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阑尾( lán wěi 英文名: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阑尾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是细长而弯曲的盲管,远端闭锁。由于阑尾被认为没什么作用,而且有时会发炎,因此有时在其他手术时被顺带切除。医疗实践中出现过将子宫、卵巢当做阑尾误切的实例。

组织形态

阑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根据国内体质调查资料,阑尾一般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最多,盆位次之,再次为盲肠下位和回肠前位。此外,还可有肝下位和左下腹位等。阑尾的长度平均7~9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粘膜皱襞,阑尾外径介于0.5~1.0厘米,管腔的内径狭小,静止时仅有0.2厘米。

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决定于盲肠的位置,附于其后内侧壁,随盲肠位置而变异,通常位于右下腹。其基底部位置一般固定于盲肠三条结肠带的汇合处,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有时也以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Lanz点)表示。

阑尾的血运来自阑尾动脉,它是一个无侧支的终末动脉,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支。因此,一旦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易使阑尾发生坏死。阑尾静脉回流是经阑尾静脉、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入肝。因此,当阑尾发生化脓性感染时,细菌栓子可引起门静脉炎和肝脓肿。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其淋巴液回流方向与静脉血回流相一致,可达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达高峰,以后渐减少,55岁—65岁渐消失,因此成人切除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围牵涉痛。

切片结构

阑尾(appendix)观察标本阑尾横切片(H.E染色)

肉眼观察阑尾的横切面为管状,腔较小,并可见内容物填充。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腔面无绒毛,无皱襞。

低倍和高倍观察

(1)粘膜:分为三层。

①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含杯状细胞较多,上皮常脱落不完整。

② 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含肠腺较少,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发达,常突破粘膜肌与粘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相连。

③粘膜肌层:较薄,粘膜肌层常常不完整。

(2)粘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3)肌层:较薄,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4)外膜:为浆膜。

研究进展

2007年,美国研究人员曾发现阑尾有助于有益菌存活并进入结肠栖息繁殖,称阑尾是 益生菌的“庇护所”。日本研究人员对比研究了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和没有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发现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大肠内一种免疫细胞减少了一半,肠内的细菌平衡也失调了。他们因此确认阑尾对于保持肠内细菌的平衡发挥了作用。

2012年4月,英国诺丁汉大学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综合分析了过去多项研究中900名阑尾炎患者的资料,其中约一半人接受了手术,而另一半人采取了抗生素治疗。结果显示,用抗生素治疗阑尾炎的效果也不错,63%的患者都能治愈,也就是说,实际上约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不需要手术。此外,由于手术开刀还有额外的感染风险,用抗生素治疗在抗感染方面还具备优势。

2014年4月, 日本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动物实验显示, 阑尾能向肠道提供 免疫细胞,发挥了保持 肠内细菌平衡的作用。

涉及疾病

阑尾炎属于诱因多而且较顽固的疾病,一定要及早发现治疗。发现右下腹不适、经常感觉疲乏、吃刺激性食物时导致右下腹至右上腹有不适感、吃火锅烧烤之类食物之后腹泻、情绪波动时下腹疼痛感等,都应该怀疑是阑尾炎,应该及时去看中医。中医的汤药对阑尾炎的疗效很明显,也可同时配以针灸疗法。

阑尾炎

阑尾炎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阑尾炎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

典型症状: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低烧;食欲不振和腹胀等。

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炎发病的二个主要因素。阑尾是一条细长的盲管,管腔狭小,易潴留来自肠腔的粪便及细菌。阑尾壁富于神经装置(如肌神经丛等),阑尾根部并有类似括约肌的结构,故受刺激时易于收缩使管腔更为狭窄。阑尾动脉为回结肠动脉的终末分支,是一条终动脉,故因刺激发生挛缩或有阻塞时,常招致阑尾的缺血甚至坏死。 阑尾炎因细菌感染引起,但无特定的病原菌。通常在阑尾腔内能找到大肠杆菌、肠球菌及链球菌等,但必须在阑尾粘膜发生损害之后,这些细菌才能侵入引起阑尾炎。阑尾腔可因粪石、寄生虫等造成机械性阻塞,也可因各种刺激引起阑尾痉挛,引起阑尾壁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粘膜损害,有利于细菌感染而引起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

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阑尾炎的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部、剑突下或肚脐周围,约经6-8小时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咳嗽、打喷嚏或按压时,右下腹都会疼痛。有上述症状,应该立即就近看医生,不要掉以轻心。

