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马志明,1945年7月14日(农历)出生于天津市,祖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国相声演员,马氏相声传人,国家一级演员。

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长子。被喜爱他的观众们尊称为“少马爷”。1945年农历7月14日生于天津,受到家庭影响,自幼喜爱相声和戏曲。1957年考入天津戏校学武花脸。1962年调入天津市曲艺团,正式开始说相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下放农村,积攒了深厚的相声功底。20世纪80年代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收师弟,拜已故相声前辈朱阔泉为师。马志明为人耿直,不弄虚作假,为人低调,传统艺术功底深厚,深得“马氏相声”的真髓,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听众听了他的相声会回味无穷,形成了独特的马氏韵味。作品能令小儿不哭、病者笑颜。文武全才,堪称文哏大师和武哏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大保镖》、《地理图》、《论拳》、《报菜名》、《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纠纷》、《五味俱全》、《黄袍加身》等。马志明先生是当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演员之一,属于宝字辈演员。

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演艺经历

早年经历

马志明,1945年农历7月14日出生,回族。马派相声传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先生长子,人称“少马爷”。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相声和戏曲。1957年考入天津戏校,学武花脸。1962年进入天津曲艺团,正式说相声。文革期间随马三立下放到天津南郊,文革后重回曲艺团, 20世纪80年代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收师弟,拜已故相声前辈朱阔泉先生为师。80-90年代在曲艺团期间创作、整理、表演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2007年2月,出版了马志明相声选集《笑匠杂笈》。2007年12月,举办了“艺海神游五十载——马志明从艺50周年经典传统相声月”系列演出,演出共6场,马志明表演了几乎全部自己的传统代表节目并于2009年制作出版了光盘。

马志明传统相声功底深厚,深得马氏相声真邃,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马志明先生也是国内少有的既表演相声,又进行相声创作的演员之一。他所表演的相声精品数量甚多。文武兼备,既有文哏的风范,更将武技融入了相声表演中,以他精湛的舞台驾驭能力丰富了相声表演的内涵。提到相声的家学渊源,当今相声界谁也无法和马志明相比,相声的第二代艺人恩培就是马家祖辈的亲戚,马志明的曾祖父马诚方是评书老艺人,祖父马德禄、伯父马桂元、父亲马三立这爷仨在相声史上的地位不需多言。马志明先生家学渊博,且深得乃父神髓,加上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在继承传统相声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艺术造诣全面,说、学、逗、唱俱佳。尤其是在学唱方面,京剧、京韵大鼓、单弦、快板书等都有很高的造诣,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听者无不称赞。

马志明先后主要有三任搭档,分别是杨少华(1932-)、谢天顺(1946-2018)和黄族民(1950-)。其中黄族民与马志明搭档时间最长,已有二十余载,二位珠联璧合,炉火纯青。

马志明主要有三位弟子,他们是黄族民、卢福来于克志。其中的卢福来与于克志二人搭档合作已有30余年,成为了天津茶馆相声的一对火档。

转折

1971年马三立和马志明被送到了农村。在这之后的7年中父子成了知音,这就是被传为美谈的马志明“一个人的相声大学”。

到80年前后,演出队就都成立起来了。成立起来呢,演员的数量不够,大部分上工厂。反过来说上工厂的往回调倒不好调了,我这下放的统一地都回来的,比较容易。那时候场不够,场不够就让我:“要不你还上台吧”。随着演出呢以后就平反了,过去有些定案都给否定了,基本上从那干到如今,身体又不好,将近退休了。让我上台以后,没有伙伴,我就跟着打补子,今天短一场,“短一场于世猷给你捧一个吧”,临时调于世猷,给他念念活,肯定那活就不精了,两个人钢口那话就不准了,大概其。我给苏文茂捧过三个月,苏文茂跟马志存开始,后来甭管为什么了啦,马志存不给他捧了,临时有演出,出门我就跟着去了,让我给捧。我给于宝林捧过,我给赵伟洲也捧过,捧哏的还不少。但是捧哏的我得找一个固定的伴儿啊,这时候我就提出来有一个叫杨少华的。杨少华找到我家去了,杨少华是轧钢一厂的工人,他找到我们家,就说:“我给你捧。我这年龄,我这活底子……”我考虑呢,也行,跟领导谈谈,就从轧钢一厂给他调过来。调过来我们俩个人第一段就说的是《戒烟》,就告诉人们抽烟的害处,第二段是《地理图》,恢复的传统段子,但是前边入活我们改的是……半新不旧吧,也能够跟上时代的,《地理图》,参加的“津门曲荟”。业务演出呢,跟他也有几段。我这人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甘心当配角儿,“斗私批修”应当得狠狠地……这是我当时的思想。我跟杨少华搭伙,我净爱说“一头沉”的活,也就说我这边重,他那边轻,他要想抖机灵,在台上让观众乐,让注意力归他,这我总觉着不老太舒服的,因为我是逗哏的,我是干活的,你是辅助的。

