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聃季载(生卒年月不详)西周时人,因当时周公旦辅佐年龄尚幼的成王,发现聃季载行为端正,甚有谋略,视为人才。

聃季载 (生卒年月不详)西周时人,周文王第十个儿子。他于公元前1603年受周成王之封,在今临泉古城建立了沈子国。但他并未做沈子国的王爷,因当时周公旦辅佐年龄尚幼的成王,发现聃季载行为端正,甚有谋略,视为人才,于是就任命他为周朝的司空 ,主管农业及水利、工程等。他由于办事认真,亲察下情,很有成绩,为天下老百姓所敬佩。据《史记·管蔡世家第五》记载:“聃季、康叔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始祖聃叔季多个名字原因

沈氏始祖,在各个版本的资料中,不完全一致,包括聃叔,聃季,季载,聃季载等。大致也不差。

本人小考,按照古代习惯以及当时他所处的位置,始祖的名讳可以这样断:

氏=姬;封地=聃;排行=季;名=载!

也就是说,全名正常情况下应该叫姬载。按照封地应该叫聃载。按照习俗应该叫做季载。

但为什么出现那么几个不同的名称呢?

原因1:始祖本人在封国的时候是由他的亲侄子,也就是胞兄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所封,所以称之为聃叔。这一点,是与管叔鲜、蔡叔度、曹叔振铎、霍叔武、成叔处、康叔封等称谓规范是一致的,是可以采信的。

原因2:周成王可以把他叫做“叔”或“聃叔”,那么周武王的其他弟兄以及长辈宗亲,应该会怎么称呼这个叫做“载”的文王之子呢?周文王的十个儿子中,有四个是同父而且同母的兄弟,那就是:伯邑考、武王发、周公旦、聃季载四人,这是按照长幼顺序排列的。按照古代的习惯,兄弟四人伯仲叔季排列或取名,是很正常的事情。

伯邑,去世过早;武王贵为帝王,后世史料就不会非得叫他“仲发”了;周公旦在历史上倍受尊崇,也就慢慢洗去了叔字的习惯称呼,而代之以周公的称谓;那么剩下的“季载”的名讳就自小而大伴随着“载”的一生了,等到自动升格为成王这个帝王之叔的时候,才有了“聃叔”的历史纪录。但可以想象,他们几位在青少年的时候,名字都与“伯仲叔季”分不开,只是在后来随着地位或辈份的变化而有取舍而已。

子侄辈称之为“聃叔”,同辈长辈称之为“季载”,这都是符合礼仪的。

至于“聃季”的称呼,自然不会是子侄辈敢叫的;对于“季载”的同辈甚至长辈们,在他已经封为聃国国君的时候,还直呼其名也不妥当,一个折衷的称谓“聃季”,封地+排行,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这就是沈氏始祖同一个人有好几个名讳的种种缘因

沈子国概述

约三千零七十年前,西周国镐京城外,丽日高照,薰风习习,旌期飞扬,号角阵阵。在一座高筑的土台上,周王朝的天子周成王,正在大封功臣昆弟。受封者一个个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这受封之中,有一位叫聃季载的,他的封地,就是现在的临泉;他的封国沈国为侯国,平王东迁时聃季载后人庚向封汝南子爵,所以后来称“沈子国”。

据《史记·管蔡世家第五》记载:周文王有十个儿子,次第分别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聃季载。公元前1066年,周灭商后,周文王次子姬发为武王,封了他的六个弟弟为小国王,因他的哥拍邑考在此之前被殷纣王杀害,所以未封;他的其余两个弟弟康叔封、聃季载因年皆幼,未能得封。因此,一直到公元前1063年,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周公旦“专王室”,才封康叔封于卫,封聃季载于聃。

唐代张守义《正义》注:“聃,国名也。季载,人名也,伯邑考最长,所以曰:“伯”,诸子中咸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武王同母兄弟四人,为嫡出。季载为武王胞弟,居第四,故称季。

据众多的史料记载,聃国就在颍州西一百二十里处,即现在的古城址。有人提出疑问:既然聃季载封于聃,为何又叫沈子国呢?原来在古时,“沈”与“聃”二字互相通用。《辞海》“沈”条注:“沈”,古国名,一作聃。“聃”、“沈”古音名通用。看来聃季载封于沈当无疑义了。

封地沈子国,已是三千年前的事了,旧城址在今城西一里许的古城子。此外北依泉河,南临流鞍,地势高亢,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藏丰富。一株千年银杏,古姿龙钟,虬枝参天,哗哗然叶鸣盈耳,确有一派古城堡气象。

