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顿悟,是指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谪居 涪陵 ,始见《怀素自叙》于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是属于现代汉语中的白话词汇,在古代该词比较少见,是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词汇。

佛教术语

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

它通过正确的 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与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阳明的龙场顿悟

关于顿悟概念,在佛学里似乎 来源于六祖惠能的“坛经”。

渐悟

指修行过程中必须分为许多阶次,只有长期的甚而累世的努力才能达到证悟成佛。

表现

六祖在坛经里提出“顿悟”概念的内涵大致有几方面∶

第一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可见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

第二 “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可见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

第三 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可见顿悟结果不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烦恼之法。

第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我于忍和 尚处(指在五祖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

可见六祖认为自己和其师五祖均为已经顿悟之“佛”。

实际上人类所有的创造性思维都带有突发性,因此凡创造性思维都可以称之为顿悟,比如灵感、直觉等等。然而距离六祖的唐代近千年,人类才开始全面关注和研究顿悟问题。

首先,在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天才灵感论”,但这种理论比六祖的顿悟理论低一个档次,因为这种理论认为灵感(顿悟)不是众生天生的本能或本性,而是天才人物的特性。

不过不久,人们发现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普遍形态。现代心理学家用著名的黑猩猩学习用木箱为梯子登高摘香蕉的实验,论证了连高级众生也具有顿悟之本能。

接下来,人类开始对顿悟思维内在的信息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很快出现“格式塔理论”,揭示了顿悟是思维中的旧的格式塔(即旧的逻辑)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新的逻辑)被创建的过程。同时,格式塔理论还用实验明确指出,人的顿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无师自通的。

再接下来,现代心理学家们发现,任何顿悟必须有明确的思考问题为大前提,同时顿悟必然对此问题经过长期、认真、甚至艰苦的思考才可能出现。

最后,顿悟的一系列特征被人们发现和验证。比如,顿悟有突发性、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开朗之特性等等。甚至,有不少现代心理学家还发现顿悟与人的非记忆性的潜意识有关。

总之,现代科学不但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面地肯定了上千年前六祖提出顿悟概念或理论之非凡天才,而且真正将顿悟概念或理论从所谓“率先成佛”的宗教误区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不离世间觉”的卓有成效的有为法。

顿悟说的争论

顿悟得道成佛说在当时便多有争论。真正形成剧烈争执并形成宗派对立则是在唐代。禅宗以主张顿悟著称,唐代其他个宗派一般均谈渐修。禅宗内部又有南顿,北渐之说。南宗顿悟说以惠能为代表,北宗神秀则倡渐修

心理学中的解释

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情绪性。

动物的顿悟学习

顿悟学习(insight learning)是动物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包括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简单的顿悟学习是绕路问题,即在动物和食物之间设一道屏障,动物只有先远离食物绕过屏障后才能接近食物。章鱼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鱼类和鸟类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获得成功,哺乳动物(如松鼠、大鼠和浣熊等)能很快学会解决这个问题。(注:章鱼不是鱼,属于软体动物。)

黑猩猩是除人类以外顿悟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关于黑猩猩顿悟学习能力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苛勒(W.Kohler)完成的。在后来越来越复杂的实验中进一步证实了黑猩猩有着极强的顿悟学习能力,甚至在解决某些难题方面,已与人的能力相接近。

苛勒的顿悟实验

在格式塔派心理学家苛勒的实验中,著名的有“接竹竿实验”。在接竹竿实验中,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须把这两根竹竿接起来。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面之后,它先用手去够香蕉,用一根竹竿够香蕉,经过这样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不能得到香蕉,这时黑猩猩就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标物),把两根竹竿在手里摆弄,偶然地使两根竹竿接了起来,它就会很快地用接起来的竹竿去得到食物。黑猩猩很高兴自己的“发明”,不断重复着这一获得香蕉的方式。苛勒发现,黑猩猩并不是像小猫那样通过盲目尝试错误的方式逐渐学会如何拿到香蕉的。相反,黑猩猩蹲在地 ,似乎在思考问题。然后,它会突然将两根短竹棒拼接成一根长棒,成功地将笼外的香蕉够入笼内。苛勒认为,这是黑猩猩突然理解了笼、两根短竹棒、笼外香蕉等所有事物的相互关系之后的行为。  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而不是尝试错误式的。顿悟往往跟随在一个阶段的尝试与错误之后发生,但这种行为不像桑代克所描述的那样,而更相似于一种“行为假设”的程序,动物在试验了这些假设以后,便会抛弃它们,它往往是顿悟的前奏。所谓顿悟就是动物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动物领会到自己的动作为什么和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景、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可能发生。

顿悟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从模糊的、无组织状态到有意义、有结构、有组织的状态,这就是知觉的重组,也是顿悟产生的基础。

动物的行为在停顿以前,往往是尝试错误式的,在停顿之后,其行为往往是有序的,动物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的、更好的方法,就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动物一旦通过顿悟解决了课题,就有一种对于类似课题的高度迁移,动物在试验中表现出的高水平的保持和理解,这同样有助于顺利迁移

禅宗传承

禅宗素有“一花五叶”的说法,指的是初祖达摩(一花)二祖至六祖(五叶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也有人认为是六祖及其门下的五个支派。

禅宗发展到现今,由于该法的特点,在寺庙中已经较少见到,特别是顿悟禅法。民间则有少数研究者,例如南怀瑾王绍璠、吴铁夫等,其中吴铁夫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扬顿悟禅法的观点,并在台湾出版了《就是叫你一念成佛》(2007,大千出版社)一书。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专业术语 黄山谷 石扬休 草法 渐悟 龙场顿悟 坛经 格式塔理论 百思不得其解 苛勒 初祖达摩 南怀瑾 王绍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