位置变异

阑尾是盲肠内后壁附着的一个细长盲管,长约5-8cm,直径约0.5-0.8cm,其基底部在盲肠内后侧,回盲瓣下方约2.5cm处,由于腹膜包绕阑尾所形成的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故阑尾形态弯曲,状似蚯蚓,亦名“蚓突”。阑尾基底相对固定,而体及尖部则较游离(有时阑尾体、尖部可部分固定于腹膜后),可指向各个方向。阑尾的位置变化很大,比任何其他器官的位置变化都要大。其在腹腔内的位置,取决于盲肠的位置和形态。

Collins(1955)收集了5万例阑尾资料,位于右下腹部95.48%,右上腹部0.58%,左下腹部0.03%。在右下腹,阑尾对于盲肠的相对位置,各家统计不一,这是由于阑尾根部虽较恒定在位于盲肠内后壁三条结肠带汇集处,但大多数人的阑尾有其独立的系膜而极易游移之故,这就使得阑尾的尖部可指向任何方向,不仅在个体之间有差异,而且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状态下也可不同,而在发炎时其体部位置或尖端指向的不同则可能因累及邻近组织脏器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或体征。

徐金木(1991)统计6077例国人阑尾,回肠前位27.2%,盲肠后位23.4%,盲肠内位18.7%,回肠后位12.0%,盲肠外位8.2%,盲肠前位4.5%,盲肠下位3.8%,回肠下位1.7%。其中盲肠后位包括三种情况:

(1)盲肠后腹膜内位;

(2)盲肠后腹膜外位;

(3)盲肠为腹膜内位,阑尾贴于盲肠后浆膜下。无论是盲肠前位,还是盲肠后位的阑尾,都以腹膜内位者占绝大多数,腹膜外位者极少,盲肠浆膜下位者罕见。但是,长的阑尾能伸到升结肠之后,接近右肾或十二指肠降部,这时阑尾远端可位于腹膜外。

一般临床所谓“阑尾异位”包括八种情况:

(1)左位阑尾,阑尾在腹正中线左侧任何位置;

(2)高位阑尾,阑尾在脐水平线以上的位置;

(3)低位阑尾,阑尾在髂前上棘水平线以下的盆腔内;

(4)疝内阑尾,阑尾位于腹外疝囊内;

(5)腹膜外阑尾,阑尾在腹膜壁层外位;

(6)壁内阑尾,阑尾位于回盲肠壁内的组织中;

(7)腔内阑尾,阑尾位于盲肠肠腔内;

(8)错位阑尾,阑尾根部在盲肠下极结肠带汇集点以外任一肠袢位置。

发育异常

1、节段性阑尾,实为多发性阑尾闭锁;

2、阑尾憩室;

3、阑尾过长,>20cm;

4、阑尾过粗,直径>2cm,可达5cm;

5、短小阑尾,<1cm;

6、阑尾缺如,极罕见,故手术中未找到阑尾时切不可轻率认定为阑尾缺如。

阑尾畸形

1、阑尾部分重复;

2、阑尾完全重复;

3、袢状阑尾;

4、阑尾盲肠重复。

组织异位

1、阑尾子宫内膜异位;

2、阑尾异位胰腺;

3、阑尾胃粘膜异位;

4、阑尾食管粘膜异位。

手术风险

手术不可轻做,阑尾手术更不可轻做。

首先,手术有风险,不要迷信所谓的“小手术”。求知欲比较强的朋友可以看一下89年版的《 实用外科手术学》,书中在阑尾切除术一章开篇便明确说明“不要把阑尾手术当做小手术,它带来的问题很多”。

其次,术后并发症和医疗水平的原因。术后并发症有肠粘连、 肠梗阻、神经损伤、伤口感染、阑尾残端炎、 疤痕增生等。这些并发症大都与医生的水平和责任心有关。说明一点,疤痕增生带来的痛苦远比手术的其他痛苦要大。所以,疤痕体质者对手术一定要慎重。

第三,手术并发症的说明和手术误切。

1.肠粘连:肠粘膜与 腹膜、腹壁不必要的粘连,会引起腹痛便秘等症状。

2. 肠梗阻:由肠粘连引发,就是严重的便秘,严重的还需要手术。

3.神经损伤:不需过多解释,手术的必然后果。

4.伤口感染:阑尾炎本身即为感染性疾病,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肠球菌等细菌,手术切口为II类或III类切口,为可疑污染伤口或污染伤口(视化脓程度及是否穿孔而定)。感染严重者伤口长期不愈合,甚至形成窦道。

5.阑尾残端炎:阑尾没有切除干净,留下了超过1cm的残端,继续发炎,需二次手术。

6.疤痕增生:疤痕体质者专属后遗症,一般体质者3个月即可痊愈,疤痕体质者则可影响半年至数年。疤痕增生疼痛可影响全身,长期疼痛可导致心情抑郁、神经功能紊乱等其他疾病,造成二次后遗症。情绪波动、天气变化、 刺激性食物均可以引起疤痕疼痛。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