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孙中山纪念馆有多处,这里主要介绍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

概况

南京东部中山陵东、灵谷寺西的林海中,溪流绿树掩映着一座仿清喇嘛庙的古典建筑,它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这里就是保存展示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史迹的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是中山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之一,原由中国佛教会捐建,初为收藏佛经所用。建筑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个部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卢奉璋设计,1936年冬竣工。

来到孙中山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石阶上矗立的一座孙中山全身铜像。这尊铜像高2.9米,重达一吨多,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说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这尊铜像是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

藏经楼饱含历史沧桑。抗战前,藏经楼曾珍藏了一批珍贵文物和佛经,这些文物和佛经都是该楼落成后各地佛教界人士赠送或荐送的。抗战爆发后,藏经楼遭到严重破坏,僧房、碑廊毁于日军炮火,文物与佛经也不知去向。新中国建立后,地方政府多次拨款,逐步修建了主楼、僧房和碑廊。1986年11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在这里举办了内容丰富的孙中山先生史迹及著作展览。藏经楼首次接待了由港澳各界人士组成的大规模的海外谒陵代表团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孙穗英、孙穗华、戴成功及许许多多海内外知名人士先后来此参观,1987年5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1989年5月30日,在孙中山先生奉安60周年前夕,该馆正式对外开放。

景观集萃

登上雄伟的中山陵,向东眺望,在密林深处的万顷绿浪中,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典建筑,犹如仙境中的琼楼玉宇,这就是南京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包括藏经楼、《三民主义》碑廊、中山书院等建筑。藏经楼是一座中国传统式建筑,包括主楼、僧房、碑廊,是抗战前总理陵园的纪念建筑之一,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藏经楼主楼和《三民主义》碑廊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孙中山纪念馆主楼前为一椭圆形的广场,四周花木扶疏。广场北侧两段石阶上便是主楼。第一段石阶正中矗立着孙中山先生铜像,铜像高2.6,重一多,是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尊铜像曾矗立于新街口广场的中央,时间长达24年,为许多南京市民所熟悉。第二段石阶平台上置有一对铜鼎,系南京化学工业总公司于1989年开馆之际捐赠。主楼是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挑檐飞角,气势不凡,檐脊覆黄色琉璃瓦,主脊与垂脊以龙凤、狮头吻合,脊顶中央饰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三楼正中悬有一方直额,上书“藏经楼”三字,黑底金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手笔,大门门楣横匾上书有“孙中山纪念馆”六个大字,这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所书。

藏经楼外观为三层,中间还有一夹层,共四层。底层大厅里连续不断播放《总理奉安大典》资料录像片,这部录像片是根据当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安葬时拍摄的实况影片录制的,真实地再现了孙中山先生病逝、公祭、建陵、迎榇和奉安的全过程,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大厅的四壁镶嵌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巨匾。正面壁上镌刻有胡汉民手书《总理遗嘱》,两侧是孙中山手书“人类进化,世界大同”对联。

三楼室外回廊四壁设《永恒的纪念》大型图片资料展,展示各国领导人及知名人士晋谒中山陵的历史镜头。展橱里则展出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书籍。

三楼和四楼是孙中山纪念馆的主体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共有五个展厅,分为七个部分。展线长180米,展出历史图片共315幅,还有各种文物、模型近百件,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伟大而光辉的一生。陈列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在陈列方法上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T-段,大大增强了展出效果,特别是四楼结尾部分的大型电脑喷绘《世纪伟人》,生动地诠释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阐述的从孙中山、毛泽东到邓小平20世纪三位伟人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主楼后的碑廊是国内罕见的一座大型碑廊。碑廊长125米,左右对称,中轴线上建有僧房五间,两翼有回廊及碑亭二座相连。廊壁嵌有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爱国将军冯玉祥对孙中山先生十分崇敬,早在1920年秋,冯玉祥就开始同孙中山联系,此后,孙中山不断地做冯玉祥的工作。1928年底,中山陵墓已即将建成,陵园正在积极筹备孙中山安葬事宜,冯玉祥通过孙科向孙中山葬事筹备处表示,愿意捐一批河南嵩山青碑石,在中山陵园镌刻孙中lJJ的《三民主义》全文,得到同意后,他精心挑选了90多块碑石,运到南京,准备镌刻在中山陵正对面的邵家山上,并在那里建造一座13层的纪念塔。1930年爆发了蒋、冯、阎的中原大战,冯玉祥要在中山陵园邵家山刻碑建塔的事也就化为泡影。直到1935年,中国佛教会在中山陵墓东侧建造藏经楼,这批石碑才被用来在藏经楼后面建造了一座碑廊,镌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全文。冯玉祥所赠送的90多块碑石不够,又从河南嵩山选购了40多块碑石,精心镌刻了《三民主义》全文,共16讲,15.5万字,由民国时期14位书法家书写,全部是楷书阴刻,风格各异,造诣精湛,堪称当代书法艺术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由北美安提瓜华人、香港意利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先生、董事蒋明先生捐资兴建的中山书院于199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70周年纪念日落成,正式向海内外开放,成为孙中山纪念馆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山书院位于藏经楼西侧,占地2800平方米,楼外铺以草坪,广植各种名花佳木。主楼为两层仿古建筑,整个建筑典雅秀丽,令人赏心悦目。书院主要用于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活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楼下辟三个陈列展厅,厅内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谒陵的照片及《孙中山著作及学术研究成果展》。另在东厅还举办《中山陵收藏书画精品展》,陈列中山陵园收藏的著名书画家林散之、萧娴、武中奇、费新我、黄养辉等人的书画精品。

