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B-25轰炸机(英文:B-25 Mitchell),是美国研制的”米切尔“型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战场中最为优秀的中轻型轰炸机之一。该机以“米切尔”命名,以纪念一战中美国指挥官威廉·米切尔(William Mitchell),B-25轰炸机也是美国空军为数不多的以人名命名的飞机。

发展沿革

1938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对双发中型轰炸机的最低要求:载弹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于200英里/小时。波音、麦道、贝尔以及北美航空公司出标,最后北美航空公司中标。

B-25最初设计代号是NA-40-1,是北美航空公司自主研发的三人座,双引擎轰炸机,选用的引擎是普怀R-1830气冷引擎。1939年1月第一次试飞的时候,刚好美国陆军航空队展开中型轰炸机的竞标,北美航空公司修改设计,改用莱特GR-2600气冷引擎参加竞标,编号也改为NA-40-2。

NA-40-2原型机试飞两次之后就因为意外而损毁,不过展现出来的性能让美国陆军航空队非常赞赏。第三架原型机NA-62参考先前NA-40-2的经验加以修改,试飞之后编号改为XB-25。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要求下,美国陆军航空队迫不及待的在新设计尚未完成前就发出184架的订单。修改的部分包括增加机身的宽度以提高载弹量,原先的肩翼改为中置机翼,修改座舱的外型,增加乘员的数目与自卫的火力。这架新飞机的正式编号为B-25 。

第一架量产的B-25于1940年8月19日进行首次试飞,此时采用的引擎为R-2600-9,每具引擎出力1700匹马力。第二批量产的是B-25A,公司编号也改为NA-62A,这时候来自欧洲战场的经验促使许多飞机增加保护乘员与重要部位的装甲板和自封油箱,这也是B-25A的修改重点。1941年春天,B-25A正式运交部队开始服役。它以“米切尔”命名,以纪念一战中美国指挥官、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William·Mitchell),B-25也是美国陆航为数不多的以名字命名的飞机。

技术特点

像其他二战中的美国轰炸机一样,B-25的发展也是遵循着更多武器、更多装甲、安装自封油箱这条路线来发展的,因此造成了飞机越来越重。发动机最终不堪重负,导致性能受到影响。机鼻火力不足,机炮舱设计不合理,就像发生在其他轰炸机身上的问题一样,这些都考验着B-25的设计师。B-25A配备了飞行员座舱装甲和自封油箱。B-25B安装了不实用的广遭批评的Bendix腹部机枪舱。

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5月间,北美制造了1619架B-25C轰炸机,这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型号。“C”型的武备和性能与“B”型相仿。在武备方面,机鼻中单挺0.30英寸口径机枪改成两挺。0.50英寸机枪,一门在舱顶,一门位于机身右侧。

性能数据

技术数据
机长16.13米
翼展20.6米
机高4.88米
空重8,836千克
发动机两台莱特R-2600-92“旋风”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15,876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438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2,173千米
火炮弹药机身两恻固定安装四挺勃朗宁0.5英寸机枪,机头两挺安装在的活动底座上,背部、尾部和腰部炮塔各两挺;炸弹舱中最大可携带1361千克(3000磅)炸弹。

服役事件

空袭东京

二战中被应用于吉米·杜立特(Jimmy Doolittle)策划的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任务名称为空袭东京,原本计划由24架B-25飞机编队进行,但由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无法装下那么多B-25,最后确定为由16架B-25完成任务。1942年4月1日,飞机及机组人员登上航空母舰。次日由加利福尼亚出发。但是4月18日在距离日本约1300公里海域处,被日本巡逻艇发现,航空母舰不能继续前行,杜立特决定提前起飞。8时18分,杜立特第一个起飞并成功,跑道还剩下约30米没用上。剩下15架B-25也在9时21分前陆续成功起飞。他们采取单机跟进的纵队,于12时30分飞临日本上空并投掷炸弹,之后飞向中国,但因提早起飞,有部分B-25燃料耗尽坠毁没能到达中国的机场。

太平洋战场

B-25轰炸机在太平洋中战争有许多出色表现,战争中期,B-25参与使用了类似鱼雷攻击的“跳跃”投弹技术。飞机在低高度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这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并且经常炸弹在敌舰吃水线以下爆炸,杀伤力增大。

另外,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进行着不断的改装。例如,1943年,在两栖支援任务中,美军发现飞机的扫射比投弹能够更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对B-25的机炮进行了加强和改装,改装的最终结果竟然在B-25G型机头上加装了75mm的M4谢尔曼的主炮,这是二战实战中飞机上的最大口径的火炮。在1943年的新不列颠和俾斯麦海等的战役中,这种75mm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移动迅速的小型船只非常有效。实际上直至战后AC130上的105mm榴弹炮的出现才超过了B-25G的记录。但1944年时,M4火炮已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目标,北美就拆掉了可移动的机头而改装成二战结束时的最终型号B-25J,主要用于完成其轰炸任务,但其各个方向上仍装有18挺0.5英寸的机枪。从B-25改装的情况就可以对其广泛的用途窥见一斑。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共计获得约100架C/D型和131架G、H/J型(含中美混合联队),战损约30架。其中,1943年6月起,开始获得B-25C/D,主要配属中美混合联队第1大队第1~第4中队,每队各10架。最初得到装备的是第2中队,在印度完成训练后于1943年使用B-25D先行投入常德会战,当时涂装还是美国陆航样式,只是将美国机徽涂去换成中国空军标志。1944年初,第1大队开始换装B-25H,随后于5—6月间获得G型,秋季又换装J型。按照分工,C/D和J型主要用于对地面目标轰炸,G/H主要用于东南沿海和南海巡逻攻击日军海上舰船。