沈子国在周王朝的位级,按《孟子·万章》说:西周分封诸侯分“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共四等,沈为子国。但在金文中,还看不出公、侯、伯、子、男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周天子对分封的诸侯,称同姓为“伯父”、“叔父”,异姓为“伯舅”、“叔舅”。宗法血缘关系把诸侯与周天子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 沈子国与其他封国一样,虽为封国,但绝非独立之国。它要定期向周王朝纳贡,定期晋京朝觐,并听从周天子之使,率兵从征。如不履行义务,或冒犯了“周礼”的规定,轻则要受谴责,重则要被处死。

聃季载虽被封于沈地,但并未至沈地。他的三哥周公旦“视其有训行”,与九哥康叔封一起被留在周王室。康叔封被任命为司寇,聃季载被任使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他去世后,可能葬于西周的国都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部)。但沈国为他的封国,也可能移葬于沈国。故而有传说城西老丘墓上有聃季载墓之说,看来也不无根据。

沈子国自公元前1063年受封建国,中间数经战乱,历尽沧桑,风雨飘摇,履途崎岖,但却一直维持到公元前506年,才为“蔡所灭”,共有557年的历史。

临泉

  临泉县地处祖国东部,安徽省的西北边陲。地理座标为东经114°52′—115°31′,北纬32°35′—33°08。南与河南省淮滨、新蔡县毗邻,北与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县相连,西与河南省平舆、项城县交界,东与阜阳市区及阜南县接壤,南北长68千米,东西宽62千米。全县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耕地173.7万亩。

  临泉县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临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润河、涎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东流,又有临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横贯南北。阜临、临同、临新公路是沟通东西交通的动脉,临艾、临南、临界公路是连接南北往来的要道。

  临泉县古称寝丘,又称沈丘,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历史上曾建有沈子国,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的封地,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名人姜子牙、蔡文姬的故里。

历史沿革

  临泉,古称沈地。西周初,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封聃季载于沈地,建立了沈子国。公元前506年,沈为蔡国所灭,后楚国又灭蔡国,此处即属于楚,为楚国平舆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全国设36郡,310余县,我县当时被设为平舆县。

  西汉时我县仍为平舆县,并在今同城镇设同阳县东汉时仍为平舆县,同阳县改为同阳候国,封阴庆为同阳候。属汝南郡。

  两晋时期平舆、同阳两县仍并存。属汝南郡。

  南北朝时,此处为南北战争要冲,平舆、同阳两县先后废止。

  隋朝时实行州、县制。公元583年开始设沈丘县,复设同阳县。先后属沈州和颍州。

  唐朝时,公元618年在县境东南增设高塘县,6年后又废,公元627年,沈丘、同阳两县废。公元706年,重设沈丘县。属颍州。

  宋朝时,沈丘县属顺昌府

  元朝时,沈丘县属颍州行省。姜寨、同城、瓦店属河南行省。元朝末年,沈丘城中百姓北逃,城空而废。

  明朝初年,废沈丘县,降为沈丘镇,属凤阳府颍州。西部姜寨、瓦店,同城属汝宁府。公元1497年,在距今临泉县城西北30里的乳香台(今沈丘县老城)复设沈丘县。

  清朝建立不久,沈丘镇属江南省(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公元1667年安徽省正式成立,沈丘镇属安徽阜阳县。

  1935年正式成立临泉县,因县城滨临泉河而得名。驻地在沈丘集。1947年10月临泉解放,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先后在临泉境内设临泉市、临泉县、泉阳县和泉南县。

1949年2月又同归为临泉县。

冉姓来源

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寻根溯源 冉姓来源有五:1、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所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荆口县那口城),春秋时灭于郑,子孙以国为氏,或说聃去耳为冉。2、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高辛氏(即帝喾)之后有冉姓。3、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为氏。4、据《汉书·颜师古注》所载,唐时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开州(今重庆开县)土著多此姓,皆冉 种(冉 为汉时西夷所建古国,其后或以冉为姓)。5、出自他族。汉时西夷冉 族,居于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有此姓。

得姓始祖 冉季载。名载,字季。西周王族,周文王第十子,武王同母弟,最少。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诸侯,将其少弟封于冉。因季载有善行,成王时被举为司空,主管军事,成为周王室的重臣,他辅佐成王,广有令名,是周初著名的王室领导。他的后代,以其封国为氏,称冉姓,并尊冉季载为其得姓始祖。

相关连接

http://www.lqxw.org.cn/zjlq/zjlq-glmr.htm

http://www.shenshi.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

http://www.lqjzy.com/list.aspx?cid=21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时人 沈子 驯行 叔鲜 叔振铎 武王发 伯仲叔季 聃国 霍叔处 古姿 侯一位 伯舅 界南河 高塘县 公元706年 顺昌府 河南行省 丘集 叔山 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