在沧州,在沧州演出,北京曲艺团也在那儿演,我们也在那儿演。所以他们这些人儿呢都到我们后台串门儿,像王世臣啊,王长友啊。王世臣就说呢:“志明,你这个量儿,”就是这捧哏的,“你这量儿可不能丢。”因为那天我们俩人使的《报菜名》,《报菜名》这个段子捧哏的话也多一点儿,显得他的能耐挺大。“这量儿可不能丢,你得抓住他,他保着你效果呢。”我一听我就告诉王世臣,我说:“师哥,我跟您说,冲您这句话,您提醒我了,回去适当的机会我得跟他裂。”“因为什么呢?他保你效果不好么?”我说:“不是那事,我既然是逗哏的,我让他保着?他得先死我得后死,他岁数大呀。他死了以后我就没人保着了,我不就完了么?”回来以后呢,可巧又进来一个刘俊杰,我们那儿,小站的,进来这么一个。他们俩人关系我看挺好,有时候背着我他们偷偷地排练,“溜活”按我们行话说,我说:“你呀,既然愿意跟他,干脆就跟他吧。”我就坡下了,就不用他了。不用他,这时候领导就给我配了一个谢天顺。谢天顺给我捧哏以后呢,就是弄了一个《论拳》,就说这个霍元甲,武术,结合我在戏曲学校武行的底子,我在台上能跳个铁门槛儿,打个飞脚,拉个云手。在第几届,那是第三届大概是,“津门曲荟”上,不错!弄得不错!后来我们又上了一些传统段子,电台也经常放的这些个,像什么《报菜名》啊,《开粥厂》啊,等等吧。跟谢天顺就干了三年多吧,干三年多呢赶上评职称了,87年大概是,评职称吧。评职称呢,他比我矮一级,这不是我给定的,是领导定的,他比我矮一级,他呢就提出来:“如果要不跟他平级,我就不干了,不给他捧了。”也没给他长级,结果他就给我撂了。撂了以后呢,我就又耍单儿了,没捧哏的了。那时候相当苦啊,因为我们团是改革先锋啊,团长他净爱走在别的团前头,他自己出了这么一主意,就说相声演员不发工资,相声演员自谋生路,每月呢还得按你工资额的百分之二十交到团里,保留你这公职,如果你要是不同意,你就可以辞职,想要工资就没门儿。谢天顺不给我捧了呢,他就没伙伴了,他演不了了,团里就特批给他工资,养起他来,他把我撂了吧,倒养着他。我呢,没捧哏的我也演不了,不养着我。这时候我就……抓瞎了吧,我也会点儿小活儿啊,单口啊,反正就对付着吃饭吧。

在这时候人给我介绍黄族民,这黄族民呢是中央制药二厂的工人,当过几天干部,他爱这个行业,在业余里玩过几天。开始我不想用他,因为基本上传统东西他都不会,我在他身上我得下工夫。可是呢,也有好的一面儿呢,像这种“生坯子”如果教出来,比那个好多有毛病那个现扳毛病要容易点儿。黄族民,很正直,从87年跟我搭伙一直到如今,十三年了,十三年呢团里边就不给调进来,最后没有办法,“我申请退下来,就连个伙伴儿跟着我十好几年了都调不进来。”我跟局长一提呢,局长从事业出发:“给他办!”一个星期,98年就把他调进来了。一分钱没花,反正就进来了。

黄族民,这个事业心相当强。就一般的人,最多就是3到5年,调不过来,就想别的办法或者放弃了。而他不然,调也好不调也好,他是(星期)一、三、五准到我家来,他岁数比我小,身体也比我好,一、三、五准到这儿来。你给我念什么活我就听着,我就学。干这行以来,搭这么多伙,跟我合作的伙伴儿里头,两个人掌握段子最多的就是这个黄族民。黄族民,也是在这行里头不可多得的人,他出身于干部家庭,他父亲是抗日战争时候受伤的,炸掉一条腿,那是老干部了,离休以后后来过世了,他母亲也同样。在他身上有很高的人的素质,决不轻诺寡信,这人是一个守信义的君子。

他跟我搭伙这么多年,没有产生过矛盾。因为从我这角度,我本着一个……没有藏着掖着,都是公开的,我要不我不用你,你这人不行,我不用你,我找别人。我既用你,我就相信你,如演出时有车来接的话,都是我们一起走,从来不我单独去。吃饭也是一起,如领导安排吃饭让黄族民和我分开吃饭的话,我会主动说到他那里一起吃饭,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一起吃饭了。

主要作品

传统相声

《大保镖》、《报菜名》(改编)、《文章会》、《拴娃娃》、《白事会》、《卖五器》、《夸住宅》、《地理图》(改编)、《开粥厂》、《拉洋片》、《卖挂票》、《太平歌词》、《数来宝》、《对春联》等,又新排演了《反七口》《卖布头》等多年未演的传统活。