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是孙中山纪念馆下属机构之一,位于藏经楼东侧有六百年历史的灵谷公园无梁殿内,展出辛亥革命前后57位名人蜡像。这些蜡像组成22组场景,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风貌。蜡像按真人大小1:1制作,造型准确,形态逼真。

孙中山纪念馆在史料陈列、文史研究和馆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先后出版了《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中山陵园史话》、《民国名人与中山陵》、《孙中山手书碑刻》、《吴敬恒碑刻》等,并刊出《中山陵文史信息》与各地同行交流。孙中山纪念馆与海内外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建立了广泛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都要举办大型联谊活动并进行学术交流,还与台湾国父纪念馆、日本神户孙中山纪念馆建立了联系和交流。

孙中山纪念馆是中山陵园景色最佳处之一,莺飞草长的江南三月,梅花、杏花、桃花茶花次第开放,这里花团锦簇,暗香浮动,美不胜收;七月流火,这里浓荫匝地,溪水潺潺,悠长的蝉鸣伴着徐徐清风给人们带来无与伦比的惬意;到了桂子飘香的金秋,坐落在万株桂园中的纪念馆香气袭人,使人们久久徜徉,不忍离去,更有那深秋,似火的枫林,顿使您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句;而瑞雪后的孙中山纪念馆,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则令游人更有一番情趣。

历史沿革

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曾打算修复这座宫殿建筑,还把藏经楼列入应修复六项工程之一,但由于国民党在内战中迅速溃败,国父陵园仅对主楼作了一些小的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人民政府曾于1955年拨款对主楼加以维修,一度辟为江苏省国画院,当时,一些书画名家曾来此作画。“文革”中,这座隐蔽于密林中的宫殿建筑也没有逃过劫难,再次遭到人为的破坏。碑廊残存的碑文竟被全部凿毁。十年浩劫过去,党和政府对藏经楼的修复给予高度重视,省、市领导人多次亲临藏经楼指导修复工作,解决具体问题。从1982年到1989年,国家和地方先后拨款200多万元修复了主楼,重建了碑廊和僧房。1985年3月12日,藏经楼主楼修复后,辟为孙中山纪念馆对外试行开放。随后,经过两年的准备,1989年6月1日,孙中山奉安中山陵60周年之际,孙中山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1989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又拨款200万元,对纪念馆的陈列进行了全面改造,整修一新的纪念馆不仅充实了内容,外观也变得更为绚丽多姿。

抗战前,南京民众出于对孙中山的崇敬,曾要求在南京的市中心新街口广场上竖一尊孙中山铜像。当时的南京市政府也曾计划另铸一尊,后来因为抗战爆发,这一计划未能实现。1942年11月,孙中山诞辰72周年前夕,汪精卫为了笼络民心,粉饰自己的卖国罪行,将中央军校内的这尊孙中山铜像移到新街口广场中心,从此,这尊铜像在新街口广场度过24个春秋。1966年“文革”期间,一些无知的红卫兵竟要砸毁新街口广场上的孙中山铜像。南京市委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把铜像运到中山陵保存。1968年6月,又移到中山陵广场南面的孝经鼎石座上。

