,抑亦寰宇之丽!而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於是乎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韬涵大和,无世俗纷华之好;而专心一志,得天下之英才而大淑之,用作新兆姓,树之坊表;其亦庶乎其可也!实经始于二十七年之八月;越三月,乃集厥事。世承被命为院长,聘师惟贤,位事惟能,慎乃服命,诞敷文教。而多士翕至,先于十二月一日始业;将以二十八年之正月十四日行开学典礼;而属基博为之记。

独念我不自亡,谁则亡我!人不自强,何能强国!国者,人之积也。而蹙蹙靡聘,我瞻四方,安危利灾。以为当然;覆亡不惧,祗为身图;举国滔滔,何所蔑有!纵无日本,亦何能国!人而失其所以为人,斯国而丧其所以为国!诚窃以为此一役也,非造人何以善后!胜,则惟造人可以奠复兴之基;败,则惟造人乃能图报吴之举。而造人之大任微师范学院谁与归!亦既以大任降于吾党;当仁不让,思之,何可不重思之!传不云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或可因任自然;而教训则必加以力振。在日本今日,非兼并之难,而坚凝之难!在吾国此后,非生聚之难,而教训之难!假如师而不范,教训无方,何以造人,亦将何以造国!经师人师,孰为难易?尚其宏此远谟,百年树人;推亡固存,岂异人任!基博虽为执鞭,所忻愿焉。

此文写于1939年,作者时任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钱基博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社会 组织机构 教育机构 国民政府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国师附中 三闾大学 钱钟书 孟宪承 陈传璋 储安平 张舜徽 溆浦 国师附中 南昌大学 清华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211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钱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