抗日战争胜利前,中国空军选派第2大队前往美国受训,拟再接收1个大队的B-25,训练期间抗日战争结束,该队转训C-46运输机,后改编为空运部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所有B-25全数编入国民党空军第1、第2大队,最多时达到64架,后接收50余架美国军方遗留的B-25,将数架由B-25D改的F-10侦察机交第12中队使用;将2架B-25D改为国民党空军正、副司令官专机,归空运第10大队管理 。

中国空军以租借法案方式获得B-25,1943年起8月起开始加入中国战场,接替日趋老化的SB-2,成为中国战场的战术打击任务主力;换装此型机的部队为中美混合团第一大队与中华民国空军第二大队,早期使用的机种为B-25C/D型,抗战后期才陆续补充B-25J型。B-25因为具有足够的载弹量与对地扫射火力,主要用来打击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交通线与补给线,包括在长江甚至是香港或海南岛的日军船队;在重大会战时会支援前线支援任务,如常德会战期间B-25多次与战斗机部队偕同攻击日军集结部队施以压力。偶尔也会实施战略轰炸,如1943年11月25日中美空军轰炸台湾新竹机场也有B-25参与 。

解放战争

1948年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第一次缴获2架该机,后加上起义归来和各地缴获,经维修可用者5架,均为J型。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B-24M轰炸机偷袭北平南苑机场,被毁2架,余下3架编入同年3月在东北组成的“战斗飞行大队”第1中队和同年8月15日在北平组成的“战斗飞行大队” 。

1949年4月7日,国民党空军第1大队3中队中尉飞行员梁惠福、汉口警备区少尉排长黄琪玲(国民党起义将领92军军长黄翔之子)和小学教员王亚蒙(女),乘着黎明前警戒松懈混入机场,驾驶1架美制B-25轰炸机从汉口机场强行起飞,降落在郑州机场。

1951年3月27日,国民党空军第10大队专机组少校飞行员戴自谨、机械师史殿文,在台北上空劫持1架B-25轰炸机,安全降落在上海江湾机场。

1954年2月19日,国民党空军第1大队上尉参谋黄铁骏、射击军械士刘铭三驾驶1架B-25轰炸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因燃料耗尽在浙江三门迫降 。

衍生型号

B-25C/D

B-25C与B-25D是以生产的工厂所在地区分的。从1941年1

2月到1943年5月间,北美航空公司制造了1619架B-25C轰炸机,这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型号。“C”型的武备和性能与“B”型相仿。改进了化油器,机舱加热器,更大的可抛弃油箱(515加仑),翼下炸弹挂架。在武器装备方面,机鼻单挺0.30英寸口径机枪改成两挺0.50英寸机枪,一门在舱顶,一门位于机身右侧。

  B-25D实际上同”C”型相同,由政府拥有的位于堪萨斯的工厂制造,共制造了2290架(有资料显示这些飞机是在达拉斯。JoeBaugher先生的书中说到是堪萨斯制造的,这点比较可信。)。

B-25G

B-25G型拥有一门75毫米口径的机炮,是有史以来飞机中使用的口径最大的火炮。在加利福尼亚秘密试验之后,工程师最终将这个想法付诸实现,但是B-25G并不是非常成功。飞机可以携带21发炮弹,让这门大炮对准目标可是件困难的事,并且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进入攻击航线”。并且当飞机进入攻击航线后,很容易遭到攻击并且只能进行4轮攻击。

B-25H

B-25H是一种更加成功的装备75毫米机炮的B-25G,B-25H型拥有14挺机枪和一门更轻的75毫米机炮。为了装这些武器,副驾驶的座位被拆除了。到1944年底,当“B-25H”型出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0.50英寸机枪摧毁不了的目标了,因此机炮经常被拆除。北美共生产了1000架B-25H。

B-25J

共生产了4318架B-25J(所有飞机都是1943年12月到1945年8月间,在堪萨斯生产),是B-25系列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型号。不装机炮,但是拥有18挺机枪(大部分“J”型),使之成为一种令人畏惧的攻击机。1944年中,位于地中海和太平洋的轰炸大队首先得到了B-25J。

PBJ-1

经过内部复杂的协调后,美国海军(还有海军陆战队)得到一些B-24解放者和B-25米切尔型轰炸机用来巡逻和反潜工作。有706架B-25在海军服役;几乎所有的PBJ-1都在海军轰炸大队。从1944年3月开始,其中7个大队在南太平洋作战 。

总体评价

B-25轰炸机机第一次在俾斯麦海战中出现,给日本运兵船上的士兵造成很大的杀伤。B-25轰炸机主要由美国空军配备,美国海军也配备相当数量的B-25轰炸机,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通过租借法案,英国皇家空军、苏联空军、澳大利亚、荷兰等地也有为数不少的美国B-25轰炸机。B-25轰炸机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由于它在二战争中参加了空袭东京的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成为全世界的明星战斗机 。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威廉·米切尔