198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日,修葺一新的藏经楼已决定辟为孙中山纪念馆。主楼外观为三层,实际中间还有一层夹层。底层为大厅,大厅中央矗立一座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神态逼真。这尊孙中山铜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戴广文创作,南京晨光集团公司铸造。大厅正面壁上是阴刻的胡汉民手书《总理遗嘱》巨幅匾额,两侧对联是孙中山手书的“人类进化,世界大同”,蓝底金字,隶书阴刻。大厅四壁嵌挂着反映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出国宣传”、“商讨革命”、“振聋发聩”、“讨袁护国”四幅大型木刻浮雕,每幅浮雕高2.5米,宽2米。浮雕人物呈象牙白色,底色为木质本色,整个画面在质朴中透出历史气势,辉映着大厅庄严、肃穆的气氛。二楼是一座走马楼,四周有回廊,可凭栏俯视底层大厅。回廊北壁为长12米、高1.8米的大型木匾,镌刻孙中山先生-T--书的《建国大纲》全文,这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毕生实践经验的总结。木匾底色为宝蓝色,金字阴刻。另三面壁上悬挂反映孙中山革命生涯的ll幅油画。这些油画,以孙中山领导和发动的民主革命的历史为主线,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刻画了光耀中华的杰出历史人物,反映了风起云涌的群众革命运动,给观众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

十年动乱中,三民主义碑廊的碑文遭到人为的破坏。1986年11月,经中国文物局批准修复碑廊,由中央财政部拨款,省市各方面专家共同研究修复方案,根据南京市档案局所保存的碑刻原文及拓本,逐一按原样重刻。到1989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64周年前夕全部竣工,1991年并进一步将全部碑刻镶配玻璃框,加以妥善保护。

现状

孙中山纪念馆不仅是陵园的一个重要景点,而且已经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它的知名度和影响越来越大,已先后同日本神户孙中山纪念馆、台湾国父纪念馆、美国旧金山孙中山纪念馆、新加坡孙中山纪念馆等海外的孙中山纪念地建立了联系。

十多年来,孙中山纪念馆接待了数百万中外游客,多次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外知名人士。孙中山的亲属孙穗华孙穗英孙穗芳孙治强等都曾来过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到中山陵谒陵后,也都要来孙中山纪念馆参观。台湾近代史研究所张玉法教授参观了纪念馆后说:“孙中山纪念馆与中山先生之陵墓紧密结合,浑然一体,这是海内外其他纪念地所无法媲美的。”1993年3月,台湾老庄学会谒陵团在杨汝舟先生率领下来南京谒陵后,指名要参观孙中山纪念馆,他们参观了纪念馆及其后面的三民主义碑廊,交口称赞“不虚此行”、“大开眼界”,还精心制作了一幅孙中山墨迹赠送给纪念馆,谒陵团的每个成员都在上面恭敬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1996年9月,台湾财团法人化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履安(陈诚之子)在谒陵并参观了纪念馆后,特地来信表示感谢。信中说:“此次南京之行,承蒙引导参观孙中山纪念馆,得以瞻仰石刻经文,重温中山先生之伟大行谊,接待盛情,十分感谢。此行目睹宁市经建迅速,高楼林立,工商发展,方兴未艾,确属难能可贵,令人钦佩。”

孙中山纪念馆开馆以来,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领导人也都曾来纪念馆参观指导,彭冲同志在调中央工作以前,曾任南京市市长,他对中山陵有着很深的感情。孙中山纪念馆开馆以来,他曾三次莅临指导,还建议纪念馆应该将碑廊的全部石刻编印《三民主义碑刻》正式出版,并要加强与海外特别是与台湾方面的交流和往来,以扩大影响。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和夫人朱琳也在纪念馆陈列改造完成后不久,前来参观指导,还非常认真地观看了《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1996年11月1日,胡锦涛同志到中山陵视察,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山书院位于藏经楼西侧的丛林间,是孙中山纪念馆的一个组成部分。1993年秋,香港意利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总经理蒋明向中山陵园投资100万元人民币,中山陵园自筹资金80万元,在藏经楼西侧抗战前的总理陵园办公厅旧址兴建中山书院,工程于1994年11月竣工,199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七十周年纪念日正式启用。

交通概况

公交9路、游1路、游2、游3路可到达。中山陵园内有旅游小火车可以到达,或可以租用陵园内的8-10座的电瓶车。

邻近景点

紫金山天文台海底世界灵谷寺中山植物园美龄宫音乐台明孝陵、中山陵、紫霞湖梅花山

门票

现分“民国文化”和“明朝文化”东西两个片区。

东片包括中山陵、灵谷寺、孙中山纪念馆、音乐台等4个景点,票价80元;西片明孝陵(含梅花山、梅花谷、红楼艺文苑、紫霞湖)、包括5个景点,票价70元。东西联票140元。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建筑 这里 南京 之间 灵谷寺 藏经楼 铜像 碑廊 孙中山 戴成功 奉安   孙中山 梅屋庄吉 迎榇 《建国大纲》 江泽民 邓小平 冯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