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天场乡,历史悠久,西境之潘岗、吉岗、绿杨岗等地早在汉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即已成陆,乡域东连滨海县城,南傍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西与阜宁县和本县大套乡接壤。

自然条件

地处北温带,境内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环境宜人,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交通: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通榆运河20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通汛快捷,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全乡共辖14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11638户农户,43245人口,44710亩耕地,总面积83.3平方公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财政收入1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8元。

人文景观

天赐场。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朝廷征召灶民,建灶刈草,设场煎盐,建天赐场。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隶天赐场盐课使,清未建天场镇。因受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影响,现已建成为天场中心村。

潘岗。元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现天场乡潘吉岗村一带与元枢密院判官董搏宵率领的官军激战,百姓箪食壶浆支援义军,致使义军以少胜多,大败官军。

天赐场初级小学。1915年开办,校址在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净土庵,后改名为区立第十国校,是全县最早的学校之一。

范公堤。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巡盐御使谢正蒙续修范公堤,由今阜宁县向北经现天场乡天沟村至潘吉岗村与沙堤相接,形成挡潮屏障,统称范公堤。清朝中期,堤外滩涂淤展,范公堤逐渐失去挡潮的作用。

天赐桥。位于天场乡政府原址,横跨天赐沟,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民间募捐所建砖木结构桥,是清朝时县境内29座桥梁之一。

天赐沟党支部。1930年春,涟水中共组织派黄梦民发展天赐沟的管伯益入党,管伯益又发展管伯宁、惠祖光、刘学荣入党,建立了天赐沟党支部,是县内最早成立的党支部之一。

杨庄战斗。1944年12月10日,伪军孙良成部41师及日军一部,由废黄河北开往阜宁,殿后部队800多人当晚驻于现天场乡杨庄村。新四军二十二团和二十四团各一部在潘荡区队的配合下,发起攻击,打死打伤敌军500余人。

沈关。位于现天场乡海关村,形成于明朝末年,为防倭寇,派兵设关,后沈姓迁此建庄,得名沈关。

天盘。位于现天场乡荡东村,形成于清朝末年,历史上制盐业兴旺,所住各户均以烧盐为业,因煎盐用的器具为盘铁,又称铁盘。盐场东迁后,煎盐器尚存,此地逐称为铁盘庄,后渐以谐音替代,村名为天盘。

臧在新。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于天场乡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参加广州新军起义,辛亥革命后又积极反对袁世凯复辟行径,不顾军阀"一两皮肉一两金"的重赏通缉,积极联系会党,待机起事,不幸被捕,从容就义。1928年5月21日,国民政府追授中将军衔,在烈士家乡举行隆重的骨灰安葬仪式,数千人参加葬礼。

戴秉义。1918年生于今天场乡秉义村,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任八滩区委代理书记,12月初,遭匪徒偷袭被捕,1941年1月遇害,年仅23岁。现在秉义村建有烈士墓。

名优产品

山芋粉

全乡山芋播种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山芋(折干)近900吨,年产优质山芋粉200吨,在市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

柴帘

全乡有水面1.5万亩,盛产优质芦苇,柴帘编织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乡内杨庄等村为柴帘编织专业村,年产各种规格的柴帘50万条,远销山东等地。

水果

乡农业项目集中区占地600亩,以钢架大棚套种为主,生产的西瓜、草莓、葡萄等农产品畅销县内、外市场。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乡镇 淮河入海水道 通榆运河 204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