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西起里运河,东至串场河,北自苏北灌溉总渠,南抵老通扬运河,总面积1350余平方公里,属江苏省沿海江滩湖洼平原的一部分。

里运河简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故称里下河平原即里下河地区。里下河地区主要有淮安扬州东台高邮泰州、南通等城市。

历史

里下河泛指里运河以东地区的各个县市区。民国时易名里下河,“下河”名称最早始于宋。

明代称东下河,清代为下河、民国时称里下河。对下河曾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里运河之东各河的总称,二是里运河之东地势低下,为有别于运河堤防以西之上河,故名为下河,后多从第二种解释。至民国是时由于处于里运河之东,故民国时易名为里下河。

下河之名来源与扬州运道有着密切关系。邗沟开凿之初,直到宋代初年,邗沟东西相平,陆地相连,河湖相通,天长等地山丘来水由西向东自然排往大海。为了解决邗沟水源不足,宋代开始筑堤界水,使邗沟以西凹地汇而成湖,因筑堤将东西分割开来,蓄水以后,便出现堤西水位高,堤东水位低,因此高的叫上河,低的叫下河。宋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曹叔远在《五龙王庙记》中讲到高邮清水潭以东“俗号称下河”,可见“下河”之名,始于宋,是以东西水位高低划分上河、下河的。清康熙时,西侧有里运河车逻、南关等归海坝的坝水流入;北面与黄淮冲积平原的黄河相隔;南面有通扬运河的水流入;东侧串场河沿线入海口因年久被沙土淤浅,比兴化、高邮河身反高,形成了四面高,中间低,四水投塘的形势,因此常把该范围称为下河七州县,即山阳(今淮安区)、宝应、高邮、江都(今扬州)、兴化、东台、泰州诸县。

雍正以后增加了甘泉、阜宁、盐渎等县,不再称七州县。道光初年,里下河范围未变,州、县增至十个:即山阳(今淮安区)、宝应、高邮、甘泉(今扬州市区西北)、江都(今扬州市区东南)、泰州、兴化、东台、盐渎、阜宁。

民国初年不仅保留了下河的名称,还改下河称为里下河,内有宝应、高邮、江都(今扬州)、泰县(今泰州)、东台、兴化、盐渎、阜宁、淮安9县。今里下河范围与清代稍有不同,西至里运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东至串场河(河东至东海部分,今称为沿海恳区),南至新通扬运河。

由于里运河简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里下河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故得名于此。里下河平原地势极为低平,而且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形态,状如锅底,地面高程从周围海拔4.5米,逐渐下降到海拔只有1米左右(射阳河),并且大致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

全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湖荡相连,人工水网稠密,曾是全省淡水沼泽湿地最集中分布的区域,现有湿地以湖泊湿地、少量沼泽湿地,及围垦利用湖泊、沼泽后形成的人工养殖场、沟渠湿地为主,是全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和养殖区。本区湿地生态功能主要体现为调蓄水量和引水排水、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对湿地的开发利用主要以围垦、水产养殖、渔业捕捞等为主。

里下河平原的历史不超过7000年,当时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海岸线呈向西凹入的弧形,现今的里下河平原还是介于沿淮河与沿长江两个冲积平原之间的一个大海湾。由于淮河、长江不断挟带泥沙人海,在波浪、湖汐和沿岸流作用下,在此堆积成沙堤,形成与外海隔开的潟湖,大约3000年前,潟湖在江淮诸多支流注入的影响下,水质逐渐淡化成为淡水湖。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争霸,利用江淮间的众多湖泊,开挖了沟通江淮的邗沟,以通粮道。此后这里逐渐得到开发,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但到了宋金对峙时期的1128年,听任黄河南徒,夺淮入海,破坏了淮河下游的水道系统,里下河地区从此成了灾害频发的地区。京杭大运河作为漕运要道,一方面带来交通之便,不过历代政府为了保证漕运通畅,在遇到大水时,常常不惜打开里运河东堤的“归海五坝”,分泄洪水,把里下河地区变为滞洪区,致使该地区水灾不断,人民经常蒙受巨大灾难。