新作品

《纠纷》、《自食其果》、《五味俱全》、《夜来麻将声》、《学跳舞》(又名《吹牛》)、《论拳》、《听曲艺》、《看不惯》、《扔狗》。

相声小段

《核桃酥》、《雇三轮》、《茅房话》

曲艺

白派京韵大鼓《探晴雯》《黛玉焚稿》,快板《双琐山》《百鸟朝凤》《哭祖庙》单弦《戏叔别兄》《挑帘裁衣》《胭脂》。

人物趣事

艰难文革

“文革”开始,刚刚20岁的马志明也加入了牛鬼蛇神行列,批斗不算,那打实在让他扛不住,皮带抽下去就是一寸多宽的血檩子,腰也打坏了。团里一位戴着胡风集团分子帽子的老文人,给他出了个主意,36计走为上策。在这儿挨打白挨呀,跑吧,这阵过去了,就没事儿了。还给了他5块钱。马志明跑到北京投奔到刘宝瑞家里,刘宝瑞一点儿没含糊“就在我这住着吧!”刘的媳妇也说:“兄弟,就住在这儿,没事儿!”刘家住的是直门独单,白天来了人就藏进厕所里面,半夜里出去遛遛,过过风。那时刘宝瑞也在挨斗,但是他护着马志明。刘宝瑞常对他说甭听那个,过些日子都没事了,咱们一个说相声的,有什么了不起的错。提起刘宝瑞马志明总是说,我们是过命的交情。

荣誉

2006年12月22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三日,下午:庆贺钟吉铨从艺65周年暨振北曲艺团成立8周年演出举行一台荟萃津门艺名家的鼓曲专场演出在中国大戏院上演。此次活动也是庆贺著名琴师钟吉铨从艺65周年和振北曲艺团成立8周年。演出由市文联、市曲艺家协会主办。参加庆贺演出的节目有马志明演唱的京韵大鼓魏毓环、朱凤霞演唱的天津时调,张伯扬、李志鹏、廉月儒演唱的单弦,刘春爱演唱的京韵大鼓,张雅琴演唱的梅花大鼓,王冠丽演唱的京韵大鼓,韩梅演唱的京韵大鼓,安冰演唱的梅花大鼓,钟吉铨演奏的四胡独奏《夜深沉》,此外还有振北曲艺团演员演唱的鼓曲联唱。老曲艺家花五宝、王毓宝、二毓宝等也到场祝贺。

2007年2月10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三日10时30分,《笑匠杂笈》在天津签售,马志明迎来了自己从艺五十周年。在天津连续举办了五场经典传统相声月演出, 令传统相声再一次大放光彩,观众再次领略到了马志明先生精湛的艺术。

2008年12月,津城处处银装素裹,寒风凛冽,而中华剧院内却欢声笑语,暖意融融,纪念“相声泰斗”马三立诞辰95周年、“梨园冬皇”孟小冬诞辰100周年,京剧界、曲艺界联袂演出的经典名剧《乌盆记 》首场演出在这里举行。马氏相声嫡传马志明与余派京剧优秀传人王佩瑜及裘派名净邓沐玮在戏中配合默契,表演亮点频出,特别是马志明的“抖包袱”让现场气氛异常活跃,鼓掌声、喝彩声响彻全场。京津文化界部分知名人士到场祝贺。天津京剧院担任演出班底。演出的精彩之处,在于马志明、单田芳、王佩瑜、邓沐玮、黄族民等人给观众带来了有别于一般曲艺、戏曲演出的新的视听享受。演出由一段经典马氏相声拉开帷幕,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马志明和老搭档黄族民为大家献上了非常吃功夫的马氏传统相声《对春联》,令观众捧腹。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作为嘉宾演绎了传统评书《七侠五义》之《乌盆记》。紧接着,伴随着开场锣鼓点响起,大轴戏全本传统经典京剧《乌盆记》粉墨登场。

此外,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了马志明先生的表演相声选集——《笑匠杂笈》,该书编者是他的独子马六甲。《笑匠杂笈》中收录了马志明表演过的59段相声及部分快板、太平歌词等作品的文字脚本,随书还附赠光盘一张,收录了他几段经典作品的演出视频。这既是对我国相声艺术的一次总结,更是广大普通曲艺爱好者的入门手册。

2012年,马志明首次“触电”,在2012年4月23日上映的电影《匹夫》中饰演黑帮老大薛豹子。

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审意见

该申报人是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他在观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他是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的长子,是马氏相声的传承人,传承谱系清晰。他受家庭影响,自幼喜爱相声,勤奋学艺。1962年进入天津曲艺团,正式登台表演相声。20世纪80年代,他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师收徒,拜相声前辈朱阔泉为师。他基功扎实,表演功底深厚,其台风端正,技艺精湛。他表演的传统段子,如《大保镖》《拴娃娃》《开粥厂》等众多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段子的底蕴,又能为当代观众所喜爱。他创作表演的作品《看不惯》《纠纷》等颇有影响。他积极传艺授徒,对当今相声艺术传承贡献突出。经评审评定,认为该申报人基本符合国家级为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评审标准,同意推荐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娱乐人物 演员 武花脸 朱阔泉 文哏 马诚方 马德禄 马桂元 谢天顺 黄族民 卢福来 于克志 苏文茂 马志存 于宝林 赵伟洲 地理图 报菜名 卖布头 钟吉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