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边关在古代指的是两国交界的关口,一直沿用到现代,因为国家的存在,边关也是存在的,如歌曲《十五的月亮》歌词里面的边关,指的是一个意思。

词目

边关

拼音

biān ɡuān

引证解释

亦作“邉关”。边境上的关口

《史记·南越列传》:“﹝南越王﹞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

南朝陈后主《雨雪曲》:“长城飞雪下,边关地籁吟。”

明冯梦龙《双雄记·边关推饮》:“春作苏城无事客,夏困 桁阳 ,秋向邉关谪。”

郭小川《秋歌》之二:“看呀看,近处的村镇、远处的边关。”

古代边关

居庸关

古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为纳款关。唐代没有居庸、蓟门、军都等关。辽以后都称此关为居庸关。此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争夺。841年,幽州(今北京)发生兵乱,雄武军节度使张仲武因扼住居庸,断乱军粮草,使乱军陷于困境,得以收复幽州。

玉门关

古代关隘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关北依天山余脉,南接阿尔金山,为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后所置。前108年,汉将赵破奴破车师国,前104年,李广利两伐大宛国均由此关出师。

嘉峪关

古代关名。在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此关南屏祁连山,西北靠嘉峪山,两山夹峙,北大河横贯其间,为古代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西北门户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间,即倚此关抵御吐鲁番东侵。

仙人关

古代关隘名。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此关西临喜陵江,南接略阳北界,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是关中、天水进入汉中的要地,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将吴玠军在此据险坚守,大败金兵,使金军南下的企图破灭。

阳关

古代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因居玉门关之南而得名,与玉门关同为西汉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宋代以后,随着中西陆路交通的逐渐减少,关址渐废。

天井关

古代关名。又称太行关。在今山西省晋城县南部太行山顶。因关南有三所深不可测井泉而得名。这里适当太行南北要冲,形势险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秦与韩、魏相争上党,多交战于此。东汉建武元年(25年),冯异得过此关,连拔上党两城。

雁门关

古代关名。又称西陉关。在今山西省代县城西北雁门山腰。与附近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因“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蜚雁出于其间”而得名。关附近峰峦叠嶂,峭壑阴森,异常险要,为历代镇守重地。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所建,为当时的军事重镇。唐会昌二年(842年),回纥侵犯唐朝,唐河东节度使刘沔进屯雁门,尔后向大同出击,打退了回纥兵。

石岭关

古代关名。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此关形势险要,为山西北部之要冲。唐朝为防止突厥南下,曾驻兵于此。宋与契丹相争,也屡次在此交战。979年3月,宋攻北汉之时,曾在此重创辽援北汉之军。

平型关

古代关名。在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此关西托雁门之险,东拥紫荆之固,山势险要,道路崎岖,为古代出入晋、冀两省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历为兵家戍守之重镇。

娘子关

古代关名。又称苇泽关。在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晋、冀两省交界处。此关地势险要,两山夹峙,东与井陉相通,为古代太行山重要关口和太原东方的屏障,历为兵戍要地。唐时曾设承天军,宋时设承天塞,明设承天镇。

潼关

古代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东汉末在此设关。此关扼黄河要津渡口,锁东西交通咽喉,历来为关中地区的防守重地。211年,曹操派兵以攻汉中为名,由河南进军关中,因马超、韩遂等扼守潼关,致使曹操颇费周折才得以进据关中。

蒲津关

古代关名。又称临晋关。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重险之地。战国时魏在此设蒲津关。汉武帝时改名临晋关。前205年,汉高祖刘邦曾由此关进入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击虏了殷王邛。唐初,李渊父子能顺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于蒲津守将的不战而降。

武关

古代关名。在今陕西省丹凤县城东。和潼关、萧关、大散关被称为秦之四寨。关东崖悬壑深,狭窄难行,险阻天成。秦末刘邦取此道入关,灭掉了秦王朝。

大散关

古代关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南大散岭上。此关扼南北交通要道,是秦、蜀往来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外之地。宋时吴玠、吴鳞兄弟率军扼守此关,打败金兵多次进攻。

古代各关的地理位置

函谷关,位于河南灵宝市,春秋战国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传说中老子骑青出出关的地方。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约40公里处,是汉朝的边关重镇。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是万里长城的西端。

山海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东约15公里处,是万里长城的东端,是沟通东北与中原的咽喉要道,清军入关即是经由此地。

昆仑关:在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宋朝名奖狄青、国民党抗日名将杜聿明都曾经在这里留下经典战例。

镇南关:在今广西友谊关,是中国边防要地,清末名将冯子材曾经在这里重创入侵的法军

娘子关:位于山西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因唐高祖李渊之女、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在此设防而得名,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抗击日寇的主要区域。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抗战初期,八路军115师在此设伏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是长城要口之一,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冲,是北宋与辽之间征战的主战场,亦为抗战时中日双方争夺的重要区域。

井陉关:位于今河北省井陉县西面太行山“井陉”之口,因此得名,兵家必争之地。

剑门关: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陲大剑山之中断处,北距广元53公里,南距剑阁县城30公里,是进入四川的必经之路,古有“剑门天下险”之称。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十五的月亮 关口 陈后主 蓟门 兵乱 粮草 关隘 甘肃 阿尔金山 汉将 徽县 故址 国民党 友谊关 法军 繁峙县 灵丘县 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