1931年夏秋之际,整个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江淮并涨,运河河堤溃决,整个里下河平原汪洋一片,300多万民众流离失所,77000多人死亡,140万人逃荒外流(特别是上海),淹没耕地1330万亩,倒塌房屋213万间。

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军难以进入里下河平原的水网地区,1939年3月,当清江浦(原淮阴市,今淮安市清江浦区)被日军攻占后,江苏省政府就迁往里下河腹地的兴化。此后共产党武装新四军也进入里下河地区。

1950年代,在里下河地区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开辟苏北灌溉总渠入海水道,整修了洪泽湖、运河大堤和海堤,通海四港,此后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里运河(里河)

里运河简称 里河。里运河是连接长江与淮河的运河,最初在公元前五世纪开凿,当时叫邗沟。自汉以后,出于军事、经济或水利需要,历代均有整治,到1959年最后一次大规模疏通拓宽,形成京杭大运河苏中段。拓宽后,在现在运河西边,还保留了一段古运河, 作为历史见证。今天里运河,南从扬州邗江瓜洲古渡,北至淮安清江浦清江大闸,长170余公里。流经扬州、淮安,为通行苏中苏北河运干道。

串场河(下河)

下河为 串场河俗称。串场河初为唐代修筑海堤时形成的复堆河,是盐文化的摇篮。从宋代开始,沿新修捍海堤(世称范公堤)一线有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十大盐场,因复堆河将这十大盐场串联起来,所以称串场河。

串场河以东台海道口为界,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向北流经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为北串场河。串场河全长170公里。在明末清初,泰州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诗人吴嘉纪,他的诗记述了里下河时代和历史的苦痛。

交通物流

里下河地区构成了平原区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

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盐靖盐高速公路、江宜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淮江公路(S237)、兴泰公路

正在或即将建设的高速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对其进行扩容改造。)

宁盐高速公路

阜兴泰高速公路(建设中)

浦仪高速公路(宁盐高速公路的先导段)

扬天高速公路

铁路

宁启铁路(2016年5月开通南京经扬州到南通的动车组,南通至启东段在建中)

连淮扬镇铁路(在建中,预计到2019年建成竣工)

盐通高速铁路(在建中)

徐宿淮盐铁路(在建中)

新长铁路

航运

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运历来在交通体系中占吕四港风貌(15张)有重要地位,很多城市历史上均是依托水运优势得以发展繁荣。

主要港口

海洋港口 1.滨海港 2.大丰港

长江港口 1.南通港 2.泰州港 3.扬州港

内陆港口 1.川东港 2.高邮港 3.串龙港 4.兴化港 5.川水港 6.宝应港 7.傍排港 等

过长江通道

至2013年今已经建成的跨江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1999年通车,连接泰州靖江和无锡江阴)

润扬长江大桥(2005年通车,连接扬州和镇江)

泰州长江大桥(2012年通车,连接泰州和镇江、常州)

苏通大桥(2008年通车连接南通和苏州)

正在或即将建设的跨江大桥有:

五峰山长江大桥(连接扬州和镇江)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连接南通和苏州、上海)

灾害治理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对淮北和里下河地区的洪涝灾害十分重视。20世纪50年代就发动人民治理淮河,在淮河下游开辟苏北灌溉总渠人海水道,修建王河闸,扩大淮河入江水道,整治了里下河平原人海诸河港以及其他宣泄洪水的河道,对防治淮河下游的洪水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里下河地区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结构。该区盛产粮、油、禽蛋、畜产品、水产品、水生植物等绿色食品等,农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里下河 江苏省 通扬运河 里运河 串场河 淮安 扬州 东台 高邮 泰州 淮安区 江都 里运河 湖荡 水产 邗沟 海